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戰隊哪國最強?英國一戰槍決3800名逃兵

2020-12-15 騰訊網

第一次世界大戰被西方稱作Great War,這確實是一場規模史無前例的戰爭,不但傷亡慘重,而且參戰的所有士兵——包括德國和英法俄國,都對這場戰爭感到深深的疲憊和厭惡,因為實在看不到勝利和希望。可以說,戰爭除了在初期一段時間各國士氣還不錯,在進入相持階段後,高昂的士氣就與士兵和中下級軍官無緣了,逃兵和譁變此起彼落。

士兵厭惡戰爭,但是國家需要戰爭!不把戰爭進行下去怎麼掠奪殖民地、佔領市場、變現剩餘價值?於是為了維持士氣,督戰隊——自中世紀以來就一直存在於歐洲軍隊中的特色職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空前繁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許多厭惡戰爭,或是因殘酷的戰鬥而患上精神疾病的士兵開始從前線逃跑或是譁變。對於這些士兵,參戰各國當局堅決鎮壓,它們被送上軍事法庭接受軍法制裁,或是直接被處死。

真正的督戰隊是由法國一戰的西線總司令在1917年4月的春季攻勢(也叫尼維勒攻勢)裡搞出來的,當時與德軍在蘭斯和蘇瓦松之間進行會戰歷時一個多月,這場戰役力法軍傷亡18萬人,英軍傷亡16萬人,德軍損失近24萬人。在戰役中戰況僵持不下,剛上任半年的他覺得面目無光,就組織督戰隊用機槍掃射後退的士兵,結果導致兵變下臺。

而一戰英國前線軍官(一般都是連長)並不負責帶隊衝鋒,只負責在連隊後面督戰,不聽命令後退的士兵通常都會被他們即時槍決,所以只配備左輪手槍。

在英國陸軍,戰爭中究竟有多少士兵和低級軍官被當場槍決或判處死刑,長期是一個諱莫如深的數字。1922年出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英國軍事行動數據》一書中,這個數字被刻意隱瞞了。直到一戰結束後的70多年,也就是1994年,英國陸軍最機密的這一部分資料自動解密,人們才查閱到了當年被處死的士兵確切數量。

根據檔案查閱、統計匯總的數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共有約3800名士兵和軍官被處死,其中包括11%的現場槍決——也就是督戰隊在戰場上抓到逃兵現場斃掉。除了被判處死刑,還有數萬士兵和軍官被軍事法庭定罪並處以刑罰,這些被告中大多數無法找到律師為其辯護。

需要注意的是,英國督戰隊和軍事法庭大規模處理逃兵,主要集中在1915和1916兩年。1914年的幾個月,前線官兵士氣尚可;1917年,由於反戰情緒進一步蔓延,逃兵變成了大規模兵變,英國上層已經不敢隨意捕殺逃兵,而且私下允諾不讓前線部隊投入「沒有希望倖存的戰鬥」。

其中,英國士兵哈利·法爾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哈利·法爾是英國陸軍西約克郡團的一名,1910年參軍(當時才16歲),1914年11月,西約克郡團被派往法國。1915年3月,西約克郡團的士兵開始出現開小差現象,當月槍決了2名逃兵。1915年5月,哈利·法爾從前線擅自逃了回去,隨後因為在法國逃兵很難謀生,在軍事法庭和憲兵找到他之前,哈利·法爾在1915年8月再次參軍,被派到普萊士前線作戰。

1916年,哈利·法爾因患神經衰弱兩次接受軍醫治療,在第三次接受治療的時候,他拒絕再返回前線,隨即被捕,送上軍事法庭。沒有律師,哈利·法爾自己為自己辯護。法庭的審判只用了不到30分鐘,審判記錄也只有7頁紙,然後宣判他死刑,1916年10月被槍決。

在哈利·法爾被槍決後不久,他的妻子(遺孀)歌特盧德收到了一封來自英國戰爭辦公室的簡短的電報,內容是:「我們遺憾地通知您,您的丈夫已經死亡。他由於膽怯畏戰被判處死刑,並於10月16日執行了槍決。」此後,歌特盧德再沒有收到任何英國軍方和政府的消息。幾個月後,她和她的孩子賴以生活的軍隊補助金停止了發放。這對於戰爭時期的英國本土居民來說是非常致命的。在戰爭期間,就有一名已婚婦女,由於丈夫失蹤(也得不到補助金),無力撫養他們的3個孩子,被迫將子女遺棄,隨後因遺棄罪被捕並被判處死刑。

在戰後留下文字回憶錄的還有維克多·希爾維斯特,他是英軍的行刑隊隊長。對這段歷史,他回憶道:「行刑前,行刑隊的一些成員喝的爛醉,因為第一個即將被槍決的人來自他們原來的營。執行槍決那天,我的內心充滿了恐懼,雙手不停顫抖,槍響過後,竟然沒有命中犯人。一名軍官當即掏出手槍將犯人擊斃。」後來,他篡改年齡參軍的事情敗露後,他被遣送回家,但他的精神在那幾個月也崩潰了。

英國和法國的民間團體在30年代試圖要求重新審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逃兵審判案,但絕大多數案件沒有得到重審,也沒有平反。1935年,漢弗萊斯·科布以逃兵和督戰隊作為題材,寫了一本小說《光輝道路》,並被庫布裡克改編成電影,但這部電影在法國遭到禁映長達20年。

相關焦點

  • 美國唯一被槍決2次的逃兵,7位總統都不願赦免他,他到底做了什麼
    許多國家都是認為「逃兵」是懦夫,為世人所不齒,如果在戰場上被發現逃跑,那麼極可能是被槍決,但美國對於逃兵還是較為寬容的,並且美國大兵在二戰期間會隨身攜帶投降書,尤其是空軍,投降書上印有13個國家的文字。
  • 新四軍裡出現一「逃兵」,營長直接掏槍,差點被槍斃
    其實在戰爭年代,逃兵的現象也非常多,畢竟那個時候的人們大多都窮苦出身,也沒受過什麼應當的文化教育,只想著老婆孩子熱炕頭,沒想過家國破滅的慘劇,也因為如此,我軍在多次的革命戰爭中,才需要加強軍事政治教育,可即便如此,逃兵的事情也仍有發生。
  • 營長抓了一個逃兵,準備就地槍決,粟裕連忙制止:立即釋放
    營長抓了一個逃兵,準備就地槍決,粟裕連忙制止:立即釋放文/林林讀史現在的中國沒有戰爭,但是以前的中國確是戰爭時有爆發,大家都知道新中國成立之前,中國更是每時每刻都在戰鬥,在成立之後,戰鬥依然沒有停歇,侵略中國的外來者被打敗了
  • 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第二是法國,第三是哪國?
    眾所周知,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佔到了全部帝國主義列強殖民地的一半,足足有世界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殖民大國。法國緊隨其後,殖民地面積位居世界第二,有1200多萬平方公裡,海外殖民地是本土面積的數十倍。第一是英國,第二是法國,那麼排名第三的殖民帝國是哪一個?答案就是德國,一個一直被忽視的殖民大國。
  • 美軍最誠實的逃兵,被槍斃了兩輪才喪命,7任總統都拒絕赦免
    逃兵作為各國軍隊當中一個恥辱的代名詞,一直以來都被人所唾棄。逃兵的出現將會嚴重影響部隊的士氣,因此各國軍隊將打擊逃兵列為了重中之重。二戰中的美國軍隊,事實上也出現了大量的逃兵,但是在眾多的逃兵當中,卻只有一人被槍斃。
  • 歷史上,當時是怎麼處理逃兵的?那些抓到的呢?
    這件事可以看做是紅軍時期逃兵情況的一個縮影。而且早期紅軍中對待逃兵應有槍斃的嚴厲懲罰。為此,1929年12月28日,古田會議上,陳毅在大會上作了反對肉刑、反對槍斃逃兵的專題發言。經過討論和充實,會議順利地通過了由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紅軍第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即「古田會議決議」。
  • 二十五萬童子軍的命運,渴望又害怕戰鬥,部分死於逃兵處置
    說起英國軍隊,其素質之高沒得說,可以用紳士兩字來形容,無論是一戰還是二戰。不過這支表面上光鮮的部隊卻也存在著一些醜聞,其中最惹人們爭議的就是一戰中的童子軍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為了補充兵力,大肆鼓動所有人參軍參戰,其中包括那些未到法定參軍年齡的男孩,他們一腔熱血,渴望戰鬥,渴望建功立業,所以不惜隱瞞年齡,加入軍隊。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英國軍方就招募了75萬名男孩士兵,其中還包括25萬名年齡只有十來歲,根本不到18歲的男孩,甚至最小的才14歲。
  • 此人在甲午海戰中當了逃兵,多年後時來運轉,成了北洋一代梟雄
    自從人類歷史上有戰爭出現,戰場逃兵對各國軍隊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恥辱。一般而言,戰場上都有所謂的「督戰隊」,即戰時紀律糾察人員,這類人專門負責監督自己人戰時是否盡忠職守,如果出現逃兵,他們有權現行處置,所以,作為一名戰士,如果在戰場上不是被敵人打死,而是當了逃兵被自己人處決了,那是相當丟人的事!
  • 從案發到執行槍決只用11天,這是哪國法律?
    近日,在緬甸,一起搶劫金店的殺人案,從案發到嫌犯被執行槍決,只用了11天。這個速度,絕對堪稱神速。不過在案發後的兩天,也就是5月5日凌晨2點,鄭澤勇等3名罪犯先後被抓獲,同時搜出58條黃金項鍊、一支手槍和15發子彈等作案工具。3名罪犯供述稱,他們搶劫時使用的槍枝是鄭澤勇提議購買的。購買時間為今年4月中旬,花費人民幣1.8萬元。
  • 英家庭囚人當奴隸 僅2016年就有3800名同類型受害者
    英家庭囚人當奴隸 僅2016年就有3800名同類型受害者時間:2017-08-14 21:48   來源:齊魯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英家庭囚人當奴隸 僅2016年就有3800名同類型受害者 據《衛報》消息,英國國家重案署當地時間周四(10日)形容,事件反映現代奴隸制在英國仍然普遍,
  • 一戰時期,比日本還強大的奧匈帝國哪裡去了?
    但是一戰爆發後,唱主角的仿佛只有德國,同盟國陣營中的其他國家存在感很低,仿佛不存在一樣。奧匈帝國作為遇刺事件的受害方,在戰場上好像也沒鬧個多大的動靜來。真的是因為實力不濟,難以彰顯自身的存在感嗎?從各方面看,奧匈帝國並不是一個弱茬,當年八國聯軍的陣營中就有這個國家。
  • 「威寧脫貧攻堅督戰播報」村民給督戰隊隊員打100分
    督戰隊來了之後,雲貴鄉100%通了硬化路。施工隊最近一個月還加班加點趕工期,對檢角社區的所有入戶路進行硬化。威寧縣到檢角社區有105公裡,以前路很爛,開車需要3個多小時。省督戰隊協調後,全村修路的進展加快了。如今,從雲貴鄉到板橋組的道路全部硬化完成並通車。
  • 實拍清華大學學生宿舍,3800名「學霸」新生入住這裡,羨
    2、轉折點在大二,那個女生因為收了不少我兄弟的紅包和禮物,不太好意思拒絕我兄弟,因此一天在qq上跟我兄弟說:她大三準備出國,去英國,如果我兄弟也能一起去英國的話,那就同意我兄弟。而清華迎來了3800名2017級新生,要知道清華大學可是中國的高等學府,這裡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學霸」新生。那麼,這些「學霸」新生入住什麼樣的學生宿舍呢?這組圖實拍於清華大學紫荊公寓。清華大學紫荊公寓位於清華校園的紫荊路上,遠遠的在宿舍入口就能看到「歡迎校友回家」的字樣,看著好貼心,有沒有?清華大學的宿舍樓從外觀上看,很現代化!
  • 田徑史上最強一戰!4人打破世界紀錄,第六名排名歷史第十一位
    要說田徑史上最強一戰?有人認為是2012年倫敦奧運會百米五虎大對決,有人會認為是2013年大北跑半馬三代長跑王對決,也有人會認為2003年巴黎世錦賽/2004年雅典奧運會男子5000米三巨頭之戰。但在小編心中,2020年瓦倫西亞男子半馬比賽堪稱史上最強一戰,前4名打破了世界紀錄,第五名的成績都接近原世界紀錄,第六名的成績依然排名歷史第11位。男子半馬比賽是最受歡迎的田徑比賽之一,國際田聯認證的第一個世界紀錄是傳奇名將保羅特加特在1998年創造的59分17秒,肯亞天才少年萬吉魯在2005年將這一紀錄提升了1秒鐘。
  • 英國貴族真的是「一戰」打光了嗎?
    1為啥「一戰」沒把他們給打死?大家一定和博主一樣,聽過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說英國貴族有榮譽感,打仗走在最前邊,所以戰爭中傷亡最大,以至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打光了。而軍官階層死亡率高達20%,戰後英國直接就把這歸結到軍官們主要貴族出身,有榮譽感,作戰英勇,所以死得多。那問題來了,英國打過無數的仗,英法百年、克裡米亞、徵服印度、布爾戰爭,幾乎所有的戰爭中,都是平民傷亡率高,怎麼在「一戰」中突然貴族傷亡率上來了呢?以往貴族都沒有榮譽感,在「一戰」中突然榮譽感爆棚了?
  • 25萬英國童子軍參加一次大戰,近半數陣亡是否真實?
    但是據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當中,英國竟然有二十多萬不滿18歲的小男孩組成的童子軍,而且真的被送往歐洲戰場,其中十幾萬陣亡在殘酷的前線。十幾年前我還在上學的時候,很偶然的看過一部英國拍的紀錄片,叫《英國童子軍》,現在好像在網上找不到相關素材了,改天找到了再介紹給大家。雖然這部片子知道的人很少,但是拍得確實不錯,而且聽說還披露出大量驚人的歷史秘密。
  • 實用英語口語:「逃兵」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口語:「逃兵」怎麼說?許多人紛紛選擇當逃兵。那麼,當「逃兵」怎麼說呢?
  • 江蘇「爆發力」最強縣級市,GDP突破3800億,發展實力「擋不住」
    其下的大城市和城鎮都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今天特別介紹無錫「爆發力」的最強縣級市: GDP突破3800億,超過連雲港。江陰市因位於「大江之陰」而聞名,江陰市與蘇南沿江、江陰北枕長江、江陰大橋( G2京滬線)與靖江市連接,南與太湖連接。
  • 一戰期間英國的空戰王牌,索普維斯「駱駝」戰鬥機
    英國是世界近代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是世界第一個組建坦克部隊並用於戰爭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成立空軍和第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今天兵哥要給軍迷朋友說的就是一戰英國「噴火式」戰鬥機問世前的空戰王牌「駱駝」戰鬥機。
  • 一戰期間14萬華工到達歐洲 招工局設立在威海衛
    12月11日,由法國郵政部門和中法文化教育交流基金會聯合製作的一戰華工紀念郵票在法國正式發行。今年是一戰華工到達法國100周年,一戰華工郵票的發行,正是為紀念那些曾經為推動一戰結束做出貢獻並影響中國現代化進程的華工們。