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寶寶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上幼兒園,不管是家裡面有沒有人手帶寶寶,寶寶也會被送去幼兒園,學習一些啟蒙的知識或者認識一些新的老師和小朋友,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但是在幼兒園裡面家長也會比較擔心孩子的各種問題,有的時候也會擔心自己的寶寶與其他的寶寶發生矛盾了怎麼辦,其實這都是有情可原的。
最近在網上討論最熱的一個話題就是一個家庭條件優越的女童,穿著一條媽媽花4千元買的裙子上幼兒園,由於寶寶的父母都是生意人,所以條件比較好,穿一條在普通家庭眼裡看起來如此貴的裙子也很正常,成為了全幼兒園的焦點。
寶寶在與其他孩子玩耍的過程中,被另一個寶寶不小心將價值4千塊的裙子扯壞了,老師當時也慌了,將這件事情告訴了孩子的媽媽,孩子的媽媽當然認為自己的女兒的裙子這麼貴,一定要讓「肇事者」賠償裙子的損失,而且要原價賠償。
對方家長也是按照原價進行的賠償,老師也就得合理,扯壞了了裙子就要賠償給人家,但是在事情發生之後就沒有人在願意跟小女孩一起玩了,因為小女孩的衣服太貴了,沒有人願意靠近小女孩子,萬一又發生同樣的事情,就不好了。
其實很簡單的一個幼兒園寶寶之間的玩鬧,扯壞了一條很貴的裙子,引發到網上的網友進行很多的討論,這就有很是有意思,網友們對待這件事的態度也不一:
站「原告」:孩子剛穿一天的衣服就被扯破,弄壞被人的東西就要賠償給別人,這是天經地義的,沒有什麼不能夠接受的,家長而且還要培養孩子勇於承擔責任的意識,讓孩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學會如何做人。
站「被告」:當自己的孩子在得知扯壞了別人的裙子之後,肯定會想著賠償,這是一個正常家長的反應,但是在以後得知「受害者」要是總穿著這麼貴的衣服上幼兒園的話,肯定會讓自己的孩子離那個孩子遠一點,省著在發生類似的事情。
其實這件事情對於兩方來說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用一個客觀的角度來說,老師在整件事情中應該起到積極的作用,跟「被扯壞」裙子的寶寶家長解釋一下,另一個小朋友也不是故意的,小孩子在一起也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表示那個家長願意賠償損失,這樣的話就會讓雙方家長都將心比心。
1. 穿什麼衣服不重要
家長家長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兒園,就是為了讓寶寶在幼兒園裡面能夠感受一下有其他小朋友陪伴和老師的關愛的氛圍,在這個氛圍的基礎上學習一些孩子不知道的新知識,所以在孩子的穿著打扮上得體就好,畢竟孩子還小,不要過早的就給孩子灌輸一些金錢的價值觀,這樣也不會利於孩子的身心發現,還會讓孩子產生一些攀比心理,這樣就是在害了孩子。
2. 孩子之間的矛盾要冷靜解決
寶寶在幼兒園與其他的小朋友發生矛盾或者是一些事情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問清楚原因,及時與老師和其他孩子的家長溝通,這樣才會讓孩子在幼兒園裡生活的更加開心,溝通很重要,不要加自己的猜測強加在別人的身上。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裡面有個美好的時光,家長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與人溝通的習慣,父母在家要給孩子很多的愛,這樣孩子在以後的生活當中對別人也充滿愛,而不是要灌輸一些金錢價值觀。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在幼兒園穿貴的衣服合適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