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器人輔助抽吸腦血腫 「失語」患者恢復語言功能
遼寧一醫院近日在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為一位腦血腫患者開展了微創抽吸手術。手術後患者血腫腔消失,恢復語言功能,表達流暢。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吳安華告訴記者,該名患者3個月前患腦出血,採取保守治療後出現語言障礙,只能說隻言片語,且語速緩慢。「我們對患者進行術前CT檢查發現,患者頭部的血腫已經液化,增強核磁提示血液液化周邊增強,壓迫到了語言中樞神經。」
-
我院成功完成首例國產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輔助腦血腫抽吸手術
11月7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順利開展首例國產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輔助腦血腫抽吸手術。手術由神經外科主任吳安華教授把關,韓帥醫師主刀完成。患者3個月前腦出血行保守治療,直至術前仍表現為言語障礙,只能說隻言片語,且語速緩慢。對患者進行的術前CT顯示,血腫已經液化,但仍有佔位效應,增強核磁提示血腫液化周邊增強。
-
...解煩憂——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洪江醫院成功開展椎間孔鏡微創手術
紅網時刻懷化12月12 日訊(通訊員陳圓)12月10日,深受腰腿痛折磨20多年的李某某神清氣爽,笑容滿面,直誇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洪江醫院骨科團隊給他實施的經後路椎間孔鏡下髓核摘除術效果好,立竿見影,治好了他的腰椎間盤突出症。
-
手術新時代,微創「心」篇章——清華長庚心臟外科成功為高齡患者行...
隨著腔鏡技術的發展,各種外科手術逐漸向著「降低創傷,減少術後恢復時間」的目標邁進。儘管目前心臟常規手術都已成熟與安全,微創心臟外科仍在此大趨勢下應運而生。79歲的婁大媽近兩個月來間斷出現胸痛的症狀,到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心內科就診考慮「冠心病」,做冠脈造影,發現她的前降支血管有超過75%的狹窄,同時狹窄處有瀰漫性鈣化,心內科充分評估後,建議行外科搭橋手術。
-
恩施市中心醫院成功開展首例「微創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手術
本網訊(通訊員 鄭長民)12月15日,在國內知名血管外科專家、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朱越鋒教授的指導下,市中心醫院胸外科、甲乳外科成功開展了兩例「大隱靜脈腔內雷射閉合術+曲張靜脈硬化治療+點式剝脫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成功實施椎間孔鏡微創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管士偉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骨科在醫院手術麻醉科和影像中心的通力配合下,成功為一位重度下脫垂腰椎間盤脫出症患者實施微創椎間孔鏡手術,患者原有的疼痛症狀術後即刻消失,在腰圍保護下可自由下地行走。
-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婦科為肥胖患者成功實施「升級版」微創手術
體重300餘斤,超級肥胖的張女士為減肥進行了縮胃手術。縮胃手術成功,體重下降至210餘斤,但在手術中發現體積很大的盆腔包塊。李大可團隊處處為患者著想,就手術方式進行多次聯合會診、審慎討論,在幾種手術方案中,最終一致認為患者年輕,僅僅32歲,腫瘤考慮良性,經陰道單孔腹腔鏡手術是患者最好的選擇,它能避免腹壁肥胖造成的傷口癒合不良,同時陰道切口有助於標本順利取出,還可減輕患者疼痛,但是該手術方式對醫生操作要求特別高。
-
低位直腸癌苦不堪言 黑龍江省醫院精準微創手術幫患者極致保肛
近日,黑龍江省醫院香坊院區普外三科葛欣主任帶領團隊,為一位低位直腸癌患者,施行了腹腔鏡輔助下超低位直腸癌根治術,不僅保留了患者的肛門,還緩解了患者術前因無法保留肛門所導致的心理擔憂,患者順利康復出院。家住哈爾濱市的林女士,今年56歲,因直腸癌,就診於省內多家醫院。
-
...治療進入微創時代——我院外科成功開展首例輸尿管軟鏡取石手術
4月16日,我院外科成功為一位患者實施了經輸尿管軟鏡聯合鈥雷射碎石取石術。 患者全某因「左腰部疼痛多天」來到我院接受治療,入院後經檢查診斷為輸尿管結石。我院外科在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泌尿專家陳敏堅幫扶指導下,成功為患者實施了輸尿管軟鏡鈥雷射碎石取石術,這是我院首例接受此項手術治療的患者。
-
骨科微創手術+快速康復理念 更多患者在市人民醫院獲益
你能想像,一個骨科手術,只需要4、5天的住院時間?術後當天可以正常進食,第2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動?術後也不用插引流管、尿管,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移除支具?……不要以為這是美好的幻想,近年來,重慶市人民醫院骨傷骨病研究中心(簡稱「骨科中心」)推行的先進的微創技術和快速康復理念,已讓許多的骨傷骨病患者受益。
-
華西廣安醫院成功為83歲患者實施微創食管癌根治術
四川新聞網消息(左小平)近日,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又成功為一位高齡患者實施微創食管癌根治術,患者已順利康復出院。患者萬大爺已經83歲高齡,因為發現進行性吞咽困難有2個多月而去醫院就診。在當地醫院通過胃鏡檢查診斷為食管中段鱗癌,後來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院胸心外科就診。該院胸心外科副主任醫師劉曉川接診後,詳細詢問了萬大爺的身體情況並予以仔細查體,經檢查後認為萬大爺目前食管癌沒有遠處轉移,而且身體條件可以耐受食管癌微創手術,決定給予患者根治的機會。劉醫生耐心向萬大爺及家人講解了患者的病情,進行了深入溝通,萬大爺及家人決定入院治療。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成功開展腔鏡下甲狀腺切除手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澤文 通訊員 吳學濤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胸外普外三科順利完成醫院首例腔鏡下甲狀腺切除術,該手術的順利實施,填補了醫院的一項技術空白,進一步提高了醫院腔鏡手術技術水平。患者蘇某因發現甲狀腺結節來到醫院胸外普外三科就診,結合超聲檢查判斷患者為甲狀腺腫瘤。
-
扎區中蒙醫院成功開展第一例腹腔鏡手術
近日,由外科副主任醫師檀蘊鐵主刀成功開展我院第一例腹腔鏡手術一一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此次手術患者為79歲高齡患者,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身體狀態不好,手術風險很大。
-
...之心——胸科醫院巧用機器人微創手術為患者摘除拳頭大小胸壁腫瘤
【新聞速遞】手到病除,更成全了她的愛美之心——胸科醫院巧用機器人微創手術為患者摘除拳頭大小胸壁腫瘤 2020-12-10 16: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南乳腺病醫院男乳微創手術——解決男人的「大」問題
這樣就會給部分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影響和負擔,造成其自卑、自閉、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厭惡過夏季,甚至會出現含胸駝背形體改變等不良後果,並且男子乳腺發育症發生癌變的比率高於正常男子,發病率約為0.4%。
-
喜訊,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成功開展乳腺腫物微創旋切術
藍字,關注章貢發布8月28日,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贛州市立醫院)普外科在廣東省人民醫院乳腺專家李學瑞教授幫助下成功開展「乳腺腫物微創旋切術」,標誌我院乳腺疾病的微創技術邁上新臺階。兩名女性患者在彩超引導下行「微創旋切術」,不到10分鐘手術順利完成。最大腫物直徑約2.5cm,創口微小僅5mm,無需縫合,貼上創可貼即可。傳統的手術切除,會在乳房上留有多處瘢痕,甚至導致乳房形態改變。既影響女性體形美觀,又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心理傷害。
-
感動昌江|鄒放軍:將婦科微創腹腔鏡手術帶到昌江 造福患者
兩年來,鄒放軍帶領的昌江醫療集團婦產科團隊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派駐專家密切交流合作,成功將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婦科和產科分開,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將微創腹腔鏡手術技術帶到昌江。如今,昌江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婦科一年的微創腹腔鏡手術量達500餘臺,該院實現了婦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目前已完全達到海南省級醫院的水平。
-
哈爾濱市第一醫院「微創手術」首例「單孔腹腔鏡疝手術」獲成功
(江麗波、安晨菲、宋雪)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升級,腹腔鏡手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儘可能減少手術創傷、增加患者的就醫舒適感,提高手術傷口美容效果已經成為當今醫生和患者共同追求的目標。
-
北京兒童醫院首例腔內血栓抽吸術重症患兒順利出院
12月8日,在全院各相關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北京兒童醫院心臟外科二科血管外科成功開展的首例腔內血栓抽吸術患兒順利出院。該患兒是一名13歲的男孩,身高181cm, 來院前一周突發雙下肢腫脹疼痛,在當地醫院診斷為右下肢深靜脈血栓,並置入下腔靜脈濾器。給予抗凝治療後,下肢腫痛症狀進一步加重,後被送至北京兒童醫院急救中心搶救室。追問病史,患兒的哥哥也曾因下肢靜脈血栓和肺栓塞進行治療。
-
渭南市第二醫院微創介入血管外科聯合消化內科麻醉手術科成功開展...
近日,市二院微創介入血管外科聯合消化內科、麻醉手術科,成功為82歲高齡患者開展我科首例ERCP術。真正從某種意義上達到了不開刀不打孔,微創解決膽總管結石的效果。ERCP是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的英文首寫字母縮寫,是目前公認的診斷胰膽管疾病的金標準。這種技術創傷小、併發症少,無遠期併發症及後遺症,可以不改變解剖結構,術後恢復快,一般3~5天就可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