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學習很努力,卻一直沒啥進步?
為什麼用心經營事業,卻舉步維艱?
…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困惑,那麼有啥秘訣能解開這些困惑,讓我們活得更明白呢?
《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從小就聽過,可是現實社會中,誰要是真學孔融,估計基本上都會說那個人腦子有病吧!有好的東西不自己留著,竟然拿給別人。
正是這種自私自利的想法,讓我們活得越來越累。
努力學習,卻沒啥進步?
自從我國實施「優生優育」計劃後,小孩子從小就很聰明,學啥都快,但學到一定時候,就很容易遇到瓶頸,成績就很難再往上升。
這也是如今我國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很多家長都吃過沒文化的虧,都知道孩子教育是重中之重,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通常情況下,就是給孩子上各種補習班,最後效果也是差強人意。很多孩子因為負擔過重,甚至開始產生厭學情緒,最後得不償失。
其實有一種方法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同時又能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那就是,讓孩子主動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相互交流學習,或者回家給爸爸媽媽「講課」,告訴爸爸媽媽自己又學到了什麼。
這方法都是讓孩子在輸出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思考,不但能讓孩子學的更紮實,還能體會到分享知識、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骨子裡就有一種「利他」精神,人生路也會越走越寬敞。
用心經營,事業沒起色?
如今去商場購物也好,去酒店吃飯也罷,毫不誇張的說我們都是「提心弔膽」去的,尤其是去到陌生地方。
新聞也經常報導「xxx景區宰客事件」,「青島大蝦xx一隻」…這類新聞層出不窮。
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現象呢?
歸根結底還是自私心理作祟,商家只想著自己利益最大化,從不在乎顧客心理感受。
經營事業會很辛苦,需要很用心。但是心態出了問題,再用心也沒用,學再多營銷知識也沒意義,學了只會更多套路。
想要事業越做越好,必須先調整心態。日本經營之聖(一生創辦兩個世界500強)稻盛和夫先生《活法》一書中講到:敬天愛人!
所謂敬天,就是依循自然之理、人間之正道——亦即天道,與人為善。換言之,就是「堅持正確的做人之道」;所謂愛人,就是擯棄一己私慾,體恤他人,持「利他」之心。
只有秉持「利他」之心,做到敬天愛人,方可讓事業越做越好。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者,成就往往如曇花一現。
佛家說:「佛有三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老子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中心。」
毛主席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
留意下周圍,不難發現,優秀的人,都秉持利他之心這一共性。
馬雲,俞敏洪等商業大佬,經常在公開場合分享自己心得體會。
反觀,越底層的人,卻越自私,越活越累。
如今這浮躁的社會,越來越多人認為金錢至上,覺得只要有錢就行。
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一味的追求金錢,不僅讓我們身邊很多東西比如親情、友情等變了味兒,更容易迷失自我。
只有秉持利他之心,方能解鎖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