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青少年的注意力,一般只能持續20~25分鐘。超過這個時間,注意力就會下降。
有人對高三100名同學(50名男生,50名女生)就聽課時間的長短進行了調查,大多數同學認為:一節課45分鐘太長45%的同學認為30~40分鐘為宜,37%的同學認為20~30分鐘最好,甚至還有13%的同學主張一節課在20分鐘左右。
青少年學生的注意力可持續時間,與一節課正常教學45分鐘之間產生了一定的矛盾,學生的確很難保證一堂課自始至終都高度集中注意力。那麼,青少年學生應當如何化解「時間與注意力」之間的矛盾呢?
上課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相信自己能夠注意聽講
別總以為自己注意力不行,看電視時不是能夠聚精會神嗎?那說明是有注意的能力的,只不過,沒有把這種注意力用在課堂上而已。假如你願意,你當然能夠在課堂上也聚精會神。因此,從今天起,對自己說,我是有能力注意聽講的。
提前了解要學的內容
每天晚上花一點時間把明天要上的內容先偷偷看一遍,想一想,猜猜老師可能會說什麼,你可以怎樣回答。第二天上課,老師一提問,你就舉手,別人還在想呢,你都回答出來了,多棒。另外,仔細聽聽老師講的內容,看看有沒有和你想的不一樣的,趕緊用筆做個記號,等會問老師或者同學。
提高課堂注意力的技巧
注意力不要分散
課堂有時候會因為覺得老師講的內容乏味而注意力轉移到了別處。這樣是不好的。一定要做到集中注意力。可以看看書的內容,記記筆記,劃劃重點。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充足的睡眠
一堂課的時間大約是45分鐘,很多人在上課不久後就容易犯困,究其原因大多數因為晚上沒有睡好。這就得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很多人喜歡晚上挑燈夜讀,建議大家適量即可。課堂認真聽講遠比熬夜通讀強很多。
早餐要吃好
一頓好的早餐讓我們一天精神百倍,有精力去做很多事情。保證每段早餐的質量,有助於提高上課時注意力。要知道餓了也就沒有精力去學習了。一定要保證每頓早餐哦。
消除學習中的幹擾因素
雖然有意注意的產生和保持,即使在有幹擾的情況下也是可能的,但幹擾畢竟不利於注意的堅持。對注意的幹擾可能是外界的刺激物,如分散注意的無關聲音和光線等;也可能是機體的某些狀態,如疾病、疲倦等;或者是一些無關的思想和情緒等。為了堅持對某一對象的注意,應設法採取措施,消除與完成活動任務無關的幹擾。例如,學習的場所應固定,並將學習用具配備齊全,同時將那些無關的刺激物去掉,創造舒適的學習環境。
加深對學習任務理解,不斷組織自己的活動
有意注意是服從於學習任務的注意。因此對於任務的重大意義理解的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務的願望越強烈,那麼為完成任務所必須的一切就越能引起有意注意。在明確了活動任務所要達到的目的,具有了實現活動任務的決心和願望之後,還要善於組織自己的活動,使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服從於活動任務。那麼,如何組織自己的活動,才能保證不斷地堅持注意呢?
首先要經常按照活動任務的要求,提醒自己注意正在進行的活動,特別是在要求加強注意的緊要關頭。這種對自己的及時提醒,可以起到組織注意的作用。
其次,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經常提出問題,也可以加強對活動的注意,提出問題必須跟「已經做過什麼」聯繫起來,從「已經做過什麼」中提出「現在應做什麼」,這可幫助我們集中注意於即將進行的活動上。提出的問題也必須跟「現在正在做什麼」聯想起來,從「現在做什麼」去回想活動的任務,這也可幫助我們集中注意於正在進行的活動上。
最後,在進行智力活動的時候,把頭腦中的智力活動和外部的活動結合起來,這對保持有意注意起著重要的作用。一個剛開始學習閱讀的兒童,如果他用手指著字的旁邊,就能更容易地把注意力保持在所讀的文句上,用鉛筆尖指地地圖移動,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地圖上的河流,因此,為了保持注意,最好是把應當注意的對象變成實際行動的對象,因為實際行動本身就要注意參加。
有計劃地組織自己的活動常常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經過多次成功地組織自己的活動之後,對活動的組織就越容易實現,有意注意也就能更順利地進行。
利用間接興趣,特別是穩定的間接興趣的作用
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興趣的關係往往是間接的,人對於活動的直接結果可能沒有興趣,但對於活動的最後結果卻有很大的興趣。這種間接的興趣,即關於結果的興趣,幾乎存在於自覺進行的每一種活動中。例如初學外語的人,可能會感到記住讀音規則、生詞、語法這些事本身是相當枯燥無味的,但是由於認識到掌握外語可以學習外國的先進科學技術,便對學習外語產生了間接興趣,因而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保持高度的注意。這種間接興趣越穩定,就越能對活動的對象產生有意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