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一醫院成功為腦血腫患者開展了微創抽吸手術
遼寧一醫院近日在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輔助下,為一位腦血腫患者開展了微創抽吸手術。手術後患者血腫腔消失,恢復語言功能,表達流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吳安華告訴記者,該名患者3個月前患腦出血,採取保守治療後出現語言障礙,只能說隻言片語,且語速緩慢。「我們對患者進行術前CT檢查發現,患者頭部的血腫已經液化,增強核磁提示血液液化周邊增強,壓迫到了語言中樞神經。」
-
我院成功完成首例國產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輔助腦血腫抽吸手術
11月7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順利開展首例國產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輔助腦血腫抽吸手術。手術由神經外科主任吳安華教授把關,韓帥醫師主刀完成。患者3個月前腦出血行保守治療,直至術前仍表現為言語障礙,只能說隻言片語,且語速緩慢。對患者進行的術前CT顯示,血腫已經液化,但仍有佔位效應,增強核磁提示血腫液化周邊增強。
-
卒中後失語患者如何重新開口交流?
在腦卒中後的幾周或幾個月內僅通過常規的藥物治療及家庭輔助,不進行言語功能康復訓練,其語言功能通常也會有所改善,但恢復程度極為有限。大部分卒後失語病人除了住院期間接受言語康復訓練外,出院後仍需要繼續進行言語康復訓練。
-
一文讀懂失語症的分類及治療策略
失語症的治療策略失語症的治療也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最初,傳統的語言療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治療方法。隨著認知神經科學、神經影像學和神經重組領域的持續發展,卒中後大腦結構、連接和功能活動的可塑性改變的特徵被作為語言復甦的預後指標和幹預的目標。傳統方法對於 PSA 的治療很大程度上在進入慢性期後而終止,新的研究表明,提高語言功能恢復的機會貫穿於一個失語症患者的終身。
-
每天通過讀書恢復語言功能,八旬中風康復期老人送英文信感謝醫生
2014年4月25日早上,夏爹爹被家屬發現意識模糊,伴有右側肢體活動不利,失語、大小便失禁,被120送到醫院後,診斷為「大面積腦梗死」,經搶救穩定後轉入武漢市第一醫院康復醫學中心進行康復治療。譚世威介紹,夏爹爹的康復治療主要是以口腔感覺和運動訓練改善言語吞咽能力,以PT、OT訓練改善偏癱肢體功能,同時指導健側肢體活動,提高日常生活參與能力。
-
讓您與愛的人暢快溝通——失語症患者聽理解功能家庭訓練方法
其實他是得了「失語症」。 失語症 失語症是指因腦血管病、腦外傷、腦腫瘤、感染等病因致大腦功能受損,引起原有口頭或書面語言表達和(或)理解功能受損或喪失。
-
《中國失語症語言評估量表》簡介
大約有57%-69%的腦血管病患者都會存在言語障礙,這其中包括失語及構音障礙,或兩種症狀並存。患者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言語交流困難。對失語症患者進行正確的評價,依據失語症的類型,制定康復計劃,有利於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失語症是獲得語言能力後, 由於卒中、腦外傷。
-
失語症的AAC溝通輔具設計 | 課程回顧
可能包括:• 很好地理解口語及書面語言 (如Broca’s運動性失語) • 較差地理解口語及書面語言(如完全性失語)有能力產生口語,發音不費力可能包括:• 很好地理解口語及書面語言(傳導性失語、命名性失語) • 較差地理解口語及書面語言 (如感覺性失語)由於語言障礙,失語症患者很難用語言在生活中表達自己,他們也可能無法按照以前的方式做事情
-
失語症是什麼,你了解失語症嗎?
這些症狀包括:不流利失語症這種形式的失語症也被稱為Broca『s失語,在這種失語症中,大腦的左額葉區域受到影響。對於失語症不流利的人來說,言語是非常有限的,通常限制在少於四個字的短語上。詞彙量有限,有條件的人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形成聲音。布洛卡失語症患者通常能理解語言和閱讀能力,但他們的寫作能力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
交大一附院神經外科完成西北首例機器人輔助腦深部腫瘤切除術
手術實施前,由機器人實施導航,輔助精確定位腫瘤位置,減小開顱骨窗;術中,再次藉助機器人精準確認腫瘤位置及邊界後,沿其指示的入路軌跡,在顯微鏡下直達病灶,手術順利完成。在微創的基礎上藉助智能化系統,極大的提升了術者的操作精度和手術效率,針對神經外科手術而言,藉助機器人的精準定位,可以進一步縮小患者創口,提升手術安全性,讓手術更加高效,患者恢復更快。
-
鄭大二附院:音樂助失語症患者「重新說話」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陣陣歌聲從治療室中傳來,鄭大二附院神經內科音樂治療師張晉茹正在為一位腦梗死所致失語患者做音樂治療。經過全面檢查和綜合評估,鄭大二附院神經內科醫生確診她患的是腦梗引起的完全性失語症。王女士開始在鄭大二附院接受康復治療,與很多醫院的針灸、器械訓練不同,醫生為她制定的康復治療是音樂。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音樂治療師採用旋律發音治療、節奏言語提示、音樂性言語刺激等方法幫助患者「重新說話」。「她的進步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得見,之前她是完全性失語,現在能完整的唱完一首歌了。」王女士的家人說。
-
大腦的語言功能
對某些腦區的認識大都來自於對失語症的研究;失語症是是腦損傷引起的部分或全部語言功能的喪失古希臘和羅馬帝國時期人們認為失語症是由舌頭控制的。1770年前後,把失語症描述為表象或抽象思維與語言表達符號之間聯繫能力的喪失。
-
《中國失語症語言評估量表》在京出版發行
量表的設計者北京語言大學高立群教授和美國西北大學Cynthia Thompson(辛西婭·湯普森)教授共同出席了發布會,並就量表的設計原理、研製過程、功能用途以及臨床應用前景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中國失語症語言評估量表(標準版)是北京語言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在美國西北命名成套測驗(Northwestern Naming Battery,簡稱NNB)和西北動詞語句成套測驗(Northwestern Assesment of Verb and Sentences,簡稱NAVS )基礎上,結合現代漢語的語音、詞彙、句法和語義特點以及中國人的認知心理,歷時兩年八個月,聯合研發的適用於漢語母語者的失語症語言能力評估成套測驗
-
《中國失語症語言評估量表》的設計原理
語法失語患者在產出和理解語義可逆句時有困難。此外,流利型失語症在非典型句的產出和理解中也有障礙。 語言治療的研究表明,在對失語症患者進行語句障礙治療時,句法移位結構(NP位移,Wh-位移)是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
...偏癱,我院首例機器人輔助下腦內血腫穿刺引流術讓她重新站起來
近日,仁濟醫院神經外科使用ROSA手術機器人,完成了醫院首例機器人輔助下腦內血腫精準穿刺引流手術,切口僅3釐米。
-
神經語言學與失語症 語言學午餐
《中國社會科學報》:神經語言學是語言學的前沿領域。許多人對這一領域的認識並不是很清楚,這一學科的主要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是什麼呢?崔剛:神經語言學是語言學和神經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語言和大腦功能之間的關係,目的在於探究語言理解、產出、習得以及學習的神經機制。
-
雙語失語症特異性障礙、評估、治療與康復
本文結合國內外相關文獻,就雙語失語症的雙語(多語)腦支配與單語的腦支配有何不同,遭遇腦功能與結構意外損傷時,會造成語言障礙的何種差異性,此差異對臨床評估、康復與治療有何影響進行探討。 雙語(多語)失語症患者對雙語(多語)的失控制障礙也表現在翻譯障礙上。正常情況下,雙語者能夠自覺的將兩種語言進行雙向翻譯,而且一般是將欠流利的語言翻譯成較流利的語言時更輕鬆自然,反之表現稍差。當然,一般雙語者的雙向翻譯相比受過翻譯訓練的人專業水平要低。然而,雙語(多語)失語症患者則可能發生以下明顯的翻譯功能障礙。
-
言不由衷——惱人的失語症
原創 科普工作委員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科普 失語症是指語言功能有關的腦組織的病變,造成患者對人類進行交際符號系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損害,尤其是語音、詞彙、語法等成分,語言結構和語言的內容與意義的理解和表達障礙,以及作為語言基礎的語言認知過程的減退和功能的損害。
-
[煙臺]加拿大女患者突發腦血腫 急需懂英語志願者援助
27日下午,煙臺開發區一位加拿大籍女士突發腦血腫,被緊急送往毓璜頂醫院救治。目前,患者暫無生命危險,但急需懂英語的志願者幫忙翻譯,完成她與醫生的溝通。 全力救治,語言障礙成難題 昨日下午,在毓璜頂醫院神經外科病房,記者見到了這位外籍患者。患者告訴記者,她名叫安妮·羅賓遜,來自加拿大多倫多,今年51歲,之前在煙臺開發區一所學校擔任外教,目前剛剛離職。
-
失語症評定技術
一、失語症1、定義 通過各種語言測驗明確失語症的類型和不同語言方式損害的水平與程度,評價語言加工模塊受損和保留信息的方法。2、適應證與禁忌證(1)適應證:由腦血管病、腦外傷、腦腫瘤、顱內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失語症。(2)禁忌證:處於急性期或者病情不穩定、全身狀態不佳、病情進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