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利他之心,解鎖精彩人生

2020-12-12 新媒體運營V

為什麼孩子學習很努力,卻一直沒啥進步?

為什麼用心經營事業,卻舉步維艱?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困惑,那麼有啥秘訣能解開這些困惑,讓我們活得更明白呢?

《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從小就聽過,可是現實社會中,誰要是真學孔融,估計基本上都會說那個人腦子有病吧!有好的東西不自己留著,竟然拿給別人。

正是這種自私自利的想法,讓我們活得越來越累。

努力學習,卻沒啥進步?

自從我國實施「優生優育」計劃後,小孩子從小就很聰明,學啥都快,但學到一定時候,就很容易遇到瓶頸,成績就很難再往上升。

這也是如今我國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很多家長都吃過沒文化的虧,都知道孩子教育是重中之重,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通常情況下,就是給孩子上各種補習班,最後效果也是差強人意。很多孩子因為負擔過重,甚至開始產生厭學情緒,最後得不償失。

其實有一種方法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同時又能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那就是,讓孩子主動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問題,相互交流學習,或者回家給爸爸媽媽「講課」,告訴爸爸媽媽自己又學到了什麼

這方法都是讓孩子在輸出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思考,不但能讓孩子學的更紮實,還能體會到分享知識、幫助別人帶來的快樂。

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骨子裡就有一種「利他」精神,人生路也會越走越寬敞。

用心經營,事業沒起色?

如今去商場購物也好,去酒店吃飯也罷,毫不誇張的說我們都是「提心弔膽」去的,尤其是去到陌生地方。

新聞也經常報導「xxx景區宰客事件」,「青島大蝦xx一隻」…這類新聞層出不窮。

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現象呢?

歸根結底還是自私心理作祟,商家只想著自己利益最大化,從不在乎顧客心理感受。

經營事業會很辛苦,需要很用心。但是心態出了問題,再用心也沒用,學再多營銷知識也沒意義,學了只會更多套路。

想要事業越做越好,必須先調整心態。日本經營之聖(一生創辦兩個世界500強)稻盛和夫先生《活法》一書中講到:敬天愛人

所謂敬天,就是依循自然之理、人間之正道——亦即天道,與人為善。換言之,就是「堅持正確的做人之道」;所謂愛人,就是擯棄一己私慾,體恤他人,持「利他」之心

只有秉持「利他」之心,做到敬天愛人,方可讓事業越做越好。一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者,成就往往如曇花一現。

佛家說:「佛有三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老子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中心。」

毛主席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留意下周圍,不難發現,優秀的人,都秉持利他之心這一共性。

馬雲,俞敏洪等商業大佬,經常在公開場合分享自己心得體會。

反觀,越底層的人,卻越自私,越活越累。

如今這浮躁的社會,越來越多人認為金錢至上,覺得只要有錢就行。

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一味的追求金錢,不僅讓我們身邊很多東西比如親情、友情等變了味兒,更容易迷失自我。

只有秉持利他之心,方能解鎖精彩人生!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的人生秘訣:利他之心與貫徹正道——《心》書評
    稻盛和夫的人生秘訣:利他之心與貫徹正道:《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書評九月初的時候,我去當了兩天交通志願者。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站在十字路口協助交警引導行人和騎行者遵守交通規則。《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是日本著名企業家、管理者稻盛和夫的收官之作,稻盛和夫在這本書中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介紹了自己的管理理念、人生哲學,同時結合了自己創辦京瓷、KDDI(第二電電)和重振日航的人生經歷,細細品讀,讓人受益匪淺,對於管理思維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稻盛和夫是何許人也?
  • 吳軍《見識》: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以利他之心度人生
    1、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以利他之心度人生2、與智者同行3、讓自己值錢比有錢更重要限於篇幅長度,我將其分為三篇。本篇主要分享如何樹立正確的金錢觀,以利他之心度人生。03以利他之心度人生說完錢的重要性和吳軍對於錢的看法,我不禁想起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中的一句話,「以利他之心度人生」。
  •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是《活法》的續篇,稻盛和夫基於對自己八十多載人生經歷的思考,將一切成功歸結於利他之心,他認為,「凡是能夠確信是基於利他、發自『善意的動機』的事業,最後無一例外,都能獲得好的結果。」那麼,稻盛和夫是如何貫徹這一人生哲學呢?
  • 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這是日本被譽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先生基於自己八十多年人生經歷的思考和總結,也是他最想要告訴人們的,想要留給這個世上的一件事情。他說,人生的一切都是內心的投射,都是自己的內心吸引而來的。
  • 稻盛和夫的人生法則:所謂的人生贏家,不過是擁有「利他心」
    如何能夠成為「人生贏家」呢?日本著名的企業家稻盛和夫在《心》中講到,實現成功和幸福的唯一關鍵,就是要有「利他」之心。這份「利他之心」就是關愛他人的善良之心,就是在生活中要有為他人盡力的心。這聽起來似乎跟一貫認知的「成功學」背道而馳,但是這其中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
  • 常懷利他之心,人生就不再苦
    一顆利他之心可以說是非常健康的心態,能讓我們活得健康長壽和接近內心最真實的快樂,對成長和修行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入菩薩行論》中有言, 有了一顆利他之心,面對一切就會有一種隨緣的感覺;而沒有利他之心,自私心就會越來越頑固,因此會常常陷入痛苦的境地。人人都有各種各樣的煩惱、缺陷、痛苦,應常常去反思自己,學著不以自我為中心,這樣利他之心就會顯現,所謂的煩憂也會自然減少。
  • 《天道》思維:破解成功的密碼其實並不難,學會秉持一顆利他的心
    這是一部涉及範圍很廣的小說,尤其是小說的主人公丁元英,他是一個真正的牛人,是股市的奇才,很有經商頭腦,他曾經用一年的時間把兩億資本翻了一倍,丁元英的思維方式跟上戰技巧值得每一位商務人士學習。《遙遠的救世主》主要就是講了丁元英幫助幾個「音響發燒友」跟著名貧困村王廟村改變命運的故事,丁元英為他們籌謀,規劃的過程對於經商之人很有用。事情的起因就是女主角(也是後來丁元英的女朋友)找「音響發燒友」葉曉明裝音響,幫助葉曉明認識了高人丁元英。
  • 稻盛和夫的新書《心》:成功和幸福,離不開「利他之心」
    著名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說,她後來接觸過這個男孩,小孩天性善良,有一顆「利他之心」。關鍵時刻,利他之心能救命。當然,這是一個極端案例。實際上,宇宙間的一條真理是:懷有利他之心,最終會走向利好,讓自己受益。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稻盛先生在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給了答案。 他說:「心在哪裡?心就是良心,心的本質是真善美!」。 而良心,就要「利他」。比如「水利萬物而不爭」,利萬物便是利他,再比如「君子厚德載物」,要能承載一切,必須要有利他之心,同樣在孔子眼裡「仁者愛人」,仁愛者,沒有利他之心怎麼能稱得上仁愛。
  • 最有價值的人生法則:懷有利他之心
    在他的最新著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他指出「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即我們人生中的一切事物都由我們的內心所塑造,內心的想法可以影響和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稻盛先生就是秉持著一顆「心」,去觀察和順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從而獲得自身持續的、良性的成長發展並走向幸福。
  • 許振榮:樸素的利他之心鑄就成功人生
    一顆善良的心,一份大愛的情懷,便是一生的追求。他有著二十歲的朝氣,四十歲的體魄,精力旺盛,神採奕奕,目光炯炯有神,初見以為他正值中年,殊不知他是一位歷經滄桑、年過花甲的老人。俗話說「相由心生」,鶴髮童顏,時刻保持年輕的狀態,皆因他有著一顆赤子之心,任憑風雲變幻,歲月流逝,依然笑看人生。
  • 稻盛和夫:「自利則生,利他則久」利他之心為地基建立成功的大廈
    沒有『自利』,人就失去了基本的生存動力;而『利他則久』,『利他』也是人類天性中的一部分,沒有『利他』,人的生活和事業就會失去平衡,最終只會是一敗塗地。」————稻盛和夫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人們的欲望不斷膨脹,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丟失了自己的初心,忘記了自己來時的路。
  • 《心》|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利他之心之路
    而這一切都是源於心,源於利他之心!《心。》因為他是孩子王,這是一種天生的領袖氣質,對於他創辦公司,經營企業也都是一種鍛鍊。對這於一個孩子來說,看上去單純而樸素的行為,他人優先,將自己放在後面,是最早的利他之心的開始。
  • 利他之心,才是應有的心態
    要把自私自利的心念改成利他之心,從心到行處處利他,才能夠與道相應,因為佛菩薩的發心,都是以利他為本,我們從佛菩薩的大願上就能夠看的非常清晰,阿彌陀佛大願,地藏菩薩大願,觀音菩薩大願,無不是在處處利他,像地藏王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永遠在地獄度眾生,觀音菩薩的度盡眾生願
  • 團結友愛,懷抱利他之心
    積善之家有餘慶。利他的行為就是以親切、同情、和善、慈悲之心去待人接物,這種行為,一定會給你帶來莫大的幸運。積善、思利他,這是Honorwood堅持多年的員工守則,也是Honorwood大家庭裡,代代家人每天持續的一項實踐。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失敗也好,所有一切,歸根結底,要看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利他之心」發揮出來。一個外行人,在危急時刻挽狂瀾於既倒,保住了三萬多人的飯碗,他究竟做對了什麼?答案寫在了稻盛和夫所著《心》這本書中:「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 情商高的人,都抱有一顆感恩之心做人,秉承利他之心做事
    馬雲曾說過,21世紀是利他主義的時代,正如他所說:「我一直的理念,就是真正想賺錢的人必須先看輕錢。如果你心裡老是想著錢,一定不可能賺錢的。 情商高的人,都抱有一顆感恩之心做人,秉承利他之心做事。
  • 心存利他之心,福報會回到自己身上,美好會不期而至
    無論是生活還是事業,心存利他之心,百利而無一害。長存利他之心,別人就一定能夠感知你的真誠,自然也會給你一個回贈,互惠互利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很多時候如果我們能夠多一些利他之心,很多美好就會不期而至。2韓國北部的鄉村公路邊有很多柿子園,金秋時節來這裡,隨處可見農民採摘柿子的忙碌身影。
  • 【作文微課】定比定律:敬天愛人 利他之心
    【優秀標題】1、利人利己,並行不悖2、世界因「利他」而美好3、做利他之人,贏美好人生4、利人者,人恆利之5、利己修身,利他平天下6、始於利己,終於利他7、先利他人,再利自己8、「利他」亦「利己」9、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活法》:「磨鍊靈魂,就會產生利他之心,只要抱有這樣的好心腸,為社會,為他人著想,並落實在行動中,你的命運就一定會向好的方向轉變。」10、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聖家族》:「『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醜。」11、《佛說十善業道經》:「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wéi),修養,修為。
  •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當利他思維遇上裝滿水桶的人生指南
    稻盛和夫先生是一個成功的經營者,他的三家企業——京瓷,KDDI,日航,都是世界級的知名企業,在這本《心》中,老先生將他一生的經營經驗,用人生哲學的方式,慢慢道出。他將人生一切得失,歸於一個字:心。他說,「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心靈塑造現實,心靈驅動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