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弘)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學術影響力報告》之後,由南京大學特聘教授蘇新寧擔任主編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報告)昨天發布。《魯迅全集》不僅名列中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外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文化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還進入其他五個學科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的前十名,成為影響力最大的著作。
報告主編蘇新寧稱,報告從策劃到數據處理,從撰寫到最終出版,歷經了近10年時間。課題組從CSSCI的論文中抽取出數百萬條被引用的圖書數據,並進行糾錯、歸併等處理,然後根據布拉德福定律和20/80規律,為各學科擬定了圖書遴選標準,共選取了3140種圖書。
蘇新寧說,「本書的出版的意義在於: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提供更為有效的參考資源,向學者推薦閱讀學術著作,幫助圖書館或研究機構補充館藏。促進出版社注重學術著作的出版,促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繁榮等都有著極其現實的意義。這也是一部首次全面評價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的大型專著。另外,對出版社學術影響力的評估也提供了一個科學客觀的途徑。」
- 出版榜
人民出版社學術影響最大
報告還對國內出版社學術影響力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名列總排行前五位的是人民出版社、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北京大學出版社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在分類排行中,人民出版社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新聞學與傳播學均名列第一。
而中華書局在宗教學、歷史、民族學、中國文學、文化學五類中排名第一,此外,中華書局在考古學、語言學、藝術學、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中排名第二,新聞學與傳播學中排名第四,而法律出版社則獲法學第一。
文化榜
魯迅梁啓超馮友蘭傲視群雄
記者在報告中看到,《魯迅全集》除了獲得中國文學、外國文學、文化學三項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之外,還獲得了哲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四名,宗教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八名,歷史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三名,以及藝術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七名,新聞傳播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二名。
而清末到民國之初的文化巨人梁啓超,《飲冰室合集》僅獲得歷史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文化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三名和哲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八名。另一位文化巨人胡適,《胡適文存》僅獲得中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五名,文化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七名。
此外,哲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為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二名為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六名為馮友蘭著、塗又光譯的《中國哲學簡史》。哲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第一名為孫周興選編的《海德格爾選集》,第二名同樣為海德格爾著作《存在與時間》。
社科榜
費孝通張維迎社科奪魁
在社會科學的排名中,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的《鄉土中國,生育制度》獲社會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而民族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前三名均為費孝通的著作:《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費孝通文集》和《鄉土中國,生育制度》。
而管理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前三名均為張維迎著作,分別是《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而經濟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也有張維迎的兩本書入選,分別是:第一名為《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第六名為《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
此外,經濟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第一名科斯等著、劉守英譯的《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政治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第一名為塞繆爾·P·亨廷頓著、王冠華等譯的《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政治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為王逸舟所著《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法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第一名為埃德加·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的《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法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為王澤鑑的《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社會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第一名為詹姆斯·S·科爾曼著的《社會理論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