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段子編Rap畫漫畫 她把氣象科普做得風車鬥轉
趙清揚和同事研究工作。
「今年的『仲夏夜』就是富察皇后,清冷皎潔;激烈的暴雨,正是飛揚跋扈的高貴妃;而8月底的秋老虎本尊,則是純妃,『立秋』後,露出了尾巴……」
「寒潮莽嘟嘟,南下奔成都。成都不好耍,狗糧當雪撒。不來降點溫,你嫌冬天瘟。不來下點雪,心頭過不得……」
你見過這樣的氣象科普語言嗎?是不是覺得特別有趣、好記?
「天氣預報,不是冷冰冰的數字;氣象知識,也不是那麼深奧難懂。」四川省氣象局科普宣傳中心主任趙清揚,就是這些氣象科普知識的創作者,她經常用視頻、漫畫、段子等形式,傳遞著來自天空的聲音。
第一次創作科普視頻
就成為「全國優秀」
出生在氣象世家,趙清揚在觀測站裡長大,對於氣象術語、觀測設備,她並不陌生。儘管如此,一直到畢業後進入四川氣象影視中心工作,她依舊覺得,「天氣跟自己的關係不大」。
2011年,氣象系統內部舉行影視業務競賽,這一年,首次增加了科普類視頻。在毫不抱希望的情況下,才工作兩年的趙清揚被趕鴨子上架——在一個月內,拿出一個作品交差。
想主題、搜集素材、寫分鏡頭劇本、設計動畫……趙清揚和另外兩個同事硬著頭皮幹了起來。學編導專業的趙清揚,在畢業兩年後,重操老本行,負責起編劇、導演和統籌的工作。在她的鏡頭下,雷電家族被賦予超人家族的身份,各種雷有怎樣的特點,清楚直觀又好記。
最終,這段視頻《夏季,我們該如何應對雷電》一舉拿下了第一名。幾年後,它還出現在了2015年國家科技部的全國優秀科普微視頻名單中。當時,50件獲獎的科普視頻,來自全國各領域,氣象科普佔到兩件,分別來自上海和四川。
這則視頻,也成了趙清揚走進氣象科普的「敲門磚」。從2011年開始,她成為了風雨雷電的「翻譯官」。
賣萌、蹭熱點、穿衣教學
讓天氣預報真正有溫度
「其實,真正覺得天氣與自己息息相關,是在成為媽媽後。」趙清揚坦言,2014年,兒子出生後,給孩子穿衣的問題成了日常頭大。「為什麼這些不能在天氣預報中進行提醒?天氣預報就只有冰冷的數字嗎?」
經過這樣的思考,趙清揚決定,以個人公眾號為試驗田,做「有溫度」的預報:像和朋友聊天一樣說天氣,增加體感溫度的描述,還直接上圖教穿衣。在日常天氣預報的同時,她也藉機進行氣象科普。
2017年8月,颱風「天鴿」來勢洶洶,當時,《權利的遊戲》第七集上映,她用劇中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的經歷來介紹「天鴿」的前世今生;《中國有嘻哈》播出,掀起一陣嘻哈熱,她也跟著創作了一段rap,用來調侃大眾對天氣預報的誤區;去年夏天,天氣複雜多變,她又套用當時大火的《延禧攻略》,將八九月的天氣對應成劇中人物;在氣象臺發布寒潮預警後,她用漫畫的形式對降溫進行解讀……
形式多樣、風格活潑、內容接地氣,趙清揚公眾號的粉絲很快破萬。在和粉絲互動的過程中,她也收穫了很多樂趣。
通過科普與公眾培養感情
讓氣象更好地服務民生
對於氣象科普,趙清揚還有更多的想法。「在自然災害中,氣象災害佔到了百分之七十,讓更多人了解氣象相關知識,了解防震減災的方法,這也是我們作為氣象科普工作者的重任。」
在她看來,目前,公眾對於氣象的認知還存在很多誤區、盲區。「最常聽到的,就是說天氣預報不準,都是亂報。」
趙清揚說,要讓氣象工作更好地服務民生,得依靠氣象科普為基礎,天氣預報為紐帶,與公眾「培養感情」,「接下來,我們還會在科普上多下功夫,通過進校園活動、科普繪本的創作、科普類平臺的打造,讓氣象科普日常化,讓氣象更得人心。」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吳冰清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