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備考方法有效得各不相同,但備考「無用功」卻無用得整整齊齊。
如果你投入了大量精力、時間,但分數不但沒提多少,反而降了點(尤其是口語和寫作),那這就是做了「無用功」的典型表現之一。
其他的負面影響包括但不限於:情緒低落沮喪;喪失備考積極性和信心;自我懷疑;甚至暗中掩面哭泣等等。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造成這些負面影響的原因是你做了「無用功」,換句話說就是在學習方法上誤入歧途了,而不是因為你的智商,語言天賦等自身方面的問題。所以:先自信起來!
然後,來看看「無用功」具體有哪些進而去規避它們。這裡一共列舉了8條,一起來看看。
花大量時間學習「解題技巧」
解題技巧這個東西本質上來講不算是無用功。但它在一種特定情況下會變得無用,那就是當你本身基礎較弱的時間。
雅思分數5-5.5是一個英文基礎的分水嶺,如果低於這個分數,那可以說從詞彙量,語法的正確性,對英文的敏感程度上來講都是有所欠缺的。這時間首要任務應該是去提高基礎而不是越過基礎去學習技巧。
就拿雅思閱讀來舉例。不能否認的是閱讀是雅思四科中技巧性相對較強的科目,但這並不意味著你完全能靠技巧去提分,退一步講,即使可以也只能幫助你去提高主旨題(Heading題)的作答速度。
因為單靠讀段首,尾句,找到結構轉折詞(but, however)就可以總結出段落的大意,然後通過劃取題幹中的定位詞,可以很快給出答案。
但是對於細節題(Matching, TFNG, 選擇),即使你能通過在題幹中找定位詞的方法來對應到原文中的某一段的某一句話,如果這句話中有你讀不懂的長難句或者題幹中與定位詞相對應的同義詞或反義詞,但你沒積累過這個單詞,你仍然是無法作答的。
所以,如果閱讀分數低於5-5.5,首先要做的是精讀文章。文章中的生單詞有沒有積累?(注意雅思閱讀不要積累學科詞彙!這是另外一個無用功!),單詞的反義詞同義詞是否有積累?能否分辨長難句中的主句和從句?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概念是否熟悉?每段讀完段落大意能不能快速總結出來?整個文章又講了個啥意思?
這基本就是精讀過程中你可以參考的一個閱讀步驟,也是精讀中必須要做到的幾件事。通篇精讀完後,再去劃取題幹中的定位詞,定位至原文,結合技巧做題。如此反覆刷題,閱讀分數提高2分不是夢!
通過「灌耳音」尋求心理安慰
不知道有多少同學打開BBC, NPR, ABC News 就是一頓猛聽,反正我有過,雖然說得啥也不知道,但能被浸泡在「全英」環境裡,聽力口語突飛猛進那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但事實就是,單純得「灌耳音」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因為我們在聽的時間,手上在做別的事情,這之中沒有一個思考的過程,所以時間是花了但對分數其實沒太大幫助。
所以真正能提分的方法,還是你坐下來,實打實去做精聽和泛聽。精聽就是聽一句寫一句,或者聽一句複述一句。過程中積累沒聽出來的單詞,並跟讀這個單詞,熟悉糾正單詞的發音。
寫或者複述聽到的句子,也有助於我們熟悉英文句子的組成結構,進而幫助我們形成英文的思維方式。 泛聽可以先通聽全文,然後大概敘述出聽到了什麼事。推薦雅思聽力在6分以上的同學,平時在額外的聽力練習時就直接進行泛聽。基礎稍差一些的同學還是以精聽雅思聽力文本為主。
熱衷積累高級詞彙
首先對高級詞彙的定義可以粗暴得通過單詞的長度來界定。單詞越長越高級。但高級並不等於「實用」。我以前對類似於ophthalmologist, monolithic等這種長音節詞彙有著特殊的喜愛。
曾經我還一度沉迷於積累醫學詞彙(詞源都是拉丁語,你們懂得),單純因為他們很長,讀起來很帶感。但在佔用了我大量時間之後我悟了,這些單詞沒辦法很好得輔助我語言輸出和輸入。
拋開醫學詞彙應用範圍單一這個點不說(這的確是有點奇葩了),其他長單詞比如monolithic 這個單詞,多用於文學作品,名人演講裡。Monolithic 本來是雄壯的意思,可以用來形容建築物。但想想我們日常生活的交流中,當我們看到一棟很高的樓,我們更傾向於說「哇,這個樓好高啊」,而不太會去說「這個樓看起來好雄壯!」
所以,在口語中過多去使用這種長單詞只能讓你聽起來很像一個話劇演員。你可能會覺得那雅思寫作中是不是可以用到它們呢?那我們可以從雅思寫作的話題去分析一下。
寫作的話一般話題還是比較偏生活化的議論文,在議論的時間你可以使用恰當的正式的單詞,通過客觀的敘述方式去議論,言之有理就可以。但這裡「恰當的正式的單詞」絕不等於長單詞。
用眼睛「背」單詞
在這個點上,我見過的誤入歧途的學生真的很多。但這個「無用功」真的是太致命了。默背只能讓你記住這個單詞的對應中文釋義,也就是能讓你讀懂英文文章。
但口語,聽力這兩項,都很明顯涉及到單詞的發音。所以背單詞最最重要的一個要素之一就是讀出聲!你能讀對這個單詞不僅決定了你是否能正確進行口語輸出,還決定了你是否能聽到別人在講什麼。
舉個例子,比如photograph這個單詞,重音在第一個音節,但在你的腦海中,這個單詞的重音在第二個音節,那別人說的這個單詞的時間,即使你清楚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也是很難快速辨認出對方到底在說什麼的。
口語輸出和聽力輸入組成交流的閉環,所以可以看到,背單詞時讀出聲是可以直接輔助你提高英文交流的能力的。
只刷題
這裡並沒有說刷題有什麼問題,真正的「無用功」是單純刷題。比如你一天可以做很多套題,洋洋灑灑對完答案,當天的備考任務就算是結束了。能做到這樣的同學首先恭喜你,你的基礎不錯,而且分數肯定在7分以上了,不然如果對完答案錯誤率很高,你還能崩得住?
但7分以上還有2分,這樣來看的話其實還是有很高的提分空間的。拿到這兩分的關鍵就在於做完題去分析錯題,找出薄弱項。
比如,這道題為什麼做錯?是對其中某個單詞沒理解透徹,造成理解有偏差?還是單詞拼寫或者書寫格式錯誤?對這種小問題的分析和改正是7分以上的同學拿到更高分數的關鍵。當然,如果總分7分已經能使你滿足,這條就當我沒說~
佛系刷題
這條是對應上一條只刷題的同學們。有一天猛做好多套題的同學,那就有好幾天做一套題的同學。能做這麼長時間,可能是進行精讀精聽了?或者分析錯題時分析得仔細?這些都是情有可原的,但雅思考試是計時的啊。
你需要在有限時間之內完成定量的聽說讀寫任務,所以在日常練習時我們就需要給自己規定一個做題的pace,才能更好得適應考試時的強度。
強行插入高分句式
這個點最常見於雅思的口語和寫作中。我最常見到的一種強行插入是不管這個topic是啥,我總能把我很喜愛的一個句子用到我講話的過程中去。
比如如果是表達「不喜歡某一個東西」的情緒,那句話永遠都是「I’m not satisfied with xxx」。不得不承認這句話的確是雅思中的高分句式,但什麼時間用這句話取決於你的前後說了什麼。
如果只是想表達 「不喜歡某個人」,進而說出了 「I’m not satisfied with him」,這簡直就太尷尬了。別說高分了,你反而會因此被扣分。
所以別先忙著單純積累背誦高句型,在積累的時間,一定要弄清楚這句話適用的場合,或者這句話中某一個單詞特定的意思。只有恰當得適用高分表達,才有可能得高分。
死磕語法/無視語法
這兩種極端都挺要命的。不能否認對於死磕語法的同學,寫作和閱讀很可能會是強項,但非常容易栽在口語上。這是因為講話的過程中思維和語言輸出是同步的,你在和語法較勁的同時,必定會阻礙你口語輸出的流利度。然而流利度中語速是一個很重要的評分點。
所以建議總是死磕語法的同學,在這點上要學會放輕鬆,口語中的語法嘛,沒有致命的語法錯誤(比如在動詞第三人稱單數上犯錯誤),表達清楚意思即可。事實就是很多native speaker在講話的時間也會偶爾犯語法錯誤,所以你也別太糾結啦!
那對於無視語法的同學呢,我覺得能無視語法很可能是因為堅信「語法無用論」。怎麼說呢,語法是毋庸置疑有用的,比如寫作本身就需要較強的語法能力去做支撐。所以,該學還是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