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上熱搜,瘋狂賣慘,這是目前P2P網貸機構被清零後,最為真實的場景寫照。
11月27日,隨著監管高層透露出,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已從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完全實現歸零,頓時便激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在P2P落幕之後,並未呈現出一個更好的謝幕,反而只留下了滿地的狼藉,仔細觀摩這場盛宴,其正在讓大量普通民眾淪為犧牲品。
然而,P2P清零後,真代表著一切都歸零了嗎?
P2P清零上熱搜
在P2P清零的雷聲滾滾之下,背後的落幕爭議之聲,已開始愈演愈烈。
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6月,網貸平臺出借人的資金仍有高達8000多億資金沒回收。由於涉及人群眾多,在網友的瘋狂賣慘下,「P2P正式退出歷史舞臺」早早被網友們送上了微博的熱搜榜單。
在這期間,有網友表示,國家清退P2P我們大力支持,但是出借人的權益該怎麼保障?都是牙齒縫裡摳出來的血汗錢,好多人甚至全部身家都在裡面,這些人的血汗錢又該怎麼辦呢?
在微博等平臺上,如今已有不少的P2P受害者正在訴說著自己悲慘的故事,寄希望於國家能夠拯救自己於危難之中,成為了眾多受害者的一致性呼聲。
從P2P清零一切成空可見,它正在告知投資者最基本的金融學原則:「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高回報必然伴隨著高風險,要想獲得高於無風險利率的收益,必須要承擔一定的高風險。」
據悉,曾經紅極一時的P2P理財,其投資收益可高達12%-15%。然而,高收益的背後,則往往伴隨著眾多不靠譜的成分。
在2018年陸家嘴論壇上,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已有所強調,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如此看來,悲劇的發生,或多是因貪得無厭。然而,在這一場盛宴中,究竟誰是贏家,誰又是輸家呢?
盆滿缽滿的大贏家
就目前來看,也許只有平臺方可以稱得上是大贏家。
據觀察所知,在此前的P2P狂潮,平臺方或已賺得盆滿缽滿。平臺方高管動輒數千萬的薪酬,以及基層員工通過對借款人連蒙帶騙入金,從中獲取提成,基本也沒少撈錢。
曾幾何,甚至就連擼貸族也是大贏家。
有網友表示,自己在2016、2017年就曾擼了近30萬的網貸,買了臺寶馬。現在三四年過去了,照樣吃香的喝辣的,分文未還。在這期間,有網友甚至發出感嘆:「真後悔沒多擼一點。」
身為借款人,它們敢於欠錢不還,其中最真實的原由便是,此前P2P網貸機構一直並非納入央行徵信系統。憑本事借錢,為什麼要還?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直至現今,隨著P2P網貸機構被清零,借款人欠錢不還的態度,更硬朗了不少。然而,P2P清零後,難道借錢的人真的就可以欠錢不還了嗎?
欠錢可以不還了?
在近8000億壞帳致使出借人傷痕累累下,出借人太慘,借款人太難,開始應運而生。如今,借款人已經正被監管層逼上一條涼涼的道路。
從國家展開清退P2P,到陸續將在營P2P網貸機構接入央行的徵信系統。自此,擼貸族的噩夢也就來了。
就在前幾日,為嚴厲打擊逃廢債行為,維護出借人合法權益,北京市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已與房山區玖富普惠平颱風險化解工作專班,聯合開展「玖富普惠」平臺借款人逃廢債行為的專項整治行動,以此督促平臺逾期借款人及時還款。
在這期間,監管層已鄭重告誡互金平臺逾期借款人,請平臺各借款人,主動履行還款義務,及時歸還借款本息,經催告後仍拒絕還款的,專班將會同各成員單位進一步採取失信懲戒措施,以保護出借人的合法權益。
如今看來,只剩下一地雞毛的P2P行業,出借人與借款人明顯都已雙雙陷入惶恐之中。當潮水褪去後,多少家庭正因此深陷煎熬。
然而,P2P平臺雖然已全部被清零,但什麼叫清零,平臺不經營就算是清零了嗎?面對8000億壞帳無法收回,致使大量出借人血本無歸,P2P清零後,真能代表這一切都結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