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份《社恐情況調查報告》,我不慌了

2020-09-04 蜂鳥問卷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越來越多人被社交恐懼症困擾。

某公眾號調研用戶數據顯示,8成年輕人認為自己有社恐,他們認為自己非常不擅長和別人交流,甚至有些人一年中與陌生人的交流不超過5次……

不敢跟人有眼神交流;

見到同事,能繞道就繞道;

實在避無可避,心裡便開始緊張如何打招呼;

在與陌生人接觸時經常感到不自在……

這些都是社恐人群的典型症狀,給社恐人群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比如被誤解為沒禮貌,高冷,不合群……社恐人士實在是太難了!

為了更加深入了解社恐人群的情況,上周蜂鳥問卷做了一個關於社恐情況的調查問卷,累計收集到來自全國各地用戶2500份有效樣本,並完成了《社恐情況調查報告》

以下為報告詳情:

01

「 有多少人了解社交恐懼症?」

報告顯示,在被訪者中,超7成知道社交恐懼症這個疾病的存在;21.5%聽說過,但是不了解;也有4%不知道社交恐懼症。

01

「 社交恐懼症覆蓋人群?」

某公眾號調查結果顯示,八成年輕人認為自己有社交恐懼症;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數據表示,美國成人中有1500萬人(約7%)有社交焦慮障礙;

在蜂鳥問卷調查中,22.5%表示自己有社交恐懼症;52.5%則認為自己沒有社恐;也有25%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社交恐懼症。

01

「 社交恐懼症的表現是什麼?」

社恐人群經常被這樣的一些問題所困擾,比如:

極其排斥在人們面前表演或演講;

在公共場合常常覺得自己被觀察而感到不安;

如果有社交活動會提前很久開始焦慮;

見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會緊張尷尬;

不論去哪都希望有夥伴陪同;

害怕成為關注的焦點;

儘可能避免任何社交活動等等。

01

「 在公眾場合,社恐人群會選擇做什麼?」

在受訪人群中,38%在公眾場合中選擇玩手機,19%選擇戴著耳機聽歌,14.5%選擇靜靜地坐著。

01

「 社恐的原因主要是?」

自卑心理,怕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害怕注目,不知道如何開頭,覺得別人不會對自己說的話感興趣等都是導致社恐的原因。

在被訪者中,17.5%認為自己社恐的原因是自己有些自卑心理,14.5%是因為怕留下不好的印象,13.5是因為害怕注目,10%不知道如何開頭。

01

「 在做決定時,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45%被訪者在做決定的時候偶爾會害怕自己做得不夠完美而不敢嘗試。

01

「 在一些需要發表意見的場合下,會有什麼表現?」

在面臨一些需要發表意見的場合時,35%被訪者偶爾會因為害怕別人的看法不敢發表意見。

01

「 是否會做出一些嘗試擺脫社恐症狀?」

在患有社交恐懼症的被訪者中,33%渴望但未做出一些嘗試來緩解自己的社恐症狀;

13.5%嘗試做一些改變來緩解社恐狀況,但是未見成效;

3.5%在擺脫社恐的嘗試中取得成效;

但也有7.5%表示不渴望做出改變。

01

「 為什麼不做出努力,擺脫社恐?」

在患有社恐症狀的被訪者中,56.5%左右不選擇做出改變來擺脫社恐的原因是社交恐懼並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

40.8%左右則是認為沒有必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而選擇維持現狀。

很多非社恐人士其實很難理解社恐人群的痛苦,甚至認為社恐跟內向一樣,是一種缺陷,但是歌手毛不易說:「內向不是缺陷,它是性格的一種,其實沒必要去強迫自己。」

社恐也一樣,只要不影響正常生活,坦然接納自己,擁抱自己的性格,其實也沒什麼不好。

相關焦點

  • 社恐:別看我別看我…
    社交恐懼症(社恐),是指在社交場合出現不合理的緊張或恐懼心理。因何緣起研究者發現,有些嬰兒出生的時候就更加害羞,更加內向,不太喜歡與成人互動。家族調查研究顯示,家族內有社恐患者的人有更高的概率患上社恐。雙生子的研究也支持了上述結果。不得不承認,基因和遺傳的出產設置對社恐發作有不小的影響,但是後天的成長環境更應該是研究者和身為大眾的我們所關注和重視的。
  • 社恐的我,一天有25個小時不想見人
    誠然,我們這裡講的職場社交恐懼並不是我喜歡宅在家裡不去工作,也不是我享受孤獨不喜歡與人打交道,而是職場新人容易遇見的情況: 1.我十分渴望在某個社交場合混得如魚得水
  • 「社恐」們的social小技巧
    假如 有人跟你凡爾賽:「哎喲,我老公昨天給我買的愛馬仕包包又是個寶石藍的,我實在是要看吐了,我得批評他。」萬能回復:「確實。」統一模板,歡迎補充~但應付一下容易,翻車也容易,假如你的老闆跟你說「你的工作做得不錯,我看好你」,你回答「確實「,那你明天可以不用來了。「逃避一下」就像社恐人的萬用技能,每當不想說話時,一個技能可以擊潰尷尬大軍。
  • 看了體檢報告,我慌了
    平時熬夜最歡脫、天天吃外賣的90後,卻連體檢報告都不敢看。對於這屆90後來說,體檢報告是比當年的成績單還恐怖幾倍的存在。畢竟考試考不好還有下一次,體檢報告要是有什麼壞消息,那就是命了。甚至有的人連體檢都不敢去,秉承著「只要不體檢,我就沒病」的心理過日子。
  • 當代社恐日常:「對不起,我對人過敏。」
    「不愛打招呼,遇到熟人繞道走。」「升職要當眾述職...算了不升了。」「明明自己很無聊,但別人約我出去吃飯逛街都拒絕,只想自己一個人呆著。」輕微社交恐懼患者在外表看不出來,他們平時處理問題都非常到位,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很好相處,甚至是領導眼中的好員工。實際上在公司害怕與人獨處,除了工作,不參加對外的應酬,除了非常必要的聚會。
  • 熬不動的夜,脫不完的發……20多歲的我開始慌了
    一個「慌」字,概括了90後的一生。20多歲,本是一切剛剛開始的年紀,但這屆年輕人,卻過得特別著急。不僅僅是因為一輩子很短,還因為年齡被加入了固化模式。眼角初現細紋,開始慌了。工資滿足不了欲望,開始慌了。
  • 社恐的我想要交朋友/心理學
    她給我電話的時候,還不擅長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只是說,大家都不喜歡跟自己玩。 和Alin一起共同探討「人際關係」的過程當中,我了解到。Alin本身有些輕微的「社恐」。比如,在校園內偶遇朋友:我要不要打招呼呀?打招呼了人家不理我怎麼辦?同學都沒跟我打招呼,是不是不喜歡我?
  • MH370最終調查報告全面解讀:排除了所有不可能的情況, 就是真相
    等過幾年的等待,這份調查報告並未公布真正的事故原因,讓家屬大為失望然而這份看似毫無新意的官方最終報告,實際上確以最後總結的形式,進一步坐實了一個民間流傳已久的推測:MH370是被劫持的如果覺得這樣寫是在博眼球,那我們邀請讀者跟我們看完下面的官方調查報告英文原文摘要和翻譯,得出自己的結論。
  • 請看這份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紹興市公民科學素質水平為11.6%,保持了近年來的高增長率。紹興市公民科學素質快速提升所謂公民基本科學素質,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 當代社恐的真實寫照:「對人過敏」上班如上刑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宅在家裡,放了學就回家,下了班就回家,不去社交也沒有什麼休假活動,有的人把這種行為稱為「宅」,但他們表示:我只是社恐罷了。01社恐是什麼社恐也就是社會恐懼症,是一種神經症(請注意不是神經病)。
  • 當代社恐的真實寫照:「對人過敏」上班如上刑
    「宅」,但他們表示:我只是社恐罷了。就比方說,買衣服儘量不去店裡,害怕和店員溝通,尤其是對店員推薦詢問牴觸,能網購就網購;上班工作可以,但是害怕和領導匯報工作,一到自己就大腦一片空白,緊張到理不清邏輯語序顛倒,寫報告也比當面匯報強。
  • 「每一次尬聊,都是我鼓足勇氣的掙扎」 | 社恐患者自救指南
    當被人問到「什麼時候找時間聚一聚」,內心的獨白是:啊不了吧,我不想見人。和不熟悉的人見面,總是不自覺地喝水看手機,最怕冷場,容易尷尬。遇到問題,寧肯自己在網上花一天查找資料,也不願意花5分鐘向別人求助。如果路上看到了認識的人,為了避免打招呼,會故意在後面走得很慢很慢。如果這些情況都中了的話,那你就是社恐無疑了。
  • 老婆在海景房給我發了張照片,看完我有點慌!有可能被綠的預感
    1、小朋友,現在可是在表演呢,怎麼就睡著了2、要男朋友有什麼用3、老婆在海景房給我發了張照片,看完我有點慌!有可能被綠的預感4、睡落枕的時候你是這麼走路的。5、單身久了連看海星都飽滿圓潤6、小姐姐撞壞了門,要賠錢的呢!7、哈哈太蠢了,被自己的尾巴嚇了一跳8、大哥,你再不給點吃的,它就跟你回家了9、不要慌,你已經是最靚的仔了。
  • NBS中國BIM報告出爐,官方表示:我也看不懂!
    最近,英國NBS官網一條消息引起了我們的注意,每年NBS都是針對英國BIM的實施情況做一個調查報告,今年開春第一份報告,怎麼是關於中國BIM的?點進去看說明,才知道這份調研實際上從去年就開始了。作為NBS首次對另外一個國家做出的單獨調查結果,這份報告其實是寫給英國人自己看的,也沒有提供官方中文版。通過這份報告,NBS自己表達了一些疑惑,同時希望英國的同僚、甚至是政府,都能對中國BIM的快速發展予以重視。
  • 可以不喜歡社交,但請不要害怕——社恐就要成為「透明人」嗎?
    今天你社恐了嗎?曾經我在一個甲方領導的飯局上被當眾要求借著月色賦詩一首,那感覺就像被扒光要當場處刑一樣。社恐人的內心獨白這裡提到的「社恐」,是非病理性的,主要指的是一種不願意與人交往、不擅長交流,在人多的社交場合時常陷入尷尬和恐慌、喜歡享受獨處的一種狀態。
  • 工具升級社交「降級」「社恐」青年究竟在怕什麼
    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認為自己「社恐」。在「青年說」日前發起的網上調查中,參與投票的2532名網友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結果——僅69人認為自己沒有社交問題,97%的參與者存在迴避甚至恐懼社交的現象。同時,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享受」獨居獨處,依靠手機建構和維護自己的社交網絡,在虛擬世界越陷越深。年輕人的社交恐懼因何而來,如何破解?本期「青年說」聚焦紓解「社恐」青年的心理困境。
  • 「2021寒假QQ線上學習群小調查」報告
    通過這份調查報告找到用戶的需求,嘗試打開快速提高學習社群活躍度的入口。說明:本次調查的主要對象是以學習為目的成立的線上QQ群之成員。本次調查在撰稿時,有效數據量為41條,以下報告僅為有關本次調查內容的分析;在文中談到的「線上社群」,沒有特殊說明,都是「QQ線上學習群」的簡寫;本調查報告裡含有橙子的主觀解讀,閱讀時請獨立思考。
  • 你是「社恐」嗎?
    社恐愈發普遍,當代年輕人需要什麼?時代進步,思想變化是必然。思想千差萬別讓年輕人愈發孤獨,他們崇尚「自由生活」,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看電影,無心戀愛,不願交友,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他們稱自己為「社恐」。
  • 24歲社恐金融專業女孩INFJ職業規劃轉型思路
    現在的情況比大學那會兒稍微好點,因為了解了一些心理學的知識就比較能夠理解自己了,知道今後要去接納自己愛自己。心理問題對自己的求職過程還是有一定阻礙的,畢業後遲遲不敢找工作,對自己的職業是毫無頭緒和規劃的,就知道畢業了要工作了,內心似乎對工作沒有什麼激情,上招聘網站是越看越迷茫,上千種職業選擇讓自己頭痛,想嘗試又怕自己勝任不了,就一直拖延糾結著。
  • 半島物語 | 小菲:逃離社恐星
    「其實,我就是資深的『社恐星人』。社恐到了什麼程度呢?和別人說話,會逃避他們的眼睛,上課不敢舉手發言,只要在公開場合就不自她去在,更不要說上講臺,做展示。」「但是,這樣一個『社恐』的我,在17年夏天卻主動地站到了講臺上……」短短5分鐘的時間裡,小菲講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