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稿起草裡的創新能力

2020-09-05 張滿天

關於文稿起草裡的創新能力

2020年9月3日中午,我讀了一則題為《省政府研究室主任的文稿起草八問,省長批示」講得很好,深受教育」》的頭條新聞,主要談文稿起草裡的八個問題。其中,我個人覺得有兩段話說的很好。現合段摘引如下:

一段話是說,為什麼把握文稿規律比掌握寫作技巧更重要?「文無定式」、「水無常形」。對於文稿起草的方法和技巧,我一直沒有怎麼留意,更沒有花精力去研究。因為既然沒有「定式」,也無「常形」,所以那些所謂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是信不過、靠不住、用不上的。一個模本寫到底、一個通稿貫全程,這是目前「官話語系」中的一大通病。某某秘書長多次強調,要研究文稿規律。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文稿起草的規律到底是什麼?這是很難在片刻之間講清楚的。……,研究室的文稿工作是很特殊的,這方面的研究者很少。它不屬於文化藝術,外面的人沒興趣關注,大學裡根本不會設這門課。任何黨政機關不管職能如何轉,還是辦文辦事。文稿能研究室的幹部可以說機關裡的文稿能手都是後天磨練出來的。研究室承擔的文稿,它是公文,但不是一般性的公文,政治性、政策性很強;它是官樣文章,但要求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具有宏觀視角、大局眼光,有高度、有深度,又要切合實際,起點要高,但落腳要實,讓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願意聽;它不講空理論、大道理,但絕對不缺少理論的厚重,但又與具體實際保持緊密聯繫。學者看了不覺得淺陋,百姓看了不覺得深奧,基層幹部看了可付諸落實。否則會出現這些現象:一個領導幹部,「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很多場合,有些領導幹部就是處於這樣一種失語狀態,「怎麼能使群眾信服呢?」這裡面也包含了文稿的規律把握問題。撰寫文稿重要的還在於修習理論、政策,掌握國情、省情,透悟領導要求、風格,這相當於習武之人的內功。如果說規律,這就是其基本內涵。

另一段話是說,文稿原創能力為什麼最為短缺?文稿起草是一項高級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原創是最難的,也是我們實際工作中最為需要但卻是最緊缺的。(我經常講最應該尊重的是寫初稿的人)可以這樣認為,原創人才是目前研究室最為稀缺的人才,原創能力不足是目前研究室能力素質的最大短板,提高原創能力是目前研究室能力建設最主要的任務。

最後結論是:在真正的文章高手眼中,「短而精」才能見證撰文、講話的真功夫。從這一意義上講,養成簡約的文風、話風,就是培養認真的習慣、求精的習慣。好的習慣養成,自然有助於能力和水平提升。但是,我們不能把壓力搞的太大了,影響了身心,從工作中得不到樂趣。……,如果工作不快樂,也會影響家人的快樂和幸福。快樂工作太重要了,尤其是文稿工作。我一直認為,好心態有利於出好文稿。心態的「態」,解字就是心大一點。我理解的意思是心要放寬。文稿工作容易把心態搞壞,因為挑刺的人多,評判標準也由別人掌握。有時又苦又累,還被人說工作沒有搞好,要保持好心態實在不容易。但必須認識到,沒有好心態要寫好文稿更不容易。沒有好心態,工作就沒有激情,就難以100%地投入,要出高質量的文稿就很難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文稿起草很大程度上是個人能力的體現(儘管也需要集團作戰),研究室的幹部更要加強自我培養、自我提高。……,肚子裡有墨水,撰文才能掏得出乾貨。功夫下在平時,日積月累,長期堅持,才有所成。

附某省領導的批示:研究室送來的發言稿,我都認真看了,講得很好,我很受教育。寫材料既是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一項苦差事,成果是領導的,辛苦是自己的。當然,自己受到的歷煉和提高,也是其他難及的。我體會,寫材料就是功底、規律、特點三維綱要。所謂功底,就是必須有紮實的理論和實踐功底(積累);所謂規律,就是掌握起草這類文稿的一般規律;所謂特點,就是符合領導的風格。我認為,你們這支隊伍,素質很好,優點很多,比我年輕時強很多。現在關鍵要解決兩個問題:1、實踐問題,實踐積累不足,胸中則無數,言中則無物,「無的放矢」。2、方法問題,包括思維方式,寫作方法,解決言之有理、有力,「適銷對路」問題。解決這兩個問題,一要用心,勤於積累,勤於思考。二要恆心,不懈不怠,堅持必成。

我知道,同志們很努力,也很辛苦,向你們表示衷心感謝!

我讀了《今日頭條》推薦的這一篇文章,原是某省政府研究室機關幹部集中業務培訓上的輔導報告,亦深有感觸。特別是新時期以來公文或時政新聞裡又盛行起來的「新官話」,挺討人煩的!對此,我們是一貫反對的,理由是從現代漢語(自身內合價值觀是自由平等博愛等現代理念)的健康發展而言,目前面臨兩個最大危險,一個是這裡談到的大而無當言之無物的新官話問題,另一是9月2日談到的不知所云自造的網絡流行語的話術和人設問題;前者令人討厭,後人讓人幼稚,總之是不成熟。解決辦法是自覺依法依規正確規範使用並創造我們美麗的現代漢語。而從個人言話實踐角度看,試想一個只會說假大空的新官話或虛幻漂的網絡語的人,那定會是很不幸的一件事情了,只對他/她個人而言便如此了。當然,最糟糕的事,久而久之,鬼話連篇,人話不會說了。子曰: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又曰,言而無文,其行不遠。公文起草裡的創新問題,猶同做詩功夫在詩外。這個似乎也是可以類比著說的,大約也是確切的。

(張滿天2020年9月2日午呼和浩特市大學東街銀財大廈摘引感言,並發頭條,題目現擬。)

相關焦點

  • 習近平對秘書起草文稿的質量要求
    原標題:【重溫】習近平對秘書起草文稿的質量要求 【學習小組按】 臨到年底,大家都在寫總結,要做發言,習近平對於文風有何要求?小組特意找出今年4月9日推送過的一篇文章:《習近平對秘書起草文稿的質量要求》,供組員參考。 一位在正部級媒體工作的組員曾告知小組,其單位領導強調:我們報紙的文風,要向習近平同志學習,要向總書記看齊。這位組員評價說:習近平的《之江新語》,一言以敝之,就是「教你如何寫黨報評論」,可謂黨報評論的典範,充分體現了——短、實、新。
  • 一流文稿起草「八步法」(文章很長,但你肯定需要)
    承擔文稿起草任務的部門和同志要想當好參謀助手,就必須對周期性、常規性的文稿提前作好謀劃,不能等著領導派活兒才開始幹;具體起草者也不能等著方案下來才考慮。這方面,不妨搞一張「工作任務年表」「重點任務月表」,讓大家知道每年要幹什麼,早思考、早謀劃、早部署、早動手。
  • 【2017年遴選公文寫作技巧】如何做好文稿起草工作?
    【2017年遴選公文寫作技巧】如何做好文稿起草工作?「深掘」與「廣延」兼顧要真正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文稿起草工作就不應浮於表面、停於紙面,而應該由一般的咬文嚼字轉變到深入的調查研究上來。在深入調研中了解確切情況,在交流探討中匯集各方智慧,在理性思考中深度發掘提煉。
  • 鹿心社:關於《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的說明
    關於《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鹿心社受自治區黨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國共產黨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 鹿心社:關於《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作說明
    7月底,自治區黨委辦公廳下發《關於對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研究「十四五」規劃建議徵求意見的通知》。8月,我和政府主要領導分別召開14個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十四五」發展座談會。9月,在網絡上開設「十四五」規劃建言專欄。起草組集中各方面意見建議,深入研究起草了建議稿。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後,自治區黨委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先後組織召開專家學者、企業家和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意見建議。
  • 品思|文稿寫作經驗談⑤:文無定法,但這六要素一定要掌握
    對起草者來講,文字水平低一些是能力問題,出現明顯文字錯誤難免有態度問題。特別是人名和地名裡的字,一旦寫錯,不僅影響不好,還可能造成損失。文稿中,人名、地名等應作為核心要素進行校核,特別是翻譯過來的人名、地名等,應採用官方用法或者慣例說法,確保有來源、無爭議。遣詞詞就像文稿的「血肉」。
  •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地方性法規起草和行政規章制定程序的規定...
    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98號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修改〈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地方性法規起草和行政規章制定程序的規定〉的決定》已經2005年11月23 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第76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關於《毛澤東選集》四卷文稿的考辨
    用他後來的話說:「在抗日戰爭前夜和抗日戰爭時期,我寫了一些論文,例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論持久戰》、《新民主主義論》、《〈共產黨人〉發刊詞》,替中央起草過一些關於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經驗的總結。那些論文和文件,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產生,在以前不可能,因為沒有經過大風大浪,沒有經過兩次勝利和兩次失敗的比較,還沒有充分的經驗,還不能充分認識中國革命的規律。」
  • 看中辦大秘如何起草領導講話稿
    要善於判斷領導的意圖這需要下級具有敏銳的觀察反應能力和很強的理解能力,經常站在領導的角度思考問題,增強對領導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的適應性。比如,隨領導參加會議時,可以設想,假如你是領導你將如何講話,再看領導是怎麼講的。
  • 遴選公文寫作:起草文稿要避免這十大語病
    遴選公文寫作:起草文稿要避免這十大語病由北京公遴選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遴選公文寫作,遴選公文寫作技巧的內容請關注北京公遴選考試網/中央公遴選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公遴選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品思|文稿立意如何高遠?想得明白,才能寫得明白
    眾所周知,文稿起草不是玩文字遊戲,不是堆砌辭藻,而是「以文輔政」,為了敘事明理、部署工作、解決問題。如果起草者在下筆前沒有想明白寫什麼、達到什麼目的,那麼最終出手的文稿肯定言之無物、言之無據、言之無理。想得明白,才能寫得明白,別人才能看得明白、聽得明白、幹得明白,避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打個通俗的比方,起草文稿好比做衣服。
  • 文稿校對四法
    文稿校對是保證文稿質量的重要環節,需要樹立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也需要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筆者通過實踐,總結了機關文稿校對的幾種方法。  即重點校對標題、邏輯關係、固定用語等關鍵內容。這些地方一旦出錯,將會成為文稿「臉」上的疤。重點校對適合已校對多次或時限要求緊急的文稿。  看標題,統全篇。
  • 「重磅」彭清華:關於《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作說明
    關於《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彭清華受省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6位成員 講述報告起草背後故事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6位成員 講述報告起草背後故事  春節期間總理帶著大家改報告  對話起草組  今天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既是過去一年的成績單,也是新一年的任務書。什麼樣的內容會寫入報告?報告起草經歷了哪些過程?3月3日、4日,在中國政府網發布的兩期視頻中,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的6位成員,講述了報告起草背後的故事。  報告寫什麼?
  • 誕生記切片③|起草組首創的「執筆組」,都有哪些成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成都市商業街,起草組工作的大本營。不同以往,這次起草特別重視執筆力量配置。為了更好完成這一光榮、重大的使命,省委創造性設立「起草執筆組」。執筆組從省直有關部門、市州抽調了30名精兵強匠,人數之多,力量之強,前所未有。
  • 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間電報文稿折射出的思想內涵
    分析中共中央進駐香山期間毛澤東同志起草的電報文稿(簡稱「電報文稿」),可發現其中蘊含的思想內涵和重要啟示。這些電報文稿都是毛澤東同志親自起草、反覆修改的,但絕大部分並不是以他個人名義發出去的,主要分以下幾類情況:一是以軍委/中央軍委名義,共114件,與此相對應的抬頭一般多是前線黨政領導集體、前線黨政指揮員。二是以中央/中共中央名義,共41件,與此相對應的抬頭一般多是地方黨的各級黨政領導集體。三是以毛澤東個人名義,共26件。四是以毛澤東和中共其他領導人名義。
  • 實用的公文校對技巧,杜絕文稿硬傷
    估計很多筆桿子都有這樣的經歷,辛苦加了幾個夜班寫成的文稿,自信滿滿地交給領導審閱,誰知上來就被圈上了幾個錯字病句和誤用的標點符號,細一看還有邏輯不通的情況。如何避免出現這種尷尬狀況、保證公文質量?校對,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 文稿寫作應當摒棄「秩序美學」
    所謂「秩序美學」,就是在文稿寫作中,通過刻意布局分段結構、平衡段落字數、構建對仗句式使文稿在結構形式上具有視覺美感。這種文稿看起來四平八穩、工正齊整,實則往往生硬刻板、言之無味,傳達效果極差。其創作理念與文稿寫作的根本目的更是南轅北轍,是新時期的八股文。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
  • 《翻譯服務規範》起草背景及主要內容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中國標準化協會、江蘇鐘山翻譯有限公司等為主要起草單位共同編制《翻譯服務規範》。 由於起草單位在申請標準立項申請前,已於2002年5月制定出全國翻譯企業協作網標準-《翻譯服務標準》,同年8月又將德國標準DIN-Norm 2345翻譯成中文,在此基礎上,起草單位做了大量調研等準備工作。
  • 「文件起草發包給公司」,形式主義「生意」做不得
    文件起草發包給公司,把文件材料工作當作「生意」來做,腦洞的確開得很大,超出了百姓群眾想像的「腦洞輻射」,敗壞了黨員幹部務實擔當的作風形象。要知道,機關文件和材料,尤其是工作總結、領導發言等,具有嚴肅性、政治性、原則性,一字一句都是對工作的深刻提煉,一段一章都包涵了地方單位的實幹作為。毫無疑問,文風映照作風,把文件起草發包給公司、自己卻置身事外當「旁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