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之一,而三伏是人們根據二十四節氣來推算出的一年最熱的一段時間,兩者的時間是交叉的,農村老話三伏不盡秋來到,就說明了兩者的交叉關係。立秋的時候三伏天的頭伏,中伏已經開始,到了末伏的季節,所以還沒有出伏,人們就把這種時間上的關係說成是三伏不盡秋來到。
就拿2019年的三伏和立秋的時間來看,2019年的頭伏日期是7月12日,而末伏是8月11日開始,8月20日結束,而今年的立秋時間是8月8日。所以今年的立秋時間是在三伏中的末伏裡,這裡的三伏指的是整個的伏天,意思是說伏天還沒有過完,立秋就已經來到。
三伏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因為這段時間內是地球表面逐漸吸收太陽輻射的熱量最多的時候,並且這個時候的地球吸收的熱量遠遠大於散發的熱量,所以這個時節是最熱的季節,人們常說:「熱在三伏」就是這個道理。
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有的時候中伏是10天,有的年頭中伏是20天。具體中伏的天數需要專門按照曆書來計算,但是頭伏的時間是確定的,民間百姓一般簡單地用「夏至三庚是入伏」的說法來計算入伏的時間,無論三伏天的天數長短,三伏天總是會出現在二十節氣之中的小暑與處暑節氣之間。因為立秋的節氣總是在小暑和處暑之間,所以總能對應著三伏不盡秋來到的說法。
三伏不盡秋來到:正因為是這種時間上的對應,所以雖然節氣已經立秋,但是天氣卻沒有立即涼爽下來,立秋以後還有「秋老虎」的說法。
農村老話說的三伏不盡秋來到,是什麼意思?歡迎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