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首現代詩讓你留下深刻的記憶?清朝康熙年間倉央嘉措是最美情郎

2020-12-12 大夫覺成

01覺成觀點

我最喜歡的現代詩是倉央嘉措的詩。倉央嘉措的幾首詩,我都比較喜歡。如《那一世》《我問佛》等等。

02《那一世》賞析

那一日,我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那一天,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你心湖的石子那一夜,聽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找你的一絲氣息那一瞬,我飛羽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那一日,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卻了所有,拋卻了信仰,捨棄了輪迴只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舊日的光澤。

這首詩寫的唯美、感人,真情流露在字裡行間,對情人的那種思念之情躍然紙上,讓人覺得刻骨銘心。

通過時間詞,「日」「月」「年」「世」「刻」「天」「夜」「瞬」,層層推進,細緻入微又層層疊加,將作者時時刻刻都思念情人的那種真摯情感,刻畫的入木三分。

詩一開始就是「驀然聽見你誦經的真言」,反映出作者在經殿裡打坐誦經時,還在思念自己的情人,出現了幻覺。

隨後,連用7個「不為」,7個「只為」,刻畫出了作者見不到自己心愛的情人,只能對她進行祈福,祝願她平安喜樂!

作者用了8個生活場景,描寫出了自己時時刻刻如蟻跗骨般的牽掛,字裡行間透露出深深的思念和無奈之情,令人不禁讀之落淚,心酸不已。

最後,作者再用一個「只為」,進一步將思念推向高潮,描寫出了作者心中,那位同樣因思念自己,而變得憔悴的情人形象,升華了雙方的感情,真摯地表達了自己與戀人對愛情的追求,和對失去自由的無聲反抗,以及無奈和憎恨。

03倉央嘉措簡介

倉央嘉措,是六世達賴喇嘛,是門巴族人,是清朝康熙年間西藏著名民歌詩人,被譽為「世間最美的情郎」。康熙三十六年,十四歲的倉央嘉措,坐床成為六世達賴喇嘛,成為第一位不是藏族人的達賴喇嘛,康熙四十四年被廢,第二年,在押解去京城途中圓寂。

倉央嘉措是一位詩人,感情豐富,善寫情詩,同時,他又是一位活佛,這種無奈,在他身上得到完美體現,一句「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充分展示了倉央嘉措的無奈心情。這也造成了倉央嘉措的悲劇人生,活佛與最美的情郎不可能統一,也不能被世俗所接受,只能以悲劇收場。

04《倉央嘉措情詩》的文學價值

倉央嘉措的作品主要收錄在《倉央嘉措情歌》裡,在西藏以及世界各地都具有深遠影響,引起了許多學者研究,其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流傳,還有手抄本、木刻本、口口相傳等等形式,使《倉央嘉措情歌》得到廣泛的流傳,可見其受人喜愛之深。不過,也有流傳說,《倉央嘉措情歌》大多不是倉央嘉措所寫,是民歌收集彙編整理,冠以倉央嘉措的名字出版,這已經無從考證。倉央嘉措所寫的詩歌漂洋過海,馳名中外,有多種藏文、漢文、英文、法文、日文、印文、俄文等十多種版本。倉央嘉措的代表作有:《那一世》、《十誡詩》、《不負如來不負卿》、《問佛》等等。

05倉央嘉措活佛被廢的原因

倉央嘉措在坐床前有一位相戀的情人,兩人情投意合,倉央嘉措成為活佛後,忘不掉這位情人,經常藉故私下深夜微服出去與情人約會。

後來,一次下雪天,被鐵棍僧發現雪地裡的腳印,追查到事情的原委。

鐵棍僧在觸犯戒律的處罰上,權力極大。他將倉央嘉措的情人處死,將倉央嘉措本人軟禁起來,將倉央嘉措身邊關係親密的僧人全部處死,使倉央嘉措陷入了實際的囚徒生活。

後來,也就是康熙四十四年,政治鬥爭的需要,再加上,倉央嘉措留給別人的藉口,使藏王獲得機會,向康熙請求廢除倉央嘉措的達賴喇嘛地位及稱號。

康熙同意,並要求將倉央嘉措押解到京城。在押解途中,倉央嘉措病死,圓寂。

06倉央嘉措為什麼能寫出如此優美感人的情詩?

在倉央嘉措成為活佛的幾年中,由於他不是藏族,年齡又小,在權力鬥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權力一直被其他人掌控,他實際上一直沒有得到過真正的權力。

再加上思念家人及他的情人,活佛又不允許有男女之情,所以他生活的異常壓抑,這給他創作出許多情詩創造了條件,寫出了許多流傳廣泛,意境優美,感人肺腑的情詩。

倉央嘉措的詩歌表現出了他內心嚮往自由,又心向佛祖的矛盾,他一直在男女之情與修行之間痛苦徘徊,其中的苦與樂,愛與恨,感悟與遺憾,身不由己的無奈,都躍然紙上,能深深地打動讀者的心靈,引起震撼與共鳴。

07《見與不見》被誤傳為是倉央嘉措寫的詩

有一首《見與不見》,原名《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作者:扎西拉姆多多。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裡

不舍不棄

來我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寂靜喜歡。

這首名為《班扎古魯白瑪的沉默》的詩,是扎西拉姆多多寫的,被收錄在作者《疑似風月》合集中。班扎古魯白瑪,是藏語音譯,意思是蓮花生大師,蓮花生大師是藏傳佛教的創始人之一。

後來,這首詩被《讀者》雜誌刊登在第20期,並且改名為《見與不見》,將作者署名為倉央嘉措。這就是這首詩被誤傳為是倉央嘉措所作的原因,為此,《讀者》雜誌還專門作了道歉聲明。

2010年,電影《非誠勿擾2》片尾,川川為父親念誦此詩,採用的名字就是《見與不見》,這更加使人誤會是倉央嘉措寫的詩了。

不過,也正因為《見與不見》被人誤傳是倉央嘉措寫的詩,反而增加了這首詩的知名度,擴大了作者扎西拉姆多多的影響力,這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吧。

08倉央嘉措另一首名詩

問佛》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的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一現,用來蒙蔽世俗的眼,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她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即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人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怎麼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問佛:為什麼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佛說: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我問佛:為什麼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明年才懂得珍惜。

我問佛:為何人有善惡之分?

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我問佛: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佛曰:尋找自我。

我問佛:世間為何多苦惱?

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我問佛:人為何而活?

佛曰:尋根。

我問佛:何謂之根?

佛曰:不可說。

我問佛:你多大?

佛曰:我就算一歲,我也是佛,你就算100歲,如果固守自己的心靈那也是人。

我問佛:世事本無常是什麼意思?

佛說:無常便是有常,無知所以無畏。

我問佛:我的感情為何總是起起落落?

佛曰: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漲落,浮浮沉沉方為太平。

我信緣,不信佛。

緣信佛,不信我。

09覺成結語

在現代詩中,我比較喜歡倉央嘉措的情詩,他的詩,唯美、傷感、牽人心魂,能走進人的心裡,讀之讓人久久不能釋懷,回味無窮,愛不釋手。

個人觀點,歡迎點讚、收藏、關注、評論、轉發,共同學習提高。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爭議點何在?從這六點可以看出沒有必要

傳統文化觀念勤儉節約與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相矛盾?平衡點很重要

文化賞析《清平樂·畫堂晨起》是李白所作嗎?比較唐詩宋詞就知道

文化賞析《清平樂·畫堂晨起》是李白所作嗎?

相關焦點

  • 倉央嘉措——世間最美的情郎
    倉央嘉措生活上遭到禁錮,政治上受人擺布,內心抑鬱,索性縱情聲色,這是他對自由與愛情的嚮往,也是他對強加的戒律和權謀的故意反叛。正如他詩中所寫:「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據說,他一到晚上就化名達桑旺波,以貴族公子的身份,流連於拉薩街頭的酒家、民居,再後來,竟「身穿綢緞便裝,手戴戒指,頭蓄長發,醉心於歌舞遊宴,夜宿於宮外女子之家。」
  • 倉央嘉措最美的十首詩,你讀過幾首?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可以說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他在西藏歷史上是一個著名的人物,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父名扎西丹增,信仰紅教;母名次旺拉姆。出生在門隅拉沃宇松地方,從小資質靈敏,曾拜五世班禪為師,落髮受戒,取法名為羅桑仁青·倉央嘉措。
  • 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溫情且世間最美的情郎
    原創首發倉央嘉措:不負如來不負卿,一個溫情且世間最美的情郎他一生只喜歡寫情詩,字字珠璣,句句驚豔,意境很唯美,有些詩美到令人心碎,倍受後人追捧。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桑傑嘉措一面欺瞞僧侶民眾和康熙皇帝,一面迅速派人到民間尋找轉世靈童,它日一旦真相敗露,也能馬上迎六世達賴入宮。尋找轉世靈童的地點鎖定在倉央嘉措的那個村子,因為這裡偏僻、安定,容易保守秘密,並且那裡的人們大多信奉藏傳佛教的寧瑪派,誕生一個黃教教主出來,將有利於黃教勢力的擴大。
  • 倉央嘉措: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白天青燈古佛,晚上「縱情聲色」
    相傳倉央嘉措在進入布達拉宮前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姑娘,兩人兩情相悅最後被無情地拆散,有人說這個姑娘當著倉央嘉措的面活活被打死,有人說這個姑娘被流放到遠方了,沒人知道這個姑娘的真正的結局,而留下的只有倉央嘉措對愛情的詩句:第一最好是不想見,如此便可不至相戀 。
  • 「雪域最美情郎」——倉央嘉措
    一個名叫倉央嘉措的農奴之子就這樣被選中,成為了達賴的繼任者——六世達賴。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準噶爾的叛亂中,從俘虜那裡偶然得知西藏五世達賴已圓寂多年。康熙十分憤怒,致書嚴厲責問桑結嘉措。桑結嘉措一面向康熙承認錯誤,一面派人去門巴迎接轉世靈童。
  • 倉央嘉措: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這才是最好的歸宿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南宋和尚志南留下的這首詩,至今飽受人們喜愛,短短幾句就將自己內心的波瀾不驚表現出來。一句不著「禪」字,卻將禪意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很多人眼裡,用詩詞來傳情達意,似乎只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專屬特權。
  • 倉央嘉措絕美之作,短短8首詩句寫盡一生痴情,看你知道幾句?
    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最大的王,走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情郎。倉央嘉措一生都在與情糾纏,與佛糾纏,情與佛之間不斷徘徊。倉央嘉措的一生很短暫,短暫到只有21年,倉央嘉措的一生也很長,長到300多年來人們還懷念他,倉央嘉措的故事很動聽,也很悽涼,我帶你走進倉央嘉措的世界。在這些燦如星河的詩人當中,倉央嘉措無疑是十分獨特的一位。
  • 倉央嘉措的一首著名情詩,感動無數痴男怨女,不愧是世間最美情郎
    倉央嘉措,這位西藏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政治人物,同時也是最為有情有義的活佛與情郎。在那個清規戒律無比森嚴的時代,他是在青燈與古佛間一遍遍誦讀經文的活佛達賴,無法想正常男子一樣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愛情,他只能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心愛之人祈禱,這無疑犯了大忌。
  • 倉央嘉措風靡世間的一首詩,20多個字,卻傾注所有愛,美到心坎
    倉央嘉措曾有一位深愛的女子,二人經常在夜間幽會。有一次他在雪地上留下的腳印被發現了,最後的結果是那位女子被處死(一說被放逐)。但作為一個詩人,倉央嘉措是成功。他平生存詩數量不多,卻經典頻出。在詩壇,他的詩歌吸引了眾多學者的興趣,將他的藏文詩翻譯成十幾種文字。
  • 情聖、詩神、活佛,帶你全面了解倉央嘉措一生及其真偽詩歌辨識
    全面帶你了解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一生全面帶你欣賞情聖倉央嘉措最美麗的詩歌----網上流傳的膾炙人口的詩----大家對「倉央嘉措」這個名字應該不陌生,因為網上流傳著他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然而,他的內心執拗地想成為「世間最美的情郎」,內心的渴望與高貴身份的使命成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註定了他後來的悲劇命運。
  • 倉央嘉措:三百年只此一人,每首詩都用情至深,讀之讓人沉浸其中
    誰是倉央嘉措?即便你不甚了解,你也會從各種渠道聽說過他的情詩,你以為他是一位文採斐然的風流才子,其實他是常伴青燈古佛的僧人,你以為他是不問事會不理紅塵的僧人,其實他是極其嚮往愛情的一代情僧,他就是就雪域最大王,世間最美的情郎。
  • 6首詩告訴你,納蘭容若和倉央嘉措的詩到底有多美?
    很多人讀詩,會把納蘭容若和倉央嘉措進行對比,他們的詩,都是飽含深情,一個身在朝堂,一個心在原野。嚴格來說,二人可以算作一個時代的人,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倉央嘉措(1683.03.01-1706.11.15),儘管在不同地域,他們的時光是交匯的。
  • 流浪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噶瑪政權時,西藏首城是日喀則。噶丹頗章政權建立後,拉薩成為首城。布達拉宮,始建於松贊幹布,後因戰亂被毀,僅存一座觀音堂。五世達賴執政後,以觀音堂為中心,向東向西修建了白宮。後來,他的弟子桑結嘉措又在正中建造紅宮和上下經殿,布達拉宮遂有今日規模。
  • 在最美的紅塵裡相遇-倉央嘉措情詩六首
    在最美的紅塵裡相遇-倉央嘉措情詩六首1,《見與不見》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你誦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呀,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 倉央嘉措的絕美情詩,短短28字,卻寫盡了一生的深情
    說到倉央嘉措可能大家不是特被熟悉這個人的名字,但是我想大家一定是知道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這就是倉央嘉措,他14歲被帶進皇宮,身不由己,他是達賴喇嘛,確又是一個心理充滿了愛的傀儡王。
  • 倉央嘉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已指明他的矛盾生活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倉央嘉措生於西藏南部納拉山下宇松地區烏堅林村的一戶農奴家庭,父親扎西丹增,母親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佛教。在他住進是布達拉宮這座神奇的宮殿八年之後他被無聲無息的貶斥流浪街頭,曾自詡自己雪域之巔最美的情郎,這都能在他的詩作中得以體現和印證。在被押解赴京的途中在青海湖畔坐化,時年24歲,這是正史考究,也有同學說堅持倉央嘉措活了64歲。這就是他奇幻般的人生經歷,短短24年時間裡他卻留給了當時西藏社會和當今現代文學社會留下了無盡的遐想空間,一句句驚豔古今的詩話讓人們難以自拔,一片片斷人心弦的詩篇讓人望洋興嘆。
  • 倉央嘉措最美最經典8首情詩,句句入心,讀了欲罷不能,淚雨潸襟
    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來,鐵棒喇嘛發現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腳印,便順著腳印尋覓,最後腳印進拉了倉央嘉措的寢宮。隨後鐵棒喇嘛用嚴刑處置了倉央嘉措的貼身喇嘛,還派人把他的情人處死(也有說法只是將情人驅逐出拉薩放逐到遠方),採取嚴厲措施,把倉央嘉措關閉起來。關於類似的浪漫傳說還很多,但都以悲劇而告終。
  • 倉央嘉措:用極度平凡的言語訴盡人間情男信女之間所有的情愫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被當時的西藏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認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同年在桑結嘉措的主持下在布達拉宮舉行了坐床典禮。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被廢,據傳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押解途中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