對於鐵路運輸來說,速度是鐵路發展的重要標誌,回望中國鐵路的發展歷程,就是一段段速度不斷提升的歷史。
今天我們主要聊聊鐵路的運營速度,這是作為普通乘客能感受到的,數值更高的實驗測試速度普通乘客體驗不到,暫且不論。
民國時期,時速30-40公裡
清朝末年鐵路開始進入中國,到了民國時期,乘坐火車旅行,已經成了很時髦的一種方式,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漢、廣州等城市之間,都有火車開行。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上午10點從上海出發,下午5點到達下關火車站,全程7個小時,應該是代表了當時最快運營速度,平均時速40多公裡。
當時的大部分火車速度大約在20-30公裡/小時,從相關資料看,從上海到南京300公裡的行程,普遍需要10個小時。
當然,在這一時期也有異類,1934-1943年期間,日本人在南滿鐵路上搞的亞細亞號特快列車,平均運營時速82.5公裡,最高運營時速能達到130公裡。
1993年之前,平均時速40公裡
新中國成立之後,全國鐵路的平均運營時速大約在40公裡左右,但在此期間,鐵路人從未放棄對鐵路速度提升的努力。
截止到1993年,中國鐵路的最高時速為110公裡,全國平均運營時速49公裡,這一時期,鐵路的速度已經被公路超越。
1994年,星星之火,廣深之間最高時速160公裡
1994年12月22日,長度147公裡的廣深準高速鐵路開通運營,最高運營時速160公裡,中國第一條跨越時速120公裡門檻的鐵路誕生了,也拉開了中國鐵路提速的大幕。
大提速前夜,最高時速140公裡快速列車
1996年4月1日,這個日子有點「特殊」,中國第一列快速列車出行了,上海鐵路局在滬寧線上開通了「先行號」快速列車。
牽引機車由東風11型內燃機車擔當,旅客列車是25K型車,最高時速140公裡,上海到南京運行時間2小時48分鐘。
中國鐵路6次大提速,最高時速250公裡
到了1997年,還是4月1日,中國鐵路迎來第一次大提速,京滬、京廣、京哈三大主幹線最高運營時速達到140公裡。
夕發朝至列車出現,當時共推出了78列,非常受歡迎,出現買票難。
1998年10月1日,中國鐵路第二次大提速,京滬、京廣、京哈三大主幹線的最高運營時速提升到160公裡。
當年廣深準高速鐵路由瑞典租用的擺式列車X2000投入運營,最高運營時速達到了200公裡,此時的廣深鐵路已經算是高速鐵路了。
2000年10月21日進行了第三次提速,主要是對東西向的隴海、蘭新、浙贛和南北走向的京九鐵路進行提速,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鐵路實現了異地售票。2001年10月21日和2004年4月28日,分別進行了第四次和第五次提速,Z字頭的直特列車出現。
今天我們所熟悉的25T車型、東風11G內燃機車投入使用,直特列車的平均運行時速達到了119.2公裡,京哈、京廣、京滬的部分路段,最高運營時速達到200公裡。
時間來到2007年4月18日,中國鐵路迎來了第六次大提速,CRH5A「和諧號」動車組在秦沈客專上線運營,最高運營時速250公裡,真正意義上的高速鐵路誕生了,由此開啟了中國高鐵時代。
進入時速350公裡高鐵時代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際高鐵投入運營,全長120公裡,從北京南開往天津的C2275次高速列車,12點35分從北京南站出發,30分鐘後抵達天津站,最高運營速度達到350公裡。
2009年中石太客專、合武高鐵、甬臺溫鐵路、溫福鐵路、武廣高鐵開通投入運營,其中武廣高鐵是中國第一條時速350公裡大幹線高速鐵路。
2010年2月6日鄭西高鐵開通,7月1日滬寧城際高鐵開通,10月26日滬杭高鐵開通。
迎來降速時刻,最高時速300公裡
2011年,中國鐵路迎來降速時刻,6月30日開通的京滬高鐵,最高運營速度由最初計劃的時速380公裡降低到時速300公裡。
7月1日,調整運營圖後,武廣高鐵、鄭西高鐵、滬寧城際高鐵最高運營速度由時速350公裡降至300公裡,滬杭高鐵、京津城際高鐵則暫時維持了時速350公裡的運營速度。
8月23日啟動第二次降速,滬杭高鐵、京津城際高鐵最高運營速度由時速350公裡降為300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的高鐵降至時速200公裡運營,既有非高鐵線路上的動車組降速至時速160公裡運營。
重回時速350公裡
2017年9月21日,「復興號」列車首次以350公裡的時速在京滬高鐵上正式運營,至此,中國高鐵重新回到時速350公裡時代。
一百年的時間,中國鐵路時速由30公裡提升到350公裡,從依賴外國人建鐵路到中國高鐵走向世界,從進口產品、引進技術到消化吸收、自主創新,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了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
時速350公裡只是起點,中國高鐵的未來不可限量,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