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實例一|姊妹眾多的高淨值人士該如何立遺囑?

2020-12-24 智慧女人法商課堂

張超律師

【編者按】

遺囑是遺囑人生前按照自己的意思和想法處分自己財產的行為,體現的是遺囑人的真實意志。人們之所以立遺囑,就是要改變法定繼承「粗暴的平均主義」,有時候「平均」是最大的不公正。所謂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必定是個性的,如何立一個符合遺囑人實際情況的個性化遺囑,律師做了有益的探索,現就一些典型的情況予以總結,形成系列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典型案例】

高先生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企業家,家底豐厚,擁有多家企業。家庭也幸福美滿,夫妻兩人育有一女,妻子與其一道打拼,也是其事業上的好幫手。高先生父母生有5個子女,其他姊妹家境一般。高先生多年對父母及姊妹從經濟上予以照顧。

2010年8月,高先生父親突然中風,高先生遂將其父親接到上海醫治,但因病情危重,到醫院後一直在重監護室救治。2010年9月10日,高先生在出差途中遭遇車禍,當場死亡。2010年9月11日,高先生的父親也因搶救無效死亡。高先生母親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去世。

高先生去世後,身後留下高達幾千萬的遺產,生前未留有遺囑。其妻子和女兒辦理相關遺產更名手續時,被告知必須由高先生的姊妹參與才能辦理。後因與高先生姊妹未達成一致意見,不得已起訴至法院處理。後法院判決:高先生的四姊妹共分得高先生遺產的4/15。

【案例分析】

本案例是一個非常極端也非常典型的例子。大家看到法院判決結果想必吃了一驚。高先生白手起家,夫妻兩個辛辛苦苦所掙家產,竟然被高先生的姊妹分走許多。大家會為高先生的妻子和女兒鳴不平。這就是法定繼承「粗暴的平均主義」帶來的後果。讓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首先,因高先生生前未立有遺囑,故對高先生留下的遺產只能按照法定繼承來辦理。依照《繼承法》的規定,配偶、父母、子女為第一順位繼承人,且各個繼承人的權利均等。沒有第一順位繼承人的情況下,第二順位的繼承人才有繼承權。

那麼,高先生去世時,高先生的繼承人都有哪些呢?高先生的母親早於高先生去世,故不再是其繼承人。但是大家注意,高先生去世時,他的重病的父親是在世的,也就是說其父親也是他的繼承人。故其法定繼承人為其妻子、女兒和父親。高先生的遺產應有妻子、女兒和父親各獲得三分之一。也就是說,高先生遺產的三分之一由其父親繼承。

不幸的是,高先生的父親很快也去世了,也未立有遺囑。因為生前高先生的父親已經有權繼承高先生的遺產,其繼承高先生遺產的權利不會因其隨後去世而消失。該份權利由其繼承人來繼承。很顯然,按照法定繼承,高先生的四個姊妹是其父親的繼承人,高先生的兒子也可以根據繼承法代位繼承的規定獲得繼承權。因高先生父親的父母和配偶都已經去世,那麼其繼承人最終為五人。故其四個姊妹可以獲得高先生遺產的三分之一的五分之四,即十五分之四。也就說高先生父親繼承其三分之一遺產的大部分被高先生的姊妹獲得了。

聰明的讀者看到這裡,會說這個高先生父親何時去世真關鍵呀,如果其早兩天去世,高先生的遺產就和他的姊妹沒任何關係了呀。這也反映出了法定繼承結果的偶然性和戲劇性。或者高先生的父親若身體健康,和高先生配偶達成一個合理的繼承方案,也可以避免本案結果的發生。再或者高先生的姊妹不要這樣貪婪,不去爭奪高先生的遺產。

其實,與其糾結這麼多如果,將自己的遺產分配交由上天或者他人來安排,不如提高遺囑意識,及早的立下遺囑,就可以保證自己的財產按照自己的意思來分配了。

【律師方案】

本案例為一些姊妹眾多,父母健在的高淨值人士提了個醒,如果自己發生意外,並且未留有遺囑的情況下,通過父母繼承權為媒介,有可能將自己的財產分配給自己的姊妹的。也就是說,在特定條件下,比如本案,你的兄弟姐妹有可能和你的妻子和孩子爭奪你的財產。怎麼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本律師曾為客戶量身定製過一份「遞減型浮動數額+餘額型」的個性化遺囑,該份遺囑充分考慮到父母的被贍養需求,給父母予以充足物質保障的情況下,防止財產再向其他人分配。該類型遺囑的核心條款是這樣設計的:立遺囑人故去之時如果父母尚健在的話,以70歲(或者其他年齡)為基準確定X萬元:如果不到70歲(或者其他年齡),每人每年增加Y萬;如果大於70歲(或者其他年齡),每人每年扣除Z萬。在充分保障父母贍養費的前提下,其他剩餘財產再根據立遺囑人意思分配。

當然,上述只是可以參考的方案之一,上述方案也可以簡化為「固定數額+餘額型」遺囑:給父母留一筆充足的固定數額遺產為贍養費,餘下的再根據立遺囑人意思分配。總之,立遺囑不僅要有意識,還需要技術,必要時可以考慮專業律師予以協助。

相關焦點

  • 立下一紙遺囑 了卻「生前身後事」
    原標題:立下一紙遺囑 了卻「生前身後事」 哪些遺囑無效? 一紙遺囑,談的是身後事,影響的卻是每個家庭成員。如何使一生辛苦奮鬥獲得的財產得以有效傳承,相信不少老人會暗自思忖。5月10日,記者從甘肅遺囑庫了解到,這家遺囑庫運行一年,僅有400餘人登記遺囑遺贈,而見證遺囑遺贈及贈與協議更是只有50多件。
  • 如何立一份有效遺囑?
    遺囑是遺囑人生前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處分遺產並在其死後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每個公民都有權立遺囑,這是公民財產處分權的一種體現。可是怎麼才能訂立一份有效的遺囑呢?文化程度不高不會寫字的情況下怎麼辦呢?黃某為避免百年之後四個子女關於遺產繼承發生糾紛,想趁著現在自己意識清醒立一份遺囑,可是黃某從小並未接受過教育,根本不會寫字。黃某此時怎麼樣才可以立一份有效遺囑呢?律師觀點:我國法律明文規定了訂立遺囑的五種形式: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
  • 年輕人也立遺囑 關於立遺囑你所不知道的事
    浙江人民聯合律所首席合伙人、律師項軍權表示,在立遺囑這件事上凸顯了風俗和法律之間的某種衝突。傳統的「分家」,如果涉及「百年之後財產如何處置」的信息,那麼就類似於遺囑。他就曾經接待過這樣的當事人:按照目前溫州風俗,父母老了之後以兒子撫養為主,所以老人家立遺囑把財產留給了兒子,但是女兒提出按照《繼承法》規定她也有份繼承,因此發生糾紛。
  • 遺產繼承有新規,一文讀懂如何立遺囑!
    ,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遺囑的形式這麼多,該選擇哪種好呢?(一)口頭遺囑要慎用法條連結:《民法典》第1138條: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
  • 遺產繼承有新規,一文讀懂如何立遺囑
    ,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遺囑的形式這麼多,該選擇哪種好呢?
  • 獨生子女家庭也要立遺囑?超過99%的老人立遺囑選了這條!
    愛是相互的,從剛開始的不適應到現在八年了,已經當一家人了。處理房產的遺囑佔比99.69%據悉,中華遺囑庫上海分庫運行4個多月,已經有500多位老人立下遺囑。記者看到市民王阿姨冒著風雨趕來諮詢,她的老伴已經過世了,現在她有一套房子,兩個兒子。
  • 立遺囑時必須知道的事項
    2、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並由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籤名,註明年、月、日。3、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
  • 老父拿列印遺囑與女爭產敗訴 如何立遺囑才最有效?
    因女兒一直在外居住故沒有見過該遺囑,他也從未向女兒提起過有該遺囑。女兒稱母親從未提過遺囑但梁小姐提出,這份遺囑的落款日期是2013年4月8日,母親在同月13日至17日因病住院,出院兩天後又入院,次月就去世了。她認為,母親在患病的情況下,不可能寫這樣的一份遺囑。
  • 老人立房產遺囑範本
    老人立房產遺囑範本立遺囑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一些老年人在病入膏肓之際所立遺囑可能會被認定無效。所以,在訂立遺囑時都要判斷立遺囑人是否神志清醒,是否具備訂立遺囑的能力。根據《繼承法》第22條規定,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
  • 立遺囑沒有見證人有效嗎,遺囑的有效期是多久?
    導讀:通常情況下,立遺囑都是需要見證人的,這樣立的遺囑才會具有法律效力,但也有立遺囑的時候沒有見證人的情形,這個時候遺囑人所立的遺囑還有效嗎?遺囑的有效期是多長時間呢?立遺囑沒有見證人的效力遺囑人所立遺囑是否有效,這需要分情況而定,我國《繼承法》將遺囑分為四種形式,即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口頭遺囑。如果是自書遺囑,則不用見證人,自書遺囑,是指遺囑人親筆書寫的遺囑。這種遺囑不需要見證人到場證明,立遺囑的人可按照自己的意志書寫設立遺囑。它具有簡便易行、節省開支、修改容易、便於保守隱私和秘密的特點。
  • 民法典對遺產繼承有新規 一文讀懂如何立遺囑
    ,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遺囑的形式這麼多,該選擇哪種好呢?(一)口頭遺囑要慎用法條連結:《民法典》第1138條: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 如何立一份合法有效的代書遺囑?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家庭財富也有所積累,同時伴隨著法律意識的增強,越來越來的家庭有了通過訂立遺囑提前防範風險的意識。法妞網友諮詢:如何立一份合法有效的代書遺囑?石江超律師解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的規定,遺囑有多種法律形式: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其中,代書遺囑是最常見的遺囑之一,但由於立遺囑人、代書人、見證人往往缺乏對遺囑方面法律知識的了解,導致所立遺囑被法院認定為無效遺囑。
  • 90後都開始立遺囑了?!
    中華遺囑庫資料庫顯示,遺囑中涉及財產的種類,不動產佔99%,剩下的1%包括車輛、銀行存款、公司股權等。「立遺囑就跟理財保險差不多,它涉及到對財產的規劃、分配,」中華遺囑庫的工作人員表示。中華遺囑庫,對年滿六十周歲、資產不超過兩套房的老年人,提供免費遺囑登記保管。
  • 自書遺囑如何避免無效?立遺囑時切記這八個「關鍵點」!
    自書遺囑是法定的遺囑形式,也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常見到的遺囑形式之一。根據繼承法第17條規定,自書遺囑應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籤名,並註明年、月、日。北京英淇律師事務所房產繼承團隊律師在經手的很多繼承案件中,卻經常遇到自書遺囑被認定無效的情形。那麼我們在立自書遺囑時如何避免出現無效的情形呢?
  • 老人立完公證遺囑後悔,再立自書遺囑管用嗎?
    老人立完公證遺囑後悔,再立自書遺囑管用嗎?關於遺囑的問題要分情況討論,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的《民法典》中關於遺囑的法律規定較現行的《繼承法》中關於遺囑的規定做了較大改動。現行《繼承法》第二十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 遺囑人有沒有權力,撤銷或變更自己所立遺囑?
    遺囑人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可以對自己的權利進行自由處分,也就是說遺囑人可以通過立遺囑的方式來處分自己的財產,當然也有權利對自己所立遺囑進行變更或撤銷,遺囑的撤銷和變更是立遺囑人的權利,遺囑人在遺囑設立後,可以不用徵得任何人的同意,就可以撤銷或變更其所立遺囑,遺囑人撤銷或變更所立遺囑的有以下兩種方式:一種是按原立遺囑方式進行,用心的遺囑撤銷,變更原立遺囑,這種方式是應與設立該遺囑相同的方式進行
  • 《民法典》實施後,怎麼設立遺囑?遺囑繼承法律效力如何?
    代書遺囑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見證人其中一人代書;遺囑人、代書人和其他見證人籤名;註明年、月、日。必須慎重選擇符合法律規定的見證人,一般情況下可選擇具有繼承關係之外的人士在場見證。《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條規定,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見證能力的人;(二)繼承人、受遺贈人;(三)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係的人。註:所有遺囑見證人都需符合該法條要求。3. 列印遺囑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
  • 生前立遺囑會顯得不吉利嗎?在上虞是這樣的……
    「遺囑公證的知曉度還不高,有的是不了解,有的是出於傳統觀念不願了解。」範文豐告訴記者,許多老人很忌諱談及遺囑,認為自己身體好好的,立遺囑顯得不吉利。所以即使是他身邊的一眾親朋好友,也極少有人問及此事。「遺囑公證後,國家就是我的後臺,財產分割明確了,子女就不用再爭,我百年之後也安心。」
  • 遺產繼承有新規,一文讀懂如何立遺囑!
    ,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自然人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組織、個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遺囑的形式這麼多,該選擇哪種好呢?(一)口頭遺囑要慎用法條連結:《民法典》第1138條: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
  • 遺囑信託的真相及家族信託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方面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很多名人設立的家族信託並不是遺囑信託;另一方面,從專業的角度出發,遺囑信託未必是首選的家族財富傳承方式。這主要是因為法律對於遺囑信託有效性的要求是很高的:我國信託法第13條明確規定「設立遺囑信託,應當遵守繼承法關於遺囑的規定」,該規定意味著一個有效的遺囑信託必須符合法律關於遺囑有效性和信託有效性的雙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