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熱射病」嗎?大暑到來,請保護運動的身體

2020-12-18 澎湃新聞

夏練三伏,是很多運動愛好者督促自己堅持的一個信條。然而,在三伏天的高溫下運動,確實需要格外注意。

近日,蘇州的一位跑者金雞湖晨跑時突然倒地,路過的跑友第一時間為他做心肺復甦,120急救人員也迅速趕到現場,但依舊無力回天……

7月22日,正值大暑,這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也預示著2020年的高溫酷熱正式到來。對於那些如何堅持在夏季跑步的運動者們來說,如何才能健康又安全地跑過一整個夏天?

夏季跑步威脅生命?先了解危險在哪

天氣越來越熱,晨跑和夜跑成為了跑者們的首選,然而,即便是夏季一天中相對涼爽的兩個時段,高溫依然是「殺手」。

幾年前,湖南長沙的一場千人夜跑活動,就有6人中暑,當時3人病情嚴重。

那麼,夏季在戶外進行運動和跑步真的這麼危險嗎?這就不得不提到熱射病。

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相對較高。而熱射病的具體表現,則為高熱(41℃以上)無汗和意識障礙,常在高溫環境中工作數小時或老年體弱慢性病患者。

在連續數天高溫中運動後,可能患上中暑先驅症狀的跑者會全身軟弱乏力、頭昏、頭痛、噁心、出汗減少,繼而體溫迅速上升出現嗜睡或昏迷、皮膚乾燥、灼熱、無汗、呈潮紅或蒼白。

而在很高溼度的情況下,普通的中暑更有可能升級為熱射病——一旦普通中暑的患者出現大汗淋漓、神志恍惚的情況時,就要特別注意。

如高燒40℃左右持續不下,要馬上送至最近的醫院進行液體復甦治療,千萬不可以耽誤治療時間

室外溫度不能超過體溫

為了確保夏日安全,著名私人教練盧克·泰特斯為跑者制定了一份《夏日跑步完全指南》。

泰特斯說,判斷是否能安全地在戶外跑步、運動,有一個最簡單科學的依據,「一旦室外溫度超過了你的體溫,那麼我們建議應該選擇健身房、跑步機、遊泳或者在家進行一些簡單器械鍛鍊。」

32℃、溼度超過60%不宜戶外運動

在夏季,戶外運動的另一個天敵就是高溼度。由於溼度和氣溫都高,運動時流出的汗水覆蓋在身體皮膚上難以蒸發,降低血液的流動性,容易損害心血管功能。

泰特斯說,按照賓夕法尼亞州運動健康協會制定的最新標準,室外溫度超過32攝氏度,溼度超過60%就不應該選擇戶外運動。

如果低於這個雙重警戒線,那麼不但需要每隔15分鐘補水,還需要在降低15%的運動強度。

超過28℃強度降低20%

除了補水以外,運動強度也是安全地進行室外跑步、運動的核心。

室外溫度超過28℃,身體的壓力負荷至少會增加20%。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運動強度應該降低20%,「跑步的話,配速要適當降低20%,或者常規的戶外運動時間減少20%。」泰特斯說。

夏夜跑步降低配速15%

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隨著溫度的提升,跑步的配速也會受到影響。

比如在16℃時,你的跑步配速可能會從原本的8分鐘/英裡,增加至8分12秒/英裡;而當溫度升高至27℃時,身體相同舒適度的情況下,一般配速會減慢12%至15%,變為9分06秒/英裡。

如果你選擇在悶熱的夏夜裡跑步,你也應該適當降低15%左右的配速,這樣能夠讓你的身體和心臟更加舒適地運作。

雷雨天跑步遠離水體

夏季是雷陣雨多發的季節,室外運動也要儘可能考慮天氣因素。泰特斯建議,一旦未來一小時有雷暴雨,那麼應該選擇在家或去健身房、封閉式遊泳池運動。

如果你在跑步過程中,遇到打雷下雨,那麼你應該選擇進入周圍的建築物內。如果周圍沒有住房,那麼應該遠離河流池塘等水體,儘量避開可導電物體(如鐵絲網、電源線等)。

補水是跑步中的第一要務

一般來說,你需要先適應兩周溼度較大的天氣環境。同時,在這段時間裡,感受自己的身體補水的需求。

在溼度超過60%的天氣裡,一般每隔15至20分鐘,你就需要補充120毫升至240毫升的飲用水或運動飲料。而在跑步的前後,一定要記得補充水分,一般來說跑步前30分鐘最好能夠飲用400毫升的水,而跑後一小時內也應該補充400毫升以上的水分或者運動飲料。

在跑步過程中,你可以自備小型水袋掛在腰間,輕巧方便。

除以上的注意事項外,在炎熱夏天應該如何選擇運動裝備呢?

穿化纖混紡服裝

跑者在夏季跑步最好避免穿棉質面料的服裝,棉質衣服吸收汗水之後不容易幹,從而導致摩擦損傷。

應該選擇透氣面料或者專業的跑步T恤,雖然可能價格相對比較高,但是對於長距離跑步來說,會感覺更舒適。

淺色系衣服

淺色、寬鬆的服裝有助於身體的呼吸和涼爽的自然。而穿緊身衣或暗黑的顏色,則會吸收太陽的光和熱。

跑步襪

跑步過程中不要穿100%棉襪子,您的腳可能會大量出汗,棉會讓腳弄溼,從而導致水泡。

最好選擇合成混合物像那些聚酯、丙烯酸,或CoolMax,這些都是最好的排溼。

墨鏡

如果是在夏季的白天跑步,一副好的跑步太陽鏡幫助你保護你的眼睛免受太陽的有害射線。

另外,選擇一副跑步專用的太陽鏡有助於防止太陽光線的照射。

防曬霜

一些夏季衣服用網或非常薄的織物,所以可能不具備防曬功能,因此在跑步之前一定要塗防曬霜(防曬指數為15以上)。

如果預計跑步時間比較長,會大量地出汗,那麼就要注意中途再次塗抹防曬霜。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夏季當防「熱射病」 請給運動的身體防暑降溫吧
    進入三伏天,依舊有很多運動愛好者堅持跑步。然而,在高溫下運動,需要格外注意,持續高溫會給健康帶來極大挑戰,如何才能健康又安全地跑過這個夏天呢?  據深圳大學總醫院ICU主任宋志介紹,熱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
  • 【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熱熱的時候來了,應該怎樣防暑?
    關於【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熱熱的時候來了,應該怎樣防暑?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今日大暑】一年中最熱熱熱的時候來了,應該怎樣防暑?,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大暑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熱射病就是中暑嗎
    正是高攀不下的溫度,也讓一個醫學名詞——「熱射病」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多地都出現了因熱射病而喪命的報導。 那麼,什麼是熱射病?哪些誘因可以導致熱射病?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熱射病的發生呢? 最嚴重類型的中暑 所謂的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的神經器官受損。
  • 熱射病是什麼?熱射病真的會死人嗎?和中暑有什麼區別
    什麼是熱射病?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一種中暑,是因高溫引起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這時候身體產熱多,但不能散熱,人體熱平衡失調,體溫超過40℃,意識模糊,無汗,進入昏迷狀態。通俗來說,人體內的蛋白在42℃以上就要開始變性,形象一點就像雞蛋煮熟一樣,若體溫超過50℃,幾小時甚至幾分人就會死亡。
  • 高一新生軍訓時熱射病死亡,即將到來的新生入學給大家一點提醒
    高一新生軍訓時熱射病死亡,關於即將到來的新生入學給大家一點提醒8月4日,湖南臨澧一中高一新生王某某(15歲)軍訓時疑似中暑,送到醫院後搶救無效死亡。王某某家屬質疑學校和醫院搶救不及時,對此班主任稱,搶救過程並未耽擱,學生是突發熱射病去世。8月5日,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發布了情況說明。
  • 遠離「夏日殺手」——熱射病
    今天,我們邀請到全軍熱射病首席專家,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急危重症中心宋青主任,為大家講解熱射病防治的相關知識。什麼是熱射病?熱射病是中暑最嚴重的類型,多發於高溫高溼環境,因產熱和散熱失衡所引起,危及生命。常有高熱、行為異常、神志障礙或昏迷、多器官功能障礙等症狀。
  • 愛好運動的他突然昏迷倒地,勞力性熱射病聽說過嗎?
    她向醫生介紹,張先生平時熱愛運動,每天戶外運動打卡,患者平時身體健康,常年參加馬拉松,頭天晚上跟朋友喝了酒,最近睡眠也不是很好,於是當天運動時,突然昏迷倒地。 剛來的時候,張先生意識模糊,全身溼冷,畏寒,體溫高達40.0℃,急診科的醫護人員第一時間採取了補液、氣管插管等急救措施。
  • 熱射病是如何發生的?
    華龍網6月29日15時訊 戶外高溫作業下出現熱射病後,會突然感到全身不適,發熱、頭暈、頭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減退、反應遲鈍,或忽然暈倒、抽搐、意識不清,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瀉、呼吸急促等,繼而體溫迅速升高達40℃以上,出現說胡話、嗜睡和昏迷,皮膚乾熱、面色潮紅或蒼白,開始大汗、冷汗,繼而無汗、心動過速
  • 酷暑練兵,專家教你科學防治熱射病!
    宋青告訴記者,隨著經驗不斷豐富,熱射病的防治理念也在不斷改進。結合以往工作實踐,針對熱射病發病危險因素,全軍熱射病防治專家組總結出熱射病預防的最新原則,按人員角色主要分為4個方面。基層帶兵人要掌握防暑知識、天氣狀況、官兵身體狀態等。一般來說,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熱射病是中暑病人最為嚴重的一個階段。
  • 地球「發燒」提防「熱射病」
    這股洶湧熱浪導致江浙等地數名市民「被熱死」,這也讓「熱射病」成為人們關注的熱詞。熱射病是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熱量散發不出去,大量積蓄,從而導致人出現高熱、昏迷等症狀。所以,一旦有人處在高溫環境下卻不出汗時,就一定要加倍小心,這種情況下中暑的風險或增加。    熱射病是重症中暑的一種    三伏是一年最熱的一段時間,出現在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
  • 警惕高溫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關鍵時刻能救命!
    根據症狀的輕重,高溫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那樣只會進一步透支能量導致熱衰竭甚至熱射病(4)如果病人有心臟病史、低鹽飲食、或半小時後熱痙攣的狀況還沒有消退,要尋求專業的醫療處理熱射病 當身體無法調節自身的體溫時,會發生熱射病。高溫導致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使身體溫度溫迅速升高。在10~15分鐘內,體溫可達到40攝氏度以上。
  • 會「熱死人」的熱射病就在我們身邊
    對此,河北省中醫院心血管病科副主任何紅濤為廣大網友普及熱射病的預防知識。  據介紹,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高溫天氣條件下,體溫調節中樞出現問題,進而出現心、腦、臟器損傷,嚴重者會出現神志障礙,甚至更嚴重的會導致死亡。「熱射病之所以危險,是因為人體器官都需要在一定正常溫度下才能正常運作,這和身體各種酶的生物活性及機體代謝有關,當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時,死亡率是很高的。」何紅濤介紹說。
  • 軍醫提醒:夏季練兵,熱射病防治常識不可缺
    全軍熱射病防治專家組組長、解放軍總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宋青提醒廣大戰友,夏季練兵,熱射病防治常識不可缺。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導——根據是否有高強度運動,熱射病又分為經典型和勞力型,勞力型熱射病比經典型熱射病臨床表現更重、惡化更快,多見於在高溫高溼環境下進行高強度訓練或從事重體力勞動的健康年輕人。「從救治情況來看,部隊官兵易患的主要是勞力型熱射病。」
  • 能把人熱暈的熱射病,是中暑?還是特殊疾病?
    將人熱暈,甚至熱死,這事兒,的確存在。造成這種悲劇的疾病,叫熱射病。那麼,問題來了,氣溫更高的非洲怎麼辦?咦,對喔,沒太聽說過非洲熱死多少人呢?這是為什麼呢?咱們現在來看其中的細節。熱射病,是需要進行重症監護的損傷。據報導,患熱射病後,28天內的死亡率可達58%,由於氣候變化,目前,熱射病死亡人數有所增加,每年死亡約2000人。
  • 警惕高溫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關鍵時刻這條內容能救命!
    有一種熱叫生煎更有一種熱叫蒸籠今天你收到高溫預警警報了嗎?
  • 熱射病是怎麼得的,發現有人中招,你要這麼做
    秋老虎來了,冬天還會遠嗎?事實上,與夏季相比,秋老虎的炎熱程度沒有改變,很多人甚至得熱射病。熱射病是指在高溫酷暑天氣下,皮膚散熱功能下降,體內肌肉溫度升高,進而影響全身器官和組織的功能,產生發熱、高血壓、呼吸困難甚至筋疲力盡等症狀。
  • 為什麼大冬天還會得熱射病?
    聽說事發前,他在跑步…… 快豹記者核實報導: 昨天下午,杭州一家公司在錢塘江邊組織了一次團建活動,其中有一項運動是跑步。公司一個女職員透露,小夥子很拼,跑得比較快,大概跑了5公裡後,突然暈倒了…… 我們趕到省中醫院,在搶救室裡,小夥子已經清醒了。
  • 酷暑時間 室外作業警惕熱射病「奪命」
    夏至以後,全國各地氣溫飆升,考驗著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而建築工人、冶金工人、清潔工、交警、快遞騎手、運動員等人群,需要在高溫、高溼、不通風的環境下工作,往往容易發生熱射病。熱射病是最嚴重的中暑,如果得不到及時科學有效的救治,死亡率高達60%以上。
  • 暑天「殺手」熱射病
    朝陽醫院急診科ICU主管、副主任醫師張達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高溫天氣除了溫度高以外,溼度也高,皮膚表面的汗液不易蒸發,身體的熱量散發不出去,再加上通風不暢的話,就非常容易中暑。而熱射病就是重症中暑中最嚴重的一種。  張達說,這周他們收治的熱射病患者,送到醫院後的體溫一般都在40度以上,最嚴重者達到42.3度,這位患者最終病逝。
  • 得了熱射病?兄臺莫慌!我教你急救!
    歡迎來到科普環節: 熱射病(heat stroke,HS)是由熱損傷因素作用於機體引起的嚴重致命性疾病,調查資料顯示,在高強度運動中發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熱射病而非心血管意外,而由熱射病導致的死亡可能超過所有自然災害導致的死亡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