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議你,少在某乎上看這些內容!

2021-02-15 新東方

女同事說:

某乎這個平臺,它給出身普通的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在這裡, 你可以收穫衝擊性的認知、高價值的乾貨,幫助自己少走彎路,比同齡人更快找到成長捷徑。我每天有空閒時間時,也會刷刷某乎,找選題、找好觀點,以此提高自己的學習工作效率。不過啊,某乎雖然很有料,但我還是建議你,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消化習慣,還是少在某乎上,看以下這些內容。

文章來源:黛西巫巫(ID:dexiww001)

作者:黛西 

我發現不少人把刷某乎B站,下意識當做是學習。

特別是刷學習乾貨時,更容易產生「假裝在學習」的沉浸心態。

我也有過這誤區。

那時進入了碼文焦慮期,稿子明天就要發,今天坐在電腦前的我,怎麼也進入不了狀態。

於是,我到某乎搜各種救命乾貨:

如何快速進入專注狀態……

怎樣心無旁騖地學習工作……

(你們肯定也有這種,緊張玩手機的時候!)

看完後,我立馬去整理桌面、去看書,看似特忙,但最終,稿子一個字也沒敲,第二天拖稿……

相信大家也有過類似經歷:

快考試了,想改掉某個壞習慣,第一反應,不是直接面對這些問題;

而是上某乎上各種平臺,找解決方法,做無關緊要的事情,以此緩衝焦慮。

因為這些細枝末節的操作,相比麻煩的正事, 不要輕鬆太多,甚至能減輕玩手機的罪惡感,美名其曰:我在學習!

而這些「超有用!以後再慢慢看」的乾貨,當我們關上界面後,基本不會再看,不然你不會:

收藏很多副業渠道,一分錢也沒進過口袋……

收藏不少自律方法,現在仍是被生活折磨的鹹魚……

收藏一堆乾貨,第一反應還是:好東西!進我收藏夾吃灰去吧!

這樣的習慣,讓我們患上了「倉鼠綜合症」:

愛收集乾貨,看完就打了雞血,特想進步,又不知如何進行下一步,再次焦慮,又繼續收集……如此惡性循環。

最終,手機收藏夾塞得越來越滿,我們的大腦卻仍是一片空白,生活仍一片狼藉。

之所以會造成這結局,是因為我們錯把娛樂當學習,錯把手段當目的。

以為自己在解決問題,實際是躲在網絡暗道裡,只看不做、只學不練,麻痺自己學了很多東西,逃避著現實。

這樣刷某乎的方式,本質上和打遊戲,看小說爽文,沒任何區別,都在娛樂消遣,都在縱容拖延症。

我們的生活,才變得越來越不可控。

這正應了傳播學的「知識溝」理論:

隨著時代發展,人與人之間,並不會因為網際網路獲取知識的便利性,而縮小認知差距。

相反,正因為信息有優劣之分,有些人會利用優質信息迭代升級,有人則被信息吞噬。

因此人與人的認知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最終形成鴻溝。

所以,如果你習慣性把收藏夾當做乾貨的垃圾桶,而非儲蓄站,一丟便會永不相見。

那麼建議你,少在某乎上刷這類乾貨內容。

如:知乎只看成長乾貨,微博只看關注博主/記錄日常,B站從不進鬼畜區……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節省大量時間,避免讓我掉進娛樂漩渦裡,明知不對卻無法自拔。

短時間內,這習慣造成的差距,可能看不出來,拉長時間線,便是天壤之別。

之所以會這樣說,是因為近期,我發現了某乎熱榜,從之前乾貨,漸漸偏向了娛樂風:

一旦你點進去,就會不知不覺,刷掉一上午時間。

並不怪你,這些信息背後的團隊,都在拼命大量研究心理學/傳播學,為的就是在最短時間內,抓住你的眼球,只要你點了,他們就成功了。

在魚龍混雜的信息流裡,我們很容易迷失自我,沉迷於沒營養的事物中,每天輸入來源都是娛樂熱榜、短視頻、獵奇文章……

最終生活失去重心,思考能力退化、價值觀被他人操控,這是很可怕的,你會:

每天想著如何脫單談戀愛、如何為了愛豆噴贏槓精;

如何了解富二代生活後,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這讓我想起某乎曾經一個問題:

抖音是否正在摧毀,當代女性的價值觀?

其實,如果你沒有批判性思維,對所有信息沒有先思考對錯,而是盲目認同,甚至奉為聖旨,去執行,去宣傳。

那麼,無論是抖音微博,還是B站某乎等,所有信息流軟體,都能摧毀所有人的價值觀,不限男女。

比如,一個男生被網文洗腦價值觀,堅信著:去酒吧的女生,一定就是壞女孩。

那他便會帶著偏見的眼光,看待一切去酒吧的女生。

事實上這是對的嗎?

相信你們已有了正確答案。

為了避免生活變得渾濁,真心建議大家,少在某乎等信息流軟體上,接收毫無營養的獵奇消息。

並且,在接收信息和結論時,包括我現在跟你說的觀點,一定不要下意識認可。

先去質疑,在心裡打個大大的問號:

她說的一定對嗎?是客觀存在的現象嗎?從其他方面,也解釋得通嗎?

這樣,才能隔離沒用的膚淺信息,篩選出高質量信息,讓你真正看清,有關世界的一切真相。

說這麼多,只是為了提醒大家,警惕所有信息流。

包括某乎B站這類,看似是學習平臺的軟體,本質上也會是,披著糖果外衣的炸彈;

只要不小心,就會將你的獨立思考能力,炸得粉碎。

我看過不少人,因為時常刷某乎B站,覺得自己認知格局提高不少,產生莫名優越感,開始認為身邊的人很平庸,不想與他們合汙同流。

然而,這類人變成了毫無主見的鸚鵡,卻毫不自知。

他們表面看似提升了自己,實際上,不過是把他人結論,照搬分享給他人聽。

這不是鸚鵡,又是什麼呢。

單純輸入外部知識,不思考、不沉澱,便永遠不是自己的知識。

我很喜歡一段話,它能喚醒,每一個迷失在信息流的人:

不把信息當做知識,不把收藏當做學習,不把閱讀當做思考,不把儲存當做掌握。

不提煉總結、不應用學習、不深入思考、不實踐反饋,就不會變成自己的能力。

別把閱讀中得到的觀點,當做你自己觀點,在任何時間都不要不加思考,就輕易接受某種觀點,必須要養成批判性思維。

如果你願意清醒過來,想儘快糾正自己的價值觀,操控好信息流軟體,而非被它們控制;

那麼我接下來分享的,3種網上衝浪的正確姿勢,一定要做好筆記啦,能在最快的時間內,讓你的現狀有極大改善:

1、裝上大腦的「信息過濾網」

首先,學會篩選信息,不再盲目接收信息,主動過濾幹擾信息。

比如,不看娛樂熱榜、獵奇新聞、抖音同質化視頻……其次, 學會分離和提煉有用信息。

能夠對看到的結論,不盲目附和,多追問幾個為什麼,直到自己能完全接受,這個信息的合理性,再讓它儲存在大腦中,真正實現提升作用。

2、讓刷某乎,變得不那麼簡單 

我們都喜歡,不用任何付出,就能得到立刻反饋的東西,大數據會無限寵溺我們,滿足我們所有要求,久而久之,我們退化成沒有分辨能力的巨嬰。

所以,我建議你,如果可以,少刷某乎B站抖音等平臺。

沒有好的吸收能力,就算從15歲開始看某乎,也沒有多大用處,我絕沒誇大事實,有圖佐證:

但如果你喜歡刷這些平臺,又想從中收穫有價值的內容。

那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刷某乎,變得不那麼簡單,養成「看完信息後,輸出個人見解」的習慣。

比如,看完知乎乾貨,寫讀後感,寫新想法;

給關注的博主,提出更適合的互動風格、更好的運營意見;

看文章看書時,發現不合理的觀點或錯別字時,適當反駁,及時糾錯……

從消費者,轉變為生產者,這個角色轉變的方法,非常好用,只要嘗試一段時間,真的能人間清醒。

3、多批判,多創造,多分享,多玩「正和遊戲」

刻意鍛鍊批判性思維,才能發現自己眼界的狹窄,改變唯唯諾諾,毫無主見的性格。

多創造有個人想法的作品,才能主動思考,真正擴展自己的認知邊界。

多和不同的人交流分享,用輸出倒逼輸入,才能減少自己的知識盲區,站在更多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多玩玩正和遊戲,不再將好乾貨藏著掖著,不再把別人當敵人,害怕分享後變得比自己還強;

才能掙脫固步自封的限制,打破井底圈子的束縛,和更多人碰撞出思想火花,收穫到更多資源和成長捷徑。

比如你給這篇文章點個「在看」,留條留言。

你得到的,會是多樣化、有價值的觀點探討,會是1+1>2的資源收穫,而非個人單一有限的感想。

文章最後,我想說:

這個世界的聲音太多,不是每一種聲音,都是對的,都值得參考。

你所能做的,就是篩選判斷出,你認為正確的聲音,然後去完善它,執行它,宣傳它,竭盡全力把身邊值得的人,拉出娛樂的牢籠。

適當玩玩正和遊戲,適當多和對的人分享交流,你們會將勝利的蛋糕,越做越大。你吃到的蛋糕, 也會越來越多。

共勉。

作者簡介:黛西,90後女生,一個激進的自我精進者,想帶你看更大的世界。

相關焦點

  • 我建議你,少在知乎上看這些
    在這裡, 你可以收穫衝擊性的認知、高價值的乾貨,幫助自己少走彎路,比同齡人更快找到成長捷徑。我每天有空閒時間時,也會刷刷知乎,找選題、找好觀點,以此提高自己的學習工作效率。不過啊,知乎雖然很有料,但我還是建議你,如果沒有一個很好的消化習慣,還是少在知乎上,看以下這些內容。(1)準進「收藏夾吃灰」的乾貨我發現不少人把刷知乎B站,下意識當做是學習。
  • 從幣乎看區塊鏈內容平臺的這一年
    今年可以說是區塊鏈內容平臺的元年,在這一年裡,幣乎引領了區塊鏈內容平臺的一股潮流。各種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幣問、知幣、Primas、幣嗨、支點、區分、向北、幣車、POB等等,這些平臺使用渾身解數,從幣乎拉用戶,針對幣乎機制的漏洞,大家都想盡各種辦法,力爭解決好文有好報的問題。
  • 為什麼我建議你少看新聞?
    我們最開始看新聞的初衷是為了獲取信息,或者是為了獲取談資的途徑,可是一個人要擁有談資就一定要看新聞嗎?想要獲取信息一定要看新聞嗎?問題拋出來了,接著就是解答這個問題了,為什麼要少看新聞?又或者你看到了一個當代青年人的苦與累,看完之後你又會變得悲傷起來。你的心情不能被自己左右,完全是由這個新聞內容決定的。我們什麼都沒有幹,卻被幾篇新聞折磨的身心疲累,精神力匱乏。
  • 幣乎開啟人工引導之門——內容社區運營至上|老白是不是串串有那麼...
    前天(5月27日)幣乎發布了《關於創作激勵池分配方式的社區徵集意見和建議採納公告》開啟了微文改革的新篇章。這次改革從時間上來說,很巧合地趕上了兩會的勝利召開,不知道會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幣乎的規則?與往常不太一樣的是,這次微文改革雖然引起了一小撮人士的反彈,但終究沒有犯起多大的波浪。
  • 從幣乎生態聊一聊在幣乎更文的意義
    同樣,每個人在幣乎寫作更文的意義都不盡相同。所以也就造就了幣乎平臺上風格各異,長短不一,形形色色的各類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像是每一個作者的孩子。你無所謂你的孩子衣衫襤褸,野性難馴,敷衍了事就行。你想讓你的孩子清秀溫婉人見人愛,那麼你就會盡你所能,寫文構思,精細排版。……每一篇文章不同的樣子,就能看出作者在幣乎更文的不同意義。純粹擼key的,只要目的達到就行。行文是否通順,傳遞觀點是否正確,關我p事,你們愛看就看,不看拉倒。
  • 從mixin幣乎KEY的發力,淺談交易所,社區,內容創作者之間的關係
    18年之後,出現了各種新玩法,最出名的就是交易即挖礦,包括後面的IEO,玩法雖然一直在變化,但本質上還是以前IXO的核心,所以這些玩法只能火爆一段時間,之後大家都明白之後,就玩不動了。這之後交易所就會出現大片的玩家流失,原因很簡單,不賺錢了,我肯定要走啊,去別的平臺能賺錢的地方。
  • 通過幣乎賺錢全攻略
    看到這樣的情況,有點小激動,感覺未來依靠幣乎,可以成為收入不菲的自由職業者。不用擠地鐵,不用看老闆的臉色了,想幾點鐘工作寫東西,看自己心情。今天我們來分析下屌絲如何通過幣乎賺錢。在幣乎上,KEY就是錢了。先來看看如何獲得KEY?
  • 肖恩說鏈:幣乎KEY,這個項目是否值得關注?
    幣事不決問肖恩,大家好,我是區塊鏈創業老鳥肖恩!大家別看肖恩經常看衰很多幣圈項目,但其實我也會重點留意那些有價值的項目,就比如今天的主角——幣乎KEY。而那些發水文的創作者,其收益將大打折扣;當然,平臺內也有查重、認證等防羊毛黨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羊毛黨的發展。在肖恩看來,幣乎的運營機制確實能有助於生產優質內容,不僅解決了內容平臺的痛點,也解決了創作者的痛點,對於這樣的幣圈項目,我認為是有價值的。
  • 幣乎KEY 在 EOS 鏈上數據分析
    7個月前,寫過一篇《分析下幣乎 KEY 的分布情況 | 幣乎外的 KEY 少的可憐》。當時我說」幣乎外的 KEY 真的少的可憐」,當時這篇文章有很多漏洞,數據也有問題,提供了錯誤的分析,實在抱歉。而 MYKEY 上線後,我們可以將 KEY 跨鏈轉入 MYKEY 的 EOS 錢包裡。
  • 【教學心得】Articulation- 氣息乎?運音乎?斷意乎?音韻乎?
    斷意乎?音韻乎?韓洪濤 文             語言學、音樂與藝術領域都會涉及到articulation這個單詞(術語),我在大學教授英語專業的學生《語言和音韻》學時,也曾經用到這個詞。前一段時間,我和方放老師通過微信也曾交流過這個問題,方老師的意見認為「還是翻譯成音樂奏法可能更合適...這個在巴赫音樂裡是個重大概念」,他還告訴我「香港的有些同行把它翻譯成:關結。我覺得翻譯表達出了兩者相互關係的意思「,而」上海音樂學院的鋼琴趙曉生教授把它翻譯成:連斷法。但是我覺得不夠完整...」,方老師還進一步舉例說:「 在吉他上,在123弦上演奏與在第4弦上演奏,其奏法個性不同。」
  • 對幣乎作者的一些思考
    如果你仔細觀察,幣乎裡面差不多可以分為兩類作者,一類是項目方,一類我們可以說是自媒體,或者是區塊鏈作者。我們今天不談項目方,只說說我對區塊鏈作者的理解。我看到幣乎裡面很多經常上熱門的大戶們,並沒有特別珍惜自己的文字,只是為了每天有內容寫而寫,大家點讚以後,機會不會看內容。如果你真的只是為了通過KEY生KEY,把這個過程看作是一個投資過程,我無話可說,但我覺得有點浪費,「投資」這件事情太小了。
  • 我讀你看 不思考的練習,就是少想那些沒用的!
    歡迎來到仰心一笑的書房有些話,我想說給你聽有些書,我想讀給你看有些書你說不上來它有多好
  • 在內容合規上,如何建立內容審核體系?
    本文給大家分享了內容審核體系搭建的5個步驟,並對與審核相關的問題展開了分析說明,希望對你有用。這些內容出現的概率很低,但任何平臺都不惜任何成本去來規避這類內容的出現,代價包括建立龐大的人工審核團隊,犧牲一定用戶體驗,禁止發布任何沾邊的內容——哪怕你不是這個意思,這是不得已而為之。不合適、不鼓勵的內容:審核是為了讓平臺內容有自己的調性。
  • 我為何勸你少看新聞?
    可是結果一出來,我再也不看新聞了。 我之前喜歡的一個頭條作者,之前都是分享乾貨分享見解,拆書稿寫影評,很有想法也有特點,可是最近發現變味了,也跟著別人一起,發著那些同質化嚴重的人物稿或者陳年往事,更要命的是,粉絲不少可是發出來這些閱讀量都少得可憐,甚至幾乎零評論零點讚,我一直不明白,為何還在堅持著……你說為了流量微頭條收益那還能理解,可這個,一言難盡了…… 我不是在抨擊這樣不好
  • 我不建議你學文科
    當初,親戚的孩子以優異的成績進入某私立高中,到了高一下學期分文理科的時候,有些糾結,由於這所高中招的都是高分段的孩子,所以這個孩子在班裡理科學的有些費力,不像初中那樣穩居前幾名,但是物理化的成績在班裡中間的位置還是沒問題的。選文還是選理呢?孩子的班主任當時說了一句話,是:如果你的數理化不是突出的好,我建議你們學文科。
  • 做好直播無外乎13個問題,你看頭部主播們都這樣給建議
    其中內容非常開闊,涉及眾多,就包括了這個最大的命題:企業現在要入局直播,該怎麼想,怎麼做?見實將這些內容細細看完後,乾脆將企業入局直播必須搞清楚的 13 個關鍵問題整理成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走起,看看「大師」們是怎麼建議的!!!如下,Enjoy:Q1:直播主播需要具備哪些特質?主播的人設和風格如何塑造?
  • 這些人生建議讓我受益一生
    你為什麼會近視?因為淡看世間事,所以才模糊了雙眼。 那些瓶蓋永遠擰不開的女孩子,都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那些「臥槽,老娘就不信打不開」的妹子,都過上了漢子般的生活。 不要總拿自己跟別人比,你羨慕別人瘦,別人還羨慕你腸胃好,你羨慕別人有錢,別人還羨慕沒人找你借錢。
  • 什麼是「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先跟大家講一個跟這一則內容相關的故事。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去世,並未留下子嗣。太后王政君在皇帝駕崩後當天,就起駕到未央宮,收回傳國玉璽。大臣們不斷向太后建議,王莽推辭再三之後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但始終拒絕接受封給他二萬八千戶食邑俸祿;此外,王莽與其三大親信升任「四輔」之位:王莽為太傅,領四輔之事;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少傅,位居三公上。「四輔」大權獨攬,除封爵之事外,其餘政事皆由「安漢公、四輔平決」。
  • 聽幣乎創始人魯斌博士關於通證經濟精彩分享有感
    有key就有話語權和參與權:點讚投票,賺取key,以後將是收費看廣告,付費私信,直播問答。任何給平臺、生態做貢獻的行為都應該獲得獎勵,持有key本身就是對生態的貢獻,持有幣不去二級市場拋售,賣的人少買的價格就會高嘛,持有幣、寫作、點讚都是對社區的貢獻。幣乎的key是設計成一種通縮的模式鼓勵持有。如何使key更具價值?
  • 於視乎丨我為什麼要寫公眾號
    比如大一一整年我都在考慮自己要不要復讀,比如當講解員的時候我常懷疑在觀眾的呼喝中職業的尊嚴所在,比如在莫名其妙的時刻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屢屢失去機會,比如這個,比如那個,比如的東西太多了。不過,抱怨的話不能多說。大家都很難,每天都會經歷各種打擊,都會有消極的情緒,但是這些情緒無處安放,只能自己消化吸收,而且必須自己消化吸收,因為誰也不想和充滿負能量的人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