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倡導整本書閱讀,你知道整本書閱讀的價值和意義嗎?

2020-12-11 立恆語文

整本書閱讀是當今語文教改的一個重要趨勢,但要在語文教學中完完全全地落實這一趨勢,恐怕還得走很長一段路。雖然如此,但整本書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價值和意義卻不容小視,概括起來,主要有六種:

1. 可以有效地激發並培育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是閱讀活動的動力。學生的閱讀興趣高漲,相關的閱讀活動就積極主動,閱讀效率就高;反之,興趣低落,甚或沒有興趣,閱讀活動就很難發生,即使勉強開始了閱讀,閱讀效益恐怕也無從談起。因此,在引導學生開展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始終把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和培育放在首位,如此,整本書閱讀才有可能開展起來,整本書閱讀才有可能起到文選型教材閱讀所起不到的作用。

那麼,在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如何去激發並培育學生的閱讀興趣呢?從教材編寫和使用的角度看,當然要通過整本書閱讀去激發和培育。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就在於整本書閱讀同現行的文選型教材閱讀相比,在激發和培育學生的閱讀興趣上有許多明顯的優勢。這些優勢有:

第一,讀什麼書,首先由學生選。開展整本書閱讀,不像文選型教材閱讀一樣,一開學,讓每個同學都拿著同樣的一本書到教室裡聽老師講解。整本書閱讀卻不是這樣,在開始的時候,教師首先向全班同學推介本學期或本學年要讀的書的書目,然後指導學生從自己的興趣出發選擇本學期或本學年的要讀的書,學生一旦把書選定,由課代表統計上報給語文老師,語文老師把學生領進圖書館或閱覽室,開始閱讀。閱讀過程中,老師根據學生上報的讀書目錄,引導、督促學生扎紮實實地去讀。

第二,閱讀過程就是培育、強化學生閱讀興趣的過程。書是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選的,所以閱讀過程就是培育並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的過程。而這一點,文選型教材閱讀根本就做不到。

第三,閱讀過程也是開發、培育學生的閱讀興趣的過程。如何理解呢?有些書,學生在未閱讀之前,可能不是十分感興趣,但好書自有好書的魅力,經典自有經典的魅力。學生在閱讀這類書的過程中,他就會發現書的這些魅力,他就會漸漸地喜歡並愛上這類書,這種情況在我們成人的閱讀過程中也會常常出現。

2. 可以有效地發展並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

發展並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是語文學習的根本任務,如何發展?如何提升?途徑方法可以說有很多。但從教材編寫和使用的角度講,整本書閱讀要優於單篇短章<的文選型教材的閱讀。這一點,大家只要想一想這麼一個問題,其中的道理自會明白。這個問題是:一學年把三本《紅樓夢》讀完學生在語言運用能力上收穫的多,還是一學年把三本文選型教材讀完,學生在語言運用能力收穫得多?我想,答案不言自明,這裡無須贅述。

3. 可以有效地發展並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發展並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是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之一。如何發展,同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從教材編寫和使用的角度講,我想,不論是「仁者」,還是「智者」,都不得不成人整本書閱讀在這個方面的優勢要遠遠高於單篇短章<的文選型教材的閱讀。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培育、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是語文教學在培育學生思維方面的重要內涵之一,那麼,還是從教材編寫和使用的角度看,在這個問題上,學生閱讀一部《紅樓夢》的作用大呢,還是閱讀三本單篇短章式的文選型教材的作用大呢?我想,讀者諸君同樣看得明明白白。

4. 可以有效地發展並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發展並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樣是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語文教學發展並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從內涵上看,有兩種:一是感受漢語言本身的美的能力,一是感受文學作品的美的能力。從教材使用的角度看,整本書閱讀還是優於單篇短章氏的文選型教材閱讀。箇中的原因,讀者諸君只要回過頭看看我們前面舉的《紅樓夢》閱讀的例子,自然能明白。

5.可以有效地發展並提升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的能力

通過語文教學發展並提升學生傳承傳統文化的能力當是語文教學題中應有之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語文教學從根本上講,就是國學教育,就是傳統文化教育,這一點,我們只要看一看語文教材所選的課文,看一看整本書閱讀所推薦的書目,大家自會明白。不過,從培育、發展、提升的角度講,筆者依然要說,整本書閱讀要優於單篇短章氏的文選型教材閱讀,這一點,同樣無可置疑。其中的原因相較於上述四點,更好理解。比如讀《紅樓夢》、《三國演義》、《史記》、《論語》等經典名著,同讀文選型教材節選的相關篇目相比,哪一個能讓學生獲得的傳統文化方面的營養更豐富?答案自然是前者。

6.可以有效地培養並發展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大家知道,閱讀是相伴我們一生的精神活動,對每個人來講,在一輩子的生活中,要開展好這項精神活動,除了靠我們的閱讀興趣外,還要靠什麼呢?答案是五個字:習慣。為什麼?因為習慣是推動一個人從事某項活動的自然而然的動力,它無須活動踐行者努力,就可以為活動者提供源源不斷的、自動化的動力。由此可見,習慣的重要性。就語文學習而言,學生同樣需要習慣,那麼,在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上,整本書閱讀給予學生的相關能量多呢?還是單篇短章氏的文選型教材?我想,讀者諸君只要回顧一下我們前面的論述,自會得出答案。

記得葉聖陶先生在《論國文課程的改訂》一文中說過:「就學生方面說,在某一時期專讀某一本書,心志可以專一,討究可以徹底。在中學階段內雖然只能讀有限的幾本書,但是那幾本書是真正專心去讀的,這就養成了讀書的能力;憑這能力,就可以隨時隨地讀其他的書以及單篇短章。並且,經常拿在手裡的是整本的書,不是幾百言幾千言的單篇短章,這麼習慣了,遇見其他的書也就不至於望而卻步。還有,讀整部的書,不但可以練習精讀,同時又可以練習速讀。如此說來,改用整本的書作為教材,對於『養成讀書習慣』,似乎切實有效的多。」

由此可見,整本書閱讀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和閱讀素養方面的重要性。就中小學生而言,只要在這個方面堅持不懈,努力耕耘,相信定能取得豐碩的語文學習成果。

相關焦點

  • 從整本書閱讀的條件看新課改的制度保障
    前幾天寫了兩篇文章《要防備舊考題帶偏新課改》《讓你看一遍就懂語文新課改》,但都沒有涉及推行新課改的具體措施,即如何保障新課改能順利實施。很多家長已認識到,2020年中考招生學生上普高越來越難了,以後還會越來越難,因為教育部早就定調普職招生比總體上要達到1:1。
  • 高中新課改在重慶正式拉開帷幕 首堂「整本書閱讀」示範課了解下
    這學期,高中新課改在重慶市正式拉開了帷幕。據了解,9月新學期,重慶市內多所重點中學都開啟了「整本書閱讀課」。按照高中新課標要求,整本書閱讀在高中必修階段學時安排1學分,18課時。學生需完成一部長篇小說和一部學術著作的閱讀。
  • 閱讀,與「我」有關——整本書閱讀教學的視角轉變
    摘 要:當下,整本書閱讀教學大多停留在主要內容的淺嘗輒止式閱讀,很難實現整本書閱讀興致的持久與閱讀思辨的深入。教學內容:由「故事呈現」走向「話題呈現」「故事呈現」當然是整本書閱讀教學中不可忽略的內容,但若停留於此,常常就會走向「故事會」式的閱讀推進,教學內容沒有聚焦,沒有方向,沒有深入,沒有探討,學生們以完成任務式的心態羅列著「大家都知道」的故事。
  • 都在說「整本書」閱讀,「整本書」包括哪些書,如何評價!
    整本書」包括哪些書、怎麼指導和評價整本書的閱讀呢?讀「整本的書」,始於2001年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簡稱「實驗稿課程標準」)。但是,實驗稿課程標準頒布近20年,整本書的閱讀並沒有真正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實質性內容。
  • 【聚焦語文真問題】「整本書閱讀評價:問題與對策」之三│餘黨緒:整本書閱讀四境界及其測評
    【摘   要】整本書閱讀測評的價值在於激勵與引導學生的閱讀與探索,測評應該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內在邏輯保持一致。讀書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前提,自我體驗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基礎,思辨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核心。【關鍵詞】整本書閱讀   測評   思辨整本書閱讀測評的價值在於引導與激勵學生的閱讀與探索,測評不僅要充分尊重整本書閱讀的規律與實際,還要充分考慮學生閱讀的志趣與學習的需求。根據學生的意志與情思在閱讀中的參與程度,我們可將整本書閱讀分為四個層次,用問句表達就是:讀了嗎?讀懂了嗎?讀對了嗎?讀出新意了嗎?這四個境界,其實也可視作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四個階段。
  • 小說網站推薦【原】「核心素養」背景下,整本書閱讀的六大價值和意義
    閱讀整本書是當前語言教育改革的主要趨勢。但是要在教學中充分體現這種趨勢?來自中國的anza恐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儘管如此,然而, 在語言學習中閱讀整本書的價值和重要性不可低估。綜上所述,主要有六種類型: 1。 可以有效地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對閱讀的興趣是閱讀活動的原動力。
  • 兒童整本書閱讀中教師的角色定位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及閱讀與教育的關係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從讀一本好書開始。」這句話闡明了「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意義。一是要把最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目送到兒童面前;二是幫助涉世未深的兒童對閱讀內容進行判斷和選擇,幫助兒童實現閱讀意義;三是幫助兒童建立不同文體、不同作家、不同主題等多元的閱讀結構,讓兒童形成多元的閱讀世界。實踐證明,教師在整本書導讀時履行著「推銷員」的職責,通過多種形式的「導」,能夠喚醒兒童的閱讀期待,讓孩子「坐下來」凝神靜氣,漸入閱讀佳境。
  • 《朝花夕拾》整本書閱讀案例
    以興趣來消除與經典的隔膜,在興趣中閱讀整本書,在興趣中學會閱讀整本書的方法,在興趣中初步形成專題探究的意識,並且能完成簡單的讀書報告。對於理性的批判則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能體會最好,不能體會不強灌輸。在我設計的三堂課中,始終以興趣為主導,以學生活動為主要方式,力爭達到消除與經典隔膜的目的。教學目標:1. 學會自主制定讀書計劃,梳理《朝花夕拾》十篇文章的內容。
  • 為什麼整本書閱讀比大語文更實用?
    為什麼整本書閱讀課比大語文更實用,何謂整本書閱讀課?1、近兩年,整本書閱讀課的概念進入了公眾視野,國家要求中小學重視整本書閱讀。早在20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語文教育家葉聖陶就提出要讀整本書的概念。2、學校教學內容大部分是群文閱讀或單篇閱讀,單篇和群文的好處是精細化理解文章。壞處是不利於培養孩子閱讀的耐力,而且閱讀單篇文章時,我們往往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就如同吃滿漢全席,我們只吃了一口,便覺得已品嘗了美味。如同盲人摸象,把耳朵當作扇子,把象腿當成柱子一般,最後鬧出笑話。
  • 【師者心語】整本書閱讀的路上 讓閱讀和生命共鳴 ——《小學語文整本書分類閱讀教學研究》讀後感
    令我不禁一想:這小小的人兒不也是一樣嗎?他們也會經歷一點一點的改變,日漸豐盈,書寫屬於他自己的故事。他看到的物,認識的人,讀過的書,都會深深淺淺地印在他的生命裡,給他一個看世界的角度和態度。人人都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而引導他知道究竟怎樣走進去,走進去是一種怎樣完美的體驗,可能比告訴他裡面有「黃金屋」、「顏如玉」更重要吧。
  • 走進整本書 深耕大閱讀
    此外,參會老師也從這堂課中學習到了諸多教學方法,舉一反三,在學中思,在思中改,獲得提升個人閱讀教學質量的啟發。      課畢,楊老師對本堂課做了總結,從設計環節上的分配再到授課時根據學生情況進行的調整,令人收穫頗豐。
  • 聖墟小說網《吶喊》整本書閱讀
    在這個情況下,「閱讀和討論整本書」(以下簡稱「閱讀整本書」當然,這是改革中文教育的唯一途徑。但是考慮到實際考試需求, 上課時間不足和教學的慣性?思想的安扎, 如何操作所有讀書活動,有待探索。全書教學策略不同還應相應調整anza,例如, 都是小說「不起訴?」的小說或「紅樓」與「絞刑」和「埃蘭特」小說完全不同。我們學校的一年級中文小組將使用「尖叫」作為本學期整本書的閱讀清單。
  • 「整本書閱讀」彩虹名著書系盛大發布
    與會嘉賓共同見證新書發布1月4日,人民出版社「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配套名著整本書閱讀」彩虹名著書系(以下簡稱書系)發布會在北京國賓酒店舉行。更希望本次以語文學科為主導的整本書閱讀探索只是起點,接下來能繼續朝科學、社會等學科進軍,讓孩子們有更豐富的閱讀生活和更廣闊的閱讀空間。
  • 讀整本書太有必要了:小學4年級前如沒有讀整本書,其終身或失去讀整本書能力
    小朋友在讀整本書時,要把關鍵情節找出來,並且連起來,每個故事都有故事地圖,這樣能幫助你既全面又簡練地把讀過的內容講出來。讀童話,要特別關注童話中的情節變化,並且書裡的人物形象也都有特別的意義」,9月19日上午,在整本書閱讀示範課上,北京市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語文教研員吳琳老師對課堂上的南湖小學三年級孩子說道。
  • 鄭桂華|「整本書閱讀與研討」任務群: 理念細究與實施推進
    因此,無論就一般的社會認知水平還是語文教育的現實需要來看,幾乎沒有人質疑整本書閱讀對語文學習的價值,關鍵問題是怎樣將整本書閱讀的要求融入當下的語文課程體系之中,使得語文課程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上的有限投入能產生足夠明顯的效益。
  • 玄幻小說推薦整本書閱讀
    學習閱讀社會研究作品的方法並形成閱讀體驗;      2。了解文字內容,特別是作者的學術觀念和核心學術觀點;      3。了解本書論證的語言特徵和邏輯。      具體說明如下。    (1)理論依據      ?有教導的內容嗎?安扎閱讀整本書的問題是「教學內容?安扎是不正確的和不適當的?今天很特別需要注意和應對的重要問題。
  • 新教學|孫晉諾:整本書閱讀的另一種考法
    文章來源:晉諾工作室 作者:孫晉諾整本書閱讀是2017版課標特別強調的學習內容,是三類課程(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的重要內容。整本書閱讀如何評價,能否進入試卷,這將是未來高中教學必須思考的問題。暑假作業,布置學生閱讀了幾類書,可以說全是整本書閱讀,閱讀任務有的針對局部設計,有的籠罩全篇,關鍵上如何檢測學生整本書閱讀的質量呢?
  • 2020年第104篇:整本書閱讀如何測評?
    ,當然對高中的「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的學習任務群測評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例如有一道名著閱讀題呈現了《水滸傳》中敘寫吳用的章回標題,要求學生解釋「將有關吳用的章回內容放在一起閱讀的意義」,還有一道題是呈現《簡•愛》中一段敘述性文字,要求學生說出「採用這樣的敘事視角有何妙處」。命題者的意圖自然是考查學生「關注章回目錄」和「關注敘事視角」的閱讀策略,但實際上,兩道題考查的不是如何將這兩種閱讀策略應用到整本書閱讀中,而是直接考查閱讀策略本身。
  • 整本書閱讀的教學重構
    基於以上問題,我力求以賞讀整本書為載體,通過構建系統化的賞讀教學流程來促進學生的優化表達。通過實踐,最終確定整本書賞讀的教學流程為——導讀課、賞讀課、分享課、拓展課、寫作課。現以賞讀小說《安妮日記》來具體說明。
  • 兒童整本書閱讀中教師的角色定位-中國教育新聞網
    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及閱讀與教育的關係時,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自我教育從讀一本好書開始。」這句話闡明了「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