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12幅諷刺插畫,你真的看懂了嗎?看看插畫設計者本人怎麼說
導讀:當今社會發展速度過快,無形之中暴露出了很多現實社會中人類不自知的一面,很多藝術家熱衷於通過創作一些諷刺類型的插畫,間接的告訴人們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以便於自省、糾正、進步。但正如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同一幅插畫也被不同的人解讀成不同的意思,從而與插畫設計者本身所要傳達的意思背道而馳。
-
當大學變成公司,高校教師也難逃「學術KPI」
加拿大女王大學英文系教授瑪吉·伯格與加拿大布魯克大學英文系教授芭芭拉·西伯共同創作了《慢教授》一書,控訴公司化管理制度對學術研究的侵蝕、對青年學者的控制,人們不是「管理時間」而是「被時間管理」,同事不再是「學術同仁」而是「競爭對手」,傳統意義上的「教授」已經不復存在。以下內容整合摘編自《慢教授》一書,較原文有刪節修改,小標題為編者所加,經出版社授權發布 。
-
小豬佩奇不是豬嗎,為什麼變成了社會人?
\n社會人重回舞臺"],[20,"\n","32:3"],[20,"鍋蓋頭、緊身褲和豆豆鞋,當「社會搖」一哥牌牌琦帶著小弟們,對著你瘋狂甩動蔥細的胳膊和大腦袋,來自中學時代的遠古記憶瞬間又在你大腦中甦醒——他不就是那個騎著小電驢總出現在學校附近街角、嘴裡叼根煙邪魅一笑的「社會青年」嗎?
-
什麼是國家開放大學,開放學歷有用嗎?難道真的不被社會認可嗎?
沒有了解過成人繼續教育的人可能對於國家開放大學還是很陌生的,不知道到底什麼是國家開放大學,更不知道開放大學學歷有用嗎?首先我們來了解什麼是國家開放大學,了解完之後就會知道開放大學學歷有沒有用了。學歷提升開放大學有用嗎?
-
諷刺!公平?優秀的雙一流大學不招專升本的專科生
學歷重要嗎?重要!每年高考人數都以爆炸式的增加,而復讀人數更是連年創新高,不然不會這麼多人選擇復讀。而高考是個選拔,拔尖式的教育,蛋糕小,人多,分不過來很正常。但是沒成為本科生的專科生就註定籠罩在學歷的陰霾之下嗎?
-
全英TOP、難申的學術聖地——牛津大學
牛津大學在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錄取標準極高,競爭極其激烈,常年在「超難申」大學榜單佔有一席之地。 棕櫚君今天將為大家介紹這所頂尖名校的基本信息、優勢專業和錄取要求,幫助有意向申請牛津大學的同學更好地了解目標院校和專業。
-
反套路的愛情喜劇,《難道不浪漫》嗎?
《難道不浪漫》試圖給你做一塊紅絲絨蛋糕,然後請你吃掉。看的時候甘甜如蜜、樂在其中,但看完後你會發現自己是多麼渴望一些更加真摯的東西。故事的內容很簡單,一個素來排斥愛情喜劇的女孩發現自己的生活偏偏陷入了一場愛情喜劇。
-
百年樹人大計,菁莆校園理應純粹學術氛圍
這個事情,小谷回想起自己童年,少年,青年遇到的老師,很慶幸,小谷沒有遇到如此明目張胆如潑婦類的老師,更談不上說父母親或小谷為了編排好的座位位置,或想讓老師特殊照顧自己而去給老師送過禮,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都沒有給任何一個老師送過禮,也很慶幸,也沒有任何老師因為沒有收到小谷父母送的錢財禮而刻意針對為難小谷,小谷也快樂的畢業出來社會,這樣看來,難道這種現象只是冰山一角?
-
請思考:難道貧困縣就不應建豪華學校嗎?
我們不禁的要問,難道貧困縣就不應建豪華學校嗎?只有讓富裕縣建豪華學校就對嗎?就公心而論,營建豪華校舍沒有錯,如果內面的帳目合規,應為該縣要大點讚!!同時,更希望貧困縣多建豪華學校讓貧困落後地區孩子們也能擁有幸福美好、舒適美麗的校園生活啊!!
-
都2020了,還在用生孩子警告諷刺女權嗎?
今天小七看了一篇博文,文章細數了在家庭生活中女性的付出,全文用一小部分篇幅提到了女性的生育成本。在我看來,文章其實還是蠻客觀的,但是令我想像不到的是,熱評第一居然是「都2020年了,還生孩子警告呢?」不少生育能力有問題或者不願意生孩子的女性在婚戀中經常會被說「不能給夫家留個種」「不能延續香火」「不能傳宗接代」。很多社會現象都證明了目前社會的主流觀念和意識,其實還是更傾向於孩子的歸屬更多地在男方而非夫妻二人。
-
大學校園是個小社會……成都大學生畢業典禮傷人事件之惑
來源於網絡大學校園,本是千萬莘莘學子心中的聖地,是象牙塔。讓孩子走進大學,是無數家長心中的希望和未來。來源於網絡這些事件的發生讓人頭皮發麻,看得膽顫心驚,也導致有些人在對大學校園的認知上蒙上了陰影。大學校園,還是聖地,還是希望和未來嗎?還值得期盼嗎?怎樣看待大學校園存在的問題?
-
逃課網的出現是對高等教育的莫大諷刺
對這樣的網站,學術該討當討之,教育該起訴則當起訴之,家長該責難當責難,學生該自拒當拒之。據《重慶晚報》報導,逃課、代課、幫答「到」,這些在大學校園裡司空見慣的秘密行為,如今被搬到了網上。一個名叫逃課網的網站,創辦不到三個月,就迅速吸納了註冊用戶約500人,並順利收到了第一筆投資資金。
-
大學應不應該開設戀愛必修課?
01 最新一季《奇葩說》第五期節目的辯題是「大學必修戀愛課,你支持嗎?」 而微博上有關「大學應不應該開設戀愛必修課」這個話題,閱讀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3.2億。 戀愛是大學相關衍生詞中被聯想到次數最多的詞語。 「大學」這一詞語往往藏著青春期的男生女生對戀愛最美好的想像和嚮往。
-
苗綠:國際學術交流不應被政治化
美國康奈爾大學、聖母大學和西北大學都發表了相關的不配合聲明。事實上,此前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和司法部(DOJ)開展對部分華裔教授、學生的調查時,美國大學拒絕配合的聲音就遠高於支持。美國學界普遍認為多元化對美國大學開放的學術氛圍做出積極貢獻,同時認可眾多中國學者在科研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對美國的支持。
-
大學應不應該開設戀愛必修課
你覺得自己不會談戀愛,或者是你有過多次戀愛經驗,卻每一段戀愛的結果都不盡如人意,你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有愛和不愛的權力,所有你認為在大學開設一門戀愛必修課是否必要呢? 網友們針對這個辯題所持的態度,支持與反對皆有。
-
科學網—全面取消學術論文發表要求應慎重
上海大學相關學位評定委員會可能會重新討論柴某的訴求,但是結果要麼是駁回柴某關於重新審議其學位的申請,要麼是接受柴某關於重新審議其學位的申請,但是會反對授予柴某博士學位。 當然,作為高校教師,筆者更關心的是,是否要叫停研究生培養中對論文發表的要求。現在研究生教育越來越多元化,應針對不同層次和類型做不同的判斷。
-
應一視同仁 學術倫理不能只要求年輕人
臺灣《中國時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最近一個月發生了兩起學術抄襲事件,都對臺灣學術界的國際聲望造成打擊。遺憾的是,社會似乎忽略了其重要性,而「行政院國科會」所表現的態度更是令人錯愕。 社評說,我們在此先對事件原委做些整理,再分析其後果與影響。去年十二月,中興大學某教授刊於世界頂尖期刊《細胞》(Cell)的論文遭人檢舉其繪圖造假。
-
國之重器育之重鼎,中科院鼎力相助的三所院校,如今成為學術聖地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關於我國中國科學院合作下,成為我國「育之重鼎」的三所實力超群的大學!TOP1: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各研究所一說到中科院,最為讓大家所熟知的就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的所有研究院。
-
杜甫的《贈花卿》是諷刺詩嗎?
杜甫上元二年(761)在成都所作《贈花卿》,就是這樣一個獨特的文本:關於此詩題旨向有兩種看法,其一認為此詩是單純的贈詩,杜甫在詩中主要讚美了席上樂曲之動聽,令人回味不絕,以至於產生了「此曲只應天上有」的錯覺和驚嘆;另一種觀點則認定此詩名為題贈,實含諷刺,尤其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二句,更是含而不露地諷刺了花敬定(或曰「花驚定」)其人僭越制度、擅用天子禮樂的不軌行為
-
專訪合肥小牛津·聖地雅閣幼兒園園長 幼兒園應是孩子白天溫馨的家
從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到合肥小牛津·聖地雅閣幼兒園的園長,自詡從小是「孩子王」鄭柏林從事幼兒教育12年來,恪守師德,愛孩子,懂孩子,用心捕捉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和震撼點。「幼兒園應是孩子白天溫馨的家。」作為聖地雅閣幼兒園這個大家庭的「媽媽」,鄭柏林一直用愛澆灌呵護自己的「小樹苗」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