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式建築所富有的精神特色

2020-12-19 舒放說說看

哥德式建築如果它沒有內在的精神力量,那麼僅僅有形式是不夠的。如果它沒有外在的形式,那麼僅僅有精神力量也是不夠的。因此,我們必須逐一研究它的每一種特點,首先要明確什麼是哥德式建築的精神力量,其次是什麼是哥德式建築的物質形式。

首先,精神力量或者表現方式。我們要去了解哥德式建築喜歡哪些特色來從內在上表達它們的思想,而與其他的建築是不同的?讓我們再從化學的角度來思考一下,要注意到,通過組成部分來定義一種礦物質,同時也需要明白構成礦物質的並不是它們之中的一個或者另個成分,而是它們的組合。比如,粉筆不是單一由木炭,或者氧,或者石灰構成,而是它們以某種比例共同形成。從粉筆內的不同物質都可以發現它們,但是在木炭或者氧中卻沒有類似粉筆的東西,卻對粉筆的形成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形成哥德式靈魂的各種精神特色也是如此。不是某一種單獨形成的,而是以某種組合方式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它們中的每一個都可以在非哥德式的建築中存在,但是哥德式建築倘若沒有它們就不會存在,至少它們不是以既定的方式組合在一起。這裡就是物質的組成和建築風格的組成的重大區別,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從石頭中取出某一種元素,那麼它的形式就會完全改變,它的存在狀態就會迥然不同。

但是如果我們從哥德式風格中抽取出一種精神元素,那麼它僅僅是比之前少了些許哥德式味道,兩三種特色的組合已經足以賦予一定的哥德式風格,只是如果再多添幾種就會使風格更為濃鬱,再抽去幾種就會使風格更為薄弱。我相信,哥德式建築的特色或者說精神元素按照重要性程度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野蠻粗獷、變化多樣、自然主義、奇異怪誕、堅硬剛性和重複多餘。

上述的特色都是用來形容哥德式建築的風格,至於建築師的風格,可以被描述為:1.野蠻或者粗魯;2.喜好變化;3.喜好自然;4.活躍的想像力;5.固執;6.慷慨。重複說一下,即使缺少任何一種或者兩種,也不會立刻破壞建築的哥德式風格,但是倘若缺少的元素過多,就另當別論了。

對於野蠻,不能確定「哥德式」是何時首次被應用到北方的建築中去的,但是,無論它最初什麼時候開始得到使用,它都是用來暗示恥辱,正是在民族的野蠻本性下這種建築風格才開始萌芽。但是,它從未暗示說自己是真正的哥德式風格,更沒有認為本身的建築是最初由哥特人自己發明建造的。但是它暗示的是,它們和建築共同展示出來一種嚴厲與粗放感,與南方和東方國度的建築風格形成對比,像是哥特人與羅馬人首次相遇就反映出來的明顯不同。

當墮落的羅馬已經無力承受它的奢華,對自己的敗筆也感到傲慢,在黑暗時期的最後那段時間,它已經成為了文明的歐洲建築模仿的標榜,而哥德式則成為夾雜著厭惡的恥辱象徵。經過這一百年來的古物研究者和建築師的使用,哥德式建築已經完全擺脫了恥辱的意義。也許我們之中的很多人都極為欣賞它建造的偉大科學性,及它所傳達出來的神聖感,希望這一古代術語能夠去除恥辱的含義,還有些人更為讚譽它應用所帶來的效果。

除了它之外,沒有任何一種風格可能或者有必要代替它。只要我們輕蔑地使用這稱號,那麼它本身就不會被正當地使用。但是,從正確的理解來說,這個術語本身沒有任何的羞辱含義,相反,真相很深奧,人類幾乎不可能本能地辨認出來。北方的建築很粗獷野蠻,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僅僅因為這個原因,就去責備或者貶低它,就不是正確的做法了正相反,我認為正是由於這種特色,它才值得我們最真摯地崇敬。

相關焦點

  • 神秘又富有文化底蘊的建築風格——哥德式建築
    哥德式(Goth)最早是文藝復興時期被用來區分中世紀時期(公元5-15世紀)的藝術風格,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頹廢、巫術、古堡、深淵、黑夜、詛咒、吸血鬼等為標誌性元素。哥德式風格史於歌特復興時期,最早起源於日耳曼部族,它是以貴族奢侈糜爛的生活為原型,將各種極盡奢侈的小裝飾品用於打造整個建築。建築多以流暢的線條,瑰麗的圖案,精緻的雕刻等為主要設計手法,從而打造出一種頗受歡迎的建築。哥德式建築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大窗戶及繪有聖經故事的花窗玻璃。
  • 哥德式建築的簡介
    哥德式建築,或譯作歌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是由羅馬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它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但是,目前哥德式建築物最多的國家卻是德國、義大利及德語系國家,法國反而是巴洛克式建築比較多。「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義。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從羅馬式建築的接合拱頂演變而來)與飛扶壁。哥德式建築最常見於歐洲的主教座堂、修道院與教堂。
  • 哥德式建築風格是什麼,帶你一口氣看懂哥德式建築
    德國科隆大教堂(Klner Dom)哥德式建築風格的形成從時間上來講,遠遠早於我們上次講到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但是哥德式建築斷斷續續持續了8個多世紀的時間。為什麼哥德式的建築會出現呢?我們來捋一捋當時法國的背景,12世紀的法國已經不是領主割據一方沒事兒就打仗的年代了。
  • 巴黎聖母院,法國哥德式建築的曠世傑作
    ……小編今天的話題,就來聊聊這巴黎聖母院以及它獨特的哥德式建築風格!巴黎聖母院為歐洲早期哥德式建築和雕刻藝術的代表,它是巴黎第一座哥德式建築。集宗教、文化、建築藝術於一身。十字拱、立柱、飛券以及新的框架結構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高聳而富有空間感,再結合鑲嵌有彩色玻璃的長窗
  • 西歐中世紀的哥德式建築風格
    上回我們講到西歐中世紀的羅馬式建築,這次我們來講哥德式建築。在之前,羅馬式在西歐盛行一時,但從羅馬式到哥德式是一次偉大的創新,它那驚人的成就把中世紀建築藝術推向了最高峰。「中世紀盛期教堂建築風格的演進,是由中世紀文明的兩種基本趨勢決定的。第一,大教堂是城市革命的產物,也是增長的財富、市民的自豪感、以及城市狂熱的宗教信誠的產物。
  • 這些輝煌的建築,都屬於哥德式,哥德式建築究竟是怎麼演變出來的
    今天的文章是《這些輝煌的建築,都屬於哥德式,哥德式建築究竟是怎麼演變出來的》我們現在買房子,住小區,選擇都非常多樣化了,現在很多樓盤的設計非常具有建築美學的意義,不僅通過住宅我們那可以感受到建築美學,現在我們去旅遊,尤其是國內外的建築,我們也都可以感受到建築美學,歐洲有一種類型的建築,十分宏偉壯觀,而且還相當具有特色,我們一看這建築就知道是哥德式建築。
  • 二戰後德國文化溯源,哥德式建築審美是一枝獨秀,還是孤芳自賞?
    歌德在文學上對哥德式建築進行了毫無保留的讚揚,在浪漫主義文化的情懷中對哥德式建築進行推崇,並把哥德式作為德意志民族精神象徵的表現。首先是斯特拉斯堡大教堂,在參觀過後,歌德對於固有的觀念感到羞愧,他震驚於教堂內的高度內在統一,細節協調在整體中,沒有絲毫多餘的東西。
  • 西方建築,什麼是哥德式建築?
    藝術與建築(哥特藝術,中世紀藝術運動;哥德式建築;哥特復興式建築(新哥德式);大學哥德式;高維多利亞哥德式)。上圖-《亞琛祭壇》由晚期哥德式匿名畫家大師創作浪漫主義(英國文學體裁的哥德式小說或哥德式浪漫主義)。
  • 哥德式教堂:凝固時光的藝術,透過建築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價值
    而現在歐洲各國教堂主要有四種建築風格——羅馬風格、哥特風格、巴洛克風格和現代主義風格,他們之間風格迥異,卻都有其獨特的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而本文我們從其中的一種建築風格——哥德式教堂出發,透過這種建築去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價值。
  • 濟南大山裡德國造百年火車站 典型的哥德式建築特色
    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建築群落,被評為遠東第一站。1992年,這座聞名世界的老火車站卻被無情的拆除了。不過,在濟南長清的山中,還藏著一個德國造的百年老站——張夏站火車站。  車站始建於1911年,站舍風格是典型的德國哥德式建築特色,到目前為止已有百年歷史。大眾網記者 王長坤 攝  在許多濟南人的心中,被拆掉的老火車站是一個「永遠的痛」。它曾是亞洲最大的火車站,世界上唯一的哥德式建築群落,被評為遠東第一站。1992年,這座聞名世界的老火車站卻被無情的拆除了。不過,在濟南長清的山中,還藏著一個德國造的百年老站——張夏站火車站。
  • 哥德式建築風格是什麼樣的?它的代表作是什麼?
    哥德式建築風格(英語:Gothic architecture),或譯作歌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它由羅曼式建築發展而來,為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發源於十二世紀的法國,持續至十六世紀,哥德式建築在當代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詞則於文藝復興後期出現,帶有貶意。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與飛拱。世界上有很多有名的建築,這些建築都是經過歷史的沉澱到現在,它們都是一個國家歷史的代表建築物的象徵,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哥德式建築的圖片,希望能對喜歡哥德式建築的朋友有所幫助。
  • 繼巴黎聖母院大火已過去180天,哥德式建築應當被更多人所熟知
    著火位置位於聖母院頂部塔樓,大火迅速將聖母院塔樓的尖頂吞噬,很快,尖頂如被攔腰折斷一般倒下巴黎聖母院作為哥德式建築的代表,發生了大火,這無疑是哥德式建築的一次浩劫哥德式建築的起源哥德式建築是一種興盛於歐洲中世紀高峰與末期的建築風格
  • 濟南的「巴黎聖母院」,老城也有西方建築,感受哥德式建築的魅力
    洪家樓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東西走向的拉丁十字布局,高聳入雲的尖頂,修長的束柱、飛扶壁,尖形拱門、拱窗,這些都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的特徵。洪家樓教堂為雙塔哥德式建築,與聞名世界的坎特伯雷大教堂、巴黎聖母院、夏特爾大教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極為相像,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哥德式建築藝術被稱作歐洲中世紀藝術的高峰
    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哥德式藝術特點,它是歐洲中世紀藝術的高峰流行於12到15世紀。哥德式的藝術最早產生於法國,它有幾個特徵:首先它有隆重的宗教色彩,哥德式的教堂非常強調「高」是天堂,「光」是神靈,以此來淨化人們的靈魂;它比羅馬式的建築輕巧的多,使用「失狀券拱」。
  • 哥德式建築如何在中世紀取代羅馬式建築
    哥德式建築是12世紀中葉產生於法國的一種建築風格,以教堂為主要表現形式。這種建築風格到13世紀中期已經傳遍整個西歐,15世紀中後期開始衰落,16世紀逐漸為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所代替。他相信,蠻族入侵不僅造成了羅馬帝國的滅亡 ,也使古典風格在藝術和建築中絕跡。從時間上看 ,哥特人入侵羅馬與哥德式建築產生的時間之間相差六百多年 ,而且西羅馬帝國滅亡後 ,羅馬式建築還曾在數個世紀中風靡西歐各地 。因此 ,哥特人的入侵似乎與哥德式建築的產生之間並無直接關聯 ,而且時間上也存在較大出入。
  • 瀋陽唯一的哥德式建築,入選「中國十大最美教堂」,非常宏偉
    提到哥德式建築,最典型的一定是位於法國的巴黎聖母院了。可惜巴黎聖母院因大火尚在維修當中,深感遺憾。其實,我們國內也有不少壯觀的哥德式建築。在遼寧瀋陽就有一座,你能猜到是哪裡嗎?小南天主教堂,因位於瀋河區小南街上而得名,也稱南關教堂。
  • 「哥德式」建築藝術風格的顯現
    我們所接觸的風格數不勝數,在當今社會最讓人們熟悉不過的當數室內設計的風格,列如:現代簡約風,工業風,地中海風格,田園風格,新中式風,東南亞風格等等.但是,我們今天所要講述的是「哥德式」風格,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巴黎聖母院了,在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遭遇了火災,但是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它的歷史,它的輝煌,它的美麗。「哥德式」建築最明顯的特點是高聳的尖塔、尖形的拱門、飛扶壁、修長的束柱、肋架拱頂、大窗戶以及它繪有很多聖經故事的花窗玻璃。
  • 歐洲最高的哥德式古建築之一,塔尖高137米,成維也納標誌性建築
    哥德式建築,在國內很少見到,也就是近年來有些地方為了豐富建築特色,會把現代哥德式建築風格略加修飾。眾所周知,哥德式建築是一種在中世紀的高峰時期和後期興起的建築風格。這是在羅曼式建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文藝復興建築所繼承。起源於12世紀的法國一直延續到12世紀。
  • 哥德式是什麼意思 哥德式風格設計的要素
    哥德式其實部分人都是有了解過的,那麼該風格裝修也是來自歐洲教堂建築的設計,而它的設計需要具有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以前主要用於教堂的建築,現在其高超的設計風格被人們也運用於家庭等的裝修,下面我們就來具體講解有關於哥德式是什麼意思,以及哥德式風格設計的要素。
  • 哥德式建築、羅馬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如何分辨歐洲建築風格?
    歐洲建築式樣繁雜,什麼哥德式建築、巴洛克式建築、羅馬式建築……一堆沒聽過的名詞擺在眼前,卻也成了提升審美旨趣的一大難題。今天,維京遊輪和你一起探訪歐洲建築精粹,並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帶你入門歐洲建築史!哥德式建築 關鍵詞: 高聳入雲 尖頂 飛扶壁神權時代,「升天」是全民的追逐,想要升天自然是因為離上帝越近越好。因此,哥德式建築也要造的越高越好,畢竟沒有最高只有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