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上的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遼寧大連的曹茜於2000年前往德國留學,後來便與家裡失去聯繫長達15年的時間。而其父母現在尋找女兒是因為患癌,而身邊並沒有女兒的照顧,希望能通過媒體找到自己的女兒。
據了解,女兒的失聯並不是出現了什麼意外,她現在在國外擔任大學教授,不與家裡聯繫是因為和家裡矛盾太深不想聯繫。
曹家老兩口都是普通人,家裡並不富裕,當時女兒要出國留學,家裡也只能拿出一萬塊,後來又向親戚湊了6萬,這才給女兒提供了7萬塊的留學費用,而由於當時的國際電話費用較貴,女兒也很少打來電話,只有在留學後的第三年打了幾次,希望家裡拿3.3萬,當時曹父也很氣憤,因為女兒張口閉口都是要錢,於是也在電話裡說了狠話:我還以為你死在外面了,這麼長時間不給家裡打電話。
此後便再沒有了聯繫,曹父曹母目前僅僅依靠微薄的低保度日,而且老兩口如今身體狀況並不樂觀,都患有癌症,很期盼女兒回家。提到女兒老兩口也是眼淚婆娑,說每年過年都希望女兒回來,家裡也會擺上她的碗筷,不需要女兒給多少經濟支持,就想知道這些年她過得好不好。
而曹茜方只有其朋友代為回應,稱與家裡矛盾太深,已經不想聯繫。並且她早已更改了姓名。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我們無從得知女兒經歷了什麼才與家裡割裂得如此乾淨,但是這背後也定然有原因。很多人包括曹父曹母都猜測,難道僅僅是因為父親當初那一句狠話,就讓曹茜記恨了這麼多年,甘願擔負一個不孝女的名聲也不願意與父母聯繫?
原因想來也不會如此簡單,從曹茜的角度來看,她本身出生在一個很普通的家庭,卻又有著遠大的理想抱負,她是一個有自己主見並且有能力的人。而那時候還很年輕的她,一個女孩子孤身去到了異國他鄉,與家裡決裂後也沒了經濟支持,這些年經歷的困難也可想而知。她能夠在異國安身立業,也是她自己拼命努力的結果。
作為大學教授,她的知識水平和個人的素質必然有一定高度,這樣的人會不能理解父母,不知道感恩父母嗎?還是那句話,背後的原因想必是很複雜的,也許在她成長的過程中,與父母就已經漸行漸遠,也許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讓她難以接受,也許是她想要擺脫原生家庭帶來的一些傷害……具體的原因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再從曹茜的父母方面來講,老兩口家裡並不富裕,但是將女兒培養成人,在那個年代願意支持自己的女兒去留學,這也是父母對女兒愛的體現。俗話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即便父母與兒女之間有分歧,有衝突,但是他們的生育之恩,養育之恩是毋庸置疑的。
一個家庭裡有矛盾無可避免,但家人畢竟是自己最親近的人,即便不能做彼此溫暖的港灣,那血緣關係聯結的情感也是事實存在的。有矛盾就要溝通,也許可以消融一些誤解。這麼多年過去了,曹父曹母又在不斷尋找女兒,而且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曹茜作為女兒,於情於理也應該回家看看父母,行使作為女兒的責任和義務。
大家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