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微課】定比定律:敬天愛人 利他之心

2021-02-19 項仁軍名師工作室

【真題速遞】

2020屆鄭州市「一檢」預測卷)

【辯論視頻】 

辯題題目:利己利他是更好的生存策略

正方反方:馬來西亞國能大學VS香港大學

【審題立意】

正方:應該「利己」

反方:應該「利他」

應該「利己」合理利己,不只為利己,不損人利己,有助於把握機會,提升自我,進而激發群體競爭的活力,增進公共利益的總體提升。很多時候,個人為自己的利益付出越多,社會從他利己的行為中間接得益就越多。其實質為零和博弈,但從「利己」出發,行動和結果「利他」,並不是自私。我們反對「利己主義」,更反對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應該「利他。「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利他」,人們優先為他人、社會和國家利益而長期持久行動,不是不求回報地犧牲個人利益,而是公平合作、互利共贏。我們反對「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更反對「偽利他主義」的奸詐自私。

從利己走向利他。《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要辯證看待「利他」與「利己」的關係,只有「利他」,才能真正實現「利己」。

《孟子•離婁下》:「仁者愛人。」墨子反對儒家所強調的血緣與等級上「愛有差等」,主張「兼相愛,交相利」,提倡愛人如己,以「兼愛」解決社會矛盾,實現物質利益的平等互利。只有剷除私天下的社 會弊端,才能實現天下為公、世界大同。正如《禮記·禮運》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優秀標題】

1、利人利己,並行不悖

2、世界因「利他」而美好

3、做利他之人,贏美好人生

4、利人者,人恆利之

5、利己修身,利他平天下

6、始於利己,終於利他

7、先利他人,再利自己

8、「利他」亦「利己」

【名言警句】

1、《論語·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2、《孟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吾善養吾浩然之氣。」

3、《莊子·逍遙遊》:「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4、橫渠四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5、魯迅:「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

6、于右任:「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7、習近平:「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8、法國「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阿爾貝·加繆《加繆手記》:「利他主義一如享樂,是一種誘惑。」

9、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活法》:「磨鍊靈魂,就會產生利他之心,只要抱有這樣的好心腸,為社會,為他人著想,並落實在行動中,你的命運就一定會向好的方向轉變。」

10、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神聖家族》:「『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醜。」

11、《佛說十善業道經》:「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wéi),修養,修為。 

【考場範文】

利他之水  潤己之心

高三一班 胡佳惠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趨行於人世的軌道,覽遍群山的卓爾不群,方能領悟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的奧秘。以利他為善良之初,方為植根於內心的修養,胸懷天下的超然之始。

以利他之水,養舉世之正氣。許多時候,我們總是過遲地意識到奇蹟曾經就在我們身邊。但這並能阻擋利他主義者為他人著想的善良。每個人都是一粒小小的種子,渴望衝破桎梏,迎接嶄新的日光。貝索勒與普魯斯特關於定比定律各抒己見,相互爭執了十年之久。在普魯斯特的演講中,他指出:發現定比定律,貝索勒有一半的功勞。他沒有否定貝索勒的努力,在「利他」同時也正是「利己」。為何不能說「利他也是利己」?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而「利他」正是活水源泉,帶來了「利己」這一渠清泉。

以利他之水,養有根之木。世上萬事萬物,向來都不是絕對的。倘若別人都在承受苦難,幸福也不會落在一個人的頭上。由此可見,每個人都不應只是「利己」,更因「利他」,為集體著想。這樣方可在路過的每一處風景留下自己不可磨滅的印跡。民間流傳著一句諺語:「再大的烙餅,也大不過烙它的鍋。」而我們做人的格局正恰恰是我們未來的那張鍋。或許你不曾在意,但一滴雨露便可喚醒一株頑強的生命,一句溫馨的話語便可使人心生善意,迷途知返。有根之木須利他之水,方可枝繁葉茂,無限榮象。

以利他之水,胸懷天下。當今的世界是發展的,相互融合的。同樣如今的中國也需要我們這一代人走好腳下的長徵路,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一個胸懷天下的人必定不會被時代所拋棄。能夠融入如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定是那些善於「利他」的人,而後「利己」的「愛人」仁者,更是「兼相愛,交相利」的互利共贏的合作者。沒有人能夠脫離他人而獨立馳騁於時代的疆場。修身正心,從自己做起,「養吾浩然之氣」。不是水的載歌載舞,卵石何以臻於完美。有利他之水,何愁不能滋潤乾旱的土地,綻放燦爛的心花。同樣,沒有「利他」的胸懷,何以成就植根於內心的修養。從「小我」中脫離,關注人類的「大我」,才是真正的「利己」之道。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至善若人,人善「利他」而後「利己」。或許這就是人類能夠至今屹立而不倒的原因吧。

破千山萬水,尋世間奧秘。善良的人可能不是最厲害的,但他一定是以「利他之水,潤己之心」的人,是能夠洞察萬物,胸懷天下的人。  「利他」並不是犧牲自己,而是人世間最純粹的「利己」。希望每個人都不要甘於現狀,要為他人著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利己」者。

署名:某某某

2019年12月24日

相關焦點

  • 秉持利他之心,解鎖精彩人生
    日本經營之聖(一生創辦兩個世界500強)稻盛和夫先生《活法》一書中講到:敬天愛人!所謂敬天,就是依循自然之理、人間之正道——亦即天道,與人為善。換言之,就是「堅持正確的做人之道」;所謂愛人,就是擯棄一己私慾,體恤他人,持「利他」之心。
  • 利他之心,才是應有的心態
    我們學佛修道都想求感應,都想與道相應,與法相應,與佛相應,打坐都想著能夠得定,最好能一定多少天,但是現實中,真正有感應的卻不多,越是沒有感應,就越是火急火燎的去求,越求越沒有感應,嚴重的損傷道心,性子急的人可能就道心退轉了,究其根本原因,還是頻道不對,你跟佛菩薩不在一個頻道上,所以怎麼使勁都不能夠相應
  • 2020高考作文熱點題目預測(發言稿篇)
    【文題解析】:     1.審原材料一一此一模作文屬於「話題型「材料作文,作文的核心話題是「利己和利他」。原材料以老子名言引出「利他「精神,然後提及中國傳統文化中古賢人「自利利他,胸懷天下」之境界,即,融利己於利他之中,完成自他二利。最後是現代不少人的狹隘甚至錯誤觀點:利他和利己是對立的,利他就是犧牲自己,利他思維違背人的本性,因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稻盛先生在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中給了答案。 他說:「心在哪裡?心就是良心,心的本質是真善美!」。 而良心,就要「利他」。比如「水利萬物而不爭」,利萬物便是利他,再比如「君子厚德載物」,要能承載一切,必須要有利他之心,同樣在孔子眼裡「仁者愛人」,仁愛者,沒有利他之心怎麼能稱得上仁愛。
  • 【微課觀摩】質量守恆定律
    適用於初中化學多個版本教材的新課、複習課教授,其中人教版是九年級化學第五單元第一節第一課時《質量守恆定律》第91-95頁內容。微課中考複習階段也可用。二、教學目標1. 從宏觀和微觀角度,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含義和本質2. 體驗探究問題的過程,通過量化實驗及其分析,獲得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三、 教學重點:從宏觀和微觀角度,理解質量守恆定律的含義和本質。
  • 團結友愛,懷抱利他之心
    積善之家有餘慶。利他的行為就是以親切、同情、和善、慈悲之心去待人接物,這種行為,一定會給你帶來莫大的幸運。積善、思利他,這是Honorwood堅持多年的員工守則,也是Honorwood大家庭裡,代代家人每天持續的一項實踐。
  • 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這是日本被譽為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先生基於自己八十多年人生經歷的思考和總結,也是他最想要告訴人們的,想要留給這個世上的一件事情。他說,人生的一切都是內心的投射,都是自己的內心吸引而來的。
  • 利他之心,付出一分,收穫萬分
    利他之心,是稻盛和夫在他的最新著作《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中主要的觀點之一,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對於這種認知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由於沒有真實的經歷,也沒有真切的理解。最近,我接觸到了一些市場推廣方面的工作,今天為市場部出了一份市場推廣的話術。
  • 《心》|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利他之心之路
    而這一切都是源於心,源於利他之心!《心。》因為他是孩子王,這是一種天生的領袖氣質,對於他創辦公司,經營企業也都是一種鍛鍊。對這於一個孩子來說,看上去單純而樸素的行為,他人優先,將自己放在後面,是最早的利他之心的開始。
  • 怎樣寫好作文微課視頻(89講全攻略)
    寫作文微課第10課:前後照應 寫作文微課第11課:虛實結合 寫作文微課第12課:動作描寫 寫作文微課第13課:外貌描寫 寫作文微課第14課:排比 寫作文微課第15課:審題技巧之找動詞 寫作文微課第16課:介紹家鄉的景物 寫作文微課第17課:小學生怎麼寫書信 寫作文微課第18
  • 稻盛和夫的新書《心》:成功和幸福,離不開「利他之心」
    著名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說,她後來接觸過這個男孩,小孩天性善良,有一顆「利他之心」。關鍵時刻,利他之心能救命。當然,這是一個極端案例。實際上,宇宙間的一條真理是:懷有利他之心,最終會走向利好,讓自己受益。
  • 參加2020海峽兩岸敬天祈福盛典有感
    我初知敬天祈福活動大約有兩年時光,當時在網上經過一番搜索了解後,心中便有所感觸,想著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現場感受感受。今年能夠有幸作為良心讀書會代表參加敬天祈福,甚是欣慰!謝天謝地「一陰一陽之謂道」,這是曾教授在講解《易經》時最常說的一句話。
  • 「心和塾」
    思維方式是精神應有的狀態或對待人生的態度,如有一顆感恩的心,充滿善意、有理想、態度溫和,知足、不自私、沒有強大欲望等等;所謂熱情,是指從事本職工作的激情或努力的態度。稻盛先生特別肯定努力的作用,強調做任何事一定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努力到老天爺相助的那一刻。一件事的成功很多時候並非取決於外部條件的優劣,更多是取決於做事人的態度。
  • 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學: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是《活法》的續篇,稻盛和夫基於對自己八十多載人生經歷的思考,將一切成功歸結於利他之心,他認為,「凡是能夠確信是基於利他、發自『善意的動機』的事業,最後無一例外,都能獲得好的結果。」那麼,稻盛和夫是如何貫徹這一人生哲學呢?
  • 稻盛和夫:以利他之心做經營
    在這個宇宙間,常吹著一股「他力之風」,它推動森羅萬象、一切事物不斷向著更好的方向前進。然而,如果一味地強調「我呀我的」,在用「利己之心」揚起的風帆上,因為布滿了孔洞,任憑「他力之風」如何吹刮,那風都從孔洞中穿過,無論風帆升得多高航船也不會前行。
  • 稻盛和夫:「自利則生,利他則久」利他之心為地基建立成功的大廈
    沒有『自利』,人就失去了基本的生存動力;而『利他則久』,『利他』也是人類天性中的一部分,沒有『利他』,人的生活和事業就會失去平衡,最終只會是一敗塗地。」————稻盛和夫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人們的欲望不斷膨脹,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開始丟失了自己的初心,忘記了自己來時的路。
  • 稻盛和夫的人生秘訣:利他之心與貫徹正道——《心》書評
    稻盛和夫的人生秘訣:利他之心與貫徹正道:《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書評九月初的時候,我去當了兩天交通志願者。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站在十字路口協助交警引導行人和騎行者遵守交通規則。《心——稻盛和夫一生的囑託》是日本著名企業家、管理者稻盛和夫的收官之作,稻盛和夫在這本書中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介紹了自己的管理理念、人生哲學,同時結合了自己創辦京瓷、KDDI(第二電電)和重振日航的人生經歷,細細品讀,讓人受益匪淺,對於管理思維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稻盛和夫是何許人也?
  • 稻盛和夫: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一個外行人,在危急時刻挽狂瀾於既倒,保住了三萬多人的飯碗,他究竟做對了什麼?答案寫在了稻盛和夫所著《心》這本書中:「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大道至簡,稻盛和夫先生將經營之根本歸結為:「利他之心」。」他將公司存在的意義從「利己」轉變為「利他」,同時倡導員工抱利他之心,行利他之事。開頭我們提到稻盛和夫在日航進行的改革,他要求員工以「利他之心」服務客戶,讓乘客產生「下次還想乘坐那架飛機」的想法,接待服務不能只講形式,必須對乘客充滿感謝之心,充滿親切、溫暖和關懷。
  • 利他之心,幫客戶解決問題你的生意才會有競爭力
    今天我們繼續來講這本書,活法,昨天我們說到了利他之心,作者有一段時間,去寺廟修行,有一次他在公園裡做苦行僧,沒想到打掃公園的阿姨給了他500日元,這讓他頓時感受到了溫暖。雖然這500日元微不足道,但是作者卻覺得這是最善最美的舉動,這就是所謂的利他之心,善待他人。每個人都應該想到奉獻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