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之前,日本的一所幼兒園引起了世界各地的關注。到底怎麼回事呢?原來是因為這座學校的教育方式引人爭議。
校長稱:「這樣是為了促進孩子體內的分泌激素,能夠有效提高孩子的身體、智力發育。」
網友們看完直呼:夠奇葩!
這所幼兒園差不多都是4到6歲的學生。孩子從三歲開始慢慢意識到性別差異,此時在異性面前已有羞恥感了。
基於此有人提出異議,認為這所幼兒園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不見得都是有利的,並且提醒家長從小就要給孩子「性教育」課。
孩子從三歲起就對性意識慢慢有了模糊概念,所以父母這時就要幫孩子建立起有關隱私的概念,比如:洗澡的時候就應該對孩子(特別是女孩)說:「隱私部位不能讓除了媽媽以外的人看、碰。」
父母應該在孩子小時候就開始為孩子普及男女生的區別。
比如:男士跟女生的區別就是男士沒有r房而女生有等等;也可以讓孩子看一下有關「性教育」的動畫片。讓孩子有男女有別的概念。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要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問題,避免出現心理問題。父母可以每天抽出一點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把孩子當朋友相處,拉近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距離。
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引導」,多讓孩子出門運動,多看健康書籍。在孩子對性有感興趣的表現時,不要打罵孩子,因為那樣可能適得其反,要從孩子的心理上多關心,尋找合理的方法進行引導,只要教育得法孩子就一定不會走彎路。
父母在進行「性教育」的時候,不要像一個老師上課一樣,以防孩子太過於敏感。也不要想著一次性就把所有的知識都傳給孩子,要一步一步循序漸進的。
在談論的時候表情不要太過嚴肅、正經,選擇一個合適的時候進行溝通,看電視、看書的時候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大部分出事的孩子都因為與父母溝通出現問題,所以讓犯罪分子有機可乘。
孩子與父母出現溝通問題大部分是因為父母與孩子的思想出現了不一樣的概念。若想要改變這種情況父母可以多看看孩子近些天喜歡的書、視頻等來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相信只要父母多陪伴陪伴孩子、多與孩子進行溝通,孩子能更快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