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全集》成國內學術影響力最大著作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記者張弘)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學術影響力報告》之後,由南京大學特聘教授蘇新寧擔任主編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報告)昨天發布。《魯迅全集》不僅名列中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外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文化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還進入其他五個學科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的前十名,成為影響力最大的著作。

  報告主編蘇新寧稱,報告從策劃到數據處理,從撰寫到最終出版,歷經了近10年時間。課題組從CSSCI的論文中抽取出數百萬條被引用的圖書數據,並進行糾錯、歸併等處理,然後根據布拉德福定律和20/80規律,為各學科擬定了圖書遴選標準,共選取了3140種圖書。

  蘇新寧說,「本書的出版的意義在於: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提供更為有效的參考資源,向學者推薦閱讀學術著作,幫助圖書館或研究機構補充館藏。促進出版社注重學術著作的出版,促進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繁榮等都有著極其現實的意義。這也是一部首次全面評價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的大型專著。另外,對出版社學術影響力的評估也提供了一個科學客觀的途徑。」

  - 出版榜

  人民出版社學術影響最大

  報告還對國內出版社學術影響力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名列總排行前五位的是人民出版社、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北京大學出版社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在分類排行中,人民出版社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新聞學與傳播學均名列第一。

  而中華書局在宗教學、歷史、民族學、中國文學、文化學五類中排名第一,此外,中華書局在考古學、語言學、藝術學、圖書館情報與文獻學中排名第二,新聞學與傳播學中排名第四,而法律出版社則獲法學第一。

  文化榜

  魯迅梁啓超馮友蘭傲視群雄

  記者在報告中看到,《魯迅全集》除了獲得中國文學、外國文學、文化學三項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之外,還獲得了哲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四名,宗教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八名,歷史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三名,以及藝術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七名,新聞傳播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二名。

  而清末到民國之初的文化巨人梁啓超,《飲冰室合集》僅獲得歷史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文化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三名和哲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八名。另一位文化巨人胡適,《胡適文存》僅獲得中國文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五名,文化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七名。

  此外,哲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為馮友蘭《三松堂全集》,第二名為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六名為馮友蘭著、塗又光譯的《中國哲學簡史》。哲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第一名為孫周興選編的《海德格爾選集》,第二名同樣為海德格爾著作《存在與時間》。

  社科榜

  費孝通張維迎社科奪魁

  在社會科學的排名中,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的《鄉土中國,生育制度》獲社會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而民族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前三名均為費孝通的著作:《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費孝通文集》和《鄉土中國,生育制度》。

  而管理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前三名均為張維迎著作,分別是《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而經濟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也有張維迎的兩本書入選,分別是:第一名為《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第六名為《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

  此外,經濟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第一名科斯等著、劉守英譯的《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學派譯文集》,政治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第一名為塞繆爾·P·亨廷頓著、王冠華等譯的《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政治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為王逸舟所著《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法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第一名為埃德加·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的《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法學論文引用國內學術著作第一名為王澤鑑的《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社會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第一名為詹姆斯·S·科爾曼著的《社會理論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學術研究好幫手 中國人文社科 圖書 學術影響力排行榜(1)
    學術著作學術影響力排行榜暨出版社學術影響力總排行(1)榜單(1)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宗教學史學論文、考古學、中國文學、外國文學、語言學、文化學、藝術學、管理學等專業。下拉依次查看。10名1 馮友蘭:《三松堂全集》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3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譯:《西方哲學原著選讀》4 魯迅:《魯迅全集》5 嚴復:《嚴復集》6 馮友蘭著,塗又光譯 :《中國哲學簡史》7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8 梁啓超:《飲冰室合集》
  • 魯迅全集的版本有什麼區別?
    1959年出版的《魯迅全集》(10卷),此套全集的工藝是浮雕頭像紅漆面精裝帶函。依舊10卷本。十卷注釋本全集與1938年版最大不同則在於,它「專收魯迅的創作、評論和文學史著作」以及部分書信。而翻譯作品和古籍輯校則另行整理與編輯。故以後又有十卷本《魯迅譯文集》與四卷本《魯迅輯錄古籍叢編》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於1958年12月和1999年7月分別出版。
  • 長江學者黃宗智 :如何閱讀學術著作、做讀書筆記?(附:被引最多的...
    來源:《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  本文所列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排行榜乃改革開放以來人文社科各類學科覆蓋面較廣、引用率影響力較全、數據較權威的排行榜。社會學論文引用國外學術著作前10名  1 詹姆斯·S.科爾曼(James S.
  • 楊憲益與魯迅著作英譯:很熟悉也很關心
    中國文學作品有計劃翻譯成外文,由這家單位委派楊先生及夫人這樣的專家去做。因為是分內的工作,他們不能從中獲得報酬,是否再版,也不必經過他們的同意。這種辦法很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色。但重印不與譯者商量,總歸是不妥當而且容易出問題的。日本一所大學英語系的宮澤真一教授,崇敬魯迅,多次到魯迅博物館訪問。兩年前某一天,他拿著一種英漢對照本《彷徨》來找我,氣憤地說:「這個版本太不負責任了,排印錯誤很多。
  • 毛魯之心,何以相通——毛澤東讀魯迅著作
    從1937年10月發表《論魯迅》演講開始,毛澤東就頻繁在自己的著述中引用魯迅作品了。《論魯迅》引用了魯迅的三篇文章,其中,《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是早期的作品;《答託洛斯基派的信》是1936年7月才發表的;還有魯迅1934年11月17日寫給蕭軍的一封「痛斥變節者」的信,發表於1936年11月15日在上海出版的《作家》月刊,當時還沒有收進魯迅的集子,毛澤東也引用了。
  • 呈現一個完整的魯迅——評光明日報出版社新版《魯迅全集》
    早在1938年,就有《魯迅全集》面世。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文學出版社陸續推出了三種《魯迅全集》版本,即1956年的十卷本、1981年的十六卷本、2005年的十八卷本,為學習魯迅、研讀魯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四種《全集》都有遺憾,「全集」並不「全」,魯迅先生的一些著作沒有收入,從而使魯迅先生的成就沒有能夠完整地展現出來。
  • 建國後國內德語界最大翻譯工程《歌德全集》將啟
    建國後國內德語界最大翻譯工程《歌德全集》將啟 2015-03-06 08:43:14以書信為例,歌德生平寫的6000多封書信中目前被翻譯成中文的不到十分之一,詩歌翻譯也是類似的情況。而到2019年,隨著《歌德全集》中譯本的陸續推出,中國讀者將有機會讀到一個更全面、更立體、更具個性的歌德。  本報訊 (首席記者樊麗萍)推出《歌德全集》中譯本,終於有了時間表。記者昨天從上海外國語大學獲悉,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歌德全集》翻譯」啟動儀式將於本周六舉行。
  • 哪個版本的《魯迅全集》值得收藏?
    每一位中國人,都該讀一讀《魯迅全集》 魯迅是中國人精神的脊梁,某種意義上,中國人的焦慮與困惑,都能在魯迅的文字中找到答案讀書人也時常感慨,原來自己活了幾十年領悟的人生道理,魯迅早就講過了。 魯迅研究,多年來一直是學術研究的重要領域。隨著20多年來人文科學和魯迅研究的不斷發展,魯迅的佚文、佚信不斷被發現,1981年版的注釋也有其歷史的局限。
  •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
    囊括當代佛學泰鬥印順法師全部佛學著作的《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23卷)(以下簡稱《全集》),經過近四年的策劃、編輯、出版,近日由中華書局推出。11月6日,由中華書局、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聯合主辦,廈門南普陀寺協辦的「《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出版座談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逸夫會堂舉行。
  • 楊憲益與魯迅著作英譯
    他在中譯英方面的成績是那麼大,幾乎掩蓋了他在其它方面,如學術隨筆、舊體詩、英譯中的成就。他把幾乎全部精力獻給了翻譯事業,曾有詩以「匠人」自嘲:「卅年辛勤真譯匠,半生漂泊假洋人。」  人們總說,楊先生性情淡泊,看得開,想得通。但既然常有打油詩自嘲而且嘲人,那就不會是一個完全徹底的「散淡的人」。
  • 【文化觀察】教科書把有趣的魯迅弄丟了?
    [摘要]事實上,在教科書之外的魯迅,是非常有趣的,除了寫出《中國小說史略》這樣不朽的學術著作,還是精通日語、德語的翻譯家,對美術也有獨到的認識,並善於設計書刊封面。事實上,在教科書之外的魯迅,是非常有趣的,除了寫出《中國小說史略》這樣不朽的學術著作,還是精通日語、德語的翻譯家,對美術也有獨到的認識,並善於設計書刊封面。想還原魯迅的形象,繼承魯迅的文化遺產,就首先要把教科書帶來的魯迅形象拋開。
  • 誤譯為何成了正統?經典名著誤譯多,學術著作誤譯更嚴重!
    誤譯為何成了正統 經典名著誤譯多,早已是公開的秘密。 學術著作誤譯多更可怕 「其實,相比於外國小說中的誤譯,外國社科學術著作中的誤譯要嚴重得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主任董風雲說。
  • 學誠法師在《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出版座談會上致辭_佛教_鳳凰網
    如今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多達800萬言,囊括印順法師全部佛學著作,內容涵蓋印度佛教、中國佛教之教史、教理、教制等各個方面,具有如下一些顯著特點:一是時間跨度長。《印順法師佛學著作全集》中的印度佛教部分,涵蓋從佛教產生前印度的思想、社會與文化到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再到大乘佛教的整個印度佛教史;中國佛教部分,涵蓋從中國佛教傳入伊始到南北朝的發展時期、隋唐佛教興盛時期、宋元佛教轉型時期、明淸佛教衰落時期直到近代以來佛教復興時期的各個階段。二是研究領域廣。
  • 7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 重慶大學李永毅教授斬獲魯迅文學翻譯獎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李永毅獲魯迅文學翻譯獎 重慶大學供圖  七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將拉丁文翻譯成漢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這在國內尚屬首次。為此,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李永毅也因此憑《賀拉斯詩全集:拉中對照詳註本》斬獲了去年的魯迅文學翻譯獎。如今,斬獲魯迅文學翻譯獎後,李永毅更忙了。
  • 魯迅先生的作品裡,影響力最大的是哪一個?你認同這個評價嗎?
    魯迅先生的作品裡,影響力最大的是哪一個?你認同這個評價嗎?魯迅先生的作品中,影響力大的簡直多不勝數,無論是作為中國白話文第一傳奇的《狂人日記》還是中國現實改編的桂冠《故事新編》,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佳作,對於這樣的天才作家來說,一部作品實在是沒有辦法囊括他的重要思想和內涵,但是如果硬要來分析一下,小編今天還是可以為大家帶來一部,我們所有人都會認同的偉大作品,這就是《吶喊》。
  • 第三屆中韓魯迅研究對話會在韓舉行
    1920年韓國《開闢》雜誌中在介紹中國新文化運動時就提及了魯迅先生的名字;1927年8月在中流亡韓國人柳基石翻譯的《狂人日記》在韓國《東光》雜誌上發表,這是魯迅作品首次被外國人翻譯成外文在外國正式發表;如今韓國魯迅學界幾乎進入了《魯迅全集》20卷本韓文翻譯本完成出版的階段,相信不久就能完整出版。
  • 《賀拉斯詩全集》推出:第一部賀拉斯詩歌中文全譯本
    《賀拉斯全集》推介會日前在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舉行,來自義大利駐華使館文化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北大、北外等各大院校西方古典學領域的學者和專家齊聚一堂,就《賀拉斯詩全集》及西方古典學的研究體會進行了探討。
  • 《魯迅著作初版精選集》新書發布會舉行
    魯迅著作初版精選集   10月19日《魯迅著作初版精選集》新書發布會在北京魯迅博物館舉行。出席發布會的有,中央編譯出版社副社長邢豔琦、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楊陽、北京金哈達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佔平、中央編譯出版社教育分社社長馮章、著名作家王得後、魯迅研究專家孫鬱、中國版畫家協會理事李允經、魯迅研究專家王世家、著名作家止庵、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趙京華、著名作家解璽璋、藏書家謝其章等,北京魯迅博物館資料部主任劉思源主持發布會。
  • 專家齊聚中山大學探討魯迅文學
    原標題:專家齊聚中大探討魯迅文學   5月16、17日,紀念魯迅來穗90周年研討會在中山大學中文堂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現代文學館主辦,中山大學承辦,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彭玉平、《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執行主編傅光明、魯迅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黃喬生、魯迅博物館研究員陳潔、《新文學史料》主編郭娟等省內外共計70位學者、專家參會。   90年前,魯迅來到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系任教,擔任中國文學主任兼教務主任,為當時尚處於新文學邊緣地帶的廣州帶來了新的風氣。
  • 7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 重慶大學教授李永毅斬獲魯迅文學翻譯獎後更...
    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李永毅獲魯迅文學翻譯獎七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將拉丁文翻譯成漢語,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這在國內尚屬首次。為此,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李永毅也因此憑《賀拉斯詩全集:拉中對照詳註本》斬獲了去年的魯迅文學翻譯獎。如今,斬獲魯迅文學翻譯獎後,李永毅更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