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懂事就好

2020-08-05 快樂時光人人共享

自從兒子進入大學,我就怕他不用功,各種叮囑和嘮叨,讓兒子不勝其煩。

後來只要說到學習,兒子就讓我換個話題。因為這件事兒,我們兩個常常鬧得不歡而散。後來我也洩了氣,不再嘮叨。兒大不由娘,學習是他自己的事兒,大人也是瞎操心。

前兩天我突然的頭暈,兒子很緊張,一邊催我上醫院,一邊在網上搜索原因。我的心裡開始感動起來,想起了家長們常說的那句話,咱們的孩子,只要不說學習,都是好孩子。

上午,我和兒子在家裡,兒子看到我彎腰的時候先把頭低下去,就馬上糾正我的動作。兒子說,要先蹲下去,並給我做了一個示範動作。我覺得兒子做的動作很合理,這樣減少了猛然低頭時對頭部血管的衝擊,減少了造成頭暈的可能性。

我對兒子的建議很好奇,就問他怎麼知道這個,兒子說是從網上看到的。那一刻,我覺得兒子懂事了。與往日我們談到學習時的針鋒相對相比,這時的兒子才是最可愛的。

我的老公也勸我,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主張,不要過分關注他的學習了。人人都想考研,考研也不是人人都能考上的事兒,孩子盡力了就好。我們做大人的不要一味地幹涉孩子的生活,孩子的路要自己走。

孩子大了,受過教育,有了自己的選擇,大人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得到鍛鍊,才能更好地成長起來。

孩子懂事就好

相關焦點

  • 「媽媽喜歡就好,我無所謂」:每個太懂事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我納悶孩子的反應,忍不住問了句:你怎麼什麼都無所謂?孩子愣了一下,說了一句讓我特別驚訝的話,孩子說:媽媽,不是一直都是你決定就好嗎?我的回答由從前的「我覺得……」,變成了「你決定就好,你喜歡就好,或你自己安排」。
  • 孩子小不懂事長大就好了?家長忽視「漏鬥法則」,孩子長大就毀了
    當孩子出現一些不懂事的行為時,一些父母因為心疼孩子,便不忍心訓斥孩子。多數情況下,孩子並不會因為父母的心疼而變得懂事,變得諒解父母。相反,孩子很有可能會變得驕縱。多數父母認為,孩子只是現在不懂事,等大孩子長大了,孩子就會慢慢變好了。但是,一個個案件和一段段經歷擺在我們面前,孩子小的時候不懂事,大的時候就更難懂事了。
  • 小時候不懂事長大就好了?李玫瑾教授給出的幾點理由,足以反駁
    針對家長們常說的這句「孩子小時候不懂事,長大就好了」,李玫瑾也給出了幾點理由反駁這個觀點,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吧。所以說,「孩子不懂事,長大就好了」的這種說法,只是一種家長推卸責任的藉口,是家長的一個教育誤區。
  • 孩子懂事就好嗎?不一定,也有可能限制了他的高度
    我想沒有媽媽會不喜歡懂事的乖孩子,乖孩子不惹事,也更好教育。雖然乖孩子好,但是各位寶媽可千萬不要把懂事的孩子和「太懂事」的「乖孩子」搞混了,太懂事的乖孩子未來發展可不想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而且很多孩子不僅面對競爭不爭不搶,面對不公平待遇,和別人過分的要求也很難說不。4,乖孩子並不代表懂事的孩子孩子在小的時候,是那麼的弱小無助而且會依賴大人,所以我們有很多的辦法讓他們變的懂事聽話順從。這個時候他們會變的「被迫懂事」,可能他們不知道,也不懂自己要做什麼,但是他們知道只有自己聽話,才不會被懲罰。
  • 孩子過於懂事兒,幸or不幸?
    是不是也要把自己的孩子要求成這樣?誠然,這種懂事兒,對於成人的感受是欣喜的,那對孩子是否是有益的呢?於是我會更多關注這方面的文章,想知道,懂事兒的底層原因是什麼?孩子是出於什麼樣的心理有這種小大人的變化的呢?在孩子的健康成長中,懂事兒到底意味著什麼?
  • 從小要求孩子「懂事」的父母,有多自私?
    而靠搞笑出圈的網紅李雪琴,曾經心情抑鬱到自殘,上初中開始就懂事了,「我媽是一個小女生,她是我帶著長大的,她不是能照顧我的,這個家是我撐起來的。」1、要求孩子「懂事」的父母,很自私為什麼,這麼說呢?孩子,這時候就成了家長進行「自我實現」的救命稻草,「我的孩子一定要成為……」,「我要好好培養他,以後才不會……」很多家長一瞬間就轉換了角色,從父母變成了導師,孩子也從「孩子」本身變成了某種「符號或意義。」
  • 鄭爽:孩子太早懂事,並不幸福!這裡告訴你「懂事和聽話」的區別
    從父母的角度考慮,孩子懂事,能為他們省下不少心,但過於懂事的孩子,就會失去孩子該有的童真,快樂,特別是那些學習少兒模特的孩子,不是說學這個不好,但往往那些被鍛鍊的孩子,都已經失去孩子該有的氣質,個性非常早熟,像個小大人。
  • 孩子,你的懂事,讓媽媽愧疚
    當丈夫和老家的弟弟聊天時,問起了孩子在老家的情況,當孩子叔叔問孩子,要和爸爸視頻嗎?三歲的孩子說,不要,讓爸爸好好掙錢吧!當我看到這裡時,我哭了!三歲的孩子說出了如此的話,本該是童真的時代,孩子心裡卻有了壓力,讓為人父母的我們十分愧疚!
  • 孩子,你可以不那麼懂事
    調皮搗蛋的孩子們可以盡情地享受屬於他們自己的童年,那聽話懂事的孩子呢?大多數父母可能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聽話、懂事的、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緒的。可聽話的孩子們「快樂」嗎?羨慕那些調皮的孩子,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自在地生活、玩耍;心疼那些懂事的孩子,因為他們很早就學會了妥協、忍讓和「默不作聲」。懂事的孩子不會給父母造成麻煩,可是他們也沒有得到無懼無畏的快樂。
  • 別說孩子小就不懂事,孩子懂事起來,大人自愧不如
    很多時候人們常常說:「孩子還小,不懂事」!但真的是這樣嗎?說孩子小不懂事的人,要麼是沒見過懂事的孩子,要麼是沒擔當的父母推卸責任。真正懂事的孩子,一個眼神,一個舉動,一句話,就可以讓這些所謂懂事的大人淚奔。
  • 每個太懂事的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孩子愣了一下,說了一句讓我特別驚訝的話,孩子說:媽媽,不是一直都是你決定就好嗎?那天回家的路上,我不斷反思自己,這才發現一直以來我什麼都替孩子拿主意,孩子已在逐漸喪失自我主見。生活中,很多父母怕孩子吃虧,怕孩子走錯路,在孩子成長路上總是慣於要為孩子的事做主。殊不知,孩子的人生路,每一步其實都需要他自己去實踐,即便犯錯,即便摔倒,那也是成長的一個過程。
  • 懂事的孩子最危險——今天你懂事了麼?
    「你怎麼不學xxx」「你為什麼不聽話」「你為什麼不能懂事兒些呢」家長的疑問三連,到最後覺得大概是上輩子造孽,這輩子攤上個不懂事兒的孩子。你應該感謝上蒼,懂事的孩子才是最危險的不定時炸彈。 一、窮人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可謂家喻戶曉,那什麼叫早當家呢?
  • 「懂事」的孩子其實並不快樂,想讓孩子快樂成長,別強迫孩子懂事
    >1、父母的傳統觀念:懂事的孩子是好孩子在父母的固有觀念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好孩子,成為自己的驕傲,好孩子是要懂事的,能夠聽父母的話,不哭不鬧,不耍小脾氣,即使父母滿足不了自己的要求也沒關係。
  • 誇孩子「懂事」真的好嗎?孩子「懂事」就是好孩子嗎?
    大女兒採取的是:虎媽式的教育方式,無論孩子犯下的錯誤多不值一提,她都會嚴厲訓斥,這種教育方式,讓大女兒顯得特別懂事,無論犯下任何錯誤,都會主動給媽媽道歉。小女兒比較小,所以覺得還沒有到管教的年齡,比較寬鬆,沒有做太多的約束。
  • 懂事的孩子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請教會他「不懂事」
    ,另外一個孩子B懂事容易被父母忽略。懂事的孩子太會隱藏了,他們把所有的委屈和不滿都放在心裡,雖然很難過但是我還是會完成你需要我做的事。害怕家長失望、擔心家長不愛自己、怕惹家長不開心,這些理由足以讓這個看似「懂事」的孩子拼盡全力。懂事的孩子他們生活比較累有了困難自己解決、有了委屈默默忍受、有了責任立馬出來抗,懂事的孩子他們的人生註定是勞累的。
  • 不想讓孩子像「賀子秋」一樣懂事!不要再誇獎孩子懂事了!
    父母都喜歡懂事的孩子,因為這樣可以讓自己省事省心,可是對孩子來說他們壓抑了天性才變的懂事,對孩子來說何其殘忍。看到賀子秋想到了現實版的陳學冬,因為在一個節目中看到他因為感情問題躲在茶几下哭,小編當時想著怎麼一個大男人就在節目中哭啊,是作秀嗎?
  • 那個從小被誇懂事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讓他們安心做個孩子吧!
    文:家長樹,大樹老師從小懂事的孩子真的幸福嗎?1、家裡有個特別聽話懂事的孩子是種怎樣的體驗?懂事的孩子很多時候為了照顧別人的想法要捨棄一部分自己,懂事的孩子才最讓人心疼。如果我有孩子,希望他能活的自私一點,為自己而活就好。我也感慨萬千。首先,大樹很欣賞這位女孩,她抓住了這個機會,用於表達自己說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撕下「懂事」這個標籤,讓爸爸媽媽能夠進一步了解自己。
  • 懂事的孩子沒糖吃?孩子不需要太懂事,他需要的是快樂
    相信小時候的蘇明成一定就是爸爸媽媽口中會撒嬌,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典型代表者吧,看到這個傳說中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孩子長大後竟然變成一個啃老族,小編是一點都不感到意外,相反,小編對一些被大人誇獎為懂事的孩子,有著深深的同情。乖巧聽話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懂事,不用父母操心。但是太過於懂事真的好嗎?
  • 想不通,這麼懂事的孩子怎麼會自殺?
    不聽話、不懂事的孩子往往讓父母很頭痛,而乖巧、懂事的孩子卻總讓父母很省心。  懂事的孩子一般分兩種: 一種孩子在父母開明有愛的教育下成長,安全感得到了極大滿足,他們懂事,明事理,懂得合作,這樣的懂事是良好教育促成的結果。 而另外一種,則是後天環境所迫所導致的,這樣的孩子早早懂事就很讓人心疼。
  • 孩子懂事,真的不好嗎?教孩子懂事,是應該做的事
    想到這些,我忽然意識到,如果我說,「我看到孩子懂事,我感到欣慰」,會不會違背當下的教養觀點?我不是教育專家,無意挑戰主流的教養觀點,只是作為一個有孩子的成年人,想說出一些想法。從任由孩子不懂事到希望孩子懂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