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以後會遇到很多應用題,比如植樹問題、間隔排列問題、和差倍問題,等等。那麼如何去巧妙的解決這些應用題呢?
掌握合適的方法很重要
艾娃老師認為,所謂應用題,就是把抽象的數學題目形象化、生活化,也就是用生活中的現象通過數學的表現模式顯現出來。所以解決應用題,就是逆向思維,把形象化的數學題抽象化,也就是用數學語言來表述出來。在高等數學中,我們叫它「數學建模」。
只是在小學階段,涉及到的數學方法還不是很多,但對於未來的數學學習卻很重要,你能正確的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習慣嗎,這很重要。
今天,艾娃老師來講解小學奧數《還原問題》多變量題型的解題思路:
例:(思考)甲、乙兩兔籠各有若干只兔子,如果把甲籠裡的一些兔子放入乙籠中,使乙籠中的兔子數增加一倍,再從乙籠中取出一些兔子放入甲籠,使甲籠裡的兔子數也增加了一倍,這時,甲、乙兩籠裡的兔子都是36隻。問:原來甲、乙兩籠各有兔子多少只?
上一節教案,艾娃老師提到還原問題涉及的兩個重要的因素,分別是過程和結果。按照這個思路,我們來解析一下題目。
一、讀題找條件
條件1:有兩個籠子,分別是甲、乙
條件2:甲籠拿出一些給乙,使乙籠的兔子增加了一倍
條件3:乙由拿出一些給甲,使甲籠的兔子增加了一倍
條件4:最後每個籠子裡各有36隻兔子
問:甲、乙兩籠兔子各有多少只?
很明顯:要求原來的兔子各有多少只,只告訴我們了,過程和結果,所以判斷它是個還原問題。
難點:題目涉及到的是兩個變量
二、根據條件寫題
如何用數學語言將題目的條件寫出來,更好地明確其中的數量關係呢?艾娃老師採用的是表格法來示意。
通過表格,艾娃老師將過程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寫了出來,其中有幾個空已經很明顯的可以求出來了。
只是這裡有個解題的至關重要的因素隱藏起來了,那就是兩個籠子的兔子總和是不變量,即
36+36=72(只),知道這個要點,這題就沒有任何難度了。
三、總結
逆推思想在小學奧數中非常重要,本題雖然涉及了多變量,也僅僅是由單變量題型的複雜表現,所以我們在做題時,要認真審題,將可以利用的條件寫出來,循序漸進,才能有效提高。
本題的視頻講解,請關注後,移步到視頻區《還原問題》中查閱。
四、鞏固練習
1、甲、乙兩籃蘋果,個數不等,從甲籃裡拿出一些蘋果放到乙籃裡,使乙籃裡的蘋果數增加了一倍,再從乙籃裡拿出一些蘋果放回到甲籃裡,使甲籃裡的蘋果數也增加了一倍,這時兩個籃子裡的蘋果數都是48個,原來甲籃有蘋果多少個?
獲取《三年級奧數訓練題》免費電子版方式:
首先:關注「艾娃數學工作室」
然後:私信艾娃老師,裡面直接發數字「0303」
不是在評論裡發,在私信裡面發數字「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