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入秋以來孩子的學校生活已經回到正軌,每個班級的家長群也變得活躍起來。
大家平時在裡面聊天、問一些事情很方便,老師有事情可以隨時通知大家,不用像以前一樣經常跑學校開家長會,所以家長群還是很有作用的。
但每個家長群裡總會有兩個人令其他家長反感,但大家的孩子都在一個班級又不好說什麼,所以他們一直對自己的行為不自知 。
最近楠楠媽有一個很頭疼的問題,女兒班級裡的另一位家長在群家長群裡點名說楠楠小心眼兒、公主病。
剛開始楠楠媽還以為他是因為沒有好友才在群裡說的,但是兩人互相加了好友之後,對方家長還是群裡說個不停。
其實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而且並沒對她的孩子造成傷害,最後大家都看不下去了紛紛說話制止,一位男家長更是直接跟對方說:不要在群裡影響別人休息。
那位經常吵架的家長就是班級群裡的「話題終結者」,家裡條件比較好可能有些優越感,經常在群裡邊兒懟家長甚至是說老師。
每當大家聊得開心時他總會插話,大家看到他說話之後都默契地停止聊天,然後看他在那裡自言自語。
若是說他人品怎樣,還真的沒有太大問題,就是這些毛病讓家長們很反感,不止一個人向老師反映了。
後來老師無奈在群中規定禁止閒聊,群裡每天只發學校的通知和作業,這才算清靜了一段時間。
班級群是一個公開的聊天場合,跟家長們在一起去學校開家長會沒什麼不同,所以我們說的每句話都要過一下腦子以免引誤會。
不管家庭條件好不好,是否有地位,有4句話就不應該在家長群裡說。
1)我們給老師買點兒禮物吧
有些學生的家長特別注重禮節,或是說想感謝老師,每到各種節日會想買一些禮物或送給老師。
這種事情如果作為他自己的意願其實沒什麼問題,但他們令人反感之處就在於,每次都會在群裡邊兒倡導大家一起給老師買禮物。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也有人可能沒有那個經濟條件,或者有人根本沒準備買,有些人覺得送禮物反而不好。
可是有人提起了這件事,並帶動一部分家長後挑禮物,剩下的少數人就不好意思拒絕。
2)老師您辛苦了,老師您太好了
誇老師不算是一件錯誤的事情,但是讚美頭或者是反覆說誇獎就有一些虛偽了,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彩虹屁。
比如老師每說一句話他都會在下面回復一大段文字,狂誇老師反覆讚美老師辛苦等詞彙,弄得下面的家長不知道該怎麼接話,老師也很尷尬。
3)你們怎麼不說話?
有些家長真的特別能聊天,在班級群裡面天南地北說個不停,別人不回復他就會點名拉著別人說話。其實聊天並沒有錯誤,但是在班級群裡聊太多可能會打擾到別人。
4)我家孩子怎麼受傷了?
作為家長看到這句話,第一反應是並沒有錯。自己的孩子受傷了問一問有什麼的?
但是細想想你就會知道,這種事情儘量不要在裡問,因為這樣會引起其他家長的不必要的恐慌和誤會。
小孩子轉述的事情不一定完全準確,而且群裡看熱鬧的人比較多,他們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評論把節奏帶歪,反而讓原本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激化了矛盾。
糰子媽心裡話:
孩子進入集體生活後不像在家一樣,不能所有人都圍著他一個人轉。
家長會和班級群中父母的表現,同樣會影響到老師對孩子的印象,甚至是孩子在學校的人緣,大家都是成年人有些事情別人不會提醒,但我們自己要知道。
【今日話題】你在班級群中見過哪些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