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深陷「斷軸門」風波的理想汽車稱將宣布將於11月7日起,嚴格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要求,對2020年6月1日及之前生產的10,469臺理想ONE,免費更換球銷脫出力更高的前懸架下擺臂。此次召回更換工作預計將在3個月內完成,並針對此前「理想ONE車輛硬體升級」處理方式進行公開致歉。
簡單回顧事件的始末,自2020年2月起,媒體報導的理想ONE斷軸事故已經有六起,但是理想汽車在相關的回應著從未承認存在設計缺陷,而是將「斷軸」的原因歸咎為用戶駕駛不當。
根據理想汽車統計,截止2020年10月31日,理想ONE累計發生前懸架碰撞事故一共97起,其中有10起發生了前懸架下擺臂球頭從球銷脫出的情況,球頭脫出率超過10%,遠高於同類型車輛。
此前理想汽車還在微博上對網友大肆解讀理想ONE下擺臂材料的結構以及好處。
不過很快就被打臉了。在11月1日理想汽車2020秋季溝通會上,李想終於承認,理想ONE存在設計缺陷,導致前懸架容易斷裂。理想汽車官方發文稱,為了降低早期用戶在發生碰撞事故後前懸架下擺臂球頭脫出的概率,理想汽車將為2020年6月1日及以前生產的理想ONE免費升級脫出力更高的前懸架下擺臂球銷。
與此同時,理想汽車卻玩了個文字遊戲,此事件用「硬體升級」這個略顯「高大上」的詞語代替了「召回」。引來了車主以及消費者的不滿。在迫於輿論的壓力之下,今日有了理想汽車發布致歉信這一幕。
當問題出現的時候,正視問題的本質,實事求是地溝通並高效地去解決問題,這才是一個企業應有的擔當和態度。顯然,這一次理想汽車讓公眾和消費者失望了。
一葉落知天下秋,從另一方面來看,更值得消費者思考。
隨著造車新勢力的迅速發展,PPT到新車落地,造車新勢力們平均年齡僅不足5歲。在銷量大增的10月,單月純電動車型召回數量較往月有較大提升,特斯拉、威馬、零跑等一眾新造車新勢力紛紛登上召回名單。
數據來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
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10月2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特斯拉汽車(北京)有限公司向總局備案召回計劃,決定召回共計29834輛Model S/X車輛,本次召回範圍內的部分車輛,在經受較大的外部衝擊時懸架部件可能存在斷裂隱患,將更換改進後的懸架連杆。
類似的召回事件,11月在理想汽車身上再一次演繹。
不難發現,隱藏在背後的是在資本的推手下,造車新勢力跑得太快,技術和管理跟不上,最終是一條粗腿一條病腿走路,問題頻出。從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增的10月來看,造車新勢力的質量問題更加突出,正在驗證這個邏輯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