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四季度電信用戶申訴環比上升 嚴格落實攜號轉網相關規定

2020-12-15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20年第1號),從電信用戶申訴舉報情況、電信服務監管情況、經營及消費提示等三個方面通告了2019年第四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

其中,電信服務申訴方面,四季度,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受理申訴49764件,環比上升32.7%。其中,用戶服務類申訴佔比60.9%,收費爭議類申訴佔比23.6%,網絡質量類申訴佔比15.5%。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對攜號轉網服務中出現問題的電信企業,下達責令整改通知34件次、通報批評39件次、約談提醒94人次。

工信部指出,隨著「攜號轉網」服務全國施行,電信用戶申訴有所增加,工業和信息化部已指導各級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按照《電信用戶申訴處理辦法》有關規定,妥善處理用戶申訴,有效維護用戶權益。

工信部提示各企業要嚴格落實《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做好業務流程和業務規則明示,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阻止、拖延向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構建用戶放心的服務環境。
  正對提醒廣大用戶,工信部也給出相關意見,「攜號轉網」是一項便民服務,用戶應結合自身需求理性選擇,並注意防範利用「攜號轉網」規則的新型網絡詐騙,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連結,不要隨意透露個人身份信息、銀行卡帳號和密碼等信息。


相關焦點

  • 工信部:去年四季度電信用戶申訴環比上升32.7%
    工信部今天通告2019年第四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四季度,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受理申訴49764件,環比上升32.7%。其中,用戶服務類申訴佔比60.9%,收費爭議類申訴佔比23.6%,網絡質量類申訴佔比15.5%。
  • 工信部:隨著「攜號轉網」全國施行電信用戶申訴有所增加
    新京報訊 工信部官方今日發布消息稱,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20年第1號),從電信用戶申訴舉報情況、電信服務監管情況、經營及消費提示等三個方面通告了2019年第四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
  • 工信部2019年第四季度受理電信企業用戶申訴49764件,中移動佔比超...
    藍鯨TMT頻道4月1日訊,工信部今日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電信服務有關情況,四季度,工信部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受理申訴49764件,環比上升32.7%。其中中國移動申訴量最多,合計申訴量達25679人次。
  • 攜號轉網管理規定出爐:運營商不得拒絕、拖延,落實實名制
    11月11日,工信部印發《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規定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遵循方便用戶、公平公正、誠實守信、協同配合的原則,建立健全服務體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攜號轉網服務。《規定》還要求,電信業務經營者在提供攜號轉網服務過程中, 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阻止、拖延向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 用戶提出攜號轉網申請後,經營者不得幹擾用戶自由選擇,不得採取攔截、限制等技術手段影響攜號轉網用戶的通信服務質量。
  • 攜號轉網轉不動?工信部發力:如今要嚴格執行,看來用戶要翻身了
    不過話說回來,自從5G市場來臨之後,攜號轉網的概念也就越來越清晰了,很多用戶都盼著攜號轉網能夠提前到來,可惜在前段時間我們發現,這個攜號轉網真的有點轉不動!在攜號轉網剛來臨的時候,用戶都積極配合這種業務,但卻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比如運營商以捆綁服務限制用戶攜號轉網,而這些服務可能是寬帶、存費送費、炫鈴、國際漫遊等業務,另外運營商還會以靚號為理由拒絕用戶攜號轉網,想攜號轉網必須繳納一定的費用。
  • 三大運營商惡性競爭,攜號轉網服務問題嚴重,工信部全面徹查
    2019年11月27日,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攜號轉網服務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工信部官方統計的數據顯示,7個月間,全國電信運營商共為940萬人次提供了攜號轉網服務。目前全國大約有16億手機用戶,攜號轉網率不到千分之六。
  • 工信部發布Q2電信服務質量通告:申訴數量環比上升3.0%
    原標題:工信部發布Q2電信服務質量通告:申訴數量環比上升3.0%三言財經 9月21日消息,日前, 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20年第3號)》,從電信用戶投申訴情況、電信服務監管情況、經營及消費提示等三個方面,對2020年第二季度電信服務質量有關情況進行了通告
  • 「攜號轉網」不符規定?中國電信態度強硬:要交巨額違約金!
    在攜號轉網政策落實之後,用戶瘋狂吐槽不止,運營商也叫苦連天,還有的用戶由於沒有資格轉網,一賭氣將運營商的行為曝光在網絡,引起了非常大的爭議。前些時候有媒體報導,山西楊先生於2017年買了個中國電信的號碼,現在想要轉網,卻被通知靚號協議有效期為20年,如果堅持轉網需要支付一筆昂貴的違約金。
  • 工信部:「攜號轉網」已為超過1700萬用戶提供服務
    原標題:工信部:「攜號轉網」已為超過1700萬用戶提供服務   12月16日消息,據「工信微報」消息,在電信
  • 全國攜號轉網來了!遇到這些情況,可投訴!
    不過別擔心,《規定》明確,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將攜號轉入用戶視同為本網新入網用戶,嚴格落實電話用戶實名登記有關規定,並確保攜號轉入用戶在同等條件下享有同等權利。辦理攜號轉網有哪些風險?△資料圖對此,《規定》明確,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相互配合,確保用戶攜號轉網服務正常辦理和攜號轉網後的通信服務質量。遇到這些行為,可以投訴!
  • 工信部公開徵求對《攜號轉網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的意見
    中國網財經7月31日訊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根據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在全國實行攜號轉網的工作要求,工信部結合前期實踐經驗,形成了《攜號轉網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19年8月14日。
  • 小米、國美等運營商再上工信部用戶申訴榜,手機流量費用引爭議
    6月10日,工信部發布《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2020年第2號)》(下簡稱《通告》)。根據《通告》,第一季度各種投申訴情況大幅下降,其中騷擾電話投訴、垃圾簡訊投訴環比下降約四成。不過小米、國美、迪信通、蝸牛等虛擬運營商再次「上榜」用戶申訴企業名單。
  • 手機號是電信的靚號,可以攜號轉網嗎?
    攜號轉網攜號轉網,也就是換網不換號,比如持有移動號碼的手機用戶,直接轉入中國電信或中國聯通,享受中國電信或中國聯通提供的電信運營服務,而不用更換號碼。攜號轉網的規定根據工信部的規定目前要實現攜號轉網,必須同時滿足四個條件才有可能實現轉網:(1)實名制:這個目前應該基本都會滿足,特別是使用4G卡的,更換4G卡時都有要求過實名。(2)無欠費:欠費不僅是轉出方不願意讓你走,就是轉入方都會慎重考慮,畢竟對於欠費的客戶,沒人喜歡。
  • 中國電信發布攜號轉網細則:四種號段不能轉網
    11月14日,中國電信在官網發布攜號轉網服務實施細則。電信表示,為加強攜號轉網服務管理,保護用戶合法權益,促進電信業健康發展,根據工信部《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結合中國電信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一)落實實名制要求用戶辦理攜入視同新用戶入網,將按照《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規定》等要求辦理。
  • 西安移動拒絕用戶攜號轉網被罰5萬元 用戶協議被延長18年
    用戶網上反映問題基本屬實。陝西省通信管理局稱,西安移動無正當理由拒絕對電信用戶的電信服務,違反了《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第九條第(一)款、《電信條例》第四十條第(三)款規定,依照《電信條例》第七十四條規定,將給予西安移動警告、並處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同時要求陝西移動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 移動「吉祥號」15年不許攜號轉網 消協:霸王條款
    而王先生的「7997」屬於ABBA第七檔吉祥號。攜號轉網相關規定記者在工信部官網中看見,3月13日,工信化部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2019年信息通信行業行風建設暨糾風工作的指導意見》在重點任務的第一點強化行業作風建設第四條中表示,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
  • 工信部:想辦理「攜號轉網」的用戶 務必提高警惕
    全國「攜號轉網」日前正式啟動了,這為用戶持有原手機號碼自由選擇運營商提供了便利,受到廣大消費者的普遍好評。不過,也有不法分子利用「攜號轉網」剛剛啟動、有人還不太清楚規則的空子,「鑽研」新的電信網絡詐騙套路。
  • 攜號轉網擬規定:合約機等有限制協議的號碼不能轉網
    暫行辦法規定,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或已解除在網期限限制。這意味著合約機或一些合約套餐在協議期內不能攜號轉網。攜號轉網需滿足哪些條件?暫行辦法規定,攜號轉網需滿足幾個條件,首先,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處於正常使用狀態(非掛失、停機等),且已經在攜出方實名登記,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還需入網已滿120日(自然日)。值得注意的是,申請攜號轉網的號碼需要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或已解除在網期限限制。
  • 「攜號轉網」怎麼辦?用戶籤有「在網協議」不能「攜號轉網」
    不久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於做好「攜號轉網」全國推廣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攜號轉網」全國推廣工作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8月底前,各基礎電信企業完成網絡和系統的建設和改造工作,具備企業間聯調聯測的條件。第二階段是11月10日前,各基礎電信企業、中國信通院完成全業務流程聯調聯測相關工作,具備向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能力。
  • 攜號轉網要交1700元「違約金」?用戶質疑安陽電信太霸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高志強 苑中華「攜號轉網,還要交1700多元「違約金」?」是的,安陽電信就是這樣回復市民袁先生的。工作人員告訴他,「根據協議」他沒有用滿10年。讓袁先生更糟心的是,從3年前辦這張電信卡開始,他壓根兒就不知道有這份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