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公司官微
作者:劉燦邦
近年來深陷虧損困局的*ST拉夏(603157)又爆出高層紛爭。今年5月初,段學鋒受*ST拉夏實際控制人邢加興的推薦開始擔任公司董事,並出任董事長一職。
然而,僅僅過了7個多月,邢加興就向股東大會提交議案,要求罷免段學鋒董事(長)職務,兩人的裂痕公開化。
邢加興在議案中提出了三點罷免理由,較為特別的一項是,邢加興認為,段學鋒在擔任公司董事(長)期間未經股東大會同意,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公司同類的業務,未能履行對公司的忠實義務,無法保障全體股東的利益。
2018年以來,*ST拉夏持續虧損,公司關閉了數千家線下門店,也採取了更加重視線上渠道的經營策略,並提出要更改公司名稱。關門店、該名稱等舉措的效果短期內能否見效尚不可知,在退市新規下,連虧兩年的*ST拉夏,其命運也將蒙上一層迷霧。
實控人提議罷免董事長
邢加興在罷免議案中表示,根據《公司法》及《公司章程》,公司董事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對公司負有嚴格的忠實義務和勤勉義務。段學鋒在擔任公司董事(長)期間,未能勤勉盡責、維護股東及公司利益, 未能切實履行作為董事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同時,邢加興還列出了支持他罷免段學鋒董事長職務的三點理由。
一是段學鋒未能深入了解公司業務經營管理狀況,任職期間公司業績大幅下滑;
二是未能盡責設立穩定的內部管理機構,無法保障公司穩定經營;
三是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本公司同類的業務。
*ST拉夏2020年半年報顯示,公司經營業績出現大幅下滑。邢加興認為,這與經營規劃差距較大,無法保障全體股東的利益。段學鋒作為公司經營管理團隊主要負責人員,對公司業務經營了解不夠深入,對服裝行業缺乏經驗,未能勤勉履職,應對公司業績問題負主要責任。
邢加興還指出,段學鋒在擔任公司董事(長)期間,未能勤勉盡責,未能設立穩定的內部管理機構,公司管理人員頻繁離職和變動,致使公司組織架構無法穩定發揮作用,無法保障公司的穩定經營。
較為特別的一個原因是第三點,邢加興表示,根據《公司法》有關規定,段學鋒在擔任公司董事(長)期間未經股東大會同意,自營或者為他人經營與公司同類的業務,未能履行對公司的忠實義務,無法保障全體股東的利益。
記者注意到,今年4月15日,邢加興向*ST拉夏董事會提交議案,提名段學鋒為公司第四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隨後的股東大會通過了該提名。5月8日,段學鋒又被推舉為公司董事長。回顧這段經歷,僅僅8個多月時間,邢加興與段學鋒之間的裂痕已然出現。
根據*ST拉夏披露的簡歷情況,段學鋒生於1980年,是一名「80後」,2019年6月至今,段學鋒任邁爾富時尚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邁爾富時尚)董事長兼總經理,今年3月至今任新疆恆鼎棉紡織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下稱新疆恆鼎)董事。
公開資料顯示,邁爾富時尚於2019年5月落戶烏魯木齊高新區,擬通過併購世界知名服裝品牌C&;A,在高新區落地面向亞太、輻射全球總部,並投建服裝產業園,力爭到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目標。此外,天眼查數據顯示,邁爾富時尚持有新疆恆鼎49%股份。
公司管理層持續動蕩
根據*ST拉夏的公告,上述罷免董事長的議案將提交給公司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召開的時間為2021年1月11日。事實上,在此番實控人罷免董事長的風波前,*ST拉夏的高層已經出現了數次變動。
12月11日,*ST拉夏董事張妤菁、獨立董事肖豔明遞交了辭職報告;12月9日晚間,*ST拉夏發布公告稱,章丹玲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總裁職務,辭職後仍將擔任公司董事及董事會專門委員會相應職務,同時,總裁職務由張瑩接任。
這次總裁職務的變更之所以令外界大跌眼鏡,是因為,11月4日,章丹玲剛剛被聘為公司總裁,而辭職時間距其上任僅過去了一個多月。記者梳理發現,這已經是*ST拉夏在近一年的時間內,第五次更換總裁人選。
具體來看,2019年10月,彼時董事長、總裁一肩挑的邢加興辭去了總裁一職,該職務由於強接任。今年2月,*ST拉夏宣布,於強因需要投放更多時間及精力在其自身的業務上,已辭任執行董事、總裁等職務。同時,邢加興重新成為*ST拉夏總裁。
今年4月,*ST拉夏再次宣布,邢加興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總裁職務,副總裁尹新仔升為公司總裁。8月,*ST拉夏公告稱,公司總裁尹新仔因個人原因辭職。11月初,章丹玲獲聘為公司總裁,一個月後,章丹玲宣布辭職。
公開簡歷顯示,接任章丹玲職務的張瑩,此前為公司副總裁,分管經營條線品牌管理和品牌授權事業部總經理。同時,張瑩在*ST拉夏的任職時間長達18年,歷任公司設計師、副品牌主管、品牌主管、品牌部總經理、事業部總經理。
除此之外,上個月底,*ST拉夏證券事務代表朱風偉也提交了書面辭職報告。公司2020年半年報顯示,王文克及芮鵬於2月申請辭去了公司董事及獨立董事職務;3月,沈佳茗辭去公司財務長職務。
在高層動蕩之際,實際控制人的角色顯得十分關鍵。數據顯示,目前,邢加興單獨持有*ST拉夏1.42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5.91%,邢加興及一致行動人上海合夏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合夏)合計持有公司股份1.87億股,合計佔公司總股本34.16%。
目前,邢加興擔任*ST拉夏非獨立董事職務,公開簡歷顯示,其本人並未參與日常的經營管理業務。值得一提的是,在提議罷免段學鋒的同時,邢加興與上海合夏做出承諾,自臨時股東大會通知發出之日起至臨時股東大會決議公告之日止,鎖定持有的公司股票,不主動減持。
挽救經營頹勢屢出奇招
無論是實控人與董事長之間的分歧公開化,亦或頻繁的高層動蕩,終究與*ST拉夏慘澹的經營形勢分不開關係。*ST拉夏的盈利拐點出現在2018年。
此前連續多年盈利的*ST拉夏在2018年由盈轉虧,數據顯示,公司當年實現營收101.8億元,同比增長13.08%;淨利潤為-1.6億元,同比下降132%。2019年,公司營收為76.66億元,同比減少24.66%,淨利潤虧損額度上升至21.66億元。
由於連續兩年的虧損,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也由「拉夏貝爾」變為「*ST拉夏」。由於疫情的影響,服裝行業受衝擊嚴重,*ST拉夏同樣未能倖免,今年前三季度的顯示,*ST拉夏實現營收僅17.41億元,同比下滑69.75%,淨利潤虧損達到了7.83億元。
關於疫情的衝擊,*ST拉夏曾提到,由於疫情期間仍需承擔固定租賃支出及人員費用、關閉門店一次性確認攤銷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增加等因素影響,公司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下降幅度顯著小於收入降幅。
記者注意到,*ST拉夏也嘗試過各種自救方式。例如,為了降低成本,拉夏貝爾去年開始就已經逐步關閉門店。2019年,*ST拉夏關閉了4391家門店。截止2019年底,公司境內經營網點數量為4878個,主要分布在二、三、四線城市。今年前三季度,*ST拉夏又關閉了3510家門店,門店數量較2019年末又減少了近七成。
陸續閉店的同時,*ST拉夏將業務重心轉到線上。根據9月初公司披露的情況,決定將線上業務模式調整為「品牌授權+運營服務」模式。該模式下,公司線上業務採取「輕資產」的業務運營模式,計劃將旗下品牌系列商標分別授權給供應商、經銷商及代理運營商等,並將線上業務的運營管理交由專業的品牌運營公司代為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ST拉夏公告稱,公司計劃將名稱由「新疆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依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在原有經營範圍基礎上,新增了物聯網技術服務、網際網路數據服務、數據處理和軟體銷售等業務。
從*ST拉夏的一系列舉動來看,毫無疑問公司希望儘快扭轉虧損局面。然而,短期來看,公司向線上轉型的經營模式能有多大成效仍待時間檢驗;另外,在退市新規下,*ST拉夏的命運也將蒙上一層迷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