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受損會遇到的問題
01性生活不和諧
女性私處入口有一圈叫做「球海綿體肌」的肌肉,控制私處的緊緻。妊娠和生產過程中,球海綿體肌會受到損傷,使私處不再緊緻。並且位於球海綿體肌中負責分泌液體,保持私處潤滑的巴氏腺也會受球海綿體肌受傷的影響,分泌功能下降,從而造成私處乾澀。除此之外,當盆底肌力不足,改變體位或提拎重物、咳嗽噴嚏等造成腹壓升高時,私處就會噗、噗、噗發出令人尷尬的聲音。綜上,產後性生活不和諧,大部分是由於盆底損傷導致的。
02尿失禁:漏尿、遺尿等
女性在產後出現漏尿主要是由於在妊娠與分娩過程中,越來越大的寶寶對媽咪盆底韌帶及肌肉造成過度的擴張,導致支撐膀胱底及上尿道的組織鬆弛。
03盆腔器官脫垂
子宮、陰道、膀胱等盆腔內的器官不再貼在盆壁上反而沿著陰道向外滑落,我們稱這種現象為盆腔器官脫垂。隨著年齡的增長,盆腔出現「掉肉」的概率也愈大,20-29歲群體的脫垂概率為9.70%、30-49歲群體的脫垂概率為18.6%、49歲-79歲群體的脫垂概率為28.90%。
分娩次數與脫垂也存在密切的關係:1胎女性(分娩1次)出現脫垂的概率為12.80%;2胎(分娩2次)概率上升至18.40%,3胎(分娩3次)脫垂概率為24.60%。
04膀胱過度症候群
膀胱過度症候群(OAB)是一種以尿急為特徵的疾病,常伴尿頻和夜尿,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社會活動。
05慢性盆腔痛
國際疼痛研究協會將慢性盆腔痛(chronic pelvic pain, CPP)定義為:無明顯病理學改變的慢性和復發性盆腔疼痛。持續大於6個月的非周期性疼痛,疼痛位於盆腔、臍或以下的前腹壁、腰骶部或臀部;疼痛可分為內臟性疼痛和軀體性疼痛。嚴格意義上講,慢性盆腔痛病因複雜,涉及較多相關學科,多以育齡期女性為主。
盆底受損的原因
01妊娠
妊娠期,腹中胎兒逐漸增大,盆底肌所受壓力也越來越大。增大的子宮(孕前似香梨,孕後似西瓜)對盆底肌和神經造成慢性牽拉和壓迫,進而造成盆底肌肉的損傷。
02分娩
好不容易挨過妊娠期,進入分娩階段,以為可以放鬆了。殊不知,盆底即將遭受「二次打擊」。胎兒經產道分娩過程中,將經歷第一產程和第二產程,由於規律宮縮、胎頭壓迫產道,女性用力不當或產鉗助產等可導致盆底缺血、肌肉筋膜牽拉斷裂和神經損傷等。
03年齡(激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雌激素將發生改變,而雌激素是維持盆底的組織結構張力、膠原含量、血供以及神經再生所必需的重要物質之一。隨著雌激素水平降低,盆底肌肉和筋膜等支持組織變得薄弱,盆腔肌肉及結締組織的支持力量下降,盆底此時更容易受損。
4肥胖
研究表明,肥胖者更容易盆底受損。根據馬鞍山市婦幼保健院王蓮萍等醫生的研究,在統計了1270位產婦後,發現體重指數(BMI)與盆底功能密切相關。因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會造成長期而持續的高腹壓狀態,易造成盆底受傷。
5其他原因
妊娠、分娩、肥胖是誘使女性盆底受傷的常見因素,除此之外,長期咳嗽、長期便秘或者搬拿重物也易造成盆底肌受損。
盆底受損的檢測
1問詢
A.詢問分娩史:分娩次數和分娩方式
B.詢問健康狀況:有無婦科疾病或者其他疾病
C.詢問身體情況:主要是哪裡不舒服
D.了解生活情況:有無肥胖,長期負重等
2檢測
產後42天,媽咪們應該到專業機構進行盆底功能評估,了解盆底功能是否受損,若有受損及時進行康復治療。
3影像學檢測
A.婦科B超、彩超
B.盆腔器官脫垂磁共振成像檢測(MRI)
C.如有必要,可做膀胱功能螢光透視檢查、排糞造影檢查
4自我檢測
準備:
1. 一間安靜隱私的房間;
2. 一面鏡子、一張紙、一支筆;
3.一個凳子(可站立自測,也可一隻腳站在凳子上自測);
PS:自測前一定要排空大小便,保持放鬆
Step1. 將1-2個手指深入陰道內,留意手指插入第幾個關節才能觸碰到陰道頂端的宮頸(感覺像有淺窩的下巴)。如果存在宮頸下降,則向上推,同時感覺能推上去多高;並且記錄咳嗽時,向下用力時宮頸的下降程度;
Step2. 通過鏡子觀察用力咳嗽時,陰道壁的下降情況,是否有下降至陰道口或者掉出陰道口外的情況。如果陰道口出現光滑肉球形狀的膨出,詳細記錄下來;
Step3. 將1-2個手指深入陰道並置於陰道前壁(貼著膀胱),感受手指下是否存在隆起。用力咳嗽並向下用力動作,若手指下感受到陰道壁的隆起則表示存在陰道前壁膨出;
Step4. 如果宮頸脫垂或者陰道壁膨出,外觀類似高爾夫球或網球的形狀,即為嚴重的的脫垂。當脫垂更傾向於一側時,需要警惕肛提肌肌腱損傷(恥骨肌腱分離)。當陰道壁膨出更傾向於你置入陰道內的手指(而不是脫出陰道口外),則為內部脫垂。
盆底受損的治療
1凱格爾運動
盆底肌常見的訓練方式——凱格爾運動,又稱為骨盆運動。1948年被美國的阿諾·凱格爾醫師所公布,藉由重複縮放部分的骨盆肌肉(亦是現在俗稱的「凱格爾肌肉」)以進行,具體訓練方法:持續收縮盆底肌(即縮肛運動)不少於3s,鬆弛休息2~6s,連續做15~30min,每天重複3遍,持續3個月或更長時間。
2電刺激訓練
產後42天,可以運用電刺激訓練的方式,將電極放入體內指定位置,通過將時變脈衝磁場作用於盆底,調控盆底神經電生理效應,引起盆底肌肉收縮,從而增強盆底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