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路,憑藉學區房躋身南京最熱門街道前十名。
這條路跟普通的小街小巷不一樣,沒有名聲在外的老字號美食,也沒有值得新媒體帳號一寫再寫的網紅打卡景點,然而全南京的人都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擠進拉薩路。
在房價維穩的南京,拉薩路小學周圍的學區房將近10萬/平方,房租都要6、7000一個月,賽過了豪宅頂峰——河西的仁恆江灣城。
花這麼大的代價,搬進拉薩路,單身的所長甚至不能理解,南京人到底在想什麼?但其實拉薩路的喜怒哀樂,早就超越了學區房的意義。
拉薩路是什麼樣的?應該是喜滋滋的吧!
提起拉薩路,就不得不提到拉薩路小學,拉薩路的光輝和驕傲。
南京小學的頂端「拉力琅」之中,拉薩路小學就佔據著一席之地。所長雖然不是拉小畢業的學生,卻無數次聽到過它的大名。
在每一個寫不完作業的深夜,所長的母親就會說:「連作業都寫不完,拿什麼跟人家拉小的學生比。」在臨近畢業的每一場考試中,所長的老師都會用拉小學生歷年來的分數來激勵我們。
拉小的學生,對於南京人來說,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的確是「別人家的孩子」般的存在。
但拉小也很普通,夾在百步坡和峨嵋嶺之間,原本直直的拉薩路,到了這裡忽然拐了個彎,所以拉小就連學校大門都不是正對著大馬路的,甚至只有一個角挨著拉薩路。
百步坡往上走就是拉薩路小學,小學的大門比較隱蔽,正對著百步坡小區。
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在百步坡的路口,學校還設置了一些路牌,一面不讓孩子跑到馬路上,一面不讓車流和家長靠近學校大門。
中午時分,快要到了學生放學的時間,即使路牌上寫明了「家長請止步,孩子能自理」的字樣,但是還是有不少家長不放心,提前來到學校門口接孩子回家吃飯。
而不遠處的五臺山體育館裡,一群小朋友剛下了體育課,蹦蹦跳跳被老師引著、等綠燈、過馬路,看見所長掛著相機,還會開心地衝我擺擺手。
沒有負擔的笑臉,和嘰嘰喳喳的說話聲,攪亂了拉薩路的寧靜。但我想,拉薩路本身也不該是寧靜的吧。
拉薩路小學已有近60年的歷史,拉薩路的年紀則更為久遠,這裡算得上南京數一數二的老街,但它從來不會暮氣沉沉,因為每年這裡都會迎來一批又一批的小朋友,充滿活力的對著一個不認識的路人甲說HI。
拉薩路是什麼樣的?應該讓人有點生氣吧!
走在拉薩路上,雖然身處南京,但也仿佛到了青島。這裡的路不是路,而是坡。
想去五臺山打場球,走路爬坡就已經耗光了所有的體力,更別說蹬自行車能蹬到腿抽筋了。
連接著的小路名字,聽上去就十分累人,百步坡、峨嵋嶺,難於上青天。
拉薩路有多斜,下面這張圖告訴你答案,五臺山體育館5號門處,可以看到背後的遊泳館斜度為0,但門口的路斜度至少有20度。走在拉薩路上,跟去趟拉薩是沒有差別的,真累啊!
所長有一朋友曾在五臺山體育館附近住過半年,搬去之前他找好了長期球友,一周至少能打3場球,還能減肥。然而搬去兩周以後,打球約不到他了,兩個月後,他反而瘦了。
一問之下才知道,因為公司就在附近的關係,每天要走兩趟拉薩路,這比正常走路的運動量至少大了一倍,加上拉薩路上簡直就是美食荒漠,他不瘦,誰瘦?
的確,拉薩路兩旁除了非常硬核的學區房中介,幾乎和好吃的是不沾邊的。
所長也非常不理解,在美食遍布大街小巷的南京,就連龍江都能找到一家遠近聞名的杆子餛飩,為什麼這裡能吃的只有蘭州拉麵?
在南京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會看到的場景——蘭州拉麵排隊(並沒有說蘭州拉麵不好的意思),在拉薩路上成了真,真實的魔幻!
拉薩路是什麼樣的?應該帶點悲傷色彩吧!
所長站在牌樓巷、永慶巷和拉薩路的三岔路口,一時有些迷路,分辨不出方向,不知該何去何從。
這時,有幾個中年男女向我走來,滿臉焦急,他們說話帶著點口音,問我腦科醫院應該往哪走。說實話,即使是方向感很強的人,站在這個三岔口也會有些犯暈,我只好實話實說我也不太清楚。
他們聽到後有些失落,但很快就被焦慮取代了,站在那裡,左右觀望著,不停地轉動著手裡的手機,卻並不知道該走哪條路。
我看了眼手裡的導航,給他們指了個方向,他們連連道謝後,馬不停蹄地穿過車流,朝目的地走去,可他們臉上的焦急並沒有驅散半分。
可能在拉薩路上,每天都在上演著這樣的故事。
走在拉薩路的附近,空氣裡都是藥的味道,省人民醫院、南京腦科醫院、胸科醫院,再遠一點的市兒童醫院和省中醫院,把拉薩路的四面包圍起來。
有醫院,就有生老病死,這裡的上空總是盤旋著說不出的哀傷。醫院就在那裡,醫院門口川流不息,這看似是動態有活力的車流、人海,包裹著的卻是各懷心事的病人和家屬,以及總想發財的黃牛。
醫院門口的小飯館和小超市,永遠都是熱鬧的,在這裡,吃飯也被渲染成了一種灰濛濛的氛圍。不過還好,大多數人的唉聲嘆氣都在這裡化作一口熱食,可以暫時緩和他們的悲傷。
拉薩路的盡頭是廣州路,往回走也通向新街口,廣州路上的花開得正好,新街口摩登繁華又有趣。
拉薩路夾在中間,上演著大多數人的喜怒哀樂,褪去了天價學區房的光環,它和南京的任何一條街巷並沒有區別,拉薩路也只是一條尋常巷陌。
內容來源:南京生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