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環畫中的「豬生」百態
連環畫中的「豬生」百態,圖1 1965年6月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由張道揚改寫,徐通潮繪畫的《小梅追豬》連環畫(圖1),講述了一個名叫小梅的小姑娘
-
王家龍先生的連環畫收藏(50) 連環畫期刊
連環畫的載體除了書之外,還有雜誌和報紙,這是由於連環畫具有長短不等篇幅所決定的。篇幅長的作品,一般都印成書;而篇幅較短的作品,則登在雜誌中,或印在報紙上。建國以來,隨著圖書的發展,連環畫雜誌也創辦過幾種,就我所知道的介紹如下。
-
中國人物畫教學與連環畫
有資料表明,七、八十年代是中國的連環畫事業迅猛發展的年代,一大批國畫人物畫家從「牛棚」中解放出來後,或自身創作的情感噴發,或為生計大都加入了連環畫創作的行列。這對於人物的造型,構圖的錘鍊起到了事半功倍和不可代替的作用。同時,也產生了相當一批有影響的連環畫作品,如:程十髮的《召樹屯和喃?娜》、《膽劍篇》,賀文直《朝陽溝》,吳山明、劉國輝合作的《秋瑾》,許勇、顧蓮塘、趙奇合作的《嘎達梅林》。特別是劉國輝的幾部連環畫作品《無窮的水源》、《鄂倫春姑娘》、《老通寶》,在當時成了美術學院青年教師和學生爭相臨習的範本,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力。
-
基礎教育中的存在形式
我們的基礎教育中形式主義泛濫有三個原因。一是,在基礎教育偏離教育的育人本質和育人功能的前提下,在教育成為了為了的「分」的教育、成為了把知道就行了的知識轉化為「分」的教育、成為了考「高分」的教育、成為了考大學的教育、成為了只教知道就行了的知識的教育的狀況下,形成了對基礎教育的錯誤評價體系,這種評價體系的標準就是「分」和「率」。
-
當交大遇到連環畫,驚豔值
該展覽將回顧海派連環畫的歷史和藝術特徵,面向閔行區社區居民,為大小朋友帶來一場有關海派連環畫的通俗易懂、寓教於樂的精神大餐。本次展覽分為海派連環畫藝術篇、海派連環畫傳承篇、海派連環畫創新篇三部分,現場還將帶小朋友們一起學習連環畫繪畫。海派連環畫 · 通俗與包容「上海的街頭巷尾像步哨似的密布著無數的小書攤。
-
連環畫重鎮天津 「畫史」曾被忽略
呂明在介紹天津連環畫歷史時如數家珍。他說,1949年後,連環畫不僅僅是給兒童看的「小人書」,「而一度起著宣傳政策、教育群眾和普及文化的作用,連環畫的兩次『興旺高潮』中,天津都扮演著重要角色,貢獻出了巨大力量。而對於天津的這些重要貢獻,之前的研究、評價是被忽略的。」
-
「陰丹士林」連環畫(圖)
陰丹士林商曾說「顧客手中的每一枚銀元都是辛苦所得」,相形之下的廣告立意注重生活實用觀,接地氣,近民生,寓「教」於樂、潛移默化的親和力博得了消費者的廣泛認知與好感,陰丹士林連環畫式廣告便是一例。 《陰丹士林家庭空中歷險記》連環畫廣告為八開畫頁,上分九格,描繪了光頭先生一家的趣事。
-
戲曲電影連環畫重出江湖 中英文對照引人入勝
書展上,戲迷和書迷們將發售現場圍得裡三層、外三層,為的是一睹連環畫中的主角尚長榮、陳少雲、史依弘等京劇名家的真容。 「京劇傳統藝術、電影、連環畫,被有機整合在一起,呼喚的是一種整體上的優秀傳統文化復興。」執導上述兩部電影的國家一級導演滕俊傑對記者說。
-
連環畫的收藏與記憶
高爾基《童年》中的外祖母形象長大後,因為喜歡閱讀而愛上收藏,其中連環畫是我收藏最愛當年流行的套書連環畫更讓人入迷,以至後來看到相關藏品,都要收入囊中。雖說和連環畫沒有關聯連環畫品種豐富
-
連環畫出版信息,上海人美《外國文學作品連環畫特輯二》即將出版
,改善第一輯中曾經出現的一些印刷裝訂問題。數十年中有《馬躍檀溪》、《林海雪原》系列、《楊門女將》、《草原的兒子》、《小刀會》、《陳玉成》、《〈蘭亭〉傳奇》等作品發表,深受讀者歡迎。盧汶盧汶,原名盧世寶,祖籍浙江鄞縣,1922年生於上海。從小愛好畫畫,常臨摹香菸盒上的人物、景物。
-
《經典中國故事繪本》系列賦予彩色連環畫新生命
該系列精選了中國現當代工筆重彩畫家任率英和被譽為「當代工筆仕女畫第一人」王叔暉繪製的彩色連環畫作品共9冊,並以中英文並茂、視聽並舉的全新形式賦予經典力作以新生命。任率英(1911-1989)中國現當代著名畫家,一生致力於把精湛的工筆重彩繪畫融入精美的藝術創造中。任先生在連環畫和年畫領域成就斐然。其作品畫風精美、構圖嚴謹、線條優美、色彩絢麗、雅俗共賞。
-
開封兩位70後大叔舉辦連環畫展,上百本連環畫讓人瞬間穿越回到童年
在開封市雙龍巷歷史文化街區東端的23號院的一座古樸挑脊屋舍內,一個別開生面的展覽正在進行中。整潔的屋內,擺放著上百本小人書,瞬間讓一眾70後,穿越回兒童時代。這就是「憶繪」連環畫展,於12月1日開始,將一直持續到春節後,舉辦這次展覽的是開封兩位70後大叔——收藏家許慶海和侯憲勇。兩位老師年齡相仿,收藏小人書已經有將近30年的歷史,家中藏有不少圖書珍本、善本、孤本。
-
最美記憶:童年的連環畫
小時候,我特別喜歡看連環畫。連環畫又叫小人書,也被稱作畫本。它的體型不大,約有32開本的一半大小。連環畫的內容通常由一張接一張的圖畫及簡單文字構成,前後組合為一個完整的故事。這樣的形式對於孩子們來說,既直觀,又有趣。因此很受少年兒童的歡迎。我收藏了許多連環畫,一本一本的,足足裝滿了一隻木箱子。其中有別人不要了,我收集來的,其餘是自己購買的。
-
高考答卷丨為什麼要看連環畫
古代連環畫的雛形——漢畫像石中,三五幅即可講清楚一個歷史事件,當代連環畫《地球的紅飄帶》則用960幅圖畫講述了紅軍長徵的偉大曆程,不僅僅是有故事,「故事性強」更能準確概括它的特色。《語文》《 歷史》《道德與法治》教科書中的知識點、事件和故事,包括成語、典故、寓言、神話、史實、戲曲、中外名著、名人故事,共有8個系列,100餘冊,讓同學們通過連環畫這種極富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來汲取營養、啟迪思想、提高能力,把學科學習變得更輕鬆、有趣、愉悅。
-
連環畫漫畫原稿收藏熱潮漸興
而去年,連環畫家賀友直創作的連環畫冊頁《小二黑結婚》,也在西泠印社舉辦的秋拍上以207萬元成交。可以說,連環畫、漫畫原稿收藏熱在國內外正方興未艾。今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法治詩書畫院院長汪國新,還提出成立中國連環畫博物館和建立中國連環畫保護傳承創意園區的提案。那麼,連環畫、漫畫原稿到底有著怎樣的文化價值、收藏意義?今天的漫畫創作又該如何葆有其藝術性?業界專家展開了深入分析。
-
大破連環馬——關於連環畫的記憶
《大破連環馬》是連環畫水滸傳中的一部。描寫梁山好漢攻下高唐州,將高俅的弟弟高廉殺死,救出柴進然後引出的呼延豹進剿梁山的故事。《大破連環馬》在童年的記憶中有著特殊的印記。記得當時只有七八歲,剛剛上學,對連環畫有著濃厚的興趣,近乎痴迷。一日,考試得了滿分,姥姥高興當場獎賞一毛錢。
-
男子收藏萬餘冊紅色連環畫 曾用集牙膏皮換買書錢
6月1日,張吉昌向我們展示了他珍藏的上萬本紅色連環畫,摸著這些陪伴了他幾十年的連環畫,他感慨地說,「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珍藏這些具有紅色印記的連環畫,也有我對黨的一份感情。」 珍藏萬餘冊紅色連環畫 在銀川路銀河青城小區的張吉昌的家裡,一間50多平米的書房中,兩面牆壁的柜子裡、書桌上都擺滿了小人書。
-
對話老湘潭丨連環畫裡的年代回憶
如今,當了18年湖南省收藏家協會連環畫委員會主任,一直熱衷連環畫收藏與創作,見證了連環畫的幾次浪潮起伏後,他想探索一種新的可能——在孩子們沉迷外國動漫的當下,如何讓已然沉寂的連環畫,再次回到火熱的年代。誰的童年——記者:新中國成立初期,因政府的大力推行,連環畫曾盛極一時。您當時應該正處於小學階段,是否那時就受到影響?
-
開掘空間大 讓中國傳統文化在連環畫上"活"起來
「傳統文化與革命傳統是當時連環畫創作的兩大重要內容。」康健介紹,傳統文化之於連環畫本就是一對不可分割的「兄弟」,正在編輯中的《中國經典民間傳說》(百種)就是對連環畫中的傳統文化資源的一次精心梳理。民間傳說中包含了中華民族為人處世的智慧和美德,將中國傳統和中國元素的象徵意義和史詩描繪功能發揚光大,使得中國傳統文化更具傳播力和閱讀效果。
-
汪曉曙:回歸藝術本體,重振廣東連環畫創作的輝煌
展覽現場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日前,「百年敘事——中國連環畫文獻展暨首屆中國繪本雙年展」在廣州南沙區圖書館拉開帷幕。本屆展覽匯聚國內知名連環畫家的連環畫作品,以及中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藝術家的繪本作品。廣東省美協主席李勁堃在畫展致辭中說,廣東是連環畫大省,如何傳承發揚過去前輩們的優良傳統,值得當下的藝術創作者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