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教育而與孩子的祖父母「撕逼」?隔代教育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2020-11-17 少兒腦科技小課堂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時代裡,很多年輕人在教養孩子這件事上,都不得不請自己的父母來「搭把手」。更別提二孩政策開放後,很多家庭中帶孩子的重擔不可避免地落到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肩上。

有統計數據表明,中國一線城市夫妻均在職的家庭中,隔代老人參與第三代撫養的比例高達 80% 以上,不僅包攬孩子的衣食住行,而且承擔大部分的教育職能。

雖說如今的隔代教育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但很多人聽到這個詞的第一反應卻總覺得有一股「火藥味」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著一種非常特殊的角色,但由於育兒想法存在差異,所以和孩子的爸爸媽媽難免起摩擦和分歧,這並非個例。

事實上,這個問題不是中國特色,最近來自美國莫特兒童醫院的一項調查顯示——

大約有 89% 以上有 0-18 歲孩子的家庭,孩子經常或偶爾見到至少一位祖父母。

其中,

6% 的父母曾與祖父母在育兒選擇上有過重大分歧

37% 的父母曾與祖父母在育兒選擇上有過小摩擦

15% 的父母表示,這類意見分歧會對孩子和祖父母的關係產生負面影響

01父母怎樣看隔代老人養育孩子?


40% 的父母認為,祖父母對孩子太過順從,過於溺愛

14% 的父母認為,祖父母對孩子太過嚴厲,方法不當

46% 的父母認為,以上兩個原因都存在

02父母對隔代老人帶孩子的「槽點」在哪裡?

  • 57%—孩子的紀律管教
  • 44%—孩子飲食及吃零食問題
  • 36%—孩子看電視or屏幕時間的管控
  • 27%—孩子禮貌教養的培養
  • 25%—孩子的安全健康
  • 22%—對孫輩不能一視同仁
  • 21%—孩子的睡眠時間
  • 10%—社交媒體上分享孩子的照片or信息

03當矛盾衝突擺上檯面時,會發生什麼?


調查顯示,43% 的父母曾要求祖父母根據他們的要求改變自己的育兒方式

對於這樣的要求,

47% 的父母表示,祖父母的確根據要求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36% 的父母表示,祖父母口頭同意了要求,但並真的做到

17% 的父母表示,祖父母拒絕了他們的要求

當祖父母不尊重父母的育兒意見時,

32% 的父母會限制孩子同意但沒有改變行為的祖父母見面時間

42% 的父母會限制孩子拒絕改變行為的祖父母見面時間

04在孩子教養問題上,父母 vs 祖父母


祖父母在許多孩子的生活中佔據著獨特的地位,他們與孫輩分享家庭故事和傳統,慶祝特殊節日,給予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注。

對父母來說,祖父母也能在育兒方面發揮獨有的作用,他們可以分享育兒經驗、提供育兒幫助,在父母不在的時候照顧孩子。

然而,當祖父母與父母所做的育兒選擇或家庭規則相牴觸時,問題就顯現出來了。

有近一半的父母表示,與祖父母在育兒問題上意見相左。這客觀上反映了育兒選擇和育兒方法多樣性,有些分歧可能源於代際差異。

例如,一些祖父母可能堅持認為過去的傳統方法是正確的。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育兒方式的看法也發生了變化,比如在是否把打屁股當作懲戒手段,或者孩子幾歲可以獨自待在家裡?

另外,如今電子設備的流行也加劇了父母和祖父母在育兒選擇上的分歧,應該讓孩子在何時何地使用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

……
這些都是可能存在意見分歧之處。

還有一種微妙的情況是,當祖父母不能對孫輩一視同仁時,孩子們可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受到不同的對待,這對孩子的心理成長是有害的。這時父母應該要求祖父母公平對待孫輩,以避免傷害孩子的感情。

當祖父母過於寬容地允許孩子做違反家規的事情,或者過於嚴格地禁止孩子做父母同意的事情時,父母可能會覺得自己的權威被削弱了,從而引發矛盾

在很多情況下,父母都試圖讓祖父母更尊重他們的育兒選擇和家規,結果有好有壞——近一半的祖父母在行為上做出了明顯的改變,以符合孩子父母的期待;但也有一些祖父母直接提出反對,拒絕孩子父母的要求。
其實無論是父母,還是祖父母,養育孩子的初心都是為了孩子能更好地成長。所以應該遇到問題,解決問題,互相傾聽對方的想法和觀點,嘗試理解、配合對方的要求和才能打好配合,減少家庭矛盾。

參考資料:

https://mottpoll.org/reports/when-parents-and-grandparents-disagree

相關焦點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隔代教育」屬於家庭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將本應屬於父輩教養的責任暫時性地移交給祖輩來承擔。但問題在於,隔代教育看起來幫孩子父母解決了無暇照顧孩子的問題,但也冒出了很多讓人煩心的養育問題,而這些問題又使得子女對隔代教育產生了抱怨和指責。
  • 隔代教育不是孩子問題的背鍋俠,只需這4步,隔代教育也很「香」
    「隔代教育」屬於家庭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指將本應屬於父輩教養的責任暫時性地移交給祖輩來承擔。但問題在於,隔代教育看起來幫孩子父母解決了無暇照顧孩子的問題,但也冒出了很多讓人煩心的養育問題,而這些問題又使得子女對隔代教育產生了抱怨和指責。
  • 隔代教育可分四種類型 隔代教育有哪些弊端
    原標題:隔代教育可分四種類型 隔代教育有哪些弊端 隔代教育是當代社會家庭大多要面對的問題。怎樣的隔代教育能打100分呢?三代人之間的教育觀念差異用什麼方法來磨合呢?更重要的是,究竟怎樣的隔代教育有益孩子?
  • 隔代教育優劣如何,樹袋寶寶來說明
    隔代教育 昨天寫了關於隔代教育的問題的文章(具體可見《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樹袋寶寶覺得也不錯》)後,也和部分網友有過一些溝通討論,有部分寶媽認為隔代教育很不可取,但是也有說並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今天就借這篇文章,來好好梳理下隔代教育吧。需要辯證看待首先我們要了解一個大前提,即:不管是長輩還是我們,不管持有什麼樣的教育理念,本質都是希望孩子更好。而矛盾的爆發點在於雙方的生活理念不同帶來的「代溝」差異。
  • 家庭教育 隔代教育——要不要把孩子給家裡老人帶
    什麼是隔代教育呢?這些「隔代家長」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孩子。在國外,孩子很小就進了幼兒園、託兒所,18歲獨立成人,所以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只有這樣,隔代教育才能為孩子帶來最好的生長環境。隔代教育,有其自身的優勢:老一輩在社會上長期的摸爬滾打中積累了豐富的人生感悟和生活經驗,在育兒方面,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所產生的問題,應該怎樣處理等相關知識,一般比孩子父母懂得更多;同時,老人閒暇時間充足,並且在對待後輩時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能夠更細緻周到的照顧孩子,對孩子的調皮搗蛋也更加包容;並且,老年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積蓄
  • 隔代教育如何做到"三贏"?
    「隔代帶孩子」是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教育孩子關鍵不在於誰帶,主要在於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父母有責任撫養教育孩子,即使有老人的幫忙,也要多和孩子交流、溝通,以彌補老人教育孩子的不足。父母和祖父母的教育常會發生衝突,因此需要不斷溝通。
  • 祖父母隔代撫養教壞子孫?反方稱歐巴馬也這樣
    隔代撫養在中國很常見,被國內學者認為對孩子有不良影響只要撫養得當,祖父母可帶出好孩子,例如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廣州花都區花東鎮一名15歲的女生可能因為嫌奶奶嘮叨,又不給零花錢,竟將奶奶掐死。為掩蓋罪行,她還縱火燒屋逃跑。據悉,女生父母離異,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家境困難。
  • 有了孩子之後,婆媳關係是道坎兒,有多少夫妻都因隔代教育毀了
    隔代教育的癥結在哪隔代教育,是指一些年輕家長或因自己的工作繁忙,或因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交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
  • 隔代教育總出問題?看看這四個關鍵點你們家做到了沒!
    在育兒的問題上,年輕的父母比較在意孩子的個性培養,而老一輩的觀點大多是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 每一個存在隔代教育的家庭,年輕父母幾乎都會為老人的教育觀念和方式發愁,偶爾還會為孩子的事大動幹戈,甚至搞得全家雞犬不寧。那麼,年輕的父母應該怎麼做才能既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又不至於冒犯老人呢?
  • 隔代教育的四種類型
    隔代教育成了許多人教育孩子失敗的藉口,也成了對問題少年詬病的理由。事實上,大約在5年前,社會上已經開始流傳這樣的論調:隔代教育,是誤人子弟的一種教育方式。意思很清楚,被爺爺奶奶們帶著,孩子成為問題少年的機率要增大很多。  當趙增青埋怨母親溺愛自己孩子諸般不是時,母親憤憤地說,「連你也是我帶大的,也沒見有多壞。」
  • 「錯位」的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深
    這樣一條新聞,表面看著好笑,但蘊含其中的關於隔代教育的辛酸,卻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懂!隔代教育:看不慣又離不開?在孩子的幼兒時期,不同養育方式帶來的差距表現得還不是非常明顯。但當孩子進入小學後,班主任普遍的反饋是:父母親自教導、養育的孩子更有秩序感。此外,在父母身邊成長的孩子會更有自信,他們的創造力和探索能力也更強一些。隔代教育,父母一定不能當甩手掌柜。
  • 還在杜絕隔代教育?隔代教育利弊皆有,剖析好壞供你選擇
    隔代教育,是指一些年輕家長或者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為父母離異而將孩子轉交給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而父母的父母則承擔起了養育孫輩的責任,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二.為什麼會有隔代教育?
  • 隔代教育也能出優秀的孩子
    雖然「隔代教育」常常被詬病,但其實還是有它的優勢之處的。下面我們就先來說說它的優勢有哪些:◆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與孩子有血緣關係,他們對孩子的愛毋庸置疑,他們對孩子的責任心是其他人代替不了的。◆ 老人因為不會受工作和太多社交的影響,情緒比較穩定,相比年輕人因工作壓力和社交帶來的情緒起伏,孩子的心理受到老人的負面影響相對較少。
  • 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在成為中國家庭的主要矛盾
    他們多是來自不同的地方,卻因帶孩子結緣。當城市和農村的父母疲於工作,保姆市場又不成熟時,孩子的養育、教育基本全交給了祖父母。於是,在中國便形成了一種無奈而又不可避免的教養模式——隔代教育。由隔代教育產生的家庭矛盾,正成為當下中國家庭最主要的矛盾之一。溺愛孩子、不科學的餵養、不適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這是城市和農村隔代教育的普遍問題。此外,城市老人特有的漂泊異鄉的孤獨感、生活習慣的差異化,也正日漸突出。
  • 隔代教育,就真的一無是處嗎?網友:未必!
    隔代教育,是指一些年輕家長或者因為自己的工作繁忙,或者因為離婚而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責任全部交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父母們自覺地成為全面照顧第三代的「現代父母」,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稱之為隔代教育。
  • 傷不起的隔代親:少兒教育存在諸多社會問題
    編者按: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家長把孩子推給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種由祖輩對孫輩的撫養和教育,被稱為隔代教育。看似溫情脈脈的隔代教育,為何會帶來一些社會問題?這種狀況應該如何防範?本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隔代教育之所以為人詬病,往往是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然而,前段時間,桐鄉法院判決了一起案件,因為害怕過於溺愛孩子,爺爺奶奶採取了過於嚴苛的教育辦法,結果導致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棍棒底下,沒能出孝孫向某來自於一個「隔代教育」的家庭,4歲時,父親早逝,母親改嫁,撫養和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爺爺奶奶身上。
  • 不喜歡爺爺奶奶那代人教育方式?教你打造完美的隔代教育
    隔代教育是現代社會家庭大部分面臨的問題。什麼隔代教育能打100分?三代之間教育觀念的差異如何命名?更重要的是,根據本文討論的經驗,什麼隔代教育能幫助孩子,父母一定會有答案。「把隔代的孩子帶走」是當今社會常見的現象。子女教育的關鍵不在於誰有,而在於教育概念和教育方法。
  • 父母咆哮隔代教育!隔代撫養究竟是阻力還是助力?又該如何雙贏?
    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很大,老人溺愛孩子是很多中國家庭的現狀,這也是令很多父母咆哮隔代教育的原因。隨著社會競爭壓力的增大,父母要忙於工作,不能很好的照顧孩子,對於孩子的日常生活爺爺奶奶無疑是給了年輕父母很大的助力。但是在育兒觀念上,隔代撫養卻有很大的弊端,對於孩子的成長又成了一種阻力。
  • 隔代教育導致30%孩子有問題
    問卷的內容分隔代教育問題和父母教育問題兩部分,裡面包含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等。    調查發現,「我的孩子是自己帶的」家庭雖然是大頭,但是「孩子是由祖輩(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的」家庭,還是佔到了40.7%。這個數字顯然也不小,也就意味著有四成多的孩子在接受隔代教育。
  • 隔代教育應當注意的三點
    咱們國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常見存在「隔代教育」問題的國家。在國外,小孩很小就上幼兒園,18歲獨立大人,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而咱們國家呢,城鎮有近五成的小孩跟著姥爺、姥姥、外公外婆長大,小孩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