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處處是坑,育兒路上跟著「寶貝」遇坑不掉隊

2020-10-03 遼寧衛視

養娃是項大工程

喜、怒、哀、樂、懼

寶寶的每一種情緒

都是一種信號和表達


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

面對寶寶的各種情緒問題

您是否掌握了方法

做到正確應對呢?

每周六 17:55

遼寧衛視

攜手資深專家帶來

科學育兒親子類欄目

《完達山 寶貝我想更懂你》

避開養娃路上所有坑

面對寶寶的各種小情緒

家長到底該怎樣處理呢?


情緒管理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課題,對寶寶如此,對於父母也是一樣。遼寧衛視《完達山 寶貝我想更懂你》將用兩周的時間,細緻掰牙兒的把這育兒生涯中重要的一課,捋清楚講明白。


面對哭泣... ...

哭泣是年幼寶寶表達需求的方式,也是他們釋放緊張情緒的方法。不同年齡段,不同寶寶的哭泣所表達的需求往往是不同的,父母需要辨別哭泣的原因,然後再處理

面對恐懼... ...

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東西,其實很正常。一定程度的恐懼是兒童心理髮育的正常表現。恐懼其實也有積極的一面,它能讓寶寶對危險有所警覺,有利於安全。

當寶寶表現害怕時,我們需要這樣做:

一、包容寶寶在恐懼時的各種反應帶寶寶離開讓他感到害怕的情境。

二、等寶寶平靜之後,慢慢的詢問令他害怕的東西究竟是什麼,如果他願意,可以陪寶寶親自動手嘗試一下。

三、在陌生環境中父母做好寶寶的安全基地,多陪伴寶寶。

四、按照寶寶的節奏,幫助寶寶慢慢的適應。

注 意:父母不要因為不理解而粗魯對待寶寶的恐懼,這樣不但不能幫助寶寶克服恐懼,反而會疊加原本的恐懼,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和難以處理。

面對憤怒... ...

憤怒是一種比恐懼更健康的生理反應,是寶寶表達反抗的一種方式,意味著他對你還有著信任,並沒有那麼多的恐懼。成年人面對憤怒,也會做出不恰當的事情,更何況是小孩子。父母需要幫助寶寶學會控制憤怒這項技能

一、當寶寶表達憤怒時,父母千萬不要走開,要陪伴他,嘗試溫柔的安撫他。這樣能幫助寶寶培養安全感,並且降低憤怒的頻率。

二、傾聽並尊重他的感受,所有的教育工作要等到他情緒平穩之後再做。

三、不要被寶寶的憤怒摧毀,和寶寶發生衝突,或者以怒制怒、以暴制怒。

面對挫折... ...

失敗帶來的挫敗感,會損傷人的自信,對寶寶同理。當寶寶正在經歷挫敗,建議父母這樣做:

一、布置與寶寶年齡相符的任務,讓寶寶既能感覺到挑戰,又不會因為無法成功而極度的沮喪。

二、幫助寶寶發展自己的技能,肯定每個進步。重視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

三、理解寶寶遇到失敗、挫折後的沮喪或者憤怒,允許他適當的發洩。

四、與寶寶一起分析導致挫折的原因,尋求解決的方法。


大多數父母都會有

忍無可忍的時候

這很正常

但請千萬不要付諸行動

學習自我調節

在感覺要失去理智前

讓自己閉上眼睛停一會兒


父母情緒穩定

是寶寶情緒平和的前提

遇到問題別心急

專家總會有辦法!

關注遼寧衛視

《寶貝我想更懂你》


更多育兒秘籍

盡在每周六17:55 遼寧衛視

《完達山 寶貝我想更懂你》

讓寶寶更好成長

為所愛 盡所能

相關焦點

  • 育兒路上的那些坑
    從育兒路上一路跌跌撞撞走來,萬種艱辛、還有婆婆在育兒路上的神助攻,真是箇中滋味,酸爽至極,心理強大的媽媽會披荊斬棘一路走過來,心理弱的媽媽會經過抑鬱期,需要自我調整,調整的過程也是痛苦並重生的過程,現在披荊斬棘一路走過來的二寶媽媽來嘮叨嘮叨育兒路上那些走過的重要的坑。
  • 育兒路上經歷的那些「坑」
    如何避開育兒誤區,學習避「坑」攻略從職場打拼的女白領到全職帶娃的新手媽媽,可以說伴隨著孩子的每一天成長同樣在慢慢摸索著一起長大的還有我這個新手媽媽,而一個人一手帶娃的經歷也讓我從沒有準備的四處尋找方法和經驗時,一邊踩著「坑」一邊總結著事實真相的育兒經驗,提到了育兒過程踩過的「坑」也是意味深長的需要總結下分享給大家,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我這個新手媽媽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和聽到的那些
  • 育兒路上,一定別踩這些坑
    育兒路上的坑,終將鍛鍊我們成為更好的父母。上天賜予了我們一個生命,這麼貴重複雜的禮物,怎麼就不知道順便發一份說明書給我們呢?這個小生命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天大的幸福和無盡的困惑,無盡的熬夜,填補完的坑……陪伴兒子的兩年裡,我也是踩了大大小小的坑,今天拿來做個小分享。幾分鐘就變身的寶寶記得在我的兒子小魚七個月大的時候,第一次吃雞蛋,我們餵了他半個雞蛋。
  • 育兒路上的這些坑,新手麻麻一定要避過
    我想在這裡說說我入的各種坑,希望給新手爸媽們一個參考。1、嬰兒期衣服少買點。結果買買買的小衣服,吊牌還沒剪,都已經穿不上了,積壓那裡一大堆新衣服都不知道怎麼處理。所以在孩子嬰兒期尤其是半歲前,買兩套睡衣換著穿,外面的衣服儘量少買,因為出去的機會很少,出去也是包著裹著,躺在嬰兒車裡。2、磨牙棒實在不實用。
  • 育兒路上的「坑」你踩過幾個?那些花哨的「育兒經驗」管用嗎?
    把孩子養好是一門學問,所以現在很多家長都會通過看書、看講座來增加自己的育兒知識。育兒這條路上有很多有名的育兒經驗,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虎媽"教育、"鷹爸"教育,但很多家長發現,自己這麼教孩子,效果卻達不到預期。
  • 圍觀——育兒路上探坑之舉
    想遍了所有的答案都沒有想到正確答案是:孩子年輕我的們不知道,撫育孩子的過程中,堪比西天取經,或多或少都要遇到幾個障礙,填幾個坑。疫情期間,有時間徹底收拾家,這個時候發現那些佔地又費錢的物品大多與孩子有關,也與我有關。
  • 育兒路上你踩過哪些坑?二胎寶媽總結經驗幫你避坑。
    沒事就刷手機,幾大購物網站輪流看,查看育兒指南,和親戚朋友寶媽們聊天,聽她們的經驗之談。唯恐漏掉哪樣東西,寶寶出生後要用上自己沒準備。然後就是買買買,快遞每天有,有空還得逛逛孕嬰店,導購員一推銷覺得什麼都有用,恨不得把所有寶寶用品搬回家。
  • 育兒路上這些坑大家千萬別踩
    自從有了孩子,就收到周圍人各式各樣的育兒建議。有的說坐月子要多吃肉多喝湯才有奶,有的說新生兒要綁腿腿才直......雖然這些觀點都是錯的,但還是有很多新手爸媽中招,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在育兒路上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坑。
  • 養娃路上的「坑」——分享自己經歷
    記得娃9個月的時候,育兒書上寫孩子完全可以睡整覺,但娃就是不符合條件。每天凌晨1-3點按時自動醒,書上說不要奶水,養成習慣不好。我就堅持下床,帶著圍兜(腰凳太大,魔術貼太吵,主要白天用),在屋子裡轉圈圈,一轉2小時。長久下來,肩膀、腰痛到不行,到現在還有後遺症。一直堅持到娃11個月,長期睡眠不足,外加一身傷痛,簡直要產後抑鬱了。
  • 育兒路上爬過的坑
    偶爾回頭看一看一路把孩子養大的辛苦歷程,還能看到當時爬過的坑,就順便跟朋友們分享一下吧。1、盡信書不如無書在懷孕時就在書店買了本育兒書,奉為聖旨,不敢稍有逾越。書上講,孩子的抵抗力是通過一次次的生病增強的,要慎用藥。
  • 寶貝 別焦慮...
    》和育兒專家一起避開>寶貝成長路上所有坑不恰當的語言暗示...關注遼寧衛視《寶貝我想更懂你》抖音藍V官方號節目回播視頻在裡面!避開養娃路上所有坑讓寶貝更好成長
  • 大部分家長都會掉進的5個育兒坑,你「爬」出來了嗎?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這絕對是真理。不過,孩子成長不易,猶如西天取經,一路有妖魔鬼怪出現。在育兒的過程中,特別是孩子學習方面,有非常多的「坑」,父母一定不要掉進去,否則即使爬出來也一身泥。愛因斯坦說:「不是每件算得出來的事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件有意義的事都算得出來。教育,就是件算不出來的事,但卻有意義。
  • 育兒路上做父母的有了情緒怎麼辦?--從PD和NVC入手談談父母的情緒管理
    上周二在米來未來育兒群給群裡的爸爸媽媽做了一次關於「父母情緒管理」的分享,這周一應朋友之邀在另一個親子閱讀群進行了同主題的再一次分享。任何一點努力,只要是真心實意的,都是值得被嘉許的!任何一點收穫,只要是實實在在的,都是值得被祝福的!我嘉許自己這一路的努力,我祝福自己有更豐盛的收穫!親愛的朋友們,一起來啊! 育兒路上做父母的有了情緒怎麼辦?
  • 育兒路上與媽媽有關的三大雷區,自己千萬懂得避開
    也因此,育兒路上我們謹小慎微,希望清除掉孩子成長路上的一切阻礙。但是,有些障礙卻是我們自己帶來的,稍不注意,就會掉入坑中,萬劫不復……以愛的名義進行幹涉因此,女兒每次跟著爸爸都異常興奮。 我突然意識到,是不是我以愛的名義對女兒做了過度的限制!
  • 初為人母,這些坑你踩了嗎
    後來婆婆和隔壁鄰居經常來看我和寶寶,經常給我傳授育兒經,我半信半疑,每天邊看手機學習育兒知識,邊應對鄰居每天在耳邊不停的叨叨。現在回想起來,在他們的影響下,我還真踩了不少坑。孩子哭的時候,不能抱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媽媽就叮囑過,孩子不要一哭就抱起來,這樣以後,你要一直抱著,你要累死,不能這樣慣著。
  • 盤點育兒路上的11個謠言,你被「坑」過幾次?
    育兒路上什麼最多?答案是——謠言!初為人母,很多東西都是第一次經歷。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母,這堂課沒有老師教,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學習。新手爸媽每天面對各種育兒信息,實在無法分辨哪個是真哪個是假,很容易被謠言給「坑」了。
  • 「科學育兒」不再科學,家長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邪教育兒」的坑
    導讀:「科學育兒」不再科學,家長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邪教育兒」的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科學育兒」不再科學,家長一不小心,就會陷入「邪教育兒」的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育兒路上話共情
    你看,面對疫情,他仿佛知道你擔心什麼,害怕什麼,他不扯醫學詞彙。他說的那些,每個人聽了都覺得能接受、能理解,從心理上願意聽他。張醫生,完美地詮釋了共情的作用:設身處地體驗他人的處境,對他人情緒情感具備感受力和理解力,能將心比心地對方,體驗對方的感受。 看網友的反應,效果也是槓槓的。
  • 不僅「坑」了孩子自己也內疚,父母該如何避開這些育兒誤區
    你有沒有試過在帶娃過程中因為經驗不足,犯了錯誤,把孩子坑了?特別是網絡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類育兒信息真真假假,加上老人家的傳統育兒方式,有時真的很容易相信而犯錯,把寶寶坑了,把自己也坑了。此情此景,宋曉峰(wo)想吟詩一首提醒大家:「漫漫帶娃路,路上坑無數。以為躲的快,小心坑裡踩!」如果你是一位新手媽媽或爸爸,可以看看我自己的一些經驗,相信能讓你在育兒過程中少踩坑哦!
  • 遺產怎麼分|立遺囑,處處坑
    但是立遺囑真的處處坑,不小心就掉進去了,辛苦安排一場身後事,反而卻打了水漂。好了廢話不多說,開始正文,先簡單介紹一下【遺囑執行人】和【遺囑信託】。在開始講具體講每類遺囑之前,一定要強調一下,遺囑在法律上非常注重形式,大家一定要認真看,不然很容易掉坑,一掉坑就遺囑無效。法律一般不會輕易完全否定一項法律行為的效力,現在籤合同無效的情形也就三種,但是立遺囑中的無效情形可為「遍地」就是。看得我心驚膽戰,我覺得一定會有很多人掉坑的,所以拜託各位一定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