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見識》: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以利他之心度人生

2020-12-12 臨江一點

分享讀書、跑步以及一些生活原則。

第17篇,全文約2116字,閱讀時長約5分鐘。

今天結合第四章和第八章,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以利他之心度人生。

「事業成功,掙到了錢,卻不會花、不會理財,可能最後白忙活一場;沒有掙到錢,空有一腔理想抱負,可能也不過是幻想。因此,金錢觀不僅會對人的事業產生影響,也會決定人的幸福」。

——《見識》吳軍

我為什麼要將第八章和第四章結合起來看。在第八章中,吳軍談論什麼是正確的金錢觀,要有風險意識以及如何投資;而第四章的主題是大家智慧。吳軍從莎士比亞角度論朋友,從拉裡佩奇的角度談論經營智慧和商業模式,從巴菲特的午餐談論人生的智慧和投資,從司馬遷的《貨殖列傳》談人性和處理人際關係,最後又從摩拜單車王曉峰談到了銷售的智慧。

簡單來講,第八章是談錢和投資,第四章是談技能和格局,如何使自己值錢。一個是「果」,一個是「因」。所以我將這兩章結合起來從以下三個方面與大家一起學習和分享。

1、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以利他之心度人生

2、與智者同行

3、讓自己值錢比有錢更重要

限於篇幅長度,我將其分為三篇。本篇主要分享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以利他之心度人生。

01錢的重要性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魯迅先生講,「人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生存不是苟活;溫飽不是奢侈;發展也不是放縱」。

大到國防建設、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小到我們的教育、醫療、衣食住行,沒有哪一樣能夠離開經濟基礎的支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我們不能否定錢的重要性。

吳軍也非常贊同「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他告誡那些為了理想而奮鬥的年輕人,不要聽信了網絡和媒體過分渲染的白手起家、退學辭職創業成功的例子而盲目跟風。比爾蓋茨、扎克伯格之所以退學創業能夠成功,是由於他們找到了一條正確的掙錢的途徑,然後才退學,而不是因為退了學,讓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才成功的。因為現實情況往往是很殘忍的,很多人真的就「被置之死地」了。

先保證自己能夠生存下來,再來追求我們理想的生活。

02吳軍的金錢觀

吳軍非常佩服魯迅先生,因為他一方面拿國民政府的錢,一方面還罵國民政府。用魯迅先生的話講飯碗可以跟理想分開。但魯迅先生這種級別的人畢竟是鳳毛麟角,在我們沒有準備好創業時,不要在外面混了一圈什麼都沒有做出來,再跑回去啃老。

吳軍認為「思維方式比具體的知識更能決定人的命運」,在很多場合和作品中都曾談論過他對金錢的態度,概括起來就是5句話

1、錢是上帝存在你那裡的,不是給你的,回頭你要還給他2、錢只有花出去才是你的!3、錢和任何東西,都是為了讓你生活得更好,而不是給你帶來麻煩。4、錢是靠掙出來的,不是靠省出來的,而掙錢的效率取決於一個人的氣度。5、錢是花不光的,但是可以迅速投(投資、投機)光。

其核心要義是錢只是一種工具,錢是達成自己理想的載體之一。幸福才是目的,掙錢只是通往幸福道路的手段而已,千萬不要本末倒置。比如「前半生用命換錢,後半生用錢養命」,過度犧牲家庭幸福去掙錢,要知道任何東西都是有代價的。

在這裡我就不一一展開去說,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將其和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關於人類需求的五種層次理論結合起來去理解。

03以利他之心度人生

說完錢的重要性和吳軍對於錢的看法,我不禁想起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中的一句話,「以利他之心度人生」。

1997年,稻盛和夫在京都圓福寺出家,當時他剛做完胃癌手續,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出家後要進行個人修行,當時病後初愈,修行相當艱苦。

「初冬的寒風中,我光頭戴著鬥笠,身披藍色袈裟,赤腳穿上草鞋,挨家挨戶在施主門口誦經,懇求施捨。從未經歷過的託缽化緣,對我來說是痛苦的煎熬。伸出草鞋的腳趾,讓柏油路摩擦滲出了血,忍著疼痛走了半天,身體就像舊的抹布一樣,破碎萎縮。黃昏時分,拖著疲憊的身軀,步履蹣跚地走回寺院的途中,路經一個公園,一個正在打掃公園、身穿工作服的老婦人看見我,她很自然地跑過來,將500日元的硬幣放到了我的化緣袋中。那一瞬間,一種未曾體驗過的感動貫穿了我的全身,心中充滿了難以名狀的幸福感。

一個生活並不富裕的人,把自己的事先擱到一邊,去關心他人,這種自然的德行,讓稻盛和夫先生從中領悟了「利他之心」的真髓。

利他之心,於佛教就是與人為善的慈悲心;於基督教就是愛;於個人而言,就是為家人努力工作,幫助朋友,孝敬父母,對周圍的人的關愛之心;於企業而言就是先讓對方得利,考慮人我雙贏;於社會而言,就是有博愛之心,主動幫助和回饋社會,為社會勇於自我犧牲。

為什麼說要以利他之心度人生,我們可以辯證地看利他之心和利己之心。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開展事業和各種活動的原動力就是為了求利,這無可厚非。但這種欲望不可停留在單純利己的範圍之內,也要考慮別人和整體利益,要把個人的「私利」提升到追求整體「公利」的層面上。因為人是環境的產物,只有外在環境好了,整體利益好了,個人才會好。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自己,道理很簡單,而且以利他之心度人生,往往最終會惠及自己,擴大自己的利益。

本篇主要分享了「金錢觀」和「以利他之心度人生」,後面我們會接著分享「與智者同行」和「讓自己值錢比有錢更重要」。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吳軍三部曲之《格局》解析
    《格局》是吳軍博士繼《見識》、《態度》之後人生進階的第三部作品。對於吳軍博士,我向來是不吝於表達自己的尊敬之情。在他研究了諸多企業之後並接觸了很多商業巨子和學術界領袖以後,經常被問到能否從他們身上找到一些相似的過人之處?他們有什麼成功的秘訣,可以學習之後也獲得類似的成就?
  • 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聰明的家長應該這樣做!
    △怎樣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金錢觀是人生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對待金錢,往往是一個人如何對待人生的外顯表現。尤其現在人們提倡要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與孩子「談錢「,基本上成了家長們無法繞開的教育課題之一。聰明的人應該腦裡有錢,而不是心裡有錢,而教孩子認識錢,意義遠在錢之外。那麼,怎樣才能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呢?
  • 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那麼,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對大多數家庭而言,其實很多父母並沒有培養孩子金錢觀的意識,他們認為孩子這麼小就接觸金錢,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但事實可能與這相反。教育學家默克爾曾經說過: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中重要的環節。
  • 家長這樣教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那麼,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對大多數家庭而言,其實很多父母並沒有培養孩子金錢觀的意識,他們認為孩子這麼小就接觸金錢,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但事實可能與這相反。教育學家默克爾曾經說過: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中重要的環節。畢竟人們要想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學會創造財富並且進行管理才能夠保障自身的生存。
  • 樹立孩子的金錢觀!讓你的孩子在起跑線上領先別人
    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一輩子都會和錢打交道,但是有很多人忽視了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有了正確的金錢觀,孩子不會非名牌不買,而是想著買合適的、需要的東西,也能體會到家長的不易。教育家默克爾說:「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也是孩子們教育的重點,就像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只有讓孩子們意識到,他們想要的是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的,這樣孩子們才會珍惜。
  • 未成年人打賞,樹立正確金錢觀是治本之策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國家廣電總局發通知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要求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註冊的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同時要求平臺對最高打賞金額以及相關主播和經濟助理的暗示行為進行一定的限制。
  • 《小狗錢錢》: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邁出成為有錢人的第一步
    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背後是年輕人消費方式的改變,同時也折射出部分年輕人缺乏正確的金錢觀,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財方法。如何做才能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呢?作為父母,該如何給孩子灌輸正確的金錢觀呢?《小狗錢錢》這本書會為你揭曉答案。
  • 家有神獸必備:如何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這些揮霍掉父母血汗錢的孩子,很多都是家長眼裡的乖小孩和「學霸「,而非沉迷網路遊戲的網癮少年,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結果,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些孩子,對金錢沒有概念,沒有基本的金錢觀、消費觀,不知道掙錢的辛苦。
  • 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需要發揚感恩,避免銅臭味
    我朋友曾經跟我抱怨過她家的孩子,孩子需要什麼都會給他買,什麼也不缺他的,為啥會「偷」錢呢?事情是這樣的,我朋友本來就是比較馬大哈,在家裡有點零錢都會隨意亂放,整錢都會放在書本裡。有一次,我朋友因為要做什麼事情需要現金,到書本裡找的時候,感覺少了很多張。家裡只有自己的老公和孩子,朋友問了下老公,老公說沒用。又問了下孩子,孩子也說沒拿。
  • 如何給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這時有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拉著媽媽的手跑到他的面前,非要媽媽給他買玩具, 小老闆心想,只剩這兩個了,就送給這個小女孩吧,沒想到女孩的媽媽拒絕了,媽媽一邊付錢一邊對孩子說:「寶貝,你喜歡這個氣球就要花錢購買,這個叔叔會做玩具,他就會做很多玩具
  • 稻盛和夫的人生秘訣:利他之心與貫徹正道——《心》書評
    稻盛和夫的人生秘訣:利他之心與貫徹正道:《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書評九月初的時候,我去當了兩天交通志願者。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站在十字路口協助交警引導行人和騎行者遵守交通規則。《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是日本著名企業家、管理者稻盛和夫的收官之作,稻盛和夫在這本書中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介紹了自己的管理理念、人生哲學,同時結合了自己創辦京瓷、KDDI(第二電電)和重振日航的人生經歷,細細品讀,讓人受益匪淺,對於管理思維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稻盛和夫是何許人也?
  • 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才能認清利益潛在的危險
    除此之外,還應當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做到貧窮不退卻,富有不迷失。只要有了精神追求,才能使自己的氣場得到提升。「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孔子一直以來都視錢財如糞土,而他也是這樣教導自己的弟子的,孔子之道講的是以財富修身進德,這樣才不枉為人一世。
  • 關於良好的「金錢觀」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樹立良好的「金錢觀」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什麼才是正確的金錢觀呢? 最近看到吳軍老師,用精煉的幾句話,給出一套他認為的金錢觀說法,一起來看下。 第一句話:錢是老天爺存在你那裡的,不是給你的,回頭你還是要還給他的。 這句話理解起來不難。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到最終還是要還給老天爺,不可能帶走任何金錢。
  • 秉持利他之心,解鎖精彩人生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骨子裡就有一種「利他」精神,人生路也會越走越寬敞。用心經營,事業沒起色?如今去商場購物也好,去酒店吃飯也罷,毫不誇張的說我們都是「提心弔膽」去的,尤其是去到陌生地方。日本經營之聖(一生創辦兩個世界500強)稻盛和夫先生《活法》一書中講到:敬天愛人!所謂敬天,就是依循自然之理、人間之正道——亦即天道,與人為善。換言之,就是「堅持正確的做人之道」;所謂愛人,就是擯棄一己私慾,體恤他人,持「利他」之心。
  • 想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第一步是讓孩子「亂花錢」,別不捨得
    第二天,孩子從超市了買了很多他喜歡吃的零食和玩具,花掉500塊,媽媽問他要了100塊錢去買菜,他大方的給了媽媽。第三天,孩子和小夥伴出去玩,請大家吃了不少好吃的,花掉300塊,媽媽要去買生活用品+買菜,問孩子要了200塊錢,他大方的給了媽媽。
  • 4個小方法,正確培養孩子的金錢觀,讓孩子終生受益
    這些新聞讓我們啼笑皆非,卻又夾雜著一絲心酸和擔憂——孩子沒有正確的金錢觀意識太可怕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該如何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呢?01.我想未來等我的孩子長大了,我也會如此訓練他。現在的孩子生活在富裕的時代,不知道錢到底是什麼,也從不懂克制欲望,想要什麼都纏著大人買,這樣長大後很可能為了想要的東西而負債纍纍。而從小有正確金錢觀的孩子,才能懂得控制欲望,合理分配錢財。03.
  • 如何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有錢就是好,可以滿足我們對物質生活的追求;但對於金錢,我們要擺正觀念。答案是很明顯的,要融入生活中,孩子的金錢觀念還是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那麼,如何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呢?1.學會儲蓄不管怎麼樣,當今的孩子多少都會有零花錢的,還有每年春節長輩們給孩子們的壓歲錢也不少,這些大點的數額都可以給孩子儲存起來,由父母代為保管。
  • 缺乏財商的孩子太可怕了,及早培養孩子的財商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細思極恐,其實這幾件事情的主要責任來源於家庭教育,歸根到底是家長沒有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孩子在平時消費的時候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導致孩子對金錢沒有足夠的認知,在面對金錢的時候沒有概念。
  • 如何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所以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明白父母的錢來之不易的,不能亂花錢要正確地理解金錢,讓孩子明白錢雖然在生活中必需的,但是錢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掙來的並且金錢也不是萬能的。它買不到時間、生命、健康等人生更寶貴的東西。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如何讓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呢?
  • 樹立正確金錢觀 「我有錢」的「教育」要不得
    三歲女孩遲到遭拒,卻兩次大喊「我有錢」,如此回答,不得不讓人為之驚愕。雖說「童言無忌」,雖然天真無邪的孩子只是「我口說我心」,但「我有錢」這樣驚人的回答同樣讓人憂心忡忡。  儘管「兒童成人化」已不是新鮮說法,但是看到說「我有錢」的3歲女孩,人們還是驚詫孩子為何年紀小小就滿身銅臭味,滿腦子都是潛規則。如此擔心並非杞人憂天,缺少了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孩子的成長自然不會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