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虧30億 達芙妮關店「止血」到何時

2020-12-25 中國小康網

  頭頂「月桂女神」光環的達芙妮如今已跌落神壇。近日,達芙妮發布的2018年全年財報顯示,達芙妮繼續虧損近10億港元。值得關注的是,這已是達芙妮連續四年虧損。而在此期間,達芙妮一直以關店策略「止血」。

  數據顯示,四年時間,達芙妮關閉了3860家門店,日均關店2.6家。雖然達芙妮一直在改革轉型,但始終未能明顯奏效。業內人士認為,在新零售和運動風興起的時代,達芙妮不僅未能抓住機遇,同時居高不下的成本以及價格折扣過大、產品用料問題等都在不斷侵蝕達芙妮的利潤。未來,達芙妮若想重新回歸女鞋巨頭位置,還需要進一步革故鼎新。

  虧損30億港元

  3月27日晚,達芙妮發布了2018年業績,營業額為41.27億港元,同比下跌20.8%;股東應佔溢利虧損9.94億港元,同比下滑35.4%。值得關注的是,這已是達芙妮連續四年出現虧損,累計虧損金額達到29.26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關店3860家。

  事件回溯到2000年,達芙妮出現上市後的首次虧損。彼時,達芙妮營收為10.14億港元,股東應佔溢利虧損5115.1萬港元;2001年,達芙妮再度虧損9977.9萬港元。

  在經歷了短暫低迷後,從2002年開始,達芙妮扭虧為盈,實現股東應佔溢利為2584.9萬港元。之後,達芙妮業績開始穩步回暖。時隔十餘年,達芙妮再度出現虧損。2015年,達芙妮股東應佔溢利虧損3.79億港元,淨關店805家;2016年,達芙妮虧損再度擴大至8.19億港元,淨關閉店鋪1030家;2017年,達芙妮仍出現了7.34億港元的虧損,關店1009家。

  最新財報顯示,達芙妮淨關閉1016個銷售點。截至2018年12月31日,達芙妮擁有銷售點總數為2820個,包括核心品牌業務銷售點2648個及其他品牌業務銷售點172個。

  對此,達芙妮在公告中表示,達芙妮營業額減少主要是由於達芙妮核心品牌業務店鋪數目減少26.2%至2648個,以及同店銷售下跌,進而導致其銷售額下滑。由於過季存貨在銷售組合中佔比增加,導致集團毛利減少至20.61億港元,毛利率下降至49.9%。

  除此之外,面對日益惡化的經營環境,達芙妮加速關閉虧損店鋪,以提升整體經營效益;另外,達芙妮也試圖通過在更時尚的購物中心銷售渠道增加其市場滲透率,以適應快速變化的消費模式及消費者偏好。

  女鞋巨頭改革遇阻

  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原名為永恩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於1987年在香港成立,隨後發展成為一個以鞋類、服飾研發製造及品牌管理為主的多元化時尚集團公司,業務遍及大中華區(中國內地、香港、臺灣)、亞洲、歐洲及北美洲。旗下擁有品牌達芙妮、達芙妮印象、達芙妮生活、鞋櫃、AEE、dulala、d:espina、ALDO、AEROSOLES、Ameda moda等。

  實際上,達芙妮的名字也寓意深刻。達芙妮是希臘神話中的女神——月桂女神,在希臘神話中的結局似乎也預示著達芙妮的未來。2006年,達芙妮開始嘗試電商業務,併入駐天貓,同時達芙妮也搭建了自營電商平臺。2010年,達芙妮加碼布局電商,與百度一起投資了電商平臺——耀點100。

  但這似乎並不能滿足達芙妮的野心,從2010年四季度開始,達芙妮推行核心品牌重塑計劃,不僅調整了達芙妮的品牌定位,同時採取了更換品牌標誌、採用全新店鋪設計及更為積極的市場推廣活動等手段;在這一年,達芙妮還收購了專注於在一二線城市及臺灣、香港優質高檔鞋履的富珍國際有限公司59.96%的股權,並將達芙妮彼時已有業務與其重新整合。

  2012年,可謂是達芙妮最為輝煌的一年。這一年,達芙妮營收也首次突破100億港元,達到105.29億港元。不過,這100多億港元的收入看似光鮮亮麗,實則是靠自降身價換來的。數據顯示,達芙妮於2012年加大了品牌促銷力度,核心品牌平均售價下降3.9%。「平均售價的下降,以及生產成本的上升導致集團毛利率下降60.8%。而內地市場工資與租金費用的持續上升,也加重了達芙妮的成本負擔。」達芙妮在公告中坦言。

相關焦點

  • 「大眾鞋王」達芙妮巨虧8億 關店近千家
    (原標題:「鞋王」達芙妮巨虧8億,關店近千家)
  • 「鞋王」達芙妮巨虧8億,關店近千家
    近年來國內女鞋品牌老大姐達芙妮越發沒落了,其現在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常與「門店關閉」、「業績下滑」、「虧損」等詞彙相連,而這一次也不例外。3月3日晚,臺資女鞋品牌達芙妮發布最新盈利警告顯示,公司預計2016年全年虧損額將高達7.9億-8.4億港元。與上年同期的虧損額相比,虧損增幅約為58%至70%。除了虧損,達芙妮關店根本停不下來。
  • 鞋企業績寒冬:達芙妮日均關店3家"怪"天氣 百麗賣起牛仔褲
    中國網財經8月2日訊(記者 劉小菲)經歷了關店、減員潮的鞋業依然未走出業績低谷。港股上市公司達芙妮日前發布業績預警,稱公司2016年上半年同店銷售下跌11.7%,關店450家。達芙妮平均每天關3家店 「天氣不佳」成業績下滑原因7月21日晚間,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發布了2016年上半年盈利預警,稱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將出現虧損。數據顯示,這可能是達芙妮近10年來首次錄得中報虧損。
  • 國產女鞋品牌業績低迷達芙妮百麗平均每天關3家店
    深受女性追捧的知名女鞋品牌達芙妮、百麗,近日先後發布或預告2016年度業績,雙雙遭受業績重創,深陷利潤下滑和關店的泥潭。達芙妮國際(00210.HK)發布的2016年業績公告顯示,全年營業額下滑22.4%至65億港元,淨利潤虧損8.19億港元。達芙妮宣布全年淨減少1030個銷售點,平均每天大約關閉3間店鋪。
  • 內憂外患達芙妮:北京部分店面撤店清倉 市值縮水超百億
    7月29日,新京報記者發現,部分達芙妮店面已經開始「瘋狂」清庫打折,部分涼鞋單價69-159元不等。位於北京中關村食寶街的某店面開始清倉活動,銷售人員表示將撤店。曾經備受青睞的女鞋龍頭達芙妮接連傳出門店倒閉的消息,而該公司的市值已從巔峰期的170多億元跳水至7月29日的2.64億港元,市值僅剩1%。
  • 國內知名女鞋品牌陷"關店潮" 每天關店3家
    關店未來一到兩年將持續  據9月初百麗國際公布的二季度零售運營數據顯示,該公司的業績疲態主要源自於長時間持續不振的鞋類業務:2016年第二季度,百麗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10%,這已經是該數據自2013/2014財年四季度以來連續第10季度未能實現增長。
  • 達芙妮三年半關店4100家 定位「大眾流行」成打折品牌遭遺棄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達芙妮營業額為22.59億港元,同比下降17.33%;毛利潤為10.8億港元,同比下滑47.8%。同時,達芙妮上半年虧損大幅加劇,股東應佔虧損擴大至4.926億港元。
  • 達芙妮為什麼沒人買了?-虎嗅網
    過去的2017年,國產鞋牌達芙妮平均一天關閉三家門店。近日,達芙妮集團發布四季度初步業績顯示,2107年第四季度,達芙妮集團關店328個,其中包括317間直營店和11家加盟店。2017年全年關店數達到1009個。
  • 鞋履企業2019年業績盤點:達芙妮關2395家店 星期六淨利暴增15倍
    從快速擴張到業績大幅下滑,這其中典型的案例就是達芙妮。   2019年達芙妮關店幅度達到創立以來最高峰,一年關店2395家,但是虧損依舊高達10.12億元。據統計,曾經「門店滿街」的達芙妮,最近4年關閉了近4000家門店。市值從曾經最高189億港幣,下降到如今的2億港幣,跌幅高達99%。   電商崛起、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及消費趨勢轉變等因素極大程度上衝擊了傳統鞋履行業。
  • 優鋪資訊播報 | 業績低迷 達芙妮再關300家店
    1、業績低迷達芙妮再關300家店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近日發布的2017年2季度未經審計的營運資料顯示,上半年達芙妮門店數淨減少306家,核心品牌業務「達芙妮」與「鞋櫃」品牌在中國內地的業務同店銷售增長率同比下降10.7%。
  • 「鞋王」達芙妮日均關店7家!西安街頭品牌店紛紛撤櫃已難尋蹤影
    隨後,記者又來到了銀泰商城小寨店,商城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達芙妮早已撤櫃。「大概是兩年前就撤櫃了,現在西安銀泰商場裡基本都沒有達芙妮這個牌子了。」工作人員介紹,近幾年服裝、鞋類的產品更新較快,消費者需求變化大,部分品牌雖受到大眾的一時追捧,但眨眼間撤櫃走人的例子也屢見不鮮。「撤櫃最大原因就是銷量不行,只能撤走。」
  • 昔日女鞋第一品牌,4年關店4000家,短短半年再虧4億
    如果在數年前告訴達芙妮,未來它將成為市場中境況極慘的失敗者,達芙妮肯定會認為這是無稽之談。1990年成立的達芙妮,對自身精準定位且抓住線下市場後藉助於來源不斷的資本迅速擴張,2003年時總店數量便達到739家。嘗到渠道優勢帶來的甜頭後,達芙妮再接再厲繼續建設線下渠道,這種勁頭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
  • 從大眾鞋王到關店4000家,從營收30億到欠債30億,這些品牌怎麼了
    等到1987年的時候,勞動力的成本開始上漲,於是達芙妮為了穩住產業,決定向大陸市場進軍,於是達芙妮的前身「永恩集團」在中國香港問世,更是將工廠開到了福建莆田,成為搶佔大陸市場的臺商之一,1990年達芙妮問世。但是錯誤的直營和代理模式埋下了達芙妮衰敗的種子。
  • 「一代鞋王」達芙妮落幕:曾有近7000家店,今市值僅3億
    達芙妮是國內知名的休閒女鞋名牌,十幾年前,購買達芙妮的鞋是多少女性的選擇。創立5年上市,2012年巔峰時刻實現營收105.29億港元,擁有6881家店鋪,幾乎遍布國內各個城市。但是屬於達芙妮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多久。
  • 借力馬雲 達芙妮「女鞋王」鹹魚翻身?
    曾經備受青睞的「女鞋鞋王」在近期又被曝出關店消息,據北京商報近日報導,北京地區有23家店鋪,但部分位於購物商場的店鋪在高德地圖中顯示為服務狀態未核實,走訪時可以發現該店鋪已經關閉。作為成立近30年的女鞋品牌,達芙妮曾創造了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的業績,作為「女鞋王」佔據了將近20%的市場份額,號稱中國市場每五雙品牌女鞋就有一雙來自達芙妮。
  • 一代「鞋王」崩塌:達芙妮將徹底退出實體零售 關店超6000家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去年日均關店6家8月25日晚間,在港股上市的達芙妮國際發布業績報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6個月業績,營業額同比減少85%至2.12億港元,虧損1.41億港元。對於業績表現,達芙妮國際在公告中表示,這主要是由於銷售點由2019年6月30日的2208家,大幅縮減至2020年6月30日的293家,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對店鋪營運和消費市場的影響。達芙妮國際在公告稱,在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第一季度,零售行業整體客流大幅下降,使線下銷售活動陷入停滯。
  • 前有達芙妮後有千百度,不少國產女鞋品牌陷入「寒冬」
    報告期內,千百度收入錄得4.6%的減幅至29.237億元,2017年為30.635億元,曾經的鞋企巨頭如今已步入「寒冬」。截至2018年12月底,千百度集團自營鞋履零售門店淨減少245間,而授權店亦減少39間。很顯然,門店減少的原因就是千百度業績下滑,銷售低迷。
  • 實體店清倉 達芙妮「斷腕」難解窘境
    曾經店鋪遍地開花的大眾鞋王達芙妮關店潮仍未結束,而這一次開始在一線城市蔓延。日前,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達芙妮位於京城大型商超的部分店面都在清倉撤店。作為成立近30年的女鞋品牌,達芙妮曾創造了一年賣出5000萬雙女鞋的業績,佔據了將近20%的市場份額。如今達芙妮恐怕也未能預料,虧損、關店只在一夕之間。
  • 怒虧10億,撤櫃6000家!達芙妮還能靠門口促銷的喇叭搶救一下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能永遠傲嬌的「鞋王」,哪怕是號稱「中國女人穿的每5雙鞋中,就有一雙是俺家產品」的達芙妮,也不例外。2019年,達芙妮的經營虧損增加30%至10.2億港元,與此同時,達芙妮的店鋪數量只剩下了區區425個。僅僅在2019年,達芙妮就淨關閉2395個銷售點。
  • 五年慘虧41億,從臺中起步的一代鞋王達芙妮為什麼會收不了攤?
    去年平均一天關一家店,五年慘虧41億港元,一代鞋王達芙妮黯然無光,也撐不住了,近日宣布將徹底退出實體銷售。很多人也許不知道,女鞋品牌達芙妮,其實是出身臺中的臺資鞋廠,2012年最旺的時候,有4598間直營門市和1010間加盟店,也就短短幾年光景,在激烈的競爭中敗下陣來,面臨生死存亡,令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