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創下多項第一

2021-01-13 澎湃新聞
這條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創下多項第一

2021-01-11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月10日10時21分,由中國中鐵北方投資、建設和管理,中國中鐵大橋院勘察,中國中鐵一局承建的國際首例巖溶地層大盾構海底隧道、國內最長距離硬巖地層大盾構隧道、國內最大直徑地鐵海底隧道——大連地鐵五號線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海底隧道實現安全貫通。

這標誌著我國順利攻克大盾構下穿海域巖溶地質這一「世界性難題」,為全球「穿江越海」隧道中海底巖溶地層、長距離硬巖大盾構施工積累了成功經驗。

▲今年元旦期間,央視專題報導大連地鐵五號線穿海工程建設情況

據了解,大連地鐵五號線全長24.484公裡,設車站18座,其中全線控制性工程火車站站至梭魚灣南站區間大盾構段長2882米,有2310米下穿大連梭魚灣海域。

「四大難題」皆非「善茬」

該區間於2019年1月18日始發,在穿海施工中,存在「長、大、高、險」四大難題,給施工帶來了難以預料的挑戰,被業內專家定性為史無前例的「世界性難題」。

「長」:

在高強度硬巖地層中掘進距離長,盾構需連續穿越2882米硬巖地層。

「大」:

環境風險大,大盾構下穿航道、碼頭等重要建構築物及交通設施,有風化槽、斷裂帶、軟硬不均地層,遍布灰巖、輝綠巖及鈣質板巖,巖石抗壓強度高,最大抗壓強度118兆帕,安全風險大。

「高」:

隧道埋深大、水壓高,最大水頭壓力0.5 兆帕,相當於在一個雞蛋大小的面積上站立3個人所承受的壓力。

「險」:

隧道穿越1538米巖溶強烈發育區,勘探發現大小溶洞1000餘個,最大洞高29.8米,溶洞探測、處理難上加險,盾構掘進要像「排雷」一樣小心翼翼。

大國重器披掛上陣

開工以來,中國中鐵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轉變」重要指示,認真探索設計、總包、施工、裝備、製造「五位一體」的工程建設管理新模式,全力破解深水地下長大隧道這一「世界性難題」。

中國中鐵一局、中國中鐵工業聯合研製了世界上現有功能最全、技術最領先的盾構機「海宏號」(直徑12.26米的氣墊式泥水平衡盾構機)進行穿海施工,並努力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構建了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統,實時指導現場施工。特別是針對溶洞地層掘進中巖石強度高、刀具磨損嚴重等情況,建設者開發出具有分析功能的盾構換刀系統。

▲「海宏號」大直徑泥水盾構機

科研攻關保駕護航

建設者還研發應用了BIM+GIS三維動態模擬管理平臺、安全質量信息化綜合管控平臺、盾構集群遠程監控與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管片排列線形反演算法隧道線性管控系統等信息化技術,保障大盾構安全平穩穿越溶洞群。

同時,項目部設立了全國勞模梁西軍創新工作室,大力開展技術攻關活動,攻克了海域大盾構穿越巖溶發育區、大盾構密封安全性、大盾構高水壓帶壓進倉作業、大盾構長距離硬巖掘進刀具管理、大盾構下穿建(構)築物沉降控制等風險源,安全平穩推進施工,實現了海底長距離硬巖地層月掘進212米的國內最高紀錄,最終實現「超級穿海」圓滿收官。

大連地鐵五號線建成後,將形成一條南北向的城市快速通道,使梭魚灣至火車站之間的通行時間從30多分鐘縮短至不足3分鐘,有效緩解現有交通壓力,構建「一灣兩岸」的濱海城市新格局。

信息來源丨中鐵一局

本期編輯丨邵軍體

原標題:《這條世界級海底隧道貫通!創下多項第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第一條跨海隧道:海底蛟龍 橫亙碧波
    廈門翔安隧道右線於2009年6月13日15時58分勝利貫通,相向開挖施工人員握手慶賀。李鸞漢攝  2010年4月26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過去,人們是這樣形容廈門翔安區的:「風頭水尾、土地貧瘠、交通閉塞。」島內外只有廈門大橋和廈門海堤兩條通道,乘坐班車單程就要兩個多小時。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開通後,單程只需要8分鐘。
  • 港珠澳大橋創下多項第一 「兩島一隧」鑄就世界工程奇蹟
    海上搭積木 海底穿針線   港珠澳大橋創下多項第一 「兩島一隧」鑄就世界工程奇蹟  陳治家、李妍工人們在入海隧道的路面上進行防水作業。由於大橋主體工程集橋、島、隧於一體,面臨諸多世界級技術挑戰,包括海中快速成島、隧道基礎處理與沉降控制、隧道管節沉放對接、大規模工廠化製造、海上埋置式承臺施工、水下結構止水等。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介紹說,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千位工程建設精英參與攻關300多項科研項目,自主研發,打破國外技術壁壘,多項技術走在世界前列,用智慧和汗水澆築了這一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
  • 全世界最厲害的6條海底隧道,4條在我們國家
    設計超複雜的超級工程,這些工程的完美收工,標誌著我國的基礎建設能力達到了一流水平,更標誌著我們的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下面小編想給大家介紹一些全世界最厲害的6條海底隧道,其中4條是我們國家的。日本青函隧道,青函隧道是世界上最早建設的海底隧道之一,全長約為54公裡,溝通了日本本周到的青森以及北海道的函館,因此得病青函海底隧道。青函隧道1987年完工,歷時23年。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全場8.7公裡,連接廈門本島和大陸端,隧道建成後,從本島到大陸的可以節省接近將近一個半小時,也是中國大陸修建的第一條海底隧道。
  • 西寧有了第一條海底隧道
    而針對市民關注的海底隧道,已經投放進去一批試驗魚,進行試水。西寧海洋館建設已全部完成當日,記者在西寧海洋館看到,西寧海洋館整體外貌已經呈現在人們眼前,外牆裝飾也已完畢,高聳的海豚等海洋動物雕塑活靈活現。走進海洋館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通道左邊由透明亞克力組成的海底隧道,漂亮的內部造景非常吸引人。
  • 大連至煙臺的海底隧道什麼時候能貫通?聽聽專家怎麼說
    什麼時候能貫通還遙遙無期,從媒體消息來看,目前還沒有審批,究竟是建還是不建還沒有結論,所以也談不上什麼時候貫通。大家聽到的是大連灣海底隧道開工消息,而不是大連煙臺海底隧道。
  •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海底隧道?
    &nbsp&nbsp&nbsp&nbsp世界範圍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始於上世紀的40年代,1942年日本在關門海峽修建了第一條海底隧道,然而,人類建海底隧道的夢想和嘗試卻比這個時間還要再早一個多世紀,早在19世紀的拿破崙時代,當時法國人就設想著在英法海峽之間修建一條隧道,並進行了兩次的開挖,但最後都因技術和戰爭的原因而擱淺下來
  • 中企攻克世界級工程難題 非洲最大斷面公路隧道雙線貫通
    中企攻克世界級工程難題 非洲最大斷面公路隧道雙線貫通 2020-12-10 08:50:25 來源:中國貿易報 近日,中國鐵建阿爾及利亞貝佳亞高速公路連接線項目重難點控制性工程西迪艾士隧道右洞貫通
  • 海滄海底隧道工程左線貫通,距離2021年上半年通車又邁進了一步!
    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張玲玲18 日,隨著左線最後一次爆破順利起爆,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海底隧道)工程左線實現全線貫通,標誌著項目距離建成又近了一步,為海滄隧道工程下一步通車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廈門市 " 跨島發展 " 戰略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
  • 世界最長公路海底隧道青島開建
    這條西起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東路,穿越膠州灣,至青島港附近登陸,在海泊河口銜接青島東岸城區的海底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主線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布置方式,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建成後將超過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屆時青島黃島將進入雙隧時代。
  • 寧夏境內第一條高鐵隧道——銀西高鐵惠安堡隧道貫通
    央廣網鹽池9月20日消息(記者徐升)今天上午,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銀西高鐵惠安堡隧道順利貫通。標誌著寧夏境內高鐵隧道實現「零」的突破。建築工人慶祝隧道貫通惠安堡隧道由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隧道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鹽池縣惠安堡鎮宋兒莊煤礦礦區內,距離國道211線約300米。惠安堡是寧夏境內第一條高鐵隧道,也是銀西高鐵全線第一條貫通的隧道。隧道全長756米,地質複雜,不良地質和特殊地段多,地質災害風險大。屬於標段重點控制性工程,它的貫通,有利於推動銀西高鐵建設進度。
  • 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海底隧道)工程左線貫通
    第二西通道工程左線貫通海西晨報訊(記者 張玲玲)上周五,隨著左線最後一次爆破順利起爆,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海底隧道)工程左線實現全線貫通,為海滄隧道工程下一步通車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海滄隧道服務隧道於2019年10月份貫通,主線隧道海域(海底風化深槽)段於今年9月份貫通,島內明挖段全部主體結構也於今年12月5日全部完成,僅剩興湖路段鄰近建築物右線80m暗挖段進入最後的攻堅階段,該段的順利建成是決定海滄隧道實現2021年上半年通車的最後關鍵節點。
  • 海底隧道縱橫交會貫通前海灣 深圳探索利用海底空間加快交通建設
    深圳創新性利用海底空間增加交通基礎設施供給,在施工中創新工藝工法,海底沉管隧道、盾構隧道、互通立交等超級工程陸續從規劃圖變成現實。在前海灣建設海底隧道,「天塹變通途」,不僅激活交通路網增強前海對外輻射力,也釋放前海濱海空間、扮靚大灣區會客廳。
  • 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在青島開工! 是否收費?何時完工?你關心...
    膠州灣第二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主線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布置方式,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將超過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推動一體化發展青島交通格局躍升據青島市規劃院研究分析,預計到2025年,青島東岸城區和西海岸新區之間已貫通的3條主要道路(包括膠州灣海底隧道、膠州灣大橋和環膠州灣高速)將基本實現飽和
  • 我國超級工程正式貫通!汕頭海灣隧道建設難度到底有多大?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全球範圍之中,我們都知道我國的「橋梁技術」是全球頂級的,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又迎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項目,那就是「世界級超級工程」汕頭海灣隧道全線貫通
  • 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的建成到底意味著什麼?
    根據媒體報導,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完成了海上鑽探工作,這條隧道也將是世界上最長,承受海底壓力能力最強的海底高鐵隧道。那麼打破世界多項世界紀錄的海底隧道到底要攻克哪些技術難關,建成後又要面臨哪些考驗呢?海底高鐵隧道的技術難度要遠遠大於高鐵建造的技術難度,世界範圍內也只有20多條海底鐵路隧道,並且主要分布在日本,西歐等發達國家,可見其技術含量之高。它的建成標誌著我們的科研人員攻克了地下防坍和控制變形、特殊環境下結構耐久性、水下隧道防救災等9項重大技術難題,填補了我國多項技術空白。
  • 深中通海底隧道首次完成30米深海安裝 創月均安裝1節沉管世界紀錄
    原標題:深中通海底隧道首次完成30米深海安裝 創下月均安裝1節沉管世界紀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經過28個小時的浮運安裝,今天(9月26日)凌晨5點左右,正在建設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順利完成E4管節對接,這也是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首次進行30米深海對接
  • ...開工設計專家:金塘海底隧道為何是世界級工程,它的建設難在哪裡
    這裡想給大家科普一下,高鐵隧道與公路隧道是分開的。甬舟鐵路的總設計單位是中鐵第四勘查設計研究院,該設計項目的經理陳小全告訴記者,甬舟鐵路的重點和難點就是金塘海底隧道,其建設條件複雜。而公路隧道則位於高鐵隧道的南面,往返兩個公路隧道靠得很近,開工日期要晚一些。說到金塘海底隧道,陳小全表示,金塘鐵路單洞隧道全長16.2公裡,海底盾構段長11.21公裡。
  • 中國首條時速350高鐵海底隧道,連接了這條名字「最有趣」的高鐵
    渡海不僅需要建設海底隧道,還需要建設很多跨海大橋,因此,僅建設海底隧道就有17座,新海大橋有33座,其中,從北侖到金塘段的這條超海底隧道全長16.2公裡,最大埋設深度78米,預計整個鐵路將於2025年開通,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高速鐵路隧道。
  • 世界最長海底公路隧道膠州灣第二隧道開工建設
    膠州灣第二隧道在世界建設史上,將是海底隧道建設規模最大、海底公路隧道長度最長、隧道領域施工複雜程度最高的超級工程,將突破超特長隧道通風防災、大斷面隧道穿越大規模斷裂、超大直徑盾構與鑽爆法隧道海中對接、超大直徑盾構承受超高水壓等世界級難題。
  • 投資3000億建隧道,奪走日本世界第一隧道稱號
    從古至今,我國擁有眾多的出名工程,從古代的萬裡長江到近代的青藏鐵路,可以說中國在基建發展的路上從未停止過,而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建造了港珠澳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等,而除了這些之外,中國又將修建一座世界級工程。中國又出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