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9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科普工作委員會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科普
失語症是指語言功能有關的腦組織的病變,造成患者對人類進行交際符號系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損害,尤其是語音、詞彙、語法等成分,語言結構和語言的內容與意義的理解和表達障礙,以及作為語言基礎的語言認知過程的減退和功能的損害。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失語症的不同分型吧!
失語症的分型
失語症總共分為8類,分別是運動性失語、感覺性失語、傳導命名性失語、完全性失語、經皮質運動性失語、經皮質感覺性失語以及經皮質混合性失語。
運動性失語
病變部位:額下回後部
臨床症狀:患者以口語表達障礙最為突出,為典型的非流利型口語。患者能理解他的意思,言語器官的活動並無障礙,說話語量少,每分鐘講話次數少於50個字,找詞困難,呈現「電報式語言」。
感覺性失語
病變部位:顳上回後部
臨床症狀:以口語理解嚴重障礙為特點,流利性口語。患者不能聽懂評議的意義,雖有說話能力,但詞彙、語法錯誤紊亂,常答非所問,講話內容無法使人真正理解。
傳導性失語
病變部位:外側裂周圍聯繫Broca區和Wernicke區之間的弓狀纖維。
臨床症狀:患者口語清晰,語法結構正確,聽理解正常,但不能複述出在交流中說出的詞彙和句子。口語複述障礙明顯是傳導性失語與其他類型失語症類型鑑別的主要特徵。
命名性失語
病變部位:常見於顳中回後部、或顳枕結合區、或顳頂結合區、產生失讀和失寫。
臨床症狀:患者自發言語和命名時有明顯的找詞困難,尤其是物體名稱遺忘尤為明顯,但言語相對流利。
完全性失語
病變部位:皮層大面積損傷及前後語言區、以及深部白質的損害。
臨床症狀:語言功能的各個方面均受到嚴重損害,雖然面部表情和聲調可傳遞一些情感信息,但應用示意動作做如手勢、點頭、搖頭等進行交際的能力喪失。
經皮質運動性失語
病變部位:多數位於Broca區的前部和上部
臨床症狀:患者自發性語言有明顯障礙,但聽理解能力相對較好,複述能力發音趨於正常,這便有別於運動性失語。
經皮質感覺性失語
病變部位:Wernicke區後部、顳、頂葉的分水嶺區
臨床症狀:患者複述能力正常,這是與感覺性失語最大的區別。
經皮質混合性失語
病灶部位:大多數在優勢半球分水嶺區的大片區域。
臨床症狀:除複述能力稍好外,其餘語言功能均有比較嚴重障礙。
有報導顯示,50%-70%的腦卒中患者遺留有癱瘓、失語等嚴重殘疾。其中21%-38%患者患有失語症。對於失語症患者相處交流過程中,需要我們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供稿:盛菁、嚴海洋、沈佳輝
單位:上海市第四康復醫院
編輯:楊閃閃
中國康復醫學會作為全國獲得2020年中宣部、科技部、中國科協聯合表彰「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的為數不多的學會組織之一,長期致力於打造「科普之翼」,凝聚以科普工作委員會為主幹力量以及60多個分支機構康復同仁的共同努力,建立全國30餘個科普示範基地,開展康復科普推廣、學術培訓與科技志願服務等系列活動,及時、全方位的向全生命周期人群傳播康復科技成果及健康知識,指引大眾了解更多科學的防病治病知識,正確的認識疾病、了解康復、理解健康,努力融合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協同發展,藉助多樣化媒體平臺,動員全社會力量,構建具有康復特色的現代化康復科普工作體系,形成符合創新型國家水平的康復科普工作新格局。
本平臺所有科普作品僅供學習交流,作品版權歸中國康復醫學會科學普及工作委員會所有,請勿隨意轉載!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