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強藝術展在故宮博物院正式對外開展

2020-12-17 瀟湘晨報

眾多文藝界大咖到場助陣

泉州網12月16日訊(記者 陳智勇 文/圖)「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昨日,「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在故宮博物院正式對外開展。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作為福建鄉賢長期關注蔡國強的發展足跡,他觀看展覽後感慨道:「蔡國強就是從古泉州港走向世界的藝術家。」範迪安說,宋元時期,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千帆競發,萬國客商雲集,泉州文化鄉愁很好地在蔡國強的作品中體現,讓參觀者感受到藝術家海洋般寬闊的胸懷和愛拼敢贏的精神。此次展覽的第一件作品從蔡國強在家鄉泉州創作的《天梯》開始,「遠行與歸來」的故事從泉州講起。

大咖雲集 完美演繹開放包容精神

「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由北京冬奧組委和故宮博物院共同主辦。這是蔡國強繼北京奧運會後,時隔12年再次在首都舉辦個展,共展出約180件/組作品,時間跨度長達四十餘載,梳理了蔡國強重要藝術歷程。展覽由世界著名藝術史專家西蒙·沙瑪策劃,他曾撰寫和主持了BBC紀錄片《藝術的力量》,產生廣泛影響。

此次展覽大咖雲集,著名導演張藝謀、著名鋼琴家郎朗和央視著名主持人周濤等到場助陣。2008年,蔡國強擔任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核心創意小組成員及視覺特效藝術總設計,與總導演張藝謀建立愉快的合作關係。鋼琴家郎朗14日晚到場演奏了《茉莉花》等中外名曲。

「蔡國強的作品有很典型的鄉土情懷,他從古港泉州出發,一步步成長為世界藝術大師。在他身上,泉州開放包容的城市個性得到完美的體現,泉州文化基因伴隨著他的每一個藝術足跡。」泉籍當代著名藝術家陳文令說,蔡國強的包容不僅體現在藝術上,也體現在朋友圈中,前來參加展覽的有著名導演,有鋼琴大師,也有央視名嘴,都是各領域的頂級人物,這是他人格魅力的體現,也是其藝術開放包容的特徵,他內心的廣闊程度令人嘆服。

遠行世界 與世界不同文明「對話」

展覽以對話東西方文明的形式,呈現蔡國強近年「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項目的精選作品。「大約5年前,我正式開始『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在龐貝考古遺址和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與古希臘羅馬文明對話,在佛羅倫斯的烏菲齊美術館與文藝復興對話,在馬德裡的普拉多美術館對話西班牙黃金時代,在莫斯科的普希金美術館對話社會現實主義和先鋒派,在紐約的古根海姆美術館對話現代主義,還有在法國對話塞尚,和進行中的中世紀藝術旅行……以東方文化和精神為鏡,映照這些館藏代表的一段段西方藝術史,以此求索繪畫在今天的可能性。」蔡國強說。

「『遠行與歸來』展廳被光明充滿,這光明源自藝術家與不同傳統的對話。」西蒙·沙瑪說,「有一個詞在關於蔡國強的藝術評論文章中鮮有提及,卻是這場宏偉展覽的一個顯著品質:慷慨。他的作品是我所知最不利己的當代藝術,平等面向所有觀眾,宏闊廣博,充滿無盡探索。它最終不是『藝術界』的私產,而是獻給我們所有人的一份寶貴財富。」

範迪安說,蔡國強自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致力於當代藝術創新,運用中國人的觀念、火藥藝術與世界各國藝術「對話」,體現了中國藝術家與世界各種文明交流的博大情懷,並留下了大量有開創性的作品。

蔡國強攜手惠安工匠創作的《夢遊紫禁城》

回歸故土 攜手創作《夢遊紫禁城》

「我為紫禁城600周年特別創作了《夢遊紫禁城》作品組,作為此次展覽的壓軸呈現。」蔡國強說,這件作品的核心部分是邀請家鄉泉州惠安的工匠們用5個月的時間雕刻的漢白玉紫禁城模型,此後運到湖南省瀏陽市經「白天煙花慶典」洗禮,成為一幅立體彩繪作品。潔白的漢白玉上,將600年前的紫禁城建造者和故鄉的工匠,通過共有的手工溫度與工匠精神聯結在一起。

歷史上,紫禁城的過年習俗中也包括燃放煙花。此次蔡國強通過最前沿的VR虛擬實境技術,創造一場奇偉的紫禁城煙花盛典。這是蔡國強首次在作品中使用該技術,現場觀眾戴上VR眼鏡,隨藝術家夢回遙遠盛典,在與現實的交織間模糊了時空的概念,感受恢宏的歷史場景。

同時,在漢白玉紫禁城模型背後還展示了火藥草圖。蔡國強在麻紙屏風上以黑火藥營造仿佛時光深處的紫禁城,再如運用分色印刷技術般依次爆破不同顏色的火藥,表現藝術家夢遊600年歷史過程中的思緒。

勇於探索 拓展當代藝術新的寬度

此次展覽,蔡國強還以故宮博物院館藏《冰嬉圖》為靈感,創作了《銀河嬉冰》。這件作品呈現在銀河中溜冰的想像,連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題。這也是蔡國強的創新之作,首次在大規模的玻璃和鏡面上爆破,並特別開發新技法,讓玻璃和鏡子分別經過幾次不同規模的爆破,再最後上下合併為一體,大爆破完成一件完整作品,好像在浩瀚銀河裡溜冰那樣深邃神奇。爆破後的鏡面本身,煙燻出茫茫冰雪的浪漫,更是藝術創作中的驚喜。

「前人沒有如此做過,後人又不能學,了不起的藝術家都是如此,我們這個時代不曾有人像蔡國強如此成功地運用獨特的語言方式,進行火藥藝術創作。」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蘇新平說,一位藝術家在藝術發展史中能否有自己的位置,首先要看他能否在藝術探索中提出自己的觀念,在藝術實踐中有自己的獨創性,蔡國強顯然做到了,拓展了當代藝術新的寬度。

範迪安認為,此次展覽不僅是對中國傳統藝術的致意,也為當代藝術探索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近年來,蔡國強在運用火藥創作方面也有不少創新,特別是引入彩色火藥和不同介質進行創作,不斷探索。

「我的遠行從未離開,歸來仍在路上。和古今中外的更多先輩相遇,歸根結底,是在不同文化時空裡滋養自己。」蔡國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來源:泉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亮相故宮博物院
    昨日下午,由北京冬奧組委和故宮博物院主辦的「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在故宮博物院舉行開幕儀式,著名導演張藝謀,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範迪安,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等嘉賓到場參加。該展今日將在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正式亮相,展覽至2021年2月5日結束。
  • 蔡國強藝術展亮相故宮
    本報電(記者鄒雅婷)由北京冬奧組委和故宮博物院主辦的「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近日在故宮博物院開幕。此次展覽是繼今年發布第一屆優秀冬奧歌曲、開展倒計時500天活動之後的又一文化力作,旨在進一步提升北京冬奧會影響力,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鑑。
  • 蔡國強遠行而歸,藝術展在故宮開幕
    「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在故宮開幕 蔡國強的第一部VR作品同時展出 蔡國強《為「夢遊紫禁城」所作火藥草圖》,2020年,火藥、墨、紙,裝裱於木質六屏屏風,230 x 465 cm 北京冬奧組委和故宮博物院主辦的
  • 蔡國強:我的遠行從未離開,歸來人在路上
    如今很少有人知道,當時蔡國強首度離開故土,身上帶著的,是時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的楊新幫他給日本學校寫的推薦信。同時,故宮出版社社長李毅華幫他找到擔保人,並一路安排。還有故宮研究員、在日本很受歡迎的書法家劉炳森專門寫了幾幅書法送給他,讓他帶在身上,度過最初的艱苦歲月和思鄉之情。蔡國強在自己的個展開幕式上向大家講述故宮帶他走出國門的故事。
  • 對話|蔡國強:34年後的回歸故宮,帶著「西方藝術史之旅」
    蔡國強於故宮博物院,2019年7月。呂斯喬攝,蔡工作室提供。蔡國強在故宮博物院的開幕式現場2020年12月14日,「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在故宮博物院開幕。澎湃新聞了解到,展覽展出蔡國強藝術作品180件,呈現藝術家近年「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項目的精選作品,及以冬奧為主題和以紫禁城為靈感創作的新作。其中,《銀河嬉冰》以故宮博物院館藏《冰嬉圖》為靈感,連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主題,呈現在銀河中溜冰的想像。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凸顯亞洲文化多元與交流,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蔡國強:用煙火連接通往天國的路
    2020年12月14日,由北京冬奧組委和故宮博物院主辦的「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於在故宮博物院開幕,展覽於 2020年12月15日至 2021年2月5日舉行。    2020年9月16日,當全球疫情逐漸穩定之際,中國當代藝術家蔡國強和其團隊在法國幹邑的夏朗德河,通過直播,為世界帶來白天煙花爆破項目《悲劇的誕生》,這也是蔡國強首次在實施白天煙花項目時進行直播。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
    【新館建設】1948年底,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臺灣「行政院」公布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規程》,規定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由故宮博物院保管使用,將來國家統一後,遷臺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時間:2009-08-28 14: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名稱】「國立」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成立時間】1962年   【藏品數量
  • 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故宮國寶宴[組圖]
    圖片說明:7月5日,一位「故宮晶華」餐飲中心的員工展示採用娃娃菜製作的與清代藏品翠玉白菜極像的菜餚「翠玉白菜」。  圖片說明:7月5日,一位「故宮晶華」餐飲中心的員工在展示採用蘋果苦瓜為原料製作的類似清代藏品白玉錦荔枝的菜餚——「白玉錦荔枝」。
  • 北京故宮博物院恢復開放
    5月1日上午,故宮恢復開放後迎來遊客。(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5月1日上午,故宮恢復開放後迎來遊客。(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5月1日上午,故宮恢復開放後迎來遊客。(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5月1日上午,故宮恢復開放後迎來遊客。(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5月1日上午,故宮恢復開放後迎來遊客。(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中國日報5月1日電(記者 姜東)2020年5月1日,北京故宮博物院恢復開放,每日限流從原本的8萬人次降低到每日5千人次。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的藝術瑰寶在20世紀前,多集中於皇宮內府,20世紀初集中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20世紀中葉,一宮國寶紛飛兩岸,「故宮博物院」也隨之有了兩個: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分別庋藏著中華民族的國寶。  國寶遷往海島  故宮,顧名思義,舊王朝的宮殿,指的是坐落在北京的紫禁城。1924年,愛國將領馮玉祥發動北平事變,強令「皇帝」溥儀出宮。
  • 臺北故宮博物院宣布調整票價 臺北故宮博物院票價多少
    臺北故宮博物院27日宣布,從2018年1月1日起,位於臺北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普通參觀券價格由250元(新臺幣,下同)調高至350元,團體票價格由230元調高至320元;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南院)參觀券價格由250元調整為150元。
  • 故宮博物院新增慈寧宮等四大開放區域(圖)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10月,故宮裡的棗子熟了,銀杏葉泛起點點黃色,紅彤彤的柿子壓彎了枝頭。在這個豐收的季節,故宮博物院迎來了建院90周年。從10月10日起,開放4大區域、推出8大展覽,這是故宮博物院慶祝誕辰日的獨特方式。雁翅樓、慈寧宮、壽康宮、寶蘊樓……走進這些被影視劇一次次演繹的宮殿樓閣,仿佛揭開了一層層大清後宮的神秘面紗。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世今生(圖)
    今日,海峽對岸,位於臺北外雙溪的故宮博物院,擁有65萬5千多件耀眼藏品。據臺灣《商業周刊》一篇報導估算,其中,光郎世寧的《百駿圖》至少8億元。一件宋代汝窯杯可以蓋一座故宮:1965年故宮花費6000萬落成,物價換算後,相當於現值84億元,而故宮擁有21件汝窯杯,價值上千億。
  • 三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獨家講述他們與故宮的故事
    故宮博物院供圖光明日報8月30日消息,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這是我國文化遺產界、乃至整個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幾百年的風風雨雨,紫禁城從皇家禁宮成為百姓博物院,見證的是中國從封建王朝統治到人民當家作主的歷史變革,折射出的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日益繁榮強大的歷程。
  • 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2)
    新華社照片,北京,2020年5月1日 故宮博物院有序開放 5月1日,遊客在故宮西六宮部分開放區域內遊覽。 當日,故宮博物院有序恢復開放,實行預約、錯峰、限流等措施,每日限5000人參觀。觀眾可通過故宮博物院網絡售票網站,使用第二代身份證或護照信息預約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