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文稿起草裡的創新能力
2020年9月3日中午,我讀了一則題為《省政府研究室主任的文稿起草八問,省長批示」講得很好,深受教育」》的頭條新聞,主要談文稿起草裡的八個問題。其中,我個人覺得有兩段話說的很好。現合段摘引如下:
一段話是說,為什麼把握文稿規律比掌握寫作技巧更重要?「文無定式」、「水無常形」。對於文稿起草的方法和技巧,我一直沒有怎麼留意,更沒有花精力去研究。因為既然沒有「定式」,也無「常形」,所以那些所謂的方法和技巧也就是信不過、靠不住、用不上的。一個模本寫到底、一個通稿貫全程,這是目前「官話語系」中的一大通病。某某秘書長多次強調,要研究文稿規律。我個人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文稿起草的規律到底是什麼?這是很難在片刻之間講清楚的。……,研究室的文稿工作是很特殊的,這方面的研究者很少。它不屬於文化藝術,外面的人沒興趣關注,大學裡根本不會設這門課。任何黨政機關不管職能如何轉,還是辦文辦事。文稿能研究室的幹部可以說機關裡的文稿能手都是後天磨練出來的。研究室承擔的文稿,它是公文,但不是一般性的公文,政治性、政策性很強;它是官樣文章,但要求上接天線、下接地氣,具有宏觀視角、大局眼光,有高度、有深度,又要切合實際,起點要高,但落腳要實,讓老百姓聽得懂、聽得進、願意聽;它不講空理論、大道理,但絕對不缺少理論的厚重,但又與具體實際保持緊密聯繫。學者看了不覺得淺陋,百姓看了不覺得深奧,基層幹部看了可付諸落實。否則會出現這些現象:一個領導幹部,「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很多場合,有些領導幹部就是處於這樣一種失語狀態,「怎麼能使群眾信服呢?」這裡面也包含了文稿的規律把握問題。撰寫文稿重要的還在於修習理論、政策,掌握國情、省情,透悟領導要求、風格,這相當於習武之人的內功。如果說規律,這就是其基本內涵。
另一段話是說,文稿原創能力為什麼最為短缺?文稿起草是一項高級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原創是最難的,也是我們實際工作中最為需要但卻是最緊缺的。(我經常講最應該尊重的是寫初稿的人)可以這樣認為,原創人才是目前研究室最為稀缺的人才,原創能力不足是目前研究室能力素質的最大短板,提高原創能力是目前研究室能力建設最主要的任務。
最後結論是:在真正的文章高手眼中,「短而精」才能見證撰文、講話的真功夫。從這一意義上講,養成簡約的文風、話風,就是培養認真的習慣、求精的習慣。好的習慣養成,自然有助於能力和水平提升。但是,我們不能把壓力搞的太大了,影響了身心,從工作中得不到樂趣。……,如果工作不快樂,也會影響家人的快樂和幸福。快樂工作太重要了,尤其是文稿工作。我一直認為,好心態有利於出好文稿。心態的「態」,解字就是心大一點。我理解的意思是心要放寬。文稿工作容易把心態搞壞,因為挑刺的人多,評判標準也由別人掌握。有時又苦又累,還被人說工作沒有搞好,要保持好心態實在不容易。但必須認識到,沒有好心態要寫好文稿更不容易。沒有好心態,工作就沒有激情,就難以100%地投入,要出高質量的文稿就很難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文稿起草很大程度上是個人能力的體現(儘管也需要集團作戰),研究室的幹部更要加強自我培養、自我提高。……,肚子裡有墨水,撰文才能掏得出乾貨。功夫下在平時,日積月累,長期堅持,才有所成。
附某省領導的批示:研究室送來的發言稿,我都認真看了,講得很好,我很受教育。寫材料既是一項重要工作,也是一項苦差事,成果是領導的,辛苦是自己的。當然,自己受到的歷煉和提高,也是其他難及的。我體會,寫材料就是功底、規律、特點三維綱要。所謂功底,就是必須有紮實的理論和實踐功底(積累);所謂規律,就是掌握起草這類文稿的一般規律;所謂特點,就是符合領導的風格。我認為,你們這支隊伍,素質很好,優點很多,比我年輕時強很多。現在關鍵要解決兩個問題:1、實踐問題,實踐積累不足,胸中則無數,言中則無物,「無的放矢」。2、方法問題,包括思維方式,寫作方法,解決言之有理、有力,「適銷對路」問題。解決這兩個問題,一要用心,勤於積累,勤於思考。二要恆心,不懈不怠,堅持必成。
我知道,同志們很努力,也很辛苦,向你們表示衷心感謝!
我讀了《今日頭條》推薦的這一篇文章,原是某省政府研究室機關幹部集中業務培訓上的輔導報告,亦深有感觸。特別是新時期以來公文或時政新聞裡又盛行起來的「新官話」,挺討人煩的!對此,我們是一貫反對的,理由是從現代漢語(自身內合價值觀是自由平等博愛等現代理念)的健康發展而言,目前面臨兩個最大危險,一個是這裡談到的大而無當言之無物的新官話問題,另一是9月2日談到的不知所云自造的網絡流行語的話術和人設問題;前者令人討厭,後人讓人幼稚,總之是不成熟。解決辦法是自覺依法依規正確規範使用並創造我們美麗的現代漢語。而從個人言話實踐角度看,試想一個只會說假大空的新官話或虛幻漂的網絡語的人,那定會是很不幸的一件事情了,只對他/她個人而言便如此了。當然,最糟糕的事,久而久之,鬼話連篇,人話不會說了。子曰:言而無信,不知其可。又曰,言而無文,其行不遠。公文起草裡的創新問題,猶同做詩功夫在詩外。這個似乎也是可以類比著說的,大約也是確切的。
(張滿天2020年9月2日午呼和浩特市大學東街銀財大廈摘引感言,並發頭條,題目現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