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規矩不及時,孩子長大就愛違逆家長,矯正惡習需從小抓起

2020-10-15 寬哥撩育

都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一定不要忘記給孩子"立規矩"了。

一些家長可能會覺得幼兒年紀尚小,並沒有規則意識,但實際上孩子的規則意識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如果沒有及時在孩子面前立規矩的話,他長大之後就很容易會叛逆,所以立規矩要從小抓起。

初中男孩叛逆打自己母親,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得知原因之後都說當媽的活該

閨蜜給我說她家裡有一個侄兒非常叛逆,雖然已經上初中了,可能一點都不懂事。這個孩子的不懂事具體表現在他非常叛逆,不僅是不聽大人的話,而且在他媽媽教育他的時候還動手打自己的母親。

其實這個孩子的行為已經不能夠用青春期叛逆來形容了,這就是不懂規矩的原因。

原來這個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就把他當成了金寶貝,他想要什麼父母都會儘量滿足。特別是他的媽媽特別寵愛他,就算他犯了什麼錯誤,媽媽也總是說:"他還小"、"等他長大了就明白了"。

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他已經沒有了規則意識,在家裡他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就算是做錯了事也從來不認錯。

他打自己的母親也是因為他的規則意識太淡薄了,因為他根本不認為這是一件錯誤的事情,或者是他知道這是錯誤的事情卻還是做了。

因為他的父母在他小時候小打小鬧的時候就給他灌輸"他沒錯"的思想,以至於他長大了之後愈發叛逆。

這樣的孩子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他們不服父母的管教,以至於偏離了本來的人生道路。

那麼為什麼這類孩子不聽父母的管教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父母管教的時間太遲了

俗話說孩子的性格是三歲看七歲,七歲看到老。所以想要孩子能夠成為一個懂規矩的人,就一定要重小培養。

據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這時候不僅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性格有很大的影響,家庭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父母都有一種崇拜感,如果過了這個時期,父母再去教育孩子的話,就已經晚了。

二、父母的態度不夠強硬

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沒有立規矩的原因就是因為態度不夠強硬。一些父母可能比較寵愛孩子,不願意對孩子說重話。

有的家長可能會因為怕孩子內心太脆弱了,如果立規矩的話孩子會傷心。實際上孩子雖然內心脆弱,但是該立的規矩還是不能少。有的父母以為態度溫柔一點是對孩子好,實際上卻是害了孩子。

三、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有其他人介入

很多家庭裡面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其他人總是攔著父母,特別是孩子奶奶輩的人。

一般孩子的爺爺奶奶都會比較心疼孩子,所以在父母給寶寶立規矩的時候,他們老是攔著或者是介入破壞父母的教育。

這樣家長在孩子面前是立不起規矩的,所以父母在立規矩的時候,不要讓長輩插手。

怎麼在孩子面前立規矩是一件很傷腦筋的事情,那麼怎麼才能夠在不傷害孩子心靈的情況下,在孩子面前立威呢?

這些辦法絕對對你管教孩子有幫助,好好看看吧。

一、從小抓起管教孩子

教育孩子一定要從小,在孩子性格發展的關鍵期,就培養他的規則意識,不僅要培養他的各種規則意識,還應該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這樣孩子長大之後才不至於成為不服管教、不懂禮貌的"壞孩子"。

二、剛柔並濟,多和孩子溝通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嚴柔並濟,不能夠太過於強硬傷害了孩子的心,也不能夠沒有威嚴,如果沒有威嚴的話,孩子根本就不會聽你的。

所以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在給他們講道理的同時多給他們鼓勵,性格的培養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三、態度要堅決,不能夠心軟

家長在立規矩時態度一定要嚴肅,讓孩子知道規矩是很嚴肅的,不能夠按照自己的性子來。

千萬不要因為有其他家人的介入或者是覺得孩子被兇了太可憐就心軟,如果在管教孩子的時候心軟了,只會讓他性格出現不好的一面,所以父母一定要擺正自己的態度。

只要知道了孩子為什麼會不服父母的管教和給孩子立規矩的方法,那麼孩子就會漸漸成長為一個懂事懂規矩的好孩子。

教育孩子一定要從小抓起,否則等孩子"定性"之後就晚了。

相關焦點

  • 劉墉:父母捨不得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孩子長大後就會「長教訓」
    文/飛愛媽媽很多父母都會跟孩子做一些約定,但是每當孩子耍賴用一些行為變相讓父母妥協的時候,家長就會放棄自己的原則,孩子也變得越來越沒規矩。其實給孩子立規矩這件事是非常考驗父母的,如果父母狠不下心,規矩永遠立不好,最終只會給孩子形成不好的習慣。
  • 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愛把「3句話」掛嘴邊,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孩子孝不孝順,往往從小時候的一些言行舉止就能夠提前預知。孩子孝不孝順,從小就能夠看得出來滔滔是家裡的獨生子,長輩們對他都是百般寵愛、基本上有求必應的。爸爸義正嚴辭地說道:小時候不糾正,等大點就改不過來了!毋庸置疑,滔滔爸爸的做法才是真正地為孩子好。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有些壞習慣一定要及時糾正,不然等長大了,這些壞習慣早就根深蒂固,無法改正了。
  • 孩子無情不愛,與父母撫養有關,阻止孩子自私需從小抓起
    執筆:曉陽定稿:西西孩子冷酷無情,不懂的愛人,眼裡只有自己,沒有同情心,與父母的教養過程有關。防止孩子自私自利,需要從小時候抓起。小金說自己的孩子一點同情心都沒有,很是冷酷。小金在做飯的時候,不小心把把手指給刮破了,掉了一塊皮,很疼,還流血了。
  • 「愛孩子」和「立規矩」
    1、「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一般溺愛孩子的父母認為,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趁著現在還小,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而太嚴格的父母則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不從生活細節上管教孩子,以後怎麼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請家長為孩子收藏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一般溺愛孩子的父母認為,孩子要面臨的壓力已經很大了,趁著現在還小,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放縱孩子一下也不會對他造成什麼影響。而太嚴格的父母則認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不從生活細節上管教孩子,以後怎麼讓孩子在社會上立足?
  • 學前教育務必重視,要杜絕孩子骨子裡的惡習,得從幼兒園抓起
    可有些家長總是不把教育當回事,覺得孩子還小長大以後他們自然會懂。其實並不是大家想的這樣,家長不教會孩子他們根本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以我們應該立馬糾正,這樣才能幫其從小養成好習慣。很難想像這孩子以後會養成怎樣的惡習,小時候的錯誤不糾正,長大以後家長想管都沒辦法了。
  • 孩子的臉上留下的永久的疤痕:家長別在該給立規矩的年紀給娃吃糖
    文|空谷幽蘭育兒「無規矩不成方圓」一些父母總認為,孩子還小,不用給他立什麼規矩,長大了就知道怎麼做了。但不幸的是,沒有「規矩」的孩子,往往會惹出事端,最後令父母追悔莫及。做父母的都該看看樂樂從小就是個性張揚的小孩,不聽管教,沒有規矩,經常對父母大喊大叫。但父母都認為這是小孩的性格,就從不給他立規矩,因此樂樂非常的自我為中心,常常欺負身邊的小朋友。
  • 這三大惡習會毀了孩子一生,家長千萬不能縱容!
    家長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比如,生活習慣、閱讀習慣、勞動習慣等等。對於孩子的惡習,家長一定不要縱容。孩子如果有以下三個壞習慣,家長千萬不能縱容,一定要幫助孩子及時糾正。我們愛孩子,就要捨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走。我們能夠擁有孩子多少年啊?有一種依戀,是為了分離! 給家長的建議:日常生活中,家長不要過於代勞、過於保護;交流的時候,多向孩子提問,激發她的思考能力;鼓勵孩子自己動腦筋完成事情,別忘了適時給一點啟發;讓孩子擁有成就感,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 這三大惡習會毀了孩子一生,家長千萬不能縱容
    家長應該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和薰陶,比如,生活習慣、閱讀習慣、勞動習慣等等。對於孩子的惡習,家長一定不要縱容。孩子如果有以下三個壞習慣,家長千萬不能縱容,一定要幫助孩子及時糾正。01依賴性強,不愛思考,遇到問題就找家長。
  • 別把孩子的這3句話當作耳旁風,多半長大不孝順,要及時矯正
    導讀:別把孩子的這3句話當作耳旁風,多半長大不孝順,要及時矯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別把孩子的這3句話當作耳旁風,多半長大不孝順,要及時矯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些惡習將影響孩子一生!父母需警惕別不當回事
    葉聖陶先生把「習慣」和一個人的「能力」聯繫起來:走路和說話是人人具備的兩種基本能力,這是因為我們從小就習慣了,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們有了那種能力。比如,張三記憶力不強,就是張三沒有把看見的聽見的事物記下來的習慣,李四表達能力不好,就是李四沒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說出來的習慣。
  • 育兒知識分享:「愛孩子」和「立規矩」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但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
  •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但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小編今天與您分享一篇文章,規矩必須立,但要講方法。「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其實,管得太少和管得太嚴的父母在我們身邊都不少見。
  •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愛孩子是本能
    很多家長都希望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給孩子最好的東西。所以,一味地縱容,覺得「只要他喜歡就好」、「孩子高興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規矩長大了孩子自然就懂」……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所謂自由就是讓孩子在有規則的前提自由的活動。
  • 找對方法,「愛孩子」與「立規矩」輕鬆雙Get
    當代的教育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金寶貝也一直倡導「Follow kids lead」的育兒理念,跟隨孩子的發育步伐,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但我們知道「沒有規則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往往會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
  •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
    所以,一味地縱容,覺得「只要他喜歡就好」、「孩子高興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規矩長大了孩子自然就懂」……俗話講,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小如果沒有爸爸媽媽制定的規矩來約束他,孩子容易為所欲為,更不懂得判斷自己言行是好的還是壞的。所謂自由就是讓孩子在有規則的前提自由的活動。
  • 「愛孩子」不是溺愛,「立規矩」不是不愛,成熟的教育需要多選題
    孩子的壓力太大,童年就要有童年的樣子,小孩子就應該「玩」,而不是被各種規矩包圍,各種課程填滿,要讓孩子玩的盡興,孩子要什麼給什麼,孩子一哭就哄。但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當孩子在公眾場合大喊大叫,或是在地上打滾耍賴時,家長又會束手無策,後悔沒有給孩子「立規矩」。
  •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一道單選題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給他們更多的空間,但當孩子在地上撒潑打滾,不停哭鬧的時候,家長又束手無策,後悔沒有早些給孩子立下規矩。「愛孩子」與「立規矩」是一道單選題嗎?今天與您分享一篇文章,規矩必須立,但要講方法。
  • 從小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有這2種結局,糾正要趁早
    所以說,作為家長,我們必須給予孩子高度重視,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並幫助孩子改正,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這些小問題演變成「惡習」。由此可見,孩子愛「咬指甲」,原因有很多種,並不只是因為某一種原因才會這樣的。想要解決問題,家長應該對症下藥。但是不管是因為什麼家長都應該及時發現,加以重視,否則等到孩子長大後才想著要糾正的話,一切就都為時已晚了。
  • 醫生:從小愛咬指甲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有這2種結局,糾正要趁早
    所以說,作為家長,我們必須給予孩子高度重視,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及時發現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並幫助孩子改正,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這些小問題演變成「惡習」。「咬指甲」是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的一種壞習慣。有些家長起初並不會太在意這些,只是覺得這很正常。但其實,這種事時間拖得越久,這種毛病就越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