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女鞋第一品牌,4年關店4000家,短短半年再虧4億

2020-12-23 數碼密探

8月7日,曾被成為女鞋第一品牌的達芙妮股價突然大漲,這主要因為馬雲手下的雲峰邁入了達芙妮335萬股,與此同時東方財富國際買入了683萬股。得益於兩位大佬的入股,近年來股價大跌、市值縮水98%奄奄一息幾近倒閉的達芙妮,終於有了喘口氣的機會。

如果在數年前告訴達芙妮,未來它將成為市場中境況極慘的失敗者,達芙妮肯定會認為這是無稽之談。1990年成立的達芙妮,對自身精準定位且抓住線下市場後藉助於來源不斷的資本迅速擴張,2003年時總店數量便達到739家。嘗到渠道優勢帶來的甜頭後,達芙妮再接再厲繼續建設線下渠道,這種勁頭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

短短9年後,達芙妮的線下實體店數量便增長了10倍,超過了7000家,如此規模令現階段主流的快時尚品牌ZARA都望塵莫及。在建設渠道優勢的同時,達芙妮並沒有忘記在產品和營銷上發力,為了更好地貫徹「大眾流行」這一產品理念,達芙妮不斷改進產品設計風格,邀請當紅明星代言。

如此一來達芙妮的品牌傳播自然會非常成功,而以上努力也令獲益良多。據了解,正處巔峰時期的達芙妮,市場佔比達到了20%,每5雙女鞋中, 必有一雙來自達芙妮。而營收更是一度突破100億港元,市值更是達到了170億港元,因此達芙妮還獲得諸多美稱:「大眾鞋王」、「女鞋第一品牌」、「中國最成功的國內品牌之一」等等。

可好景不長,不計成本不計後果的瘋狂擴張,在後期勢必會為品牌帶來巨大的壓力。例如樂視,後期資金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達芙妮同樣如此,雖說行業不同,但後果卻同樣嚴重。2012年後,瘋狂擴張而堆積的問題和缺陷終於爆發,達芙妮被無數的庫存、店面足金、銷售成本集體圍攻。

無奈之下,達芙妮只得緊急關閉線下門店,對庫存產品低價清倉,不僅售價低至數十元,甚至還買一送一。據悉,近4年來,達芙妮總共關閉4000多家門店,雖說其也在開闢線上渠道,但由於旗下產品近年來嚴重缺乏時尚性,且寄託於流量不多名氣不大的電商,因此至今並無成效,反而消耗了不少資產。

而今年上半年,達芙妮繼市值縮水近98%之後又虧4億,目前市值僅剩5億港元。雖說8月份又兩位大佬購入股票,目前股價也在緩慢增長,但筆者認為恐怕回天乏力了。你認為呢?

文/諦什麼林

相關焦點

  • 國內知名女鞋品牌陷"關店潮" 每天關店3家
    從"瘋狂開店"到每天關店3家  在過往的近十年裡,百麗與大多數國內鞋服品牌一樣,主要依靠開店擴張的策略來佔領市場。在開店最為瘋狂的2011年,單看百麗女鞋一個旗艦品牌,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設一家新店。到了2014年,百麗的"瘋狂開店"戛然而止。自2015年3月開啟了關店周期。
  • 國產女鞋品牌業績低迷達芙妮百麗平均每天關3家店
    昔日閃耀的明星正在快速隕落。深受女性追捧的知名女鞋品牌達芙妮、百麗,近日先後發布或預告2016年度業績,雙雙遭受業績重創,深陷利潤下滑和關店的泥潭。達芙妮國際(00210.HK)發布的2016年業績公告顯示,全年營業額下滑22.4%至65億港元,淨利潤虧損8.19億港元。達芙妮宣布全年淨減少1030個銷售點,平均每天大約關閉3間店鋪。
  • 中國鞋王跌落:曾登頂女鞋第一品牌,今一年關店千家、巨虧近10億
    達芙妮的鞋子也因此一度佔據了中國20%的女鞋市場份額,並連續5年榮登內地女鞋的第一品牌。可惜的是,從2012年起達芙妮就風光不再,江河日下。2015~2017年,達芙妮三年一共關了3000家店鋪,虧損近20億。而在2018年,另一老牌女鞋王百麗逐漸復興的時候,達芙妮卻依舊在泥淖裡掙扎。3月27日,達芙妮發布了2018年業績報告。
  • 1天關3店 傳統女鞋品牌陷關店迷局
    據記者13日統計,在長沙黃興南路步行街上共有22家女鞋門店。其中,多店重複的包括依思Q、卓詩尼、紅蜻蜓各4家門店,達芙妮3家門店,巨聖美鞋2家門店。 不過,事實上,看起來龐大的女鞋陣營,相較前兩年已經「瘦身」。在步行街依思Q一家已撤櫃的店面內,店頭尚未來得及撤下,記者看到一些皮具包袋在做臨時展銷。
  • 前有達芙妮後有千百度,不少國產女鞋品牌陷入「寒冬」
    截至2018年12月底,千百度集團自營鞋履零售門店淨減少245間,而授權店亦減少39間。很顯然,門店減少的原因就是千百度業績下滑,銷售低迷。品牌君發現,作為國內中高檔女鞋領軍品牌之一,千百度其實是風光過一陣的。1995年,千百度品牌進入市場,成為國產中高端女鞋代表。2011年9月,集團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 他從臺灣發家成大陸鞋王,開7000家店市值170億,今連虧4年將退市
    事實上,對於已經連續4年虧損,關店近4000家,市值暴跌98%的達芙妮來說,想要鹹魚翻身依然有關山阻隔,退市的風險仍未消除。回顧達芙妮的發展歷程,其興衰史也頗令人唏噓。失業後被迫創業,成為大眾鞋王,門店7000家「漂亮100分,美麗不打折。」
  • 曾家喻戶曉,4年關店超4000家,現市值僅剩1%
    提起女鞋企業,我們通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有著一代鞋王之稱的達芙妮,然而曾家喻戶曉的達芙妮卻在這幾年淡出人們的視線。而曾經風頭不及的百麗、大東鞋業則奮起直追,佔領市場,其市值遠超達芙妮。 據達芙妮2019年發布的公告顯示,全年內集團淨關閉2395家門店。
  • 從年增1500家店到日關三店 「鞋王」百麗謀「賣身」折射女鞋困境
    不過,這家最高市值曾經達到1500億港元的「鞋店」最近被傳將被鼎暉資本以442億港元收購,這一價格較百麗最高峰時1500億港元的市值已掉了一半有餘。然而業界仍有疑問:百麗還值這個錢嗎?而百麗或賣身,也折射了中國女鞋品牌的困境。
  • 「鞋王」達芙妮巨虧8億,關店近千家
    近年來國內女鞋品牌老大姐達芙妮越發沒落了,其現在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常與「門店關閉」、「業績下滑」、「虧損」等詞彙相連,而這一次也不例外。3月3日晚,臺資女鞋品牌達芙妮發布最新盈利警告顯示,公司預計2016年全年虧損額將高達7.9億-8.4億港元。與上年同期的虧損額相比,虧損增幅約為58%至70%。除了虧損,達芙妮關店根本停不下來。
  • 昔日時尚女鞋倒閉落幕玖熙關閉北京最後一家店
    昔日佔據商場購物中心鞋履區核心位置的Nine West(玖熙)品牌發展幾經波折,繼此前在原產國宣布破產並出售後,撤出中國市場進入倒計時。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該品牌在北京的最後一家門店漢光百貨店已悄然關閉;同時,該品牌天貓旗艦店也於日前正式關閉。
  • 「大眾鞋王」達芙妮巨虧8億 關店近千家
    達芙妮巨虧8億,關店近千家 " title="「鞋王」達芙妮巨虧8億,關店近千家 " style="outline: none; border-width: 0px; border-style: initial
  • 百麗退市,達芙妮折翅,星期六苦撐,你所熟知的女鞋品牌這些年怎麼了?
    、「達芙妮2017年全國關店1009家,三年間關店超3000家」 、「國內知名女鞋品牌陷關店潮,每天關店3家」……   近幾年,一些和女鞋巨頭品牌相關的壞消息一個接一個的出現,知名女鞋品牌曾經的繁華早已不在,倒閉的倒閉,殘喘的殘喘。   這些曾經的巨頭到底是怎麼了,為何才短短的歲月榮景就不復存在?
  • 四年虧30億 達芙妮關店「止血」到何時
    近日,達芙妮發布的2018年全年財報顯示,達芙妮繼續虧損近10億港元。值得關注的是,這已是達芙妮連續四年虧損。而在此期間,達芙妮一直以關店策略「止血」。  數據顯示,四年時間,達芙妮關閉了3860家門店,日均關店2.6家。雖然達芙妮一直在改革轉型,但始終未能明顯奏效。
  • 鞋履企業2019年業績盤點:達芙妮關2395家店 星期六淨利暴增15倍
    2019年達芙妮關店幅度達到創立以來最高峰,一年關店2395家,但是虧損依舊高達10.12億元。據統計,曾經「門店滿街」的達芙妮,最近4年關閉了近4000家門店。市值從曾經最高189億港幣,下降到如今的2億港幣,跌幅高達99%。   電商崛起、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及消費趨勢轉變等因素極大程度上衝擊了傳統鞋履行業。
  • Bata計劃今年在印度再開100多家女鞋專賣店
    全球著名的歐洲鞋業品牌Bata已經在印度開了1250家女鞋專賣店,不過隨著印度女鞋市場不斷散發出誘人的魅力,這家鞋業巨頭再也按耐不住,計劃今年再投資10億盧比在印度全國新開100多家女鞋專賣店。 全球著名的歐洲鞋業品牌Bata已經在印度開了1250家女鞋專賣店,不過隨著印度女鞋市場不斷散發出誘人的魅力,這家鞋業巨頭再也按耐不住,計劃今年再投資10億盧比在印度全國新開100多家女鞋專賣店。
  • 又一品牌鞋隕落!曾家喻戶曉,備受女性喜愛,今關店超4000家
    而在這個過程中,就有一些跟不上市場的鞋類品牌被淘汰了,比如曾經被稱為「國民女鞋」的達芙妮。提起達芙妮這個品牌,很多女性朋友都不陌生。曾經的達芙妮非常受女性消費者的青睞,甚至可以說是偏愛。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即「女人和小孩的錢是最好賺的」,達芙妮也不例外,靠著女性消費者的青睞,其巔峰時期的市值接近200億港元,成為中國最成功的國內品牌之一。
  • 「國內女鞋第一股」企業現關店潮 卻在11個交易日裡9次漲停!星期六...
    近期,A股第一家上市的國內女鞋品牌星期六備受市場。隨著12月27日再度封板漲停,這已經是 星期六在 11個交易日裡迎來的第9個漲停板。12月27日當天,星期六發布公告, 稱 收到深交所函 ,要求披露高管及其親屬11月以來是否購買該公司股票、是否存在違反公平披露原則的事項等諸多問題。
  • 星期六鞋業成A股第一家女鞋品牌
    和百麗、達芙妮等知名品牌一樣,佛山星期六鞋業有限公司(下稱「星期六」)是一家女鞋製造及零售商,它自創的「ST&SAT」品牌,在中國內地已經建立起來1205個品牌連鎖店,2007年營收6億多元,淨利8571萬元。日前,星期六的IPO申請已經順利通過證監會審核。
  • 鞋業小作坊成「新女鞋之王」,8000家連鎖店年入50億
    而在運動鞋品牌企業前途一片大好的同時,國內的女鞋企業卻可謂是業績一片慘澹,許多曾經的女鞋神話紛紛跌落了神壇。隨著「一代鞋王」百麗宣布退市、「國民女鞋」達芙妮關閉3000多家門店、千百度轉盈為虧,傳統鞋業要凋落的氣氛瀰漫著整個市場,各家鞋企惴惴不安。
  • 三年關閉三千多家店 「大眾鞋王」達芙妮怎麼了?
    公告顯示,2015年達芙妮淨虧損金額為3.79億港元,經營虧損金額為4.98億港元。國家統計局發布的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數據顯示,2016年,衣著類平均累計漲幅為1.4%。一邊是我國鞋服消費價格的上漲,一邊則是品牌商們越來越少的利潤,問題究竟出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