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男助產士是種什麼體驗?

2020-11-21 塞上清風

推著病床從護士站路過。

在產科手術室調試設備。

核對產婦信息。

照顧孕婦。

準備接孕婦進手術室。

手術臺所有用品術前術後都清點。

謝琦(左)在產科手術室調試設備。

這臺手術謝琦擔當器械師,主治大夫所用的每一把器械都要經過謝琦的手。

交班時,謝琦(右)與同事們聊聊工作。

提起助產士,很多人都會想到穿著護士服的女性形象。但現實中,在銀川的一些醫院也有男助產士,他們被人們俗稱為「超級奶爸」。他們工作中有尷尬委屈,但更多的是對工作的熱愛。男助產士具有優勢,站立時間比女性相對長一些,能滿足持續時間長的手術需要。

謝琦36歲,2005年畢業於原寧夏醫學院護理系,同年就職於銀川市婦幼保健院。2015年,他擔任手術室副護士長,2018年擔任寧夏護理學會男護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這麼多年來,我收穫了很多的經驗,工作期間主持開展院級『新技術、新業務』4項。每當小生命降生在我手中的時候,我都充滿了自豪,那是發自內心的驕傲,勵志著我成為一名更優秀的男助產士。」謝琦說道。然而,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男助產士的服務。「我可以換個女助產士嗎?」「你可以出去一下嗎?我覺得不方便……遇到患者不理解,有時候我的心裡也很委屈,默默地轉身離開。也曾一度,我想過放棄,但嬰兒的啼哭聲一次又一次讓我捨不得離開這個職業。」

2016年二孩政策全面實施,分娩量增加,謝琦的助產技術得到了質的提升。「雖然辛苦,但心裡是美滋滋的,每當產婦順利分娩,我都想由衷地對新媽媽們說一句恭喜!這不僅是對她們的祝福,也是對自己說:恭喜你,你又進了一步!」謝琦自豪地說。(記者詹安穩文/圖)

相關焦點

  • 親手接生自己孩子是怎樣一種體驗?這位男助產士說:我可太牛了!
    吳林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分娩室的一名助產士,也是為數不多親手接生自己孩子的男人。這樣的男助產士,浙大婦院分娩室一共有11個,約佔了總數的1/6。一位產婦說,她也分不清醫生、護士、助產士的區別,「醫生是對他們的尊稱。」準確來說,助產士是能獨立接生和護理產婦的護士。一名優秀的助產士,臨床經驗不亞於專業的產科醫生。 吳林6年前剛到浙大婦院時,也對助產士這個職業知之甚少,「我一個師兄在這裡,他說在產房工作挺開心的,很有價值感,我就過來了。」
  • 產婦吐槽助產士:被追著問孩子是男是女,殊不知其中大有深意
    產婦在生完寶寶之後,往往會非常睏倦,然而這時候助產士通常會追問產婦寶寶是男是女,直到產婦回答了才罷休。產婦不解其意,殊不知這句話大有深意。因此,助產士會不停詢問產婦孩子性別以此確保產婦的意識清醒。助產士會讓媽媽親眼見證寶寶的性別以及模樣,避免事後因懷疑抱錯娃而導致糾紛。
  • 國際護士節|產科裡的男助產士:親手幫老婆接生收穫雙重幸福
    吳林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分娩室的一名助產士,也是為數不多親手接生自己孩子的男人。這樣的男助產士,浙大婦院分娩室一共有11個,約佔了總數的1/6。吳林和他親手接生的寶寶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錢報記者記錄了吳林普通的一天,帶大家走進「助產士」這個特殊的護士群體。
  • 世界衛生日:致敬助產士,擁抱新生和希望
    好玩的寶寶大數據:  2019年,南京市婦幼保健院一共有多少寶寶出生,男寶寶女寶寶分別有多少,他們中誰最胖誰最瘦......  跟著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可愛的「吉祥」寶寶  性別:男  出生日期:2019年12月31日  出生時間:23時33分  2020年第一個出生的寶寶是?
  • 助產士為何不能講實話?
    而在一天到一個星期不等的時間裡,和每一位待產婦朝夕相處,幫助她們完成人生最有意義的任務,絕對是獨特的體驗。 在這種相處、交流的過程中,有時,助產士不能說實話的,要根據具體情況,不同場合,為了更好的結果,技巧性說話。 在和孕產婦交流過程中,根據具體情況,我們掌握幾種原則。
  • 男性助產士家族與產鉗的故事
    原標題:男性助產士家族與產鉗的故事。產鉗發明於17世紀,但直到18世紀早期才廣泛用於醫學上的分娩。這是因為產鉗的發明者:一個男助產士家庭,為了賺錢而對外界保密。
  • 助產士紙上「對話」聾啞產婦
    、「有什麼不舒服就告訴我哦」、「孩子出生了,很健康哦」……滿滿的愛!分娩過程中全程靠紙張「交流」接生,聾啞媽媽順利產下男寶寶。多張紙條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張女士從轉入待產室後,生產期間樊敏助產士不僅給予了嚴密監測和指導,還通過點頭、微笑鼓勵等方式為她加油打氣。
  • 急診男護士:1天參與搶救50多名病人 產科助產士:27年裡接生了近萬...
    資深助產士曹東華與一名剛誕下女嬰的母親詢問情況。世界衛生組織將2020年定為「國際護士和助產士年」。目前我市共有註冊護士14349人,分布於我市900多個醫療衛生機構。■急診科的「護士先生」: 最忙時一天搶救50多名危急重病人5月11日下午3點14分,市人民醫院急診科男護士陳燦揚和一名護工推著一位急性心梗病人快步向介入室走去,他一路不停地叫行人讓開推車,一邊不時輕聲安撫病人。4分鐘後,病人準時送進介入室,陳燦揚長長地舒了口氣。「從早上7點45分上班到現在,我已經參與搶救了22個病人。
  • 莆田學院來了一名男助產「寶貝」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認識一下 來自莆田學院護理學院助產專業教育的 第一名男助產士——宋兆寧同學 莆田學院在2018年設立助產學本科專業,在2019年,該專業迎來了第一位男助產士——宋兆寧同學。
  • 「助產士是個遠離讚美的崗位」
    ■新快報記者李斯璐在廣州市婦女兒童中心產房體驗助產士的工作與生活。圖/李斯璐■記者體驗助產士的日程安排。■新快報記者 李斯璐記者做助產士「一個產婦生產,通常需要2-3個助產士忙碌,她們恨不得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兒。
  • 產婦吐槽助產士:追著問娃是男是女真煩人,殊不知這句話大有深意
    產房裡的產婦又冷又疼,對於助產士的話只能乖乖照做鈴鐺忿忿地說:「看一眼就行了,還一個勁問我是男是女,想知道自己看唄,非得問我。」聽了她的話,我再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問題還真得親媽自己說出口才行,不然就沒有問的意義了。
  • 助產士紙上「對話」聾啞產婦
    、「有什麼不舒服就告訴我哦」、「孩子出生了,很健康哦」……滿滿的愛!分娩過程中全程靠紙張「交流」接生,聾啞媽媽順利產下男寶寶。多張紙條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呢張女士從轉入待產室後,生產期間樊敏助產士不僅給予了嚴密監測和指導,還通過點頭、微笑鼓勵等方式為她加油打氣。
  • 分娩結束第一件事,助產士會問你「娃是男是女」,產婦要小心作答
    一臉嚴肅的助產士,會抱著娃問你:「寶寶是男是女?」此刻的產婦,如果還有力氣一定會翻一個大大的「白眼」,一邊乖乖回答,一邊內心瘋狂吐槽:為什麼會問我,這麼「白痴」的問題!分娩結束第一件事,助產士會問你「娃是男是女」,你知道為什麼嗎?有次在和醫院醫生和護士交流時,特意問了這個問題,才得知,這樣問並不是為難產婦,而是「另有目的」!
  • 紙上「對話」,西安助產士助聾啞產婦順利分娩
    「有什麼不舒服就告訴我哦。」「孩子出生了,很健康哦」……這一張張飽含暖心愛意的紙條,是聾啞產婦張女士和助產士在分娩過程中的全部「交流」過程。靠著這樣特殊又溫暖的「對話」,張女士最終順利產下一名男寶寶。那麼在這一張張紙條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 讓我們相約於助產士門診吧
    為了更好的幫助孕媽媽順利分娩,滎陽婦幼助產士走出產房來到診室,採取一對一的方式,和孕媽媽零距離接觸,提供個性化分娩指導服務,告知在產房待產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以及分娩配合技巧,特在2號樓1樓20診室開設了助產士門診,由資深的產房助產士、產科護士坐診,解答孕媽媽的諮詢問題,以及對孕媽媽進行孕晚期分娩評估。
  • 原有19名助產士,新招一次要20人
    18日,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舉辦招聘會,350多家單位帶來了一萬多個崗位,助產士受捧。 本報記者 王光營 攝      隨著「單獨」二孩放開,不少醫院新生兒出生數量大漲,這也帶火了助產士崗位。18日,在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舉辦的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上,350多家單位帶來一萬多個崗位,助產士成就業熱門。雖然就業競爭壓力出現,男護士依然很搶手。
  • 分娩時助產士太幽默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網友:德雲社派來的吧
    這個時候助產士幽幽嘆口氣說:「我應該放回去再重新開始嗎?」,網友當時就被逗笑了,原本緊張的心情都消失了。有很多媽媽都表示分娩的時候助產士非常幽默,還會說一些「閒話」,不過準媽媽們並不要因此而質疑醫生們的專業。相反,如果在生產過程中醫生們很幽默,那產婦還是偷著笑吧!
  • 分娩時助產士太幽默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網友:德雲社派來的吧!
    這個時候助產士幽幽嘆口氣說:「我應該放回去再重新開始嗎?」,網友當時就被逗笑了,原本緊張的心情都消失了。有很多媽媽都表示分娩的時候助產士非常幽默,還會說一些「閒話」,不過準媽媽們並不要因此而質疑醫生們的專業。相反,如果在生產過程中醫生們很幽默,那產婦還是偷著笑吧!
  • 助產士演練「適度保護會陰接生法」助您溫柔順產!
    臨汾建寧婦產醫院一直秉持 「 尊重每位產婦的獨特性, 提供個性化的照護, 幫助產婦安全分娩 並得到滿意的分娩體驗 」 的助產理念。
  • 助產士節,助產士為自己同名同姓的產婦接生
    5月5日助產士節!產婦:周春霞,助產士:周春霞。特殊的節日,特殊的禮物!」5月5日晚上,鄞州二院產科助產士周春霞的微信朋友圈的一條內容引來許多同事和親朋好友的點讚,大家紛紛留言感嘆:「緣,妙不可言!」「產婦和助產士同名同姓,這也太巧了!」事情還要從3個星期前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