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落幕,5000家P2P全部清零,他們都去哪兒了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傅碧霄 冉學東 北京報導

中國P2P始於拍拍貸,興於宜人貸,衰於e租寶,亡於今日。

11月27日,中國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財經年會2021」上表示,「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

劉福壽還指出,金融資產盲目擴張得到根本扭轉,影子銀行風險持續收斂,規模較歷史峰值壓降了大概20萬億元。金融違法腐敗行為受到嚴厲懲治,一系列非法重大集資案件、不法金融集團和中小銀行機構風險得到穩妥處置。

P2P數量快速下降

P2P的全面清零,意味著持續5年多的整頓工作畫上了句號。

2019年10月末,全國納入實時監測的在運營P2P降至427家。

2019年11月,銀保監會定調,P2P下一步的方向,以出清為目標,以退出為主要方向,以「三降」為抓手,爭取一段時間完成整頓。

今年8月中旬,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到今年6月底只有29家網貸平臺在運營。

9月,銀保監會普惠金融部副主任馮燕表示,截至今年8月末,全國在運營網貸機構為15家。

10月22日,銀保監會的統計數據P2P還有6家。

11月6日,劉福壽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降到3家。

P2P都去哪兒了?

面對監管的強力收緊,大量的問題平臺倒閉,一些平臺良性退出,還有一些P2P平臺則走上了各自的轉型之路。

《華夏時報》記者在業內了解到,不少P2P選擇轉向其他的金融行業,如小貸、助貸、消費金融、理財平臺、金融科技、金融服務等。還有很多P2P徹底轉行,跨界進入電商、資訊平臺、系統服務等領域。

而2018年以來,P2P轉型愈發艱難,同時平臺轉型也越來越低調。不同於前兩年大量網際網路金融公司轉型金融科技時的高打高舉,今年很多平臺的轉型都是默默完成,甚至有公司員工曾對記者表示,「我都是看了新聞才知道我們集團做了業務轉型。」

轉型金融科技仍是P2P的一大出路。

今年11月10日,美股上市公司嘉銀金科旗下網貸平臺你我貸發布網貸業務清零公告。公告顯示,平臺已完成所有網絡借貸存量業務化解工作,目前在貸餘額已全部清零,所有出借用戶的本金和預期收益均已得到兌付。網絡存量業務完全化解標誌著你我貸自此告別P2P,母公司嘉銀金科已徹底轉型為金融科技公司。

轉型小貸,也是很多P2P選擇的方向。

2019年下發的《關於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規定, 在合規、股東、轉型方案等方面符合條件的網貸機構,可以按照經營範圍選擇申請轉型為單一省級區域經營或全國經營的小貸公司。

此後,不少P2P開始轉向小貸。

今年1月,杭州的兩家國資背景P2P平臺「浙農金服」、「金投行」轉型為全國展業的網絡小貸公司。

5月13日,廈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的公告表示,轄內的廈門禹洲啟惠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服務有限公司(禹順貸)、廈門海豚金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海豚金服)兩家網貸機構轉型為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申請獲得正式同意批覆。

9月10日,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消息,2020年8月21日,由贛州發展融通資產有限公司網貸機構轉型設立的贛州發展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獲得省金融監管局批覆,成為江西省第一家成功轉型的網貸機構。

10月22日,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的批覆內容顯示,同意江西東方融信科技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依法轉型為全國經營的小額貸款公司,設立撫州市新浪網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這意味著新浪旗下P2P平臺「易e貸」 轉型成為小貸公司。

不過,P2P轉小貸並非易事,前不久出臺的小貸新規為謀求轉型的P2P帶來了更多限制。

還有一些P2P轉型助貸。

10月12日,拍拍貸官網發布公告稱,自互金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拍拍貸積極響應和配合監管「三降」要求,截止到2020年9月,拍拍貸在監管指導下,基於保護出借人和借款人雙方利益的原則,已經完成存量業務的清零和退出。目前拍拍貸已經成功向助貸平臺轉型。

P2P落幕,創新不能忽視風險

「看到P2P行業的終結有一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感覺。」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對《華夏時報》記者這樣說道。他表示,從整個市場發展的角度來說,中國一直面臨著企業和個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P2P的出現,其實是用網際網路手段來解決金融發展過程中信息不對稱難題的一種有效思路,從這個意義上講,P2P還是非常有價值的。但是由於過度發展,行業泥沙俱下,P2P出現大量問題,這些問題最終沒有辦法得到有效解決,風險卻越來越大。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P2P迫不得已最終退出了市場。對於金融創新來說,會面臨很多的問題和風險,所以,守住風險的底線比什麼都重要,如果不能守住風險底線,再多的創新都有可能像P2P一樣,最終化為烏有。」江瀚說道。

對於清零之後P2P行業殘存的一些問題,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P2P網貸機構完全歸零,能夠為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的順利收官奠定優良基礎,對實現金融穩定構成重大利好。但同時也要認識到,P2P網貸領域儘管沒有新增,但仍有存量資產尚未對出借人清償,應鼓勵、促進有條件的P2P網貸機構加速接入央行徵信與百行徵信,加大對『逃廢債』行為的懲治力度。」

相關焦點

  • P2P清零後,真代表一切都歸零了?難道借錢的人都可以不還了?
    衝上熱搜,瘋狂賣慘,這是目前P2P網貸機構被清零後,最為真實的場景寫照。11月27日,隨著監管高層透露出,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已從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完全實現歸零,頓時便激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
  • 9年老平臺「你我貸」宣布告別p2p 母公司嘉銀金科轉型為金融科技...
    9年老平臺「你我貸」宣布告別p2p 母公司嘉銀金科轉型為金融科技公司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3 16:
  • 國家正式出手,5000家P2P網貸平臺全部「清零」,那借款還要還嗎
    據統計,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最受歡迎的時候,數量甚至已經達到5000多家。也正是因為如此,P2P網絡借貸平臺才出現「亂象叢生」的狀態。截止到2020年10月底,我國因P2P「暴雷」而遭受損失的人數已達高達了3.2億人,涉及的金額非常大,範圍也非常廣。那麼P2P網絡借貸平臺究竟是什麼?為什麼這類平臺會經常出現「暴雷」?
  • P2P網貸平臺的本質是什麼?
    p2p網貸的模式是從國外傳到國內來的,本質上是一種點對點的借貸交易體系。比如說張三需要用錢,而李四手裡面有錢,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把李四的錢借給張三,但是中間需要一個擔保方。一個信用中介,以保證張三可以按時把錢還給李四,但是現在我們會發現國內p2p網貸平臺,從五千多家到現在清零,為什麼原來是普惠金融創新的網際網路金融,會變得現在一地雞毛,全部變成清退呢?
  • 「我的電費去哪兒了?」新鄉業主幾千度預存電費被清零,誰幹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波 張亞林 新鄉一小區業主電錶內剩餘四千多度餘存電費突然被清零,其後,又有不知名"好心人"又為其充值175度!新鄉市狀元府第小區的業主劉先生的遭遇讓他莫名其妙,連日來,他找到物業公司連聲詰問,我的電費去哪兒了?
  • 「P2P」從萬眾矚目到「歸零」——黃粱一夢、曲終人散
    11月27日,隨著監管層相關人士的一句表態:「我國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降低,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平臺也由高峰時期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意味著曾經風光無限的P2P網貸平臺被徹底清退曲終歸零了。
  • 你我貸P2P業務全面清零,加速布局金融科技
    【編者按】從搶灘布局到全面清零,我國網際網路金融進入了嚴格監管的全新時代,也為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溫床。你我貸平臺在行業大清退的大環境下,...從搶灘布局到全面清零,我國網際網路金融進入了嚴格監管的全新時代,也為金融科技的蓬勃發展提供了溫床。你我貸平臺在行業大清退的大環境下,憑藉自身龐大的資金實力,無風險消化存量,截至2020年11月10日,你我貸的P2P在貸餘額已經全部清零,所有出借用戶的本金和預期收益均已得到兌付。
  • 又一個時代落幕了...
    其實不止是網易博客一家停止運營,據了解,包括國內第一家Blog託管服務商博客大巴(blogbus)在內,百度空間、51博客等多款昔日爆紅的主流博客平臺,也都已經停止運營。可以說那個時候的博客如日中天,創造了一個時代。而到了2010年前後,新浪、騰訊等微博出現了。微博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博客記錄心情、傳播熱點新聞等作用,且社交功能大大增強,另外微博的字數限制,加速了信息流動,滿足了當代人普遍無閒、無暇也無心深度閱讀的需求。
  • 如家連鎖酒店與去哪兒網終止合作 產品全部下架
    11月14日消息,國內經濟型連鎖酒店集團如家近日宣布,其酒店產品將從去哪兒(需求面積:100-200平方米)網全部下架,去哪兒網官方表示,已於11月12日下午終止與如家集團的直連合作。   騰訊科技在去哪兒官網搜索「如家」發現,所提供的資源均跳往攜程頁面,如下圖所示:
  • 全國P2P平臺清零!馬雲的「新夢想」也告一段落
    全國P2P落幕? 我之前就說過,咱們炒作的「新概念」的能力,可以甩開老外幾十條街。 P2P誕生之初,只有幾十家在運營,2015年更是達到了3595家,最高峰的時候,全國有超5000多家P2P企業。 什麼是P2P?P2P業務是個人 網貸平臺 個人,也就是peer to peer,點對點,意味著網貸平臺的資金來源於個人。
  • 一個時代落幕!剛剛,全國最大百貨店退出歷史舞臺
    1彈指間,江山易主2019年正月初八一開工,蘇寧董事長張近東就宣布了一個消息:正式收購萬達百貨全部37家門店,將其打造成智慧零售排頭兵。然而短短幾年,為什麼一個準上市的零售巨頭忽然急急忙忙地賣身?這或許只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 P2P有感隨筆,出借人的心聲
    監管模式是先創建公司,由一個初期的大致的體系運行。然後通過在市場上出現的問題,再適度出臺相應的政策。這樣的方式,在資金量小的時候,還沒有什麼風險。但是當規模擴大的時候,監管就出現了大的難題。因為資金量大,借款人增加,就很難監管相應的資金流向。這也就導致平臺的法人在這個過程中也現了不自律,有些人開始挪用資金,去投到股市,或期貨等領域。
  • 快看丨老牌網貸平臺你我貸宣布P2P業務清零,今年以來壓縮待收超百億
    記者| 苗藝偉11月10日,美股上市公司嘉銀金科(JFIN.US)旗下網貸平臺你我貸發布網貸業務清零公告,所有出借用戶的本金和預期收益均已得到兌付。公告稱,平臺已完成所有網絡借貸存量業務的化解工作,目前在貸餘額已經全部清零。你我貸表示,網絡存量業務的完全化解標誌著公司自此告別P2P業務模式,母公司嘉銀金科已徹底轉型為金融科技公司。
  • 歸零的P2P:昔日107家上市公司參投,風險計提易,恢復名譽難
    導讀:P2P行業從無到有,進而遍地開花,再到發生多起風險市場,最終清零落幕,前後不過短短13年。「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我們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11月27日,中國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公開場合發言表示。
  • 找工作被歧視,P2P清零後,員工們何去何從?
    2020年11月27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財經》年會上表示,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一個行業的消失,也就意味著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需要另謀出路。有的平臺早就開始轉型,員工也跟著轉型。然而,隨著金融科技監管收緊,行業動蕩,至少70%的從業者離職。
  • 735億元非法集資案開庭,神秘玩家如何掌舵5家P2P平臺
    而「抓錢貓」的運營主體是杭州飛牛科技有限公司,其持股8.5%的股東上海稼沃雲朵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曾與春曉資本共同參股三家公司(北京弟傲思時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會唐世紀科技有限公司、桐鄉會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稼沃雲朵投資中心(有限合夥)的股東韓翔也曾經在春曉資本旗下參股公司中任董事
  • 中了彩票大獎的人都去哪兒了?其實他們都「沒中過」,他們是做這些...
    其實現在人們都會有幻想著自己買彩票能中大獎,畢竟這是會改變自己人生的生活方式的,如果有了很多錢之後,你的生活質量會大大改善,有些人就會一直去買彩票,每天都要賭上一把,然而不是每個人都會這麼幸運的,這些東西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的。
  • p2p全國已清零,但很多平臺的借貸廣告還在大力推廣
    P2P平臺已清零,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情,各大網站也有很多消息放出,雖然不合規的金融平臺被清理,但是它挽回了一部分人的損失,但也造成了一部分人的損失,平臺倒閉和轉型,讓很大一部分投資人的本金無法收回,辛辛苦苦多年的血汗錢付之一炬。
  • 宣布P2P網貸全國清零,你還在用網貸嗎?
    其實自網貸平臺出現以來,是受到了G家的支持,因此發展迅猛,在最頂峰的時刻大概擁有近6000多家網貸平臺。而就在近日,11月27日,中國銀行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稱,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全國實際運營的網貸平臺由曾經高峰時期的近6000多家,相關部門嚴格監督管理下降到今年的11月份歸零。短短幾年的時間,網貸平臺全軍覆沒了!
  • P2P從1到0宣告徹底完結,生命周期僅十餘年
    「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大幅壓降,全國實際運營的P2P網貸機構由高峰時期的約5000家,我們逐漸壓降,到今年11月中旬完全歸零。」11月27日,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一個公開論壇稱。P2P最早2006年在中國誕生,2012年、2013年全線擴張,到2015年後三年的瘋狂擴張,全國網貸機構高峰時期約5000家,到2018年平臺陸續暴雷整頓,到如今11月底已全部清零。從1到0,事實證明,誰都沒能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