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曾被成為女鞋第一品牌的達芙妮股價突然大漲,這主要因為馬雲手下的雲峰邁入了達芙妮335萬股,與此同時東方財富國際買入了683萬股。得益於兩位大佬的入股,近年來股價大跌、市值縮水98%奄奄一息幾近倒閉的達芙妮,終於有了喘口氣的機會。
如果在數年前告訴達芙妮,未來它將成為市場中境況極慘的失敗者,達芙妮肯定會認為這是無稽之談。1990年成立的達芙妮,對自身精準定位且抓住線下市場後藉助於來源不斷的資本迅速擴張,2003年時總店數量便達到739家。嘗到渠道優勢帶來的甜頭後,達芙妮再接再厲繼續建設線下渠道,這種勁頭簡直到了瘋狂的地步。
短短9年後,達芙妮的線下實體店數量便增長了10倍,超過了7000家,如此規模令現階段主流的快時尚品牌ZARA都望塵莫及。在建設渠道優勢的同時,達芙妮並沒有忘記在產品和營銷上發力,為了更好地貫徹「大眾流行」這一產品理念,達芙妮不斷改進產品設計風格,邀請當紅明星代言。
如此一來達芙妮的品牌傳播自然會非常成功,而以上努力也令獲益良多。據了解,正處巔峰時期的達芙妮,市場佔比達到了20%,每5雙女鞋中, 必有一雙來自達芙妮。而營收更是一度突破100億港元,市值更是達到了170億港元,因此達芙妮還獲得諸多美稱:「大眾鞋王」、「女鞋第一品牌」、「中國最成功的國內品牌之一」等等。
可好景不長,不計成本不計後果的瘋狂擴張,在後期勢必會為品牌帶來巨大的壓力。例如樂視,後期資金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達芙妮同樣如此,雖說行業不同,但後果卻同樣嚴重。2012年後,瘋狂擴張而堆積的問題和缺陷終於爆發,達芙妮被無數的庫存、店面足金、銷售成本集體圍攻。
無奈之下,達芙妮只得緊急關閉線下門店,對庫存產品低價清倉,不僅售價低至數十元,甚至還買一送一。據悉,近4年來,達芙妮總共關閉4000多家門店,雖說其也在開闢線上渠道,但由於旗下產品近年來嚴重缺乏時尚性,且寄託於流量不多名氣不大的電商,因此至今並無成效,反而消耗了不少資產。
而今年上半年,達芙妮繼市值縮水近98%之後又虧4億,目前市值僅剩5億港元。雖說8月份又兩位大佬購入股票,目前股價也在緩慢增長,但筆者認為恐怕回天乏力了。你認為呢?
文/諦什麼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