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航局局長:歐洲太空人正在學中文,盼能搭「神舟」入太空

2020-12-14 觀察者網

據新華社10月3日報導,歐洲航天局(歐航局)局長揚·韋爾納3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歐航局希望與中國在航天領域加強合作,一些歐洲太空人正在學習中文,為以後可能更多的合作做準備。

一年一度的世界航天界最大盛會國際宇航大會正在德國城市不萊梅舉行。韋爾納在會議期間告訴新華社記者,歐航局非常希望促進航天領域的國際合作,而中國是國際航天合作的一個積極參與者。

韋爾納說,歐洲和中國在航天領域已經開展了許多合作,歐洲太空人還曾前往中國與中國航天員共同訓練。多名歐航局太空人正在學習中文。

2017年,德國太空人毛雷爾(前排右五)和義大利太空人克裡斯託佛蕾蒂(前排左五)在中國參加訓練

歐航局德國籍太空人馬天(馬蒂亞斯·毛雷爾)已經學習中文6年多。馬天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曾表示,他希望能去未來的中國空間站,與中國航天員以及其他國家太空人一起工作。

「除了毛雷爾,還有幾名歐航局太空人正在學習中文,這也是在為以後和中國開展更多的航天合作做準備。」韋爾納說,歐航局也非常信任中國的「神舟」飛船,希望歐洲太空人以後能有機會搭乘「神舟」進入太空。

毛雷爾與中國航天員中心副總設計師黃偉芬  圖自黃偉芬微博

2015年5月,中國和歐盟籤署了關於在載人航天領域開展合作的長遠目標和實施步驟協議,明確2015年至2017年為技術交流階段,中歐雙方參與對方的人員訓練活動。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在大會期間表示,中國願意在嫦娥六號的軌道器和著陸器上為國際合作夥伴提供10千克的載荷。韋爾納對此也表示了興趣。

記者任珂 張毅榮

相關焦點

  • 歐航局局長:歐洲太空人正在學中文
    新華社德國不萊梅10月3日電(記者任珂張毅榮)歐洲航天局(歐航局)局長揚·韋爾納3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透露,歐航局希望與中國在航天領域加強合作,一些歐洲太空人正在學習中文,為以後可能更多的合作做準備。  一年一度的世界航天界最大盛會國際宇航大會正在德國城市不萊梅舉行。
  • 德國太空人苦學6年中文,只因為一個夢想:搭神舟上天宮
    會議召開期間,發生了一個小花絮,歐洲航天局高級官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些歐洲的太空人正在努力學習中文,這是為了將來可以參與到未來中國的空間站計劃中。歐航局局長揚·韋爾納表示,中國近年來在航天領域取得的進展舉世矚目,而中國和歐洲在航天領域的合作也很多。
  • 歐洲太空人努力學中文:我想上中國空間站
    「我很希望未來能和中國以及世界各國的太空人一起到中國空間站工作。」馬天說。48歲的馬蒂亞斯·毛雷爾學習中文已經6年了,有個中文名字叫「馬天」。「意思是『天上的馬』,想要飛得很高。」這名德國人想去的地方確實夠高:太空,中國空間站。
  • 歐洲太空人開始學中文,大讚中國飛船設計的很好!
    (中國太空人與歐洲太空人聯訓)近日,英媒採訪了歐洲航天局一位來自德國的名叫馬提亞斯毛瑞爾的航天員,而毛瑞爾去年剛在中國煙臺和他的同伴薩曼莎克裡斯託佛蕾蒂與中國航天員一起訓練了兩周。(義大利太空人薩曼莎克裡斯託佛蕾蒂)根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國航天員葉光富曾在2016年6月前往義大利撒丁島參加歐洲航天局的洞穴訓練,而他這次訓練同組組員正是德國航天員馬提亞斯·毛瑞爾。葉光富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許多歐洲航天員都有來中國訓練參加航天任務的想法,同時已經開始計劃學習中文了。
  • 從愛理不理到高攀不起:歐洲太空人坦言要學中文渴望上中國空間站
    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稱,俄國官員正在考慮2024年撤回國際空間站的俄國太空人,並暗示將和中國合力建造對抗國際空間站的新基地。國際空間站是在20多年前,由美俄日歐等國牽頭,共16個國家聯合打造的。在籌備階段,中國就申請加入,但遭到了美國的堅決拒絕。
  • 前有李陽瘋狂英語,後有美國太空人瘋狂學中文,原因很搞笑!
    1.為什麼他們瘋狂地學習中文!電影講了一個太空人重返地球的故事。當時,兩名男太空人和一個女太空人正在執行太空行走任務,他們靠一根繩索和太空飛船相銜接,目的是為了維修外面的哈勃望遠鏡,這個時候,小編覺得他們的工作實在是太有意義了。我們 多少的認知都是哈勃望遠鏡提供給我們的。
  • 歐洲太空人們為啥拼命學中文?
    原創: 亦平最近,BBC發出了疑問:為什麼歐洲的太空人們最近在埋頭苦學中文?因為他們已經到中國訓練,還期待將來能到中國的空間站工作。歐洲太空人們傻眼了,和「聯盟號」不同,咱們中國神州飛船上,右邊的座位才是副駕駛。
  •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綜述: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  新華社記者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19日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中國在實現空間站夢想上邁出重要一步
  • 外媒:歐洲太空人很努力學中文
    據歐洲時報網報導,現如今,歐洲太空人們不僅要學習物理、數學、天文、工程、維修、遊泳、急救等知識,還自覺地擠出時間學習中文。德國太空人馬天(馬蒂亞斯·毛雷爾)在歐洲航天局國際空間站模擬艙內留影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 攝:張毅榮最近,中法籤訂了一系列合作探索太空的協議。法國航天局局長親口表示,該國太空人已經學會了中文。不僅如此,他還透露,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的太空人也學了。對此,歐洲航天局局長揚·韋爾納證實了。
  • 德媒稱歐洲太空人正努力學中文:「我想上中國空間站」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導德媒稱,歐洲航天局的三位太空人正在努力學習中文:一名義大利女士、一名法國男士以及德國材料學家馬蒂亞斯·毛雷爾。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樂趣,而是為了書寫歷史。中文將會成為遠離地球的通用語言嗎?這表明在宇宙空間各國重要性的變化有多快。中國正在大步趕上來。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7月30日報導,中國已躍居領先的空間大國之列。2003年,一位中國航天員首次進入太空;2008年,另一位航天員進行了首次太空漫步;2012年,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對接。
  • 未來僅中國一家有空間站,歐洲太空人熱衷學中文,提前給自己鋪路
    中國目前是繼美、俄之後的世界第三航天大國,如今各國在太空面臨的一件大事是,美俄以及歐洲聯合開發的「國際空間站」即將完成歷史使命,而中國卻可以在2022年完工啟用自己的「空間站」,而且到時候中國空間站會成為太空中的唯一。歐洲國家看到這種勢頭了,美國也看到了,但是行動起來的只有歐洲國家。
  • 太空郵局開張真能寫信上太空嗎?
    記者 鄭建芳    11月3日凌晨,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飛行器成功對接後,中國郵政集團也宣布了一個重大消息——開通中國郵政太空郵局,局長是航天英雄楊利偉。有專門的郵編901001,還有專用的郵戳,能看到「太空」字樣。除了在北京航天城郵局設有實體郵局外,還有虛擬郵局設在載人航天飛行器裡。
  • 中國太空郵局開通 寄信至太空或將實現[組圖]
    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決定,自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對接之日起開通中國郵政太空郵局,作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的直屬郵局,啟用營業日戳及太空郵件專用郵籤、郵袋,開展函件寄遞及集郵業務。中國郵政太空郵局郵政編碼是901001,首任局長是航天英雄楊利偉。  太空郵局是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管理的直屬郵局,具體運營由北京市郵政公司負責。
  • 歐洲太空人講述在華訓練:中國人比美國熱情,自己要苦練中文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7月7日報導,歐洲航天局的太空人們去年來到中國煙臺的航天培訓中心,與中國的航天員進行聯合培訓。在為期兩周時間裡,毛勒和另一名來自歐洲航天局的太空人薩曼莎·克裡斯託佛蕾蒂(Samantha Cristoforetti)與中國的航天員一起生活和工作,並刻苦練習中文,以便將來能夠進入中國空間站工作。這個故事發生在去年盛夏。
  • 提前6年開始學中文?歐洲太空人早已準備好,只為能參與中國項目
    提前6年開始學中文?歐洲太空人早已準備好,只為能參與中國項目 航天領域從出現的那一刻開始,就一直被認定為是關乎人類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但是想要涉足航天領域,卻需要國家擁有極強的綜合實力與雄厚的經濟基礎,所以雖然航天技術發展了這麼多年,但是能夠在這一領域作出成就的國家依舊寥寥無幾。
  • 空間站太空人太空食譜:海鮮是家常便飯
    今年6月11日,執行與「天宮一號」進行交匯對接任務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順利發射升空。由於正值端午節,因此航天員還特意攜帶了真空包裝的粽子上天。這不禁引起人們的好奇,難道航天員在太空中也可以吃到與地面一樣的食物嗎?下面我們來聽聽為國際空間站(ISS)太空人準備食物的營養師怎麼說。
  • 太空人在太空都吃什麼?美國吃「牙膏」,中國讓人意外!
    現在的科學技術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國家向外太空發射了宇宙飛船、發射器等等,那麼中國也不甘落後,在2003年的時候,中國發射了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是我國航天史上的一座新的裡程碑,是我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有一個偉大壯舉,它表明我國在航天技術方面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
  • 300多名芬蘭人渴望成為太空人
    新華網赫爾辛基6月24日電(記者劉軍)據芬蘭廣播公司24日報導,自歐洲航天局5月份啟動太空人公開選拔活動以來,已有330多名芬蘭人踴躍報名。據報導,芬蘭是歐航局成員國之一。歐航局5月19日開始選拔新一批太空人,按照要求,報名者必須是歐航局成員國的居民,並且擁有其所在國家頒發的飛機駕駛執照和健康證明。目前報名活動已全部結束,報名者共計8400多人,其中芬蘭人約佔4%。
  • 「長大想當太空人」——「太空第一課」激發學生科技夢
    新華網上海6月20日電(記者潘旭)「我想知道不同的物體在太空是什麼狀態。」上海市進才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方瀚丞在觀看太空授課前對記者說出了一直環繞在腦海中的疑問。
  • 美國女太空人談飛行太空感受:上帝是藝術家 深不可測
    「神舟十號」升空,中國第二位女太空人王亞平引起全世界關注。上周六,美國前女太空人Pam Melroy接受FT中文網採訪時,談到了自己曾經飛行太空的感受,其中特別談到宇宙沒有改變她對上帝的看法,反而更確信,上帝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