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很多實體行業都受到了衝擊。很多人有認為實體經濟進入了「寒冬」,很多紅極一時的品牌也都因為電商的崛起而受到影響,紛紛都開始走下坡路線。更有甚者直接被市場所淘汰。就連知名的「女鞋之王」達芙妮也「損失慘重」關閉了多家門店。
而如今就連曾風靡全國的服裝品牌班尼路也遭遇了危機。6年關店3000餘家從一線名牌到「地攤貨」班尼路也遭遇了困境。
班尼路誕生於1981年,至今雖然才有38年的歷史,但它的影響力卻是無可匹敵的。相信很多人80,90後對於班尼路還是非常熟悉的,曾主打體育休閒服飾的班尼路請過不少一線明星為其代言:劉德華、F4、王菲等就連黃渤也為其「代言」過。但現在的班尼路已經快退出了人們的視野中了,在國內的店面也因為業績不佳相繼關閉。
班尼路,Baleno,原本是一個義大利品牌,最開始叫賓奴。1987年賓奴成為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品牌之一。到了1995年賓奴的中文商標正式改名班尼路。
2012年也是班尼路在中國發展最為巔峰的一年,在當時班尼路在國內擁有超4000家門店。不過這樣的好景卻沒持續多長時間,到了2015年以後班尼路的營收出現了停滯,2015年之後營收就沒有再出現增長總體一直處於下滑階段。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去年底班尼路在國內門店僅剩1000家左右,從2012年的4000家到2018年的1000家短短6年時間就關閉了3000家門店,算下來一天關一家啊。
班尼路在之前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主要得力於其自身產品品質。其次就是其針對的消費群體主要都是在18歲和40歲之間,專注於體閒服裝。當時的班尼路在國內沒有太多的競爭壓力在加上經營模式上的正確道路,班尼路迅速佔領了市場也率先獲取了消費者的「芳心」,為以後的擴張埋下了伏筆。
不過隨著國際品牌的湧入在加上班尼路自身對於品牌的懈怠,班尼路所佔的市場份額慢慢被瓜分。在競爭對手不斷的加快產品的更新速度和設計多樣化時,班尼路卻還在「吃老本」,如今的班尼路已經遠遠的被甩在了後面。
現在的班尼路早已經沒了之前的「王者風範」,低價成為了班尼路活下去的「秘密武器」,從紅極一時到如今的「地攤貨」班尼路急需做出改變,未來班尼路還能走多遠呢?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