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面試成功,社恐年輕人偽裝「社牛」

2022-01-06 字母榜

收到HR發來的辭退通知,面試偽裝成「社交牛逼症」(以下簡稱「社牛」)的孫悅傻眼了。

剛畢業的孫悅,曾經面試了很多家公司,但屢次因為話太少、存在感太低而被面試官忽略,後來孫悅特意避開需要群面的工作,找了一家小公司,與面試官一對多交流,表現得跟平時判若兩人,當場收穫了面試官「敢闖敢為」的贊語。 

當天晚上,孫悅就收到了offer。

然而,入職之後,在開放的社交環境下,孫悅「社交恐懼症」(以下簡稱 「社恐」)的真實性格逐漸暴露:一個人吃飯下班、每天跟同事的交談不超過5句、工作沒能及時溝通……讓領導大失所望。

5天的試崗後,孫悅被勸退。

和孫悅經歷相似,張蕾也是個被迫表演「社牛」的「社恐」年輕人。她在面試時侃侃而談,把面試官侃暈了,最終獲得了offer,薪資漲了20%。

然而,表演「社牛」的年輕人,隨著與同事交往深入,一般都很難偽裝到底。他們往往被老闆識破後辭退,即使沒有,也長期處於擔憂自己將被勸退的焦慮中——這幾乎是偽裝者的共同命運。

張蕾也沒能例外。收到offer以後,她的第一感覺不是開心,而是擔心。離正式入職的時間越近,張蕾的焦慮就越嚴重,「入職以後,老闆發現我並沒有面試中『表演』得那麼優秀,最後把我勸退怎麼辦?」

像孫悅和張蕾這樣,原本社恐,但為了面試成功,偽裝「社牛」的年輕人,在職場中為數不少。他們中的很多人很快就裝不下去,遭遇了職場失敗,也有一些人偽裝成功,在職場中勉力維持著「社牛」人設。

在職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王健,就是這樣一個一直裝「社牛」的老社恐。無論什麼場合,王健都可以表現得非常「社牛」,然而,只有他自己才知道,那個員工面前親和力十足的上司、領導跟前嘴跟抹了蜜似的下屬,其實是個晚上回家必須一個人獨處好幾個小時、不許任何人打擾的資深老「社恐」。

也有人選擇躺平,不再表演。儘管失去了兩個機會,但丁峰還是慶幸自己醒悟的早。27歲的產品經理丁峰為了進大廠管理層,面試時偽裝成「社牛」,成為自己曾經最討厭的人。經歷過幾次失敗後,丁峰終於能夠坦然面對自己。「職場上還是不要表演,向面試官袒露真正的性格,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

道理人人知道,但人在「江湖」,難免身不由己。類似的「表演」,在職場上每天都在發生。

字母榜跟四位曾經在職場表演「社牛」的年輕人聊了聊。以下是他們的口述實錄。

我剛畢業時,面試過不少家公司。

從創業公司到網際網路大廠,卻都以失敗告終,尤其是幾次群面,我都因為話太少、存在感太低而被面試官忽略,成為面試現場的NPC,每次收到的都是「很遺憾你沒有通過面試」信息。

在這些面試中,我發現了一個經驗:那些外向健談的人,的確很容易在面試尤其是群面中留下好印象,像我們這些不會在面試官面前出風頭,臨場反應不強的類型,就很吃虧。

為此,我特意避開那些需要群面的工作,後來找到一家小公司,崗位是活動策劃,沒有群面,只有我和面試官幾個人,在一個封閉空間面對面談話。

對於社恐來說,這算是比較友好的面試方式,因為面試官自始至終只對著你一個人,這能讓我把注意力投入到聊天內容本身,而不是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

面試官在問我為什麼選擇這份工作,我表現的特別自信,落落大方介紹自己大學的實習經歷,做過班委會成員、組織過班級活動等,強調自己能把這份工作做好。

無知者無畏,當面試官問我怎麼看待抗壓能力,我直接霸氣地回了一句,「我肯定會盡力做到最好,畢竟我還年輕,有困難就跟著姐姐你們多學習嘛!」跟平時那個不愛油嘴滑舌的我判若兩人。

最後面試官特別滿意,「我們公司就需要你這樣敢闖敢為的年輕血液!」,當天晚上回去就收到了offer,這算是我所有面試經歷中最順利的一次。

但入職就不一樣了,在開放的環境裡,我跟所有人都不熟,在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場合,我「社恐」的真實性格很難不被暴露:

早上跟領導偶遇,我張不開嘴,還是領導先跟我打招呼,入職第二天中午,組長請客吃飯,我被迫進行自我介紹,說得磕磕絆絆,感覺非常尷尬。下班同事們呼朋引伴,交流下班後去哪裡玩,我總是第一時間默默離開。

每天跟同事的交流不超過5句。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入職後的第一次聚餐,應該是我來公司後說話最多的一次。

我一開始的工作是設計活動方案,某天領導臨時派給我一個任務,我也是習慣性自己直接做,沒跟領導溝通。

當天沒做完,我也沒有在公司加班,而是把工作帶回家晚上做,第二天早上把活動方案發給領導,過了半個小時,領導慢悠悠回了句「ok」,我頓時有了種不祥的預感。

果不其然,結束5天的試崗以後,我接到了HR的通知,告訴我試崗沒通過,原因是我不夠積極,不主動跟同事交流,與公司的期望差距過大,這對於我簡直是一個晴天霹靂。

這5天的工資只有200多塊錢,為了這點錢還要特地辦一張新的銀行卡,工資又要下個月才發,我乾脆直接放棄,5天等於白幹。

社恐人士偽裝成社交牛逼症,實在是太難了。

作為社恐,我最討厭的就是公司團建。

上家公司舉辦一次團建,老闆組織去泰國玩,因為不喜歡跟不熟的同事尬聊,我和另一位要好的女同事總是喜歡單獨行動。

有天晚上,老闆要組織唱K,同事們紛紛發送「收到」,我實在不喜歡KTV的吵鬧氣氛,就直接在群裡拒絕了。

結果老闆當天晚上就給我發了幾條微信,直接呵斥我沒有團隊意識,行事太過自我,這個毛病需要改。

估計那一次我給老闆留下了極其不好的印象,團建回來過了一周,我因為工作上出了一些紕漏,老闆找到我,因「能力不行」的理由把我勸退了。

到了我這個年齡,已經經歷過太多次面試,不再是職場小白,多少也能知道面試官喜歡什麼樣的人,以及怎麼回答能讓面試官滿意。

我在以後的面試中,就會刻意避開自己的短板,甚至美化它。當面試官問我溝通能力、管理能力如何時,我列舉自己過去做過項目副組長,帶領團隊做過比較不錯的業績,又自賣自誇曾經做過的成績。

實際上我確實有過帶團隊的經歷,不過現實情況沒我說的那麼完美,項目的成績,不少都是我同事的功勞,但為了offer,我只能把功勞暫時都歸功於自己。

聽了我一頓「美化版」的自我介紹後,面試官果然露出了比較滿意的微笑。

工作久了,也能聽出職場的「潛臺詞」。當面試官接著問我對工資有什麼期望,又問我家住在哪裡時,我心知肚明,這是要錄取我的意思了。

果不其然,幾天以後我收到了offer,薪資比之前漲了20%,但我並沒有很開心。離正式入職的時間越近,我的焦慮越嚴重,害怕入職以後,老闆發現我並沒有面試中「表演」的那麼優秀,甚至還融不進集體,最後把我辭退怎麼辦?

「為了對付難纏的上司、客戶和下屬,硬生生逼出了社交牛逼症」

我一直是個資深的社恐患者,但我的同事們可不這樣想。

一切還是因為我表演的足夠好。

我是大廠的部門經理,有一段時間,我在的部門業績不太好,領導給我施壓之後,我自己每天九點鐘到公司,然後晚上十點鐘才走。

我的原則是,一定要讓自己的努力被人看見,只有看見的付出才是有意義的。

有時候與領導約飯,我會及時給自己」加戲「,用最平常的語氣,說自己最近又在敷什麼面膜,因為最近加班熬夜辛苦,在領導面前竭力展現出自己努力工作的樣子。

雖然工作上我對下屬非常嚴苛,但我並不想做一個只有負面印象的上司,我覺得大家只有先認可你這個人,才會聽你的指揮,直接說就是更容易找到「接盤俠」。

我要求下屬每天十點鐘以前打卡,為了讓同事能「開心」地幫我分擔任務,在狼性管理以後,我會時不時給同事買水果零食,組織聚餐,直接誇獎某個比較努力的同事,甚至把他誇到不好意思,拍一巴掌,再給個甜棗。

公司的年會、酒局、團建活動上,我永遠是最積極的一個,怕氣氛冷掉,我會主動誇女同事「你今天可真好看」;酒桌上跟領導敬酒,恭維幾句「領導辛苦了」、「多虧了領導提拔」,然後裝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哄得上級心花怒放,再順便吹一下自己的業績,領導不知道真實情況,反正也相信了。

在客戶面前,我也竭力表演「社交牛逼症」,把每位客戶當成自己親人一樣,我會提前預演跟客戶的百種對話場景,誇誇其談產品有多厲害,談一個項目之前,跟客戶信誓旦旦的保證業績,但實際什麼結果我自己心裡也沒底。

我的「社交牛逼症」都是迫於工作裝出來的。

我有一位領導,他才是真正的社交牛逼症、社交場的核心C位,可以輪軸轉參與各種活動,完全不嫌累。

而我不行,白天對著客戶、同事各種輸出,需要晚上回家獨處很長時間才算恢復精力,看看書,打會遊戲,這段時間不允許任何人打擾。

這一點,我的同事都不知道。

畢業後在某個創業公司肝了3年,一路做到部門小組長的地位,去年我想跳槽加薪,一個大廠的朋友說可以幫我內推。

我一直很想去大廠,聽朋友說他們公司正在招一個有經驗的主管。面試時,我使勁兒表現出很老練的樣子,對一個產品問題,我大談特談自己的見解,甚至因為「侃」的時間太長,面試官好幾次不得不打斷我。

因為我此前也有做面試官的經驗,甚至有幾次我都揪住了面試官,反問該情況下面試官應該如何應對。

我以為我表現的很好,沒想到最後居然失敗了。後來聽朋友透露,領導覺得我當時表現得有些自大,預計是個不好管的主兒,當場直接就給我pass了。

這也給我上了一課,「社交牛逼症」也不是隨時都好用的。

後來又有一次跳槽機會,有了經驗的我,決定這一次收起鋒芒,老老實實地跟著面試官的問題,問一句答一句,不搶話也不多說話。

結果還是被拒絕了,理由是覺得不夠有氣勢,給了管理崗offer恐怕難以服人。

有了這幾次失敗的經歷,我發現還是做自己最重要。

我的性格其實並不極端,既不是強大的社交牛逼症,也不是討厭與人打交道的社恐。職場上還是不要表演,向面試官袒露真正的性格,找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社交牛B症」法學生這樣面試,驚呆律所面試官......
    因為你們並不是不優秀而是因為你們卻少了一份「自信心」這些沒有自信心的法學生們,最近很火的「社交牛逼症」了解下?「社交牛逼症」:社交恐懼的反義詞,形容在社交方面毫不膽怯,無論和陌生人還是半熟不熟的人,都能做到遊刃有餘地交談。不怕別人的眼光,不擔心被人嘲笑冷落,令社恐人群無比傾佩!
  • 紓解年輕人「社恐」關鍵靠「自療」
    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認為自己「社恐」。據《光明日報》報導,在日前發起的一項網上調查中,參與投票的2532名網友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僅69人認為自己沒有社交問題,97%的參與者存在迴避甚至恐懼社交的現象。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享受獨居獨處,依靠手機建構和維護自己的社交網絡,在虛擬世界越陷越深。
  • 年輕人,你有「社恐式孤獨」嗎?
    虛擬戀人盛行的背後更深次的原因在於很多年輕人都存在「社恐式孤獨」「社恐式孤獨」指的是部分年輕人一個人時有強烈的孤獨感面對面社交時又感到恐懼只能又回到孤獨的狀態有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單身人口已達2.4億獨居青年超7700萬8成年輕人認為自己有
  • 超四成年輕人自稱「社恐」 是懶得交朋友還是真有心理障礙
    近年來,「社恐」一詞屢屢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症」的標籤。日前,本報聯合中國社科院、社交平臺探探發起調研,就當下年輕人的社交情況展開分析。調研針對探探平臺18至35歲的用戶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超4000份,其中40.2%的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恐」,52.7%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也有55.6%的人對自身條件不夠自信。
  • 90後的社恐「絕症」,其實是從小落下的病根兒
    不會面試、不會吵架、不會當眾自我介紹、不會拒絕、不會討價還價……或許網友們自己也數不清,這是被發現的第多少種「不會」,背後是社恐心理在作祟。▽via 推辭學小組可以看到,年輕人陷入卑微社恐狀態的直接表現之一,是「不會社交技能」。因為不太具備與陌生人、乃至與不同陌生人打交道的技能,例如不會面試、討價還價,許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躲開,迴避這項缺憾。
  • 「社恐」,很多年輕人的生活常態
    年輕人常常掛在嘴邊的「社恐」,並不是真正的社交恐懼症,而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是非病理性的。主要指的是一種不願與人交往,不擅長交流,在人多的社交場合時常陷入尷尬和恐慌,喜歡獨處的一種狀態。而這種「恐懼社交」的人,並不在少數。網際網路時代,網絡交友、虛擬交友盛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迴避甚至恐懼現實社交。能發微信絕不打電話,能打電話絕不約見面。
  • 2021國考面試熱點:97%的人都有社恐?線上社交能否成為解藥?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華圖在線公眾號發布:2021國考面試熱點:97%的人都有社恐?線上社交能否成為解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能用微信講的小事情就別打電話,能打字說就別發語音…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認為自己「社恐」,推崇新的社交禮儀。不斷迭代的社交軟體,提供更便捷的溝通選項,但現實中很多朋友難得見一面。   關於社恐面試會怎樣考察呢?快來了解下。   1.到底什麼是社交恐懼症呢?
  • 「心理驛站」年輕人為何動輒給自己貼上「社恐」標籤
    進一步說,社恐的人可能會自卑、內向,但自卑、內向的人,並不一定就是社恐。年輕人有社交問題,害怕社交,也並不代表就患上了社恐。醫學上所說的社恐,是需要專業臨床診斷的,當下年輕人的多數社恐,尚且都沒到達病態的程度。
  • 年輕人如何破解社恐:虛擬社交非解藥,擺脫慣性突破「繭房」
    光明日報8月30日消息,當前一個尷尬的事實是:社交工具不斷升級,年輕人卻在「社交降級」。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認為自己「社恐」。在「青年說」日前發起的網上調查中,參與投票的2532名網友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僅69人認為自己沒有社交問題,97%的參與者存在迴避甚至恐懼社交的現象。
  • 你是「社恐」嗎?
    社恐愈發普遍,當代年輕人需要什麼?時代進步,思想變化是必然。思想千差萬別讓年輕人愈發孤獨,他們崇尚「自由生活」,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看電影,無心戀愛,不願交友,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他們稱自己為「社恐」。
  • 超詳細的面試復盤:一個社恐患者的自我突破
    作為一名資深社恐患者,「不敢說話」這件事對我的生活產生了十分大的影響。上大學的時候,因為不愛講話,大四找工作的時候可是吃了不少苦頭:我只能應對技術面,各種考察綜合能力的面試我就完蛋;畢業之後第一份工作,領導讓我給其他供電局的同事打電話,我做了很長時間的心理建設才敢撥號;後來,還因為有些話說得不夠圓潤,引起了一些和同事之間的不愉快。
  • 社交牛逼症與社交恐懼症
    各位好,今天咱們來說說如何看待現代人的社交牛逼症與社交恐懼症。為了文明用語,咱們下面簡稱社牛與社恐。
  • 為了避免和同事打招呼 我爬了11樓的樓梯!社恐人上班真是太太太難了
    為了避免和同事打招呼 我爬了11樓的樓梯!社恐人上班真是太太太難了時間:2019-11-23 16:43   來源:咋整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了避免和同事打招呼 我爬了11樓的樓梯!社恐人上班真是太太太難了 察言觀色,貌似是成人的基本法則。
  • 當代社恐的真實寫照:「對人過敏」上班如上刑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宅在家裡,放了學就回家,下了班就回家,不去社交也沒有什麼休假活動,有的人把這種行為稱為「宅」,但他們表示:我只是社恐罷了。不敢相信現在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工作的原因竟然是因為社恐。社恐症是可以治癒的,不管是藥物治療還是心理認知方面的治療,社恐症都是可以去看醫生能治好的,嚴重的社恐更應該去看醫生配合治療,去接觸區改善恐懼人際交往的問題,躲在家裡不工作不接觸外人社恐是不會不藥而愈的。
  • 當代社恐的真實寫照:「對人過敏」上班如上刑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宅在家裡,放了學就回家,下了班就回家,不去社交也沒有什麼休假活動,有的人把這種行為稱為「宅」,但他們表示:我只是社恐罷了。01社恐是什麼社恐也就是社會恐懼症,是一種神經症(請注意不是神經病)。
  • 超四成青年自稱「社恐」 社交軟體成拓圈首選
    超四成青年自稱「社恐」 社交軟體成拓圈首選  慢悠悠地走在街頭,10米開外看見熟人,於是慌張躲避視線,心裡默念「別發現我別發現我」,緊接著把眼神藏匿在早已沒電了的手機屏幕上……這一幕,你可曾熟悉?近年來,「社恐」一詞屢屢進入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給自己貼上「社交恐懼症」的標籤。
  • 當代社恐大學生圖鑑
    --張愛玲社恐,這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前有形容社恐生活片段的Finnish  Nightmares(芬蘭人的噩夢)一詞上了Facebook熱門,後有西班牙女士因為不想在路上和熟人打招呼,謊稱「失明」28年,雖然做不到這麼狠,而我們中國的年輕人社恐起來也是不遑多讓。
  • 河南農信社面試「內幕」獨家揭秘
    河南農信社從筆試到面試大概只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因此,提前的知識儲備及考前實戰演練就顯得非常重要。那麼,農信社面試都有哪些形式呢?如何應對呢?跟隨小編來看看吧!農信社面試形式根據近年面試情況來看,河南農信社面試基本上以結構化和無領導小組討論為主。
  • 看完這份《社恐情況調查報告》,我不慌了
    某公眾號調研用戶數據顯示,8成年輕人認為自己有社恐,他們認為自己非常不擅長和別人交流,甚至有些人一年中與陌生人的交流不超過5次……不敢跟人有眼神交流;見到同事,能繞道就繞道;實在避無可避,心裡便開始緊張如何打招呼;在與陌生人接觸時經常感到不自在……這些都是社恐人群的典型症狀,給社恐人群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 社恐星人活該被職場淘汰嗎?
    有一個剛剛進入職場的同學跟我說,她為了不和同事「尬聊」,下班寧願走樓梯也不坐電梯,午餐的時候,也是儘可能自己一個人吃,在公司能不說話就儘量不說話,因為不愛交流,她和同事領導的關係都很冷淡,她覺得自己實習期過後肯定不能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