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剛步入大四那會,我們寢室6人專門開了個夜談會,聊聊畢業後的規劃。
有人決定考研,有人打算找工作,只有1個小夥伴很有勇氣地決定自主創業。
創業這條路並不好走,大四那一年,她除了兼顧日常學習、寫畢業論文外,還得經常往外面跑,去了解市場詳情...一段時間下來,整個人都消瘦了不少。
但付出是有成效的,她的小事業從剛開始的默默無聞,到半年後的小有起色。這幾年,更是越發的紅火了。
後來,我們問她有什麼感受。她想了想說:「就像吃苦瓜吧,雖然有苦,但餘味也清甜。」
很多人不喜歡苦瓜,就因為它苦,我小時候也不愛吃。但媽媽每次都念叨著苦瓜清熱又下火,必須得吃一些。
我吃過幾次後,倒也發現它的味道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這種苦過後的清甜,很值得細品,大家不妨也試一試~
當然,這不是說絲毫不去苦瓜的苦澀味。太苦的話,大部分人都接受不了,還會掩蓋掉甘甜,所以該進行的去苦味操作還是不能省滴。
其中,白瓤一定要刮乾淨。它是苦瓜苦味的重要來源,去掉後,苦味就會減輕很多。
這裡,小主要跟大家講個小技巧:拿個金屬勺子在白瓤上來回刮幾遍,就很容易把它刮乾淨啦。
去苦的第二步呢,方法比較多,以下3種是較為常見的。
其一,鹽醃法。將切好的苦瓜放點鹽醃製一下,既能逼出苦汁,又能保持口感的脆爽。要用的時候就拿清水洗去鹽分,再稍稍擠幹即可。
其二,冰鎮法。就是將它放在冰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或者在冰箱裡冷藏一會,也能有效去除澀味。
第三種就是焯水法了。將苦瓜放入開水中焯燙,利用高溫破壞苦葉素和野黃瓜汁酶,以達到減輕苦味的目的。小主今天就是用了這種方法~
今天這道煎釀苦瓜,除了去苦味,還要注意苦瓜的烹飪方式~
我這裡呢,沒有直接把釀苦瓜放進鍋裡燜煮收汁。在這之前,還稍微煎了一下。這樣既有利於肉餡定型,吃起來還會更香。
而醬汁,我特意選了苦瓜的好搭檔豆豉來做引子。豉汁能再裹一層澀味,所以怕苦的人也可以大膽試一試這道菜~
3. 用勺子挖去苦瓜中間的白瓤,再把苦瓜放入開水鍋中焯燙2-3分鐘後,撈出瀝乾備用
4. 豬肉末中加入香油、糖、生抽、澱粉和蔥花,用手抓勻,放一旁備用
7. 熱鍋倒油,將釀好的苦瓜整齊地放入鍋中,煎至上下兩面金黃即可撈出備用
8. 熱鍋倒油,下蒜末、豆豉煸香後,加入蠔油、鹽和清水翻炒均勻,煮至稍稍濃稠狀
*如果煎完苦瓜後,鍋內餘油還有,也可以不再放油。
9. 倒入第7步煎好的苦瓜,蓋上蓋子,用小火將其正反面各燜煮3分鐘即可
裹上豉汁的釀苦瓜,整個兒散發著油潤的光。再加上縷縷醬香不停地往鼻尖湊,讓人飢餓感都增加了不少。
燜煮過的苦瓜,軟嫩中帶點脆。苦味很淡,掃過舌根,就被豉油香帶走了。
餡料非常飽滿,鹹香中帶點彈韌,佐以苦瓜的清爽和微微的甘甜,完全不會有膩感。
「珍惜淡定的心境,苦過後更加清,萬般過去亦無味但有領會留下」。
陳奕迅的一首《苦瓜》,傳唱度雖然沒有《浮誇》廣,但隨著年歲的增長,我卻更能體會到這裡面的深意。
很多時候,人生就像苦瓜一樣,苦過後才會有清甜。而這種清甜,又會讓人更加地回味~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權或對版權有疑問,請郵件聯繫emily_oxto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