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非朱非墨
隨著各地紛紛飄起了雪花,一年一度的陽曆年來到了,每逢此時各公司最忙的工作,莫過於年會了。想必,各部門領導都被分派了年會上的演講任務吧,一是用來總結去歲的工作完成情況,二是用於激勵員工,來年充滿幹勁,更上一層樓。
有人說,激勵政策,除了錢還能有什麼?
沒錯,獎金固然是最實惠的,但人家都說了,一個人想要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應該有詩和遠方。
因此最高級的激勵演講,既需要實惠,更需要有水平。作為領導,如果想讓自己低調樸素,又顯得「腹有詩書氣自華」,那麼不妨惡補一下古詩,以詩抒情,以詩言志是年會發言稿最好的選擇。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句詩出自唐朝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這首詩的最後一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不是讓我們感受到一介書生,想要保家衛國的豪情壯志。
這首詩的背景是唐高宗永隆二年,當時突厥入侵,高宗得知大怒,發誓一定要制服突厥,一震大唐之威!因此全詩充滿了鬥志昂揚的,一種不服輸的情愫,正是這種怒髮上沖冠的氣魄,極其能激發企業鬥志,激發員工的企業責任感、以及擼起袖子「幹!就完了」的價值燃點。
比如今年被美國一直壓制的華為公司,因為國際上各種不公平的制約,讓每一個華為人的心中都憋著一口氣,沒有一個人不想要突破這個壁壘。
那麼詩歌所體現的內涵訴求,也恰到好處的說到了每個華為人的心坎裡,哪怕是一個後勤保障人員,為了華為的重新崛起,相信他也存有這種企業責任感,如果能為公司出一份力,想必每個人都願意發揮自己最大的能量。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這句詩出自唐代孟郊的《勸學》
擊石乃有火,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已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這首詩是一首敲打青少年人好好學習的詩歌,意思是規勸年輕人,要多學習知識,並多多把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去,因為和別人學習那僅僅是一種模仿,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只有自己不停的在生活中、工作中、學習中磕磕碰碰的磨合,讓失敗成為成功之母,一個人才能真正獲得成長。
那麼這首詩,非常適合用在新員工的激勵大會上,雖然現在企業早已沒有了「師傅帶徒弟」這一規則,但剛剛從學校畢業進入各行各業的大學生,仍然是個學徒階段,他們的學歷再高,也不如老師傅在工作中多年積累的經驗來的實用。
只有不斷地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成長,才能讓自己逐漸成長為企業的棟梁。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這句詩出自清朝才子趙翼的詩《論詩五首》(其二)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這首詩很淺顯易懂,說的就是李白、杜甫的詩歌已經被人千百年來口口相傳,沒什麼新奇的了。但是從發展的角度來講,每個時代又都會有獨領風騷的人物,秦皇漢武已經過時,毛主席他老人家都說:「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因此清朝時期,趙翼就用這首詩告訴後人,不用崇拜前人,只要你是個人才,那麼盡情發揮你的能力吧,一樣可以在你擅長的領域獨領風騷,獨樹一幟。
OK,真的是這樣,雖然各行各業運行至今,已經達到科技高超水平了,但是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人做不到的。只要有人就會有人才,有人才的時代,就是最好的時代。研發與創新永遠沒有誰比誰晚到多少年,只有你肯不肯埋下頭來超越前人的創造,造就一個全新的世界。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這首詩是唐代杜荀鶴寫的詩《小松》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這首詩託物言志,非常富含哲理。它的意思是松樹小的時候,就像一根刺一樣被深埋在雜草中,看不出其鋒芒。等到你發現了它的時候,小松苗已經長得比蓬蒿還高了。但是世人哪裡知道這就是為了可以長成青松的蒼天大樹啊,一直到它高聳入雲,才被人們抬頭仰望,慨嘆其偉岸。
因此這首詩可以用作對默默無聞的基層工作者的讚美,雖然這一類人的工作職能相當平凡不起眼,但很多領導人,都是從基層工作做起的,正因為當初有基層工作的紮實基礎,才讓一個人在職業規劃的路線上,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來。
也只有這樣的人,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踏實肯幹,才能成長為一個企業未來的全能型人才。二這樣的人才,就是企業未來所需的參天大樹,其自身價值是深不可測的。
因此不要瞧不起基層工作,更不要小視基層員工,每一個人的職業成長,都離不開一點一滴的基層工作。不是有句話這麼說嗎:今天你對我愛答不理,明天我讓你高攀不起。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這首詩是北宋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宋仁宗二年夏,王安石在浙江某縣當知縣任期已滿,在回江西老家的路上,途經杭州寫下的。王安石當時正當壯年,剛過而立。他對北宋王朝的政治積怨有著深刻的認識,他力圖改革,實行變法。對此他滿懷信心,因此正好途徑杭州靈隱寺的飛來峰,他不由得借登峰的豪情一抒胸臆。
改革,是當今快速發展時代,各行各業不敢放鬆的。然而改革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總會像唐僧取經一樣,前路充滿了艱難險阻。但是推行改革之人,應該具有詩中這「不畏」的精神,撥開雲霧見日出,以一種「站得高望得遠」的胸襟來迎接各種困難和阻礙。
「自緣身在最高層」這句話很有點「人在高處不勝寒」的意境,但是作為高層領導人,應該心存大局觀,並具有「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的底氣,即便高處不勝寒,也應該將認準的改革進行到底!所謂高山流水遇知音,總會有與你一同前行的人,懂你的曲高和寡。
文到最後:
以上就是小編在詩詞中收穫到的「高級感」,怎麼樣,如果您看的意猶未盡,您覺得我說的好像有點道理的話,不妨自己靜下心來細細品讀。
中國詩詞文化讓你感受到「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又是一年歲將盡,如果您也想出口成章,用一句詩就總結概括您的2020,展望您的2021,那麼趕快收藏吧。知識才是永遠「日不落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