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壇名將確診淋巴瘤,至今病因未明,該部位腫大需警惕!

2021-01-09 瀟湘名醫

儘管納瓦羅早在去年採訪中坦然表達自己想要退役的想法,但誰也沒想到她運動生涯的最後一個賽季會是這樣度過的。

2020年9月2日,前網球女子單打世界排名第六的卡拉·蘇亞雷斯·納瓦羅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宣稱自己被確診為霍奇金淋巴瘤。

在此之前,她已經退出了美國網球公開賽。

那麼,納瓦羅確診的霍奇金淋巴瘤,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是否有治癒的可能性?

對此,我們請來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血液病科副主任醫師黃睿來解答。

黃睿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血液病科副主任醫師

擅長各種貧血性疾病、惡性血液病(包括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的化療治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尤其在難治復發白血病的HLA單倍體移植治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青年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但病因未明

霍奇金淋巴瘤是源於淋巴的一種特殊癌變,是青年人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據統計,淋巴瘤佔所有惡性腫瘤的3-5%,是第九大常見腫瘤,而霍奇金淋巴瘤則佔據淋巴瘤8-11%。

霍奇金淋巴瘤是惡性淋巴瘤的一個獨特類型,發病年齡較低,預後也相對較好,主要發生於淋巴結,其中頸部淋巴結和鎖骨上淋巴結最多見,晚期可累及脾、肝、骨髓等處。

雖然在1832年醫學家們就發現了霍奇金淋巴瘤病,但它的病因至今不明。

黃睿告訴家醫君:

「雖然目前病因不是十分明確,但是能確定部分霍奇金淋巴瘤發病與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

研究表明,約50%患者的R-S細胞中可檢出EB病毒基因組片段,且已知具有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霍奇金淋巴瘤發病危險增加。

在臨床上,霍奇金淋巴瘤可分為四種組織學類型:淋巴細胞為主型、結節硬化型、混合細胞型和淋巴細胞耗竭型,各型之間可以互相轉化。

而組織學亞型是決定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臨床表現、預後和治療的主要因素。

症狀表現多樣

活體組織檢查可明確診斷

霍奇金淋巴瘤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決定於病理分型、原發腫瘤的部位和受累器官、疾病的早期或晚期等因素。

黃睿指出,霍奇金淋巴瘤最早以頸部淋巴結和鎖骨上淋巴結無痛性腫大為主,常缺乏全身症狀,進展較慢。而且成人常見皮膚瘙癢,部分患者會出現持續或周期性發熱症狀,伴有盜汗、疲乏及消瘦等全身症狀,但如果淋巴結壓迫神經,可引起疼痛。

少數患者僅有深部而無淺表淋巴結腫大,深部淋巴結腫大可壓迫鄰近器官產生不良影響,如縱隔淋巴結腫大可致咳嗽、胸悶、氣促、肺不張、上腔靜脈壓迫症等,腹膜後淋巴結腫大可壓迫輸尿管引起腎盂積水,硬膜外腫塊導致脊髓壓迫症等。

霍奇金淋巴瘤的診斷依據是在淋巴結組織或其他部位檢查出巨型的雙核細胞(R-S細胞),R-S細胞及變異型R-S細胞被認為是霍奇金淋巴瘤真正的腫瘤細胞。

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RS細胞CD15及CD30抗原表達陽性,是識別RS細胞的重要免疫標誌。

除了臨床症狀,醫生還需要通過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來判斷淋巴結腫大情況,通過X光片、CT檢查、淋巴結造影等檢查霍奇金淋巴瘤。

此外,活體組織檢查是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定性檢查,可明確霍奇金淋巴瘤診斷。

早期腫瘤能夠治癒

預後良好期待女將歸來

雖然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種惡性腫瘤,但它也是少數可治癒的成人惡性疾病之一,確診較早則有可能治癒,且預後良好。

雖然納瓦羅日前被診斷罹患了霍奇金淋巴瘤,但目前腫瘤還比較小,早期發現則可以治癒。

而她所需的治療也非常明確:長達六個月的化療。

與納瓦羅將要接受的治療一樣,治療淋巴瘤的主要方法與其他的血液疾病治療相似,都是採取化療和放療的方法。

黃睿表示:

如果是處於1-2期的患者,一般會採用放療;但如果是3-4期的患者,則以化療為主。

少部分患者會出現復發,目前針對復發的霍奇金淋巴瘤,也有很多新藥,比如PD-1單抗、CD30單抗,或者緩解以後,可以選擇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

經過正規的治療,有相當部分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得到治癒,還有相當多的患者生命得以延長。

相信經過合適的治療,納瓦羅的霍奇金淋巴瘤可以得到治癒,她也可以重新站在賽場上打出又一記漂亮的單手反拍,為她的運動生涯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責編:麥瓊璇

通訊員:伍曉丹

今日話題

家醫君要看看大家有沒有認真看文章~

霍奇金淋巴瘤最典型的臨床症狀是:

A、發熱

B、臉色蒼白

C、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D、肝脾大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惡性淋巴瘤的病因病機與診斷依據
    【病因病機】外由風火血燥,或寒痰凝滯,內因憂思鬱怒,肝鬱氣結生痰化火及氣滯血瘀,積而成結,日久臟腑內虛,肝腎虧損,氣血兩虧。【診斷依據】1、病史與遺傳、病毒感染及免疫因素有關。(3)胸部1)縱隔檢查:縱隔是惡性淋巴瘤好發部位,淋巴結腫大、融合成塊時,可見縱隔增寬,甚至上腔靜脈壓迫症及壓迫氣管等,此時需要結合輔助檢查如胸片、CT等。縱隔惡性淋巴瘤往往表淺淋巴結不大,需行縱隔鏡,甚至開胸手術方能取得病理確診。
  • 淋巴結莫名逐漸腫大但又不痛?小心是淋巴瘤!
    大部分的腫瘤都強調「早診早治」,而淋巴瘤並非完全如此,有些類型的淋巴瘤發展很緩慢,可以長時間觀察等待,甚至還有可能自愈;有些則要儘快治療。  淋巴結腫大沒有任何感覺  淋巴瘤是起源於人類免疫系統細胞及其前體細胞的惡性腫瘤。
  • 頸部、腋窩淋巴腫脹但不痛 要警惕淋巴瘤
    裝修、染髮、輻射等均可導致淋巴瘤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被確診為淋巴瘤呢?專家介紹,一方面是因為疾病的診斷水平提高,另一方面生活環境的改變,也是導致淋巴瘤逐年高發的原因。雖然淋巴瘤發病的確切病因至今不明,但環境汙染加重,生活節奏加快等,都是導致淋巴瘤高發的原因。
  • 頸部無端腫大 背後「躲」著淋巴瘤
    據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發病率近年來日益增高。淋巴瘤多數發生在腋窩、頸部、腹股溝等表淺部位,而脾臟則是淋巴瘤高發的內臟器官。一項調查顯示,全球74%的人不知道淋巴瘤是癌症,為此許多患者在1~2年甚至6個月的時間裡便失去生命。
  • 淋巴瘤病死率依然男高女低 專家:及時確診很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淋巴瘤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導致很多淋巴瘤患者沒有第一時間被確診,影響了治療效果。淋巴瘤發病年齡呈現兩個高峰,51%的患者輾轉多家醫院「從近幾年收治的大數據分析來看,淋巴瘤,特別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確男性比女性更多一些。」
  • 手肘內、腋窩下長腫塊 要警惕淋巴瘤
    她又換了一家醫院,一位醫生在門診上就把她頭頂的癤子切了,說過幾天就好了,後來,不但沒好,反而加重了,黃豆大的腫塊,迅速長成了開花的石榴,最後在北京一家醫院,給出了「間變大細胞淋巴瘤」的診斷。  從發病到確診,她在老家、鄭州和北京跑了8家醫院,進過皮膚科、普外科、頭頸科,打過消炎藥、貼過膏藥、撒過藥粉。「頭上長個包,壓根兒沒想到是淋巴瘤,開始看那幾家醫院,也都沒告訴我可能是這種病。」
  • 喝酒後身體疼警惕淋巴瘤 淋巴瘤可以自己摸出來?
    原標題:喝酒後身體疼警惕淋巴瘤 淋巴瘤可以自己摸出來?   淋巴瘤在青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如果你在飲酒後發現某處疼痛,就要當心是否是淋巴瘤了。約有1/4左右的霍奇金淋巴瘤會出現酒後疼痛的問題,甚至可能早於其他的表現以及X線等檢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診斷意義。
  • 淋巴癌症狀較隱匿 耳後現不明原因腫脹需警惕
    ●淋巴瘤已脫離絕症行列,選擇正確治療方法有望治癒,成為少數能治癒的腫瘤中治療效果最好的惡性腫瘤之一●如果一個月內出現淋巴結無疼痛腫大、體溫不正常、體重下降,需警惕患上淋巴瘤,及時就醫近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微博中表示已經確診淋巴瘤,讓公眾對這一疾病的關注度迅速提高
  • 淋巴結出現腫大,是淋巴瘤嗎?醫生提示:3個部位淋巴結,別小瞧
    完全是免費我們的全身上下都有淋巴存在,它是免疫系統中的一員,該組織對人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卻總是被疾病所困擾,比較常見的就是淋巴結腫大以及淋巴瘤,如果淋巴系統得了癌症,那麼它覆蓋在人體的面積非常廣泛,治療的難度非常大,在患有淋巴瘤之後,淋巴系統會出現異常,進而會出現淋巴結腫大的情況,因此就會有人認為,淋巴結腫大就是淋巴癌,這種說法正確嗎?
  • 千變萬化的淋巴瘤,警惕這些症狀!
    01 淋巴瘤可能出現在哪兒? 淋巴細胞存在於淋巴管和血管中,廣泛分布在人體的各個部位。 所以如果淋巴結處的淋巴細胞發生突變,這個部位就可能會有淋巴瘤生長。除了毛髮和指甲以外,身體的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淋巴瘤。
  • 海南日報數字報-頸部無端腫大背後「躲」著淋巴瘤
    一項調查顯示,全球74%的人不知道淋巴瘤是癌症,為此許多患者在1~2年甚至6個月的時間裡便失去生命
  • 淋巴瘤是什麼病 身體有這4個問題易患淋巴瘤
    淋巴是我們身體內部幫助排毒組織,淋巴雖然不是很出名,但出現了問題往往是很致命的,如淋巴瘤就是這樣的一種疾病,淋巴瘤是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們看一看淋巴瘤是什麼病,淋巴瘤的病因以及淋巴瘤的危害。淋巴瘤是什麼病淋巴瘤簡單來說是一種淋巴組織腫瘤。
  • 警惕身上腫大的「小疙瘩」,它可能是淋巴瘤早期症狀!
    與她認識大約在2012年初,那時我還在讀研,主攻淋巴瘤,同時也是「淋巴瘤之家」網站《小雅醫生日記》的版主。她的漫畫《滾蛋吧!腫瘤君》在網站連載,因畫風格積極向上,幽默風趣,給「圈裡」的「小彩虹們」帶來了抗擊淋巴瘤的正能量。除了美麗勇敢的熊頓,還有很多人耳熟能詳,如羅京、李開復、霍英東、柯受良、阿桑、李鈺、安迪-懷特菲爾德等名人,他們曾活躍在各個領域,都與淋巴瘤有了關係。
  • 世界淋巴瘤日來看如何防治 專家:警惕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華龍網9月15日11時訊(記者 黃宇 通訊員 曾理)今(15)日是第12個世界淋巴瘤日,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血液科主任張曦教授提醒,淋巴瘤發病早期不易發覺,除了指甲、頭髮外全身都可能「潛伏」,所以早期淋巴瘤診斷應特別警惕無痛性淋巴結腫大。
  • 頸部淺表性淋巴結腫大 是什麼病因導致的
    淋巴結腫大非常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人群,可見於多種疾病,有良性,也有惡性,故重視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及時就診、確診,以免誤、漏診,是非常重要的。頸部淺表淋巴結腫大的病因(一)感染1.急性感染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等引起,如急性蜂窩織炎、上呼吸道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恙蟲病等。
  • 溫州18歲小夥子脖子腫大 一查原來是惡性淋巴瘤
    今天,我們邀請了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放化療科主任、主任醫師謝聰穎為大家解讀惡性淋巴瘤。  90後患惡性淋巴瘤 卻一直當「上火」治  不久前,來自市區的一個18歲小夥子來到附一醫腫瘤科,說自己脖子一側一直腫大,一開始以為是上火牙痛造成的,就吃消炎藥、降火藥,但是腫塊依然沒有消退,反而越來越大。
  • 警惕淋巴瘤:規範治療,並非「絕症」
    不可忽視的淋巴結腫大  重視鎖骨、腋窩、手肘後、大腿根等部位出現的無痛、非活動性淋巴結腫大  淋巴瘤是原發於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屬於全身性疾病,可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  據醫學專家介紹,淋巴瘤作為一種免疫系統疾病,可通過四大途徑來預防:  一是作息規律、飲食健康、放鬆心情、鍛鍊身體,增強體質;二是注意遠離有害化學物品,尤其是裝修汙染,因為甲醛和苯都可能誘發淋巴瘤;三是建議16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儘量避免長時間使用手機和電腦;四是要密切注意身體淺表腫大淋巴結的變化,如家族成員中有類似疾病患者更應高度警惕。
  • 當全身體乏力,淋巴腫大時,需要警惕是癌在「作祟」
    例如我們熟知的抗癌畫家熊頓,她在30歲確診非霍奇金淋巴瘤,但她卻因病情嚴重在確診第二年就不幸去世。由此可見,雖然淋巴瘤的治癒率在癌症類型中較高,但是也不能大意。01、想學醫的她,復讀期間確診癌症花季少女小雨高考填寫志願時,想學醫的她一口氣填了八個有醫學專業的大學,但都落榜了。
  • 早期不痛不癢 當心會偽裝的淋巴瘤
    我們知道「國嗓」羅京、影星李鈺等名人都是因為患淋巴瘤去世。今年高考前期,湖南永州江華二中的高三學生陳薇薇,同樣是因淋巴瘤不幸去世。她的媽媽在朋友圈寫道:兒來一程,母念一生。看哭了無數人。這個家庭的不幸也再次喚醒公眾對危險的淋巴瘤的認識,也提醒大家及早發現潛藏在我們身上的危險淋巴結。淋巴結與淋巴瘤的「距離」有多遠?
  • 淋巴瘤手術切除就沒事了?淋巴瘤的5大誤區,需注意
    引起淋巴瘤的因素有很多,如受到放射性汙染、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系統紊亂和遺傳等,剛開始會出現持續性發燒或無痛性的淋巴結腫大。很多人對淋巴瘤並不是很了解,同時也存在很多認識上的誤區。淋巴瘤認識上的誤區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